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公共关系学起源及其发展

作者&投稿:淡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共关系学的起源及其代表~


“公共关系学”学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部分大。
“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公众及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大众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演讲与口才学等。“公共关系学”是在这些各门相关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同时它又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需要应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
2.以管理为主导思想。
“公共关系学”的四大要素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管理职能和双向沟通。其中管理职能的发挥贯穿着公共关系活动的始终。这种管理职能涵盖着管理职能中所有软性的手段,主要执行社会组织对社会公众的协调、沟通、教育、引导。其管理范围超越了特定社会组织的围墙,它既要对组织内部的公众进行管理,还要对组织外部的公众进行管理,是一种管理范围扩大化,管理手段软化性的形态。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公共关系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有自己现实的操作技术与方法。公共关系理论是“公共关系学”的核心,但它只有在和公共关系应用结合起来时,才能显示出“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价值,并发挥出巨大能量。而公共关系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应用,又为公共关系理论的丰富、发展、深化和完善提供了更新、更好、更全面的素材,并对公共关系理论的正确、实用与否进行检验,从而体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公共关系学课程是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掌握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公共关系学起源及其发展:
  作为一门科学,公共关系学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产生和发展阶段。
  一、公共关系的萌芽阶段
  时间:萌芽于古代社会。
  萌芽的基础:对民众形象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组织对公众力量的认识、组织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组织对传播作用的认识。
  1、对公众力量的认识:公关思想最早萌芽于统治者对公众力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最初是从政治领域开始的。 对公众力量的认识,是公共关系学的最早萌芽。没有对公众力量的认识,就没有公共关系学。
  2、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认识到公众力量后,接着就是怎样提高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以取得公众的支持率。这个过程是在认识公众力量基础上的一次提升,是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
  3、对传播作用的认识:怎样才能在公众中提高自己的形象?实践中认识到,形象是通过传播而起作用的。在古代,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和文字的传播进行的。
  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科学,则是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
  二、公共关系学的产生
  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学”产生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时期,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美国。公共关系学的产生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美化宣传、丑化宣传和深刻反省阶段,有人把三个阶段称为宣传、反思、革新阶段。
  1、美化宣传阶段:美化宣传是以世界上第一份廉价与大众化报子——美国《便士报》的产生而开始的。 不过,当时的商品宣传带有强烈的虚假成分。因此被被历史学家戏称为“美化宣传”或“公众受愚弄时期”。
  2、丑化宣传阶段:无原则的美化宣传愚弄了公众,导致公众对广告的不信任。于是。在19世纪末,一些作家和记者发起了一场揭露广告的虚假和阴暗面的运动。据统计,当时几乎每天都有揭丑的文章刊登在报子上,并持续了将近10年。揭丑文章沉重打击了当时新兴的广告业和利用广告作宣传的企业,迫使他们进行反思,从而把公共关系带到一个新的时期——深刻反思阶段。
  3、深刻反思阶段:思想认识,在这个阶段,企业家们认识到必须纠正过去的观念,对公众讲真话,才能使组织真正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这个运动开始于20世纪初,是由被命名为“公共关系之父”的美国人艾维·莱德拜特·李(Ivy Ledbetter Lee)发起的。
  三、公共关系学的发展
  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实践化、学科化、理论化和普及化阶段。
  1、实践化阶段—核心思想的形成:公共关系学产生于社会需要,因此,从它产生之日起,社会实践就是其最重要的内容。在社会实践中,企业界开始逐步推广公共关系制度。公关咨询业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思想形成。这个核心思想就是艾维•李提出的“讲真话”的基本思想和“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公关原则。
  2、学科化阶段—基本理论的形成:使“公共关系”成为一门学科,并在大学教育中成为正式课程的人,是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顾问——爱德华•伯纳斯。 爱德华•伯纳斯被誉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1923年,他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公共关系专著《舆论明鉴》;当年,他又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学”一课,1925年,他编写了《公共关系学》教科书。由此,“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人类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在爱德华•伯纳斯的《公共关系学》中,他解决了公共关系的原则、职能、功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
  3、理论化阶段—系统理论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为博士对公共关系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出版了以《有效公共关系学》为代表的一大批著作,并解决了公共关系学中的许多问题,使其走向成熟。从此,公共关系学有了一套严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公共关系学中系统理论形成时期。
  4、普及化阶段——应用理论的发展

