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作者&投稿:宰父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忠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仍然多达2308部,18567卷。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产生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思想的高度成就,它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许多国家的学术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千百次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丰富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近代的直至现代的军事思想,都从中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站贞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2、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1、重站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3、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其主要表现在:“致人而不制于人”,夺取主动权。强调的就是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制胜方法。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他说:“凡战者,以正合(合力攻击),以奇胜(奇兵制胜)”。奇正是我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军事矛盾,历代兵家多有阐述和运用。奇正的含义广泛,一般说来,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分而言之:在兵力使用上,守备、钳制的为正兵,机动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进攻、明攻的为正兵,迂回、侧击、偷袭的为奇兵;在作战方法上,按一般原则作战的为正兵,采取特殊战法的为奇兵。奇正充分体现了用兵的机动灵活性,出奇制胜的高妙之处,在于攻击敌人无备与虚弱之处。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选贤任能,不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将之道。 1、重将思想。《投笔肤谈·军势第七》指出:“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并且认为,“大将,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我们现代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2、选将思想。在古代,选将标准有五,《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3、用将思想。古人认为,将帅使用的原则,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仍然多达2308部,18567卷。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产生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思想的高度成就,它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许多国家的学术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而孙子则认为:
1 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2 战争胜负五大决定因素:道、天、地、将、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仍然多达2308部,18567卷。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产生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思想的高度成就,它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许多国家的学术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孙子
1 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2 战争胜负五大决定因素:道、天、地、将、法。其中道即是正义,“道
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毛-主--席正是利用这一决定性因素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胜利。
3 战争时的应机处理:
司马法
1 看待战争中杀人:“杀人安人,杀之可也”。

风林火山。

诡! 不战而渠任之兵

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有哪些?
答:古代军事思想是在冷兵器时代、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军事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经历了由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晚期漫长的历史过程。以金属兵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军事革命,促进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前期,军事思想的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远古时代,伴随着战争和战争...

古代秦国在军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2012-10-10 中国古代国防有哪些主要成就? 13 2013-08-07 中国古代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成就 3 2020-12-16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取得空前辉煌成就的时期 1 2009-12-13 中国建国以来在军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110 2017-07-02 古代秦国军事犯罪都有哪些 2017-05-06 比较古代国防 现代国防有哪些...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周朝时期:周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开端,当时主要是以守城为主,注重组织和管理。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军事思想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兵法家,如孙子、吴起、韩信等,他们提出了很多...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兵法和战略: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着重研究战争的策略和战术。《孙子兵法》是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代表之一,强调以智取胜、以战略指导战争,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战争原则和方法。2、兵器和军事技术:古代中国军事思想注重研究兵器和军事技术的发展。例如,《武经总要》...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内容
答:但是,由于其阶级的偏见和认识论、方法论的片面性,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一般都掩盖战争的阶级本质,并且过分强调武器和技术在战争制胜因素中的作用,从而贬低了人民群众的作用。5、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形成 ,无产阶级在争取自身解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革命战争经验,并且吸取了军事思想史上的积极成果,形成了自己...

先秦军事思想的发展概貌及其特色是什么?
答:先秦时期丰富的战争实践活动与军队建设成就,使当时的军事思想家对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建树具备了可能性,而各个阶级、阶层与政治集团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也急切需要拥有为自己服务的军事学家,为从事战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的指导。因此,军事思想在先秦时期的形成并高度繁荣,乃是历史的必然。先秦军事思想的发展与...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1、战争观:以人为本,师出有名。2、指导原则:重战、慎战、备战、善战。3、指导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4、战略布局:不战而屈人之兵。5、作战思想:夺取战场主动权。6、谋略思想:以正合,以奇胜。7、用将之道:选贤任能,用人不疑。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思想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能成为中国古代史思想文化的最高峰,原因有很多!第一,政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最高统治者无法在思想方面施加政治铁钳。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出现一个集权制国家,首先做的就是统一思想。其次,贵族政治也为人才的集聚提供了政治保护。第二,文化方面。史书典籍保存相对完整,为人们...

《孙子兵法》贯穿始终的军事思想是?
答:这话揭示了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战争的指导者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只有了解敌我双方情况,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作战策略。此语历来为军事家们所推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内容?
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萌芽主要表现有二点:一是从这一时期产生的甲骨文和金文(铸或刻于青铜器上的铭文)中发现了一些关于商周两朝的军事记载。二是随着战争和军事活动的增多,人们对其认识逐渐加深,于是在记录军事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阐发想法,提炼观点,在西周晚期终于了形成能够传布四方、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