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是谁?

作者&投稿:刘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 要说历史上最有才皇帝,评判起来当然众说纷芸。有的皇帝如明熹宗,木工活做得绝对世界一流;有的皇帝如唐明皇,那音乐造诣绝对在全球登峰造极。但要论对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我认为应该首推南唐后主李煜。 如果有人竟然不知道他是谁,没关系,因为还有这首流行歌曲,经常在卡拉OK被人唱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作者就是李煜,这首词到现在已经流行1000多年了,而且还将继续流行下去。 李煜是词作的最高峰,李清照,苏轼等,也只能说跟他打个平手,李煜实在有才!但如果认为李煜只是诗词写得好,那也未免太小看李煜。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创造,李煜至少还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解决擦屁股问题及发明了缠足。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低级趣味的问题:在南唐李煜以前,中国人是如何擦屁股的?或许中国的史学家们真的应该考证一下,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听起来不入流就不去考证历史。 幸好还有一个李煜。《南唐。浮屠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大事:李煜信佛,而且信得一塌糊涂。佛是喜欢干净的,擦屁股就成了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屁股擦不干净,总会带有异味,也会弄脏僧袍。李煜就削竹为片,做出正好与肛门形状近似的东西,并且磨得十分光滑。每一个竹片,李煜都会亲自审看,并且放在自已脸上刮来刮去,看看有没有毛刺。---礼佛到这种程度,估记历史上再无来者。史书上都将重点放在李煜如何礼佛上,但不小心透露了李煜这样一个擦屁股的发明。 这个精巧的擦屁股的发明一直用到元朝。元朝的皇帝没受过什么教化,把书撕了擦屁股。书撕得差不多了,就让工匠制作草纸。中国人终于从此之后站了起来,幸福地用上了草纸。 如果说擦屁股还有些低级趣味,女人三寸金莲的缠足则让中国的士大夫们津津乐道乐道了。中国是谁发明了缠足?如果考古学家们不能在南唐以前找到因缠足而小脚变形的尸体(至少目前没找到),那么南唐后主李煜就是缠足的发明及推动者了。 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引<道山新闻>中所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有位嫔妃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今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缠足文字。 李煜建了一座精美的莲花台,让窅娘在上面跳舞,莲花台并不大,为了让窅娘在巴掌大的地方更显婀娜身姿,李煜让窅娘踮起脚尖,这已经有些类似于当今的芭蕾舞了。但长时间踮起脚尖毕竟需要些功夫,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李煜用长白布将窅娘的脚缠成弓形。没想到这样一缠,那效果出奇地好。所有后宫的美女都纷纷模仿,南唐灭亡后,缠足习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被士大夫们推广到全国流行起来。 缠足的流行,慢慢地超出了李煜审美的趣味。南宋时由于程朱理学的发展,缠足恰好适应了封建礼教的精神,或为一种束缚女子出门的手段,因而被政府承认并加以大力推广,不流行才怪。<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道出了缠足审美以外意思。 但无论如何,李煜开创性的功劳是不可磨灭。李煜作为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文治武功一点都没留下,但他的才华却让后人享用了几千年并将继续享用下去。一个职业皇帝,不好好做份内的工作,天天泡在女人堆里,亡国也就是必然的了。难怪他自已都这样感民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宋徽宗 独创“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 《瑞鹤图》 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 赵培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但是宋徽宗的书法存在着柔媚轻浮的缺点,这也许是时代和他本人的艺术修养所致,但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后人竞相仿效。 诗书画印四结合 赵佶于花鸟画尤为注意。《宣和画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二千七百八十六件 宋徽宗 ,占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见其偏爱之深。《画继》记载赵佶曾写《筠庄纵鹤图》。 “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擎露舞风之态,引吭唳天,以极其思,刷羽清泉,以致其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闲暇之格,清迥之姿,寓于缣素之上,各极其妙。”这种赞誉赵佶花鸟画精致、生动传神的文字记载俯拾皆是。流传至今题为赵佶的大量精美的花鸟画作,则证实了这种记载的真实性。赵佶的花鸟画,以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既从形象上充分掌握了对象的生长规律,且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对象的精神特质,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 中国传统花鸟画向分徐(熙)、黄(筌)两派,两派各有长短。黄派长于用色而短于用笔,徐派长于用笔而短于用色。以技术的标准论,徐不及黄的精工艳丽;凭艺术的标准言,黄不及徐的气韵潇洒。用笔和设色作为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中两大极为重要的元素,缺一不可。各走极端,易生偏向。北宋前期黄派画风一统画院,经过一百年的辗转摹拟而显得毫无生气之时,崔白、易元吉奋起改革复兴徐熙画法,黄派暂居下风,但并未退出花鸟画坛,因而使花鸟画得以蓬勃发展。至北宋晚期,徐、黄两派实际上处于并行发展的势态。凭赵佶深厚的艺术修养,他对徐、黄两派的技法特点的认识是清醒的。因此,赵佶的花鸟画是学习吴元瑜而上继崔白,也就是兼有徐熙一派之长。当然他也并非只学一家,而是“妙体众形,兼备六法”的。如文献记载那样,时而承继徐熙落墨写生的遗法,时而“专徐熙黄荃父子之美”。显然,就创作技法而言,徽宗既学吴元瑜、崔白也就是徐熙系统的用笔,又喜黄荃、黄居宷的用色,并力求使两者达到浑化一体的境界。 徐熙野逸,黄家富贵。徐、黄两派又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赵佶作为当朝皇帝,又是极力享受荣华富贵、纵情奢侈的人,对于精工富丽的黄派风格,有他根深蒂固的爱好。同时,他又处在文人画蔚然兴起之后,必定受到时代风气的熏染。他的周围又聚集着一群雅好文人生活方式的贵官宗室如王诜、赵令穰等,又与文人画的倡导者之一米芾关系颇为密切。米芾崇尚“平淡天真,不装巧趣”的美学观,赵佶自然深受影响。尤其是他本人全面而又精深的文化艺术修养更使其审美情趣中透射出浓郁的文人气质。因此,赵佶既崇尚黄派的富贵,又喜好徐派的野逸,其审美趣味也是糅和了徐、黄两家的。 历来关于赵佶的艺术成就,论者都以他的花鸟画为最高。赵佶艺术的独创性和对后代的影响力,也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中。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物象意念安排的独特性。经营位置为画家的总要,所以画面布置因题材内容繁简不同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般的方法,这是人人皆能学习而得的;也有特殊的方法,这需要作者独出心裁,巧妙安排。赵佶花鸟画的构图,时有匠心独运之作。如《鸜鹆图》轴,画幅下面靠左以水墨写鸜鹆两只,奋翅相争纠结在一起,一反一正,羽毛狼藉。上面一只处于优势,用利爪抓住对方的胸腹,张嘴怒视;但是下面的一只并不示弱,依然奋勇挣扎,进行反击,回首猛啄它的右足。上面靠左一大片空白,仅飘动着几根羽毛,令人想到这两只酣战的鸜鹆,是从高处一直斗下来,并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右下斜出一松枝向右上伸展,上栖另一鸜鹆,作噪鸣状,扑翼俯看下面两只正在争斗的同伴,不知是喝彩还是劝架,又似乎想飞下来参加决斗。焦急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鸜鹆的心理感情,也刻画得细致入微。槎枒的松枝和瘦硬锋锐的松针,与纠结在一团的浓墨的鸜鹆相对比,更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虽然画中所撷取的都是自然写实的物象,但由于物象意念安排得巧妙和独特,从而暗示出超出有限时空意象的无限理想化的艺术世界。这是徽宗时期花鸟画的特有风格,并由此开启了南宋刘、李、马、夏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改革先声。 第二,写实技法的独特性。有一位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外国专家曾把赵佶花鸟画的写实技巧称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因为它给人以“魔术般的诱惑力”(劳伦斯·西克曼: 《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建筑》)。北宋的绘画理论中以气韵为高的说法已不少见,但在赵佶时代,严格要求形神并举。“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益州名画录》) 。形似以物趣胜,神似以天趣胜,最理想的境界是由形似达到神似。所谓写生的逼真,不但要有正确的形体,还必须富有活泼的精神。赵佶在创作实践中,一直是力求由形似达到神似的。传说赵佶画翎毛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这正是为了由形似达到神似所作的技术性尝试。如《御鹰图》, 论其艺术描绘,双勾谨细,毛羽洒然,形体生动而自然。尤其是鹰眼的神姿,英气勃发,显示着一种威猛之气。而艺术的格调,却是清新文雅,绝去粗犷率野的情味。尽管双勾是历来的表现形式,而这种新颖的画风,是形神兼备的高妙写生,已从朴实真诚之趣,变而为精微灵动,与崔白、吴元瑜等显示了一定的距离了。