小学生奥数教案范文(三篇)

作者&投稿:徒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小学奥数# 导语】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国内的奥数竞赛,国际间的奥数竞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奥数在其它一些国家并不表现出“病入膏肓”,相反,奥数成了一些国家发现杰出数学人才的平台。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生奥数教案范文(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生奥数教案范文篇一

  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年龄问题又往往是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综合。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解题时需抓住其特点。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大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量,而年龄的倍数却年年不同。我们可以抓住差不变这个特点,再根据大小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年龄之和等条件,解答这类应用题。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例1、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分析五年后,爸比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成“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7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二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①爸爸年龄:(72+6)÷2=39(岁)

  ②妈妈的年龄:39-6=33(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39岁,妈妈的年龄是33岁。

  例2、在一个家庭里,现在所有成员的年龄加在一起是73岁。家庭成员中有父亲、母亲、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父亲比母亲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现在家里的每个成员各是多少岁?

  分析根据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可以求出到现在每个人长4岁以后的实际年龄和是58+4×4=74(岁)。

  但现在实际的年龄总和只有73岁,可见家庭成员中最小的一个儿子今年只有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女儿是3+2=5(岁)。现在父母的年龄和是73-3-5=65(岁)。又知父母年龄

  差是3岁,可以求出父母现在的年龄。

  解:①从四年前到现在全家人的年龄和应为:

  58+4×4=74(岁)

  ②儿子现在几岁?4-(74-73)=3(岁)

  ③女儿现在几岁?3+2=5(岁)

  ④父亲现在年龄:(73-3-5+3)÷2=34(岁)

  ⑤母亲现在年龄:34-3=31(岁)

  答:父亲现在34岁,母亲31岁,女儿5岁,儿子3岁。

  例3、父亲现年50岁,女儿现年14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女儿的5倍?

  分析父女年龄差是50-14=36(岁)。不论是几年前还是几年后,这个差是不变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女儿年龄的5倍时,父亲仍比女儿大36岁。这36岁是父亲比女儿多的5-1=4(倍)所对应的年龄。

  解:(50-14)÷(5-1)=9(岁)

  当时女儿9岁,14-9=5(年),也就是5年前。

  答:5年前,父亲年龄是女儿的5倍。

  例4、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①母子今年年龄和:78-6×2=66(岁)

  ②母子6年前年龄和:66-6×2=54(岁)

  ③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④母亲今年的年龄:45+6=51(岁)

  答:母亲今年是51岁。

  例5、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现在

  父子俩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分析根据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2倍,得出父子年龄差等于儿子当时的年龄。因此年龄差等于10年前儿子的年龄加上25岁。

  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父子年龄差相当于儿子当时年龄的7-1=6倍。

  由于年龄差不变,所以儿子10年前的年龄的6-1=5倍正好是25岁,可以求出儿子当时的年龄,从而使问题得解。

  解:①儿子10年前的年龄:(10+15)÷(7-2)=5(岁)

  ②儿子现在年龄:5+10=15(岁)

  ③吴昊现在年龄:5×7+10=45(岁)

  答:吴昊现在45岁,儿子15岁。

小学生奥数教案范文篇二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能力目标: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渗透健康饮食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策略】

  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反映本地的或者反映现实生活的扇形统计图,通过交流,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各种扇形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并且说出它们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用投影仪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2、先让学生通过计算独立填上表中的数据。

  3、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

  4、出示扇形统计图。

  5、组织学生交流两种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6、全班交流。

  7、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到哪个量多,哪个量少。而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说一说。

  用投影仪出示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每幅图中各百分数的意义。再让学生说一说每幅统计图获得信息。

  四、试一试。

  1、出示每幅图。

  2、交流这三个问题。

  3、教师小结。

小学生奥数教案范文篇三

  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CAI、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式计算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新授

  1、教学准备题

  (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出示题目

  (2)学生理解题意。

  (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相向而行时间间

  (4)点击热键和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

  (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件演示填空内容。

  (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4分钟后两人怎样?

  c、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

  (4)学生试做。

  (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学生看书、质疑。

  (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00米(2)1000米(3)无法确定。

  四、全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五、聪明题。

  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小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后,小明才开始出发,他每分钟走25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小学5年级奥数教案、讲义30讲之第7讲-复合应用题
答:探索小学五年级奥数深度课堂,我们深入解析第7讲——复合应用题。这一讲旨在提升理解与运算能力,通过实例精讲,让复杂的题目变得清晰易懂。核心知识点:</ 我们要学会通过图示分析,理解并运用多种解题策略,无论是简单的计算还是涉及多步骤的复杂关系,都能游刃有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实例感受复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答: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统计——生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出问题。(播放生日...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答: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生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

举一反三奥数王一年级教案怎么写
答: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急救,请问谁有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和三年级数学试题
答:『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案 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课 题分数除以整数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为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法打基...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64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教案』浙教版小学数学第...

奥数乘除乘除法简算教案
答:=8*7=56 习题:244*25 87*24÷12 80000÷2÷8÷5÷125 99*8+99*2 8*8-7*7-6*6-5*5-4*4-3*3 如果2*@+3*@+4*@+5*@+6*@+7*@=2007,@表示同一个数,那么@为多少?我的答案可以吧,应该给个采纳才对哦。要是够意思那就在追加点分吧。我可是自己敲上去的哦。

小学奥数五年级奇数与偶数
答:小学五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奇数与偶数 1.任意3个整数中,至少有两个整数之和是偶数,这是为什么? 2.某班同学参加学校的数学竞赛,共30道试题.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给3分,答错倒扣1分,不答给1分.请你说明:该 班同学得分总和一定是偶数. 3.两个质数之和是999,求这两个质数之积. 4....

中班教案
答:星期六,我不休息,上完奥数上英语。 星期日,我喘口气,高高兴兴玩游戏。 中班教案 篇2 "我要感谢你...①3只虾子比2只虾子多,也就是3比2多(大);5只虾子比8只虾子少,也就是5比8少(小)。那我们怎么

小学奥数网,网址
答:任我学小学奥数网由我公司历时2年,集中了成都市小学奥数的精华师资力量,投入大量财力开发完成,涵盖小学3到6年级的小学奥数课程,以视频课堂为主要形式,是国内最优秀的小学奥数辅导教程之一。 为了让广大学生轻轻松松学奥数,让家长轻轻松松付学费... e.tfol.com:81/greenaoshu/ 7K 2006-3-11 - 百度快照 【创新...

大班教案
答:3、设置一个采蘑菇的小姑娘美术区角,让幼儿自由发挥,把他们发明的蘑菇贴在区角处。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台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共同解答...2、围绕台布解答奥数题“变角”,要求只折一下,让四个角变五个角、三个角和另外四个角等。(陆霞) 大班教案 篇6 过程: 一、 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