  简介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是建立在传播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三大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揭示组织公关状态、公关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状态和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学。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牙 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的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象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它告诉了农民如何播种、灌溉,如何对付危害庄稼的老鼠,如何收获庄稼等等。 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并对从事这门技术的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和奖酬,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 在我国古代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合纵家苏秦运用游说手段,来影响公众和社会舆论,以对付秦国的吞并。连横家张仪,则四处交游,离间各国,以社会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卧薪尝胆、报仇复国的越王勾践,运用“激励的理论”来搞好内部公共关系,使全军上下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从而达到了同仇敌忾、克敌制胜的目的。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的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大量类似现代公共关系的思想和活动。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些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和活动,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Ba 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 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叫巴纳姆,故将公共关系发展史的这一段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报刊宣传活动”,是指某公司、某组织所雇佣的人员为了本公司、本组织的利益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 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由于这种报纸售价低,一般劳动大众都买得起,因此报纸发行量大增,随即广告费也迅速上涨。有些公司、组织为了省下广告费,便雇佣专门的人员来制造煽动性新闻,制造关于自己的神话,以此来扩大影响。报纸则为了迎合下层读者的阅读心理,也乐于接受发表,这样两相配合,就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报刊宣传活动。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他是美国最善于创新和最受人赞赏的游艺节目演出经理人。其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是该时期的显著特点。当时,这种或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已,或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的现象,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不满,报纸杂志率先刊载揭露实业界那些“强盗大王”的恶劣丑闻,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垃圾运动”。 “清垃圾运动”的冲击,使工商企业意识到了取悦舆论的重要性。许多企业开始聘请懂行的人专门从事改善与新闻界关系的工作,这种人被称为“新闻代理人,”他们为其委托人作宣传。在新闻媒介之间进行游说,经常与报界联系,邀请记者到企业参观采访,或为公司的政策作解释和辩护等等。 从此,企业和外界的隔绝消除了,“象牙塔”被“玻璃屋”取代,企业的透明度大大增加。不过,早期的新闻代理活动仍然免不了存在大吹大擂、搪塞了事、混淆视听和隐瞒欺骗的弊端。此时,有一个人开始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他就是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Ivy lee)。 三、艾维·李时期--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 艾维·李早期是《纽约世界报》的记者。1903年,他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客户提供劳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由此发端。1906年,他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全面阐明了他的事务所的宗旨:“我们的计划,是代表企业单位及公众组织,对与公众有影响且为公众乐闻的课题,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准确的消息。”这就是所谓企业管理的“门户开放原则”。这反映了他的信条:“公众必须被告知”。 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之父,不仅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而且,他提出的“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使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大大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艾维·李的咨询指导主要还是凭经验和直感而进行的,缺乏对公众舆论的严密、大量的科学调查。因此,有人批评艾维·李的公关咨询只有艺术性而无科学性。 四、爱德华·伯尼期时期--现代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成熟 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关系由简单零碎的活动上升为规律性的较系统的原则与方法的探索,使公共关系自立于学科之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就是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旗手。 1923年,他以教授的身份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在书中,伯尼斯首先详尽阐述了“公共关系咨询”这一概念,而且提出了公共关系的原则、实务方法和职业道德守则等。1928年,他写出《舆论》一书;1952年,他又写出了《公共关系学》教科书。 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伯尼斯在理论上做出的贡献,对于公共关系学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里程。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他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俩人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著,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公关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此书不断再版,成为畅销书,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至此,公共关系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一门充满时代特征的、具有强大实用性的新兴学科以其崭新的身姿崛起于学科之林中。 1998年,美国公关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主持的“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的课题研究已接近尾声,“卓越研究”衡量测定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的程度,其分布在涉及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里(传播核心层、知识核心层和文化核心层),并有包容性。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在西方 192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市场中心论”取代“生产中心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观念日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现代经营思想迅速传播开来。1924年,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社论强调:“公共关系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一种艺术和一门科学。” 1948年,美国全国公共协会(PRSA)宣告成立,同时制定了作为行为法规的“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在英国伦敦正式宣告成立。1978年8月,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城召开大会,一致同意公共关系的定义为:“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领导机构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利益的艺术和社会科学。” 美国是世界公共关系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企业界、政界、文化教育界、宗教界、军界和各种社团组织内,都有大量的公关从业人员。在美国文化的影响下,英国、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以及加拿大、墨西哥、秘鲁以至整个拉丁美洲,都开始开展多方面的公关工作。 随着公共关系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应用和蓬勃发展,公共关系理论教育也有了长足进展。进入80年代以来,公共关系的教育已开始按不同的行业分门别类进行,各有一套不同的大纲要求,逐步向更细、更深入的领域健步发展。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理论和社会职业,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而步入中国大地的。在此之前,大约本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公共关系也开始传入台湾、香港地区,并得到较快的发展。 80年代初,公共关系首先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由南向北,从东到西,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迅速传播。80年代中期以后,不仅一大批大型企业先后设立了公共关系部,而且一些较先进的中小企业也设立了自己的公共关系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共关系工作。为寻求中国公共关系实务活动开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87年5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此后,各省及各大中城市也相继成立了公共关系学术团体。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也在北京成立。到目前为止,从事公关的实体已遍及全国,其从业人员已达十万以上,省市级公关协会也已有上百家,加上在高等院校从事公关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中国的公关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这一发展势头还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强。 1997年11月15日我国成立了全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1999年初,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批示,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1999年12月26日上午在广州举行了“1999年公关员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广东分考场”试点统考。它标志着我国共关系已开始走向行业化道路。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 一、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  尊重人性的、尊重个人感情和尊严的、人文的、开放的文化,正是公共关系得以滋生及成长的土壤。 二、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在这种民主政治的社会氛围中,政府机关、社会公共组织与其公众之间,除了服从外,还有民主协商、民主对话、民主监督。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必然促进公共关系的产生。 三、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形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逐步转变,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能否争取市场,争取顾客,争取公众支持成了组织生死攸关的关键。这就直接促成了公共关系的兴起。 四、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大众传媒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为人们进行大规摸交往提供了可能性,并为公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方法。 正是由于本世纪初人性文化的兴起,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与促成,才使公共关系学这门崭新的学科脱颖而出,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面貌自立于新学科之林。 回顾了20世纪人类的重大突破和贡献,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人类进入空间时代,核时代、智能物化时代、生命科学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新的世纪人类将进入科学时代、智能时代、信息时代,在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注意:“领先”概念、“加速创新概念”、“核心专业”概念、“快速反应,提高服务”概念以及“走动管理”概念。现在国际关系的趋势是:为适应新形势,求得公关自身化生存和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公关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公关首先是传播国际化、一体化、多元化,需求“有效传播”。新世纪公关需要改革,提高档次、重视信誉、形象、树立高效、公正、专业化、优质服务的全球形象。