又如《金英秋禽图》中的一双喜鹊,笔画细致,描绘对象无微不至。以俊放的笔来表达细致的写生,真可谓神妙之至。花的妩媚,叶的飘逸,枝的挺劲,草的绰约,石的玲珑,以及鸟兽的飞鸣跳跃,草虫的飞翔蠕动,无一不赖其魔术般的写实技巧款款传出,而了无遗憾。正如张丑题赵佶的《梅花鸜鹆图》诗:“梅花鸜鹆宣和笔,十指春风成色丝;五百奇踪悬挂处,暗香 书画作品(11张)疏羽共纷披。”所谓“奇踪”和“色丝”都是形容绝妙之意。这种写生传统是中国画最可宝贵的传统。其实,苏轼论证绘画不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的含义,不是不要形似而单讲神似,而是要求在形似的基础上抒写出对象的内在精神。譬如他在《书黄荃画雀》中写道:“黄荃画飞雀,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在这里,苏轼特别强调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研究对象,这与赵佶之钻研“孔雀升高,必举左”,态度上又似乎是相近的。 第三,诗、书、画、印结合的独特性。赵佶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上,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题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如《芙蓉锦鸡图》轴,左下角秋菊一丛,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鸟锦鸡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戏飞的双蝶,顺着锦鸡的目光,导向右边空白处的诗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鬼管。”全图开合有序,诗发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这首诗题,实际上已巧妙地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从中可以见出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尤其是签名,喜作花押,据说是“天下一人”的略笔,也有认为是“天水”之意。盖章多用葫芦形印,或“政和”、“宣和”等小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押印于书画的款识上,始于宋代苏轼、米芾、赵佶、赵子团 书画作品节选(20张)等人。元明以后,诗、书、画、印相结合已成为中国画的传统特征,但在北宋,却还处于草创时期,赵佶是善开风气之先的。 显而易见,赵佶的花鸟画是当得起后人的倍加赞美的,但是,与这些誉美之词相悖的,是对他的花鸟画的怀疑甚至否定。元代汤垕在《画鉴》中说:“《宣和睿览集》累至数百及千余册,度其万机之余,安得暇至于此?要是当时画院中人,仿效其作,特题印之耳。”意思是说,因为赵佶花鸟画数量众多,作为皇帝他是没那么多时间作画的,所以作出以上推测。明代董其昌进一步认为“宣和主人写生花鸟时出殿上捉刀,虽着瘦金书小玺,真赝相错,十不一真”(《书画记》) 。这种妄意的推断,缺少依据,从画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近代亦有人根据刘益、富燮两人曾在政和、宣和年间“供御画”,推测赵佶所有的作品,都是这两人的代笔。赵佶的画迹真赝相杂,这是事实,但因此而否定其绘画创作,这是极不科学的研究态度。据史料记载,徽宗赵佶经常举行书画赏赐活动,这些赏赐给官僚臣下的大量作品中有画院画家的手笔,这本来就是十分自然,无可厚非的。作为皇帝画家赵佶,自然不可能用全部的精力去从事创作,来供给他必需的用途。翰林图画院原属宫廷服役机构,画院画家有义务画这些应制的作品,所谓“供御画”的作用正在于此。徽宗在上面题印,只是表示他对官僚臣下的恩赐之意罢了。在历代画家中,因应酬关系,而出于代笔的也不少。如《宣和画谱》所记:“吴元瑜晚年,多取他画或弟子所摹写,冒以印章,谬为己笔。”可以肯定,这些“他画”或弟子摹作,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了吴元瑜的绘画样式。同样,即使现存徽宗画迹中有画院中人手笔,这些作品也是根据徽宗首肯的模式去创作的,从中仍旧可以见出徽宗的绘画风格和审美趣味,而绝不能因此否定他的艺术创作。 美术史家徐邦达在《宋徽宗赵佶亲笔与代笔画的考辨》一文中,将传世的徽宗画迹分为粗拙简朴与精工细丽两种,认为后者只能代表徽宗的鉴赏标准,应是画院中人代笔,而简朴生拙的才是赵佶亲笔。徐邦达关于代笔问题的研究显然比前人深入具体了许多。但是,从绘画史研究的角度来看,一个画家的画风往往不止一种,有主要的画风,也有次要的画风。两种画风有时几乎对立,让人难以相信是出于一人之手。画写生的人有时也画写意,画青绿的人有时也喜欢水墨。早年用功的作品与老年成熟的作品也必然大有差别。作画人若一生只画一种风格的画,那是画工,不是画家。对赵佶画笔真赝的考辨见仁见智都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但是,每一位优秀的画家,总有一种艺术化的人格精神把他所有不同体貌、不同风格的作品融为一体,声息相应。谢稚柳在《宋徽宗赵佶全集·序》中对赵佶各种风格的花鸟画迹的考辨则是较为详审精到的。首先,谢稚柳根据赵佶各个时期不同风貌的画笔中前后统一的笔势特征,将《竹禽图》、《柳鸦芦雁图》、《御鹰图》、《金英秋禽图》、《枇杷山鸟图》、《四禽图》、《写生珍禽图》、《祥龙石图》、《瑞鹤图》、《杏花鹦鹉图》等定为赵佶真笔。认为这些画以其精微灵动的写生和清新文雅的格调表现出赵佶画笔特有的性格和情意,与画院画家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刻意追随是判然有别的。