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和雇佣兵役制的区别是什么呀?

作者&投稿:赞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志愿兵役制士兵与义务兵役制士兵有什么区别?~

中国志愿兵役制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一直是实行志愿兵役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兵员补充,一般采用由乡赤卫队、区赤卫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逐步升级的办法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工农群众自觉自愿地参加人民军队,参加民兵组织。民兵既是配合军队作战的有力助手,又是保障军队兵员补充的强大后备队。参军参战的人,出于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民族大义,不计物质报酬,不计个人得失,为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解放而英勇战斗。这种建立在动员和武装人民群众基础上的新型的兵役制度,对于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开展人民战争,取得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实行志愿兵役制。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实行义务兵役制。”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曾一度废除了志愿兵役制。
  取消志愿兵役制实行义务兵役制后,义务兵转换周期快,重复性训练多,不利于部队战斗力的稳定和提高等问题越来越与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操作、维护和保养武器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义务兵役制度已不能适应部队的需要。1978年3月7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批准了《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决定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规定可以根据部队需要,本人自愿将一部分义务兵改为志愿兵,以保留技术骨干。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每位公民,都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义务,超期服现役满5年的义务兵,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可改为志愿兵,继续服现役。从此,“志愿兵”这一士官雏形被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志愿兵役制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志愿服役者在军队较长时间服务,有利于熟练地掌握训练难度较大的技术装备,对于军队保留技术骨干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它的弊病是不可能使军队在战时保留足够的兵力,不利于后备力量的积蓄,而且待遇相对较高,增加部队开支。义务兵役制也称“征兵制”。国家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必须承担一定期限军事任务的制度。通常包括在军队中服现役和在军队外服预备役。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效补充兵员的主要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年7月始实行义务兵役制,1984年5月又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在校学生参加军训也是履行兵役义务。

1、称呼不同。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为义务兵,志愿兵役制士兵称为士官。士官属于士兵军衔序列,但不同于义务兵役制士兵,是部队教育训练管理的基本骨干、装备和技术保障的一线人才、密切官兵关系的重要纽带。义务兵实行供给制,发给津贴;士官实行工资制和定期增资制度。
2、士官征集一般在每年5-7月份进行,义务兵征集一般在每年8-9月份进行。对直招士官对象有专业限定,没有列入招收计划专业的不招收;而义务兵征集没有专业限定。
3、志愿兵是服志愿兵役制的士兵,是指服义务兵役制满年限后,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与部队签订劳动合同,继续在部队服役并且享受工资及其它待遇的职业军人。也称之为合同兵或士官。目前也从普通高等学校直招需求专业的大学生。

扩展资料:
志愿兵待遇:
1、国发(1978)223号文件规定:志愿兵的政治待遇,如听报告,看文件,发书刊等安排职干部待遇;志愿兵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制度;定级以后的级别调整,在全军干部级别调整时统一进行;被装等按所在军种、兵种的干部制式供给;
2、随军志愿兵家属在转业时按转业干部的有关规定办理;志愿兵的困难救济,福利待遇,伤残优待和病故后的抚恤,均按干部的有关规定办法执行;
3、志愿兵退出现役时,因年老体弱,生产,生活有困难,当地人民政府应协助解决,并逐步改善其生活待遇。
参考资料: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义务兵役:国家法律强制适合(年龄/健康/学历等)的人服兵役
志愿兵:公民志愿服兵役
雇佣兵:士兵一般与政府或佣兵公司签订雇佣合同,以打仗为职业,以金钱或其他利益为目的。

兵役制度兵役制度概说
答:志愿兵役制则是公民自愿应召,与军队签订服役合同。中国兵役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早期为1927年到1955年的志愿兵役制,1955年以后引入义务兵役制,规定了统一的服役年限。1978年起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义务兵服现役时间恢复至1955年的标准,服役年限根据不同军种有所区分。1984年和1998年的兵役法...

兵役制度志愿兵役制
答:随着士官制度的改革,1999年以后,我军从非军事部门招收专业技能人才为士官,增强了部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士官军衔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享受工资制和定期增资,退役后根据服役年限和专业安排转业或复员。志愿兵役制与雇佣兵役制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志愿兵役制更强调公民的政治觉悟和义务,而非雇佣性质的职业...

兵役分为哪两种
答:中国兵役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募兵制。这种制度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2020年起,将义务兵征集由一年一次...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是义务兵役制,哪些是志愿兵役制,哪些相结合,哪些是...
答:世界各国的兵役制度按照征兵方式和性质大致分为三类:义务兵役制、志愿兵役制和混合兵役制。以下是部分国家的兵役制度情况:1. 义务兵役制:以色列、北朝鲜等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要求其公民在一定年龄内必须履行一定期限的兵役义务,服役完成后的士兵被归为预备役。2. 志愿兵役制: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

志愿军和义务兵得区别???
答:1、性质不同 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募兵制。这种制度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而服义务兵役的士兵,称为义务兵。2、条件不同 士官征集一般在每年5-7月份...

我国现在的兵役制度是“两个结合”,即???
答: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每位公民,都有依照法律服兵役...

志愿兵役制士兵与义务兵役制士兵有什么区别
答:2、士官征集一般在每年5-7月份进行,义务兵征集一般在每年8-9月份进行。对直招士官对象有专业限定,没有列入招收计划专业的不招收;而义务兵征集没有专业限定。3、志愿兵是服志愿兵役制的士兵,是指服义务兵役制满年限后,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与部队签订劳动合同,继续在部队服役并且享受工资及其它待遇...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答:(三)兵:上等兵、列兵。第十六条 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一)志愿兵役制士兵:军士长、专业军士。(二)义务兵役制士兵: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第十七条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第十八条 士兵军衔的授予与晋升,以本人所任职务编制军衔、德才...

中国兵役制度中义务兵和志愿兵的区别是什么?
答:从建军之日起到建国初期的1955年,一直实行的是志愿兵役制。自愿参军的人员,长期地在军队服务。从1955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兵役法规定的义务兵服役年限为:陆军3年,空军4年,海军5年。1965年经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改为陆军4年,空军5年,海军6年。196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我国的兵役制度是怎么样的???
答:兵役制度的种类很多,就其性质而言,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带有强制性。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慕兵制。这种制度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建立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