公共关系学为什么产生于美国
答:亚历山大·汉弥尔顿的最主要贡献是领导了一场争取宪法获得批准的运动。1787年10月至1788年4月, 在美国面临如何立国的关键时刻,汉弥尔顿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效果显著、影响深远的文章,巧妙地引导了当时的舆论,争取宪法得以批准,促成美国联邦制的实现。历史学家认为这次活动是“历史上最出色的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
答: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最初,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最早诞生在美国,这也就毫无悬念地奠定了美国公共关系起源地的基础。之后,在公共关系逐渐成熟的路途上,它又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在美国,使公共关系更加系统的渗透入人们的脑海,使公共关系的发展更加顺风顺水。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顾问爱德华·...

什么是公共关系学
答:定义见下面: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wais最早由谁于1955年编制
答:这门学重点研究一个组织机构如何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获得公众的好感和合作,从而顺利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公共关系学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早在1882年,美国律师多尔曼伊顿(D.Eaton)就在耶鲁法学院发表了题为《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的演讲。1903年美国一...

现代公共关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答:以至于现在还有人把公共关系人员说成是“带着哈佛口音的人”。严格说来,这时美国产生的公共关系活动在内容上较之公共关系的史前期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它较之于公共关系的史前时期却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这是因为,它所取得的成功,成为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此后,公共关系的...

结合案例,解释一下公共关系学的意义?
答: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公共关系学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美国许多大学普遍开设公共关系课程,在政治界、实业界、教育界、卫生界广泛设立公共关系机构,目前这方面从业人员已达12万多人。欧洲一些国家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践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联邦德国、希腊等国还联合发起成立...

为什么说公关起源于美国
答:费尼斯·巴纳姆是当时的一个新闻代理人,以编制谎言而闻名于世。他的信条是:"凡宣传皆是好事"。他的宣传全然不顾公众利益,以欺骗为手段,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故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公众受愚弄时期"。但这一时期的公共关系活动已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目的性,为公共关系在其后的迅猛发展...

公共关系的诞生地为什么是美国
答:最初,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最早诞生在美国,这也就毫无悬念的奠定了美国公共关系起源地的基础.之后,在公共关系逐渐成熟的路途上,它又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在美国,使公共关系更加系统的渗透入人们的脑海,使公共关系的发展更加顺风顺水.不仅如此更加能说明公共关系的诞生地是美国的是公共关系的代表人物都诞生在...

谁有关于公共关系学历史发展背景的资料?
答:一、简述公共关系学和研究内容。答: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九个方面:(1)公共关系学的概念、范畴及其本质(说明"什么是公共关系");(2)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说明"公共关系的来龙去脉");(3)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及其功能(说明"谁在搞公关?搞什么?");(4)公众对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