其次,以笔势特征为主,“那停在芙蓉上的锦鸡与并栖在梅枝上的白头鸟,我们看不出与上列赵佶亲笔的笔情墨意,其中含蕴着共同之处,这些只能说是追随赵佶的格调,是无可逃遁的。”谢稚柳还根据《南宋馆阁续录》把《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定为御题画,“是‘三舍’学生的创作,或是每月考试的作品,被赵佶入选了,才在画上为之题字”。谢稚柳论证考鉴,比前人似更接近事实的真相。赵佶各种风格的花鸟画迹中虽有赝迹,但他在花鸟画领域中的创造性成就却是不容否定的。 总而言之,“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画继》) ,诗词书画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尤其是绘画方面,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广川画跋》) 。正如劳伦斯·西克曼在《中国的艺术和建筑》一书中所说:“帝位为徽宗的绘画活动创造了条件,但徽宗的画并不是因其帝位,而是因其画作本身的艺术魅力而流传后世的。”这是一句十分客观的公道话。可以说,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拥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皇帝。 艺术主张 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 艺术家与政治家本不相干,而艺术家从政当然会出乱子,这是由他们的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品格特微以及处事标准所决定的。艺术家从政是悲剧,这不难理解。让我们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但凡卓然艺术大家都是从仕途上碰壁,甚至头破血流之后,回归民间,隐逸脱世,脱离喧嚣,远离仕途,方有所作为,才取得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的,屈原、李白、苏东坡等等,莫不如此。 作为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书画大家,赵佶的精神寄托全部在诗文书画方面。他才情俊朗,才华出众,不幸的是他出身皇室,赵佶是北宋宋神宗的儿子,即宋徽宗。他对政治完全没有兴趣和能力。他在位期间,政治腐败,穷奢极侈。后来,他传位给儿子宋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他和宋钦宗都被金兵俘虏,最后客死于异邦。这些都不是我关心的,这里想说的是他在绘画方面的艺术成就。 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另人惊叹。赵佶的画取材于自然写实的物像,他构思巧妙,着重表现超时空的理想世界。这一特点打开了南宋刘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变革之门。他还强调形神并举的绘画意念。劳伦斯·西克曼在《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书中曾说,赵佶的画写实技巧以“魔术般的写实主义”给人以非凡的诱惑力。赵佶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创作时,常以诗题、款识、签押、印章巧妙地组合成画面的一部分。这成为元、明以后绘画派传统特征。 赵佶在位时,曾广泛收集历代文物书画,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让文臣分门别类,著书评论,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这些都对宋代的绘画艺术起到了推动和倡导作用。他还增加画院画师的俸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等诗句为题,考录画师,给画院注入“文人画”的气质。许多画师,如李唐、苏汉臣、米芾等,皆是由此脱颖而出,树誉艺坛。皇帝如此钟爱书画,文人雅客又怎能不趋之若鹜?北宋书法、宫廷画在此时发展到极致。 在书法上,赵佶起初学的是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揉各家,取众人所长又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体”,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之感,又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屈铁断金”。特点是笔划瘦细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字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而且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此后尽管学习这种字体的人很多,但能得到其神韵的却寥若晨星,这足以见证赵佶的书法功力。相比之下,赵佶的诗词显得较为平庸,尤其是前期诗词,多为矫情之作,享乐情调十分明显。