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狮的生存现状如何?

作者&投稿:肥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狮子头-京东食品饮料,爆款美味推荐,快来选购吧!~

谈起狮子,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它们是纵横在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种食肉猛兽,其实狮子有两个亚群,