但在沦为亡国之君之后,他触景生情,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像“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读来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1、始皇帝赢政:首位统一中国的帝王,统一全国的法律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思想专制之祖先。总之是一个杰出的皇帝。 2、汉刘邦:灭暴秦、统一中国,给天下带来和平,但大杀功臣韩信等,连萧何都被关进监狱里。 3、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全国思想(秦始王教的吧,呵呵,造成历代君王都学会了,包括现在的),并以此选拔官吏。重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的侵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致使“汉”民族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子林中。 4、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王莽:小小人物,颠覆了强汉,但即为开国之君也为亡国之君而死于乱民之手,天下独一元二。 5、隋高祖杨坚:自从东汉后,中国大地战乱不休达300多年,北朝的隋高祖杨坚,利用外戚的权势夺得朝柄,篡周后又一统天下,杨坚“常节俭,重民心。”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平是饮食不过一荤,所乘,所穿,所住极尽简陋。闻灾民无饭吃,一年三月多不再吃荤。所以杨坚在位期间,“衣食滋增,仓库盈溢。隋建立之初,民户不满400万。到末年,将近900万。”然而杨坚后期,猜疑心重,“每每于殿廷之上杀人,后来功臣故旧,能始终者极少”。杨坚是有始无终,但对国家百姓是有益的,可谓杰出皇帝。(我最佩服的人物之一了,如果我们也能学他一点点的人际关系,呵呵,不能做皇帝,也差不多吧) 6、李世民:可以说,唐朝的大部分天下是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虽然李世民有杀兄害弟逆父之过,但也实属无奈,这本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当然夺弟妇就是不道德了。武则天从李家夺得天下后,天下依旧承平。只是其心狠手毒,杀李氏宗室,没有道德。但重用不少贤臣,百姓生活依旧承继“贞观之治”的辉煌,可谓有道皇帝。 7、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依托贞观之治的基础,开创了中华全盛的“开元盛世”。但李隆基在位时间愈久渐渐奢侈,纵欲淫逸,夺其儿媳妇杨玉环,委朝政与奸相李林甫。自己只顾享受,终酿成“安史大乱”。 8、柴荣:我不得不提柴荣,唐朝灭亡后,中国陷于藩镇之间的混战。为五代十国,直到了周的世宗柴荣继位,中国才有了统一的苗头。柴荣:英武勇敢,功城破敌,英机决策,常出人意料,战无不胜。一有闲暇就招来儒生,诵读经史。柴荣生性不好珍玩之物,一心重视农桑,体察百姓。柴荣屡败南唐后,亲率步骑兵数万,直奔契丹国境,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沿途契丹守将纷纷举城投降。正当柴荣与诸将商议夺取幽州,不料得了急玻返回朝中去世。差一点未统一中国和收复幽州。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一代英主的去世,使全国一片悲痛。柴荣可谓上天夺去的杰出皇帝。可惜! 9、黄袍加身赵匡胤:本是柴荣的天下,却为赵匡胤所得!柴荣死后,其幼子继位,时年七岁,其大将赵匡胤陈桥被部将黄袍加身。篡了皇位。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了向文官治国的转变(呵呵,以德治国,我们的江总书记是得到了赵总的真传,但中国的强兵之路却没了,宋朝,我个人认为,是弱势的王朝),宋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在这时期皇帝对不同意见,或任之,或只是贬外地当官,或免职,而没有杀戮,也没有打成右派的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就了有很多诗人词人,写出了传之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也有了宋词以及宋朝文明之盛。赵匡胤的密誓“誓不诛大臣、言官”以及专门建立了许“风闻言事”的言官制度,这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大进步。苏轼说:“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争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官长,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可惜这种进步野蛮的金元所打断,真是可惜,可叹、可敬的千古一帝赵匡胤。 10、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蒙古汗国唯一的宗主,元朝不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元朝廷把境内的子民分为四等,第一当然是蒙古人,第二是色目人(中亚人),第三是汉人(中国北方人),第四是南人(中国南方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的地位最低,儒者的地位比娼妓都不如!这时的汉人实为亡国奴。不推翻元朝,我们何知中华的炎黄始祖,真是亡国亡种了。虽然元朝大大拓宽了中华的领土,但是,总的说元朝是野蛮战胜了文明,是历史的倒退,所以不足道也。 11、朱元璋:推翻元朝,使历史又回到了汉人的天下。但是明朝确宣布不施行仁政,这中国历史上第二人不宣布实行仁政的了,读《孟子》时说,要使现在,我非杀了老儿。还要把孟子从孔子塑像旁拉下来,最后在很多儒生的死命反对下。达成了删改孟子的协议,结果被删了八十多条。朱元璋虽然恢复了科举,但对科举的范围只局限在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写文章只用八股文,又首开了文字狱,因此相比宋朝,朱元璋创立的明朝是中华文化的停滞和倒退,最终酿成了中国空前但不是绝后的专制王朝。朱元璋的为害,就是在开明的宋的体制之后,又恢复的野蛮专制的体制。这种自私和愚昧的性格传给了他的子孙,他的子孙们以此心态治理中国,把中国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从此这个王朝,其子孙们继承了朱元璋的无赖传统,大臣可以被皇帝在大庭广众下剥下裤子,打板子。命曰廷杖。而大臣的脸面就是打死也不吭气喊疼。结果把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的“士”大夫的骨气给打没了,从此绝迹了。只有明末清初。社会还没有被严密控制起来时,还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点士气。其后明成祖朱棣靠武力夺了侄子的皇位,又发明了灭十族,建立了太监特务组织东厂。结果是明朝的皇帝是最专制的,也是最荒淫的。 12、“康乾盛世”:不好说了,清朝算个什么东西,已经使中国走向了渐衰!虽然清朝继承了中华的传统文化,但也继承了明朝严密的思想控制和残酷的专制,继承了明朝的八股文。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还是停滞的,没有创新,也没有士气,而只有奴才!中国的屈辱史就是清王朝的历史。 中国历史,自春秋战国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吕氏春秋),到秦始皇的“一人天下”,再到宋人时或强调,“天下者”,“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再到明朝的“不信天下不姓朱”(郑成功),宋人为之骄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了乾隆时,就是乾隆皇帝老儿的老大不乐意:我的天下,你操什么心。从这就可看出宋朝的伟大了。可惜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自由的时期被诸侯国所不齿的“连坐”、“诽谤妖言”的秦国所打断,试想一下如果六国,是被有“稷下学派”的齐国统一会是什么样?第二个自由的时期--宋朝,被异族的金元侵入而打断了,就如同中国的第三个也就是最自由的时期--中华民国,也是被异族日本的侵入而打断一样,中国真是可惜。 纵上所述。中国历史的杰出皇帝政治家是:赢政、刘邦、刘彻、杨坚、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赵匡胤、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 要说历史上最有才皇帝,评判起来当然众说纷芸。有的皇帝如明熹宗,木工活做得绝对世界一流;有的皇帝如唐明皇,那音乐造诣绝对在全球登峰造极。但要论对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我认为应该首推南唐后主李煜。 如果有人竟然不知道他是谁,没关系,因为还有这首流行歌曲,经常在卡拉OK被人唱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作者就是李煜,这首词到现在已经流行1000多年了,而且还将继续流行下去。 李煜是词作的最高峰,李清照,苏轼等,也只能说跟他打个平手,李煜实在有才!但如果认为李煜只是诗词写得好,那也未免太小看李煜。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创造,李煜至少还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解决擦屁股问题及发明了缠足。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低级趣味的问题:在南唐李煜以前,中国人是如何擦屁股的?或许中国的史学家们真的应该考证一下,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听起来不入流就不去考证历史。 幸好还有一个李煜。《南唐。浮屠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大事:李煜信佛,而且信得一塌糊涂。佛是喜欢干净的,擦屁股就成了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屁股擦不干净,总会带有异味,也会弄脏僧袍。李煜就削竹为片,做出正好与肛门形状近似的东西,并且磨得十分光滑。每一个竹片,李煜都会亲自审看,并且放在自已脸上刮来刮去,看看有没有毛刺。---礼佛到这种程度,估记历史上再无来者。史书上都将重点放在李煜如何礼佛上,但不小心透露了李煜这样一个擦屁股的发明。 这个精巧的擦屁股的发明一直用到元朝。元朝的皇帝没受过什么教化,把书撕了擦屁股。书撕得差不多了,就让工匠制作草纸。中国人终于从此之后站了起来,幸福地用上了草纸。 如果说擦屁股还有些低级趣味,女人三寸金莲的缠足则让中国的士大夫们津津乐道乐道了。中国是谁发明了缠足?如果考古学家们不能在南唐以前找到因缠足而小脚变形的尸体(至少目前没找到),那么南唐后主李煜就是缠足的发明及推动者了。 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引<道山新闻>中所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有位嫔妃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今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缠足文字。 李煜建了一座精美的莲花台,让窅娘在上面跳舞,莲花台并不大,为了让窅娘在巴掌大的地方更显婀娜身姿,李煜让窅娘踮起脚尖,这已经有些类似于当今的芭蕾舞了。但长时间踮起脚尖毕竟需要些功夫,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李煜用长白布将窅娘的脚缠成弓形。没想到这样一缠,那效果出奇地好。所有后宫的美女都纷纷模仿,南唐灭亡后,缠足习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被士大夫们推广到全国流行起来。 缠足的流行,慢慢地超出了李煜审美的趣味。南宋时由于程朱理学的发展,缠足恰好适应了封建礼教的精神,或为一种束缚女子出门的手段,因而被政府承认并加以大力推广,不流行才怪。<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道出了缠足审美以外意思。 但无论如何,李煜开创性的功劳是不可磨灭。李煜作为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文治武功一点都没留下,但他的才华却让后人享用了几千年并将继续享用下去。一个职业皇帝,不好好做份内的工作,天天泡在女人堆里,亡国也就是必然的了。难怪他自已都这样感民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 要说历史上最有才皇帝,评判起来当然众说纷芸。有的皇帝如明熹宗,木工活做得绝对世界一流;有的皇帝如唐明皇,那音乐造诣绝对在全球登峰造极。但要论对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我认为应该首推南唐后主李煜。 如果有人竟然不知道他是谁,没关系,因为还有这首流行歌曲,经常在卡拉OK被人唱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作者就是李煜,这首词到现在已经流行1000多年了,而且还将继续流行下去。 李煜是词作的最高峰,李清照,苏轼等,也只能说跟他打个平手,李煜实在有才!但如果认为李煜只是诗词写得好,那也未免太小看李煜。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创造,李煜至少还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解决擦屁股问题及发明了缠足。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低级趣味的问题:在南唐李煜以前,中国人是如何擦屁股的?或许中国的史学家们真的应该考证一下,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听起来不入流就不去考证历史。 幸好还有一个李煜。《南唐。浮屠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大事:李煜信佛,而且信得一塌糊涂。佛是喜欢干净的,擦屁股就成了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屁股擦不干净,总会带有异味,也会弄脏僧袍。李煜就削竹为片,做出正好与肛门形状近似的东西,并且磨得十分光滑。每一个竹片,李煜都会亲自审看,并且放在自已脸上刮来刮去,看看有没有毛刺。---礼佛到这种程度,估记历史上再无来者。史书上都将重点放在李煜如何礼佛上,但不小心透露了李煜这样一个擦屁股的发明。 这个精巧的擦屁股的发明一直用到元朝。元朝的皇帝没受过什么教化,把书撕了擦屁股。书撕得差不多了,就让工匠制作草纸。中国人终于从此之后站了起来,幸福地用上了草纸。 如果说擦屁股还有些低级趣味,女人三寸金莲的缠足则让中国的士大夫们津津乐道乐道了。中国是谁发明了缠足?如果考古学家们不能在南唐以前找到因缠足而小脚变形的尸体(至少目前没找到),那么南唐后主李煜就是缠足的发明及推动者了。 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引<道山新闻>中所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有位嫔妃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今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缠足文字。 李煜建了一座精美的莲花台,让窅娘在上面跳舞,莲花台并不大,为了让窅娘在巴掌大的地方更显婀娜身姿,李煜让窅娘踮起脚尖,这已经有些类似于当今的芭蕾舞了。但长时间踮起脚尖毕竟需要些功夫,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李煜用长白布将窅娘的脚缠成弓形。没想到这样一缠,那效果出奇地好。所有后宫的美女都纷纷模仿,南唐灭亡后,缠足习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被士大夫们推广到全国流行起来。 缠足的流行,慢慢地超出了李煜审美的趣味。南宋时由于程朱理学的发展,缠足恰好适应了封建礼教的精神,或为一种束缚女子出门的手段,因而被政府承认并加以大力推广,不流行才怪。<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道出了缠足审美以外意思。 但无论如何,李煜开创性的功劳是不可磨灭。李煜作为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文治武功一点都没留下,但他的才华却让后人享用了几千年并将继续享用下去。一个职业皇帝,不好好做份内的工作,天天泡在女人堆里,亡国也就是必然的了。难怪他自已都这样感民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是谁?
答:我觉得是康熙 李世民和秦始皇这些皇帝手下猛人太多 而康熙手下貌似强人不是很多或者不是很出名啊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
答:5、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最大的特点就是虚心纳柬,亲贤臣远小人,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6、武则天。她延续了贞观遗风,并且敢于大胆起用新人,并委以重任,在用人上,实在不失为一位贤君。7、成吉思汗铁木真。开疆阔土,将中国的疆界打到了欧洲,在军事上,成吉思汗是绝对...

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是谁?最的人心的是谁
答: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民族英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千古一帝,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 他少年英雄,初出茅庐救隋帝,匹马单刀斩老生! 他是...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四位君王,都称千古一帝,到底哪一个人才是真厉害?
答:历史上最厉害四位君王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皇帝。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丰功伟绩,但我认为最厉害的是秦始皇。秦始皇开创了统一的中国,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唐太宗时期国家实现了繁荣鼎盛的局面,康熙皇帝勤劳执政开创了康乾盛世,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这都是在秦始皇开创...

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皇帝是谁?
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有明太祖朱元璋、康熙帝玄烨等等这些帝王的能力比他强,功绩都比他强,对中国的贡献也比他大,但是论家世、论权时这些人还是没人家强,人家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弟弟是皇帝,侄子是皇帝!更要命的是他妈(武则天)也是皇帝!历史上称为:“六位帝皇丸”!

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是谁?
答: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

中国历史上成就最大的皇帝是谁?
答: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严重地被低估了,因为隋文帝是隋朝以后帝王社会最最重要的制度设计人,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科举制和行政管理方面分权设计的三省六部制(可以说他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后的发展)。至于隋文帝的贡献不用再说,仅就此两项制度的深远影响足以证明隋文帝伟大的历史贡献。他开创影响中外...

中国宋代最有才的皇帝的档案?
答: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北宋灭亡...

中国历史上最有本事的皇帝是谁?
答:刘秀,即汉光武帝,后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拨乱之主。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使后汉一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主要成就: 建立延续近200年的东汉帝国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451.htm ...

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
答:而且由他开始中国最兴盛的封建王朝-唐朝,也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帝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虽然在位期间重用酷吏,但是也提拔了不少好的官员,如:狄仁杰,狄青,郭子仪等等,而且起到了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作用,大兴佛教 元成吉思汗,窝阔台:统一了全蒙古和中国,而且开辟了中国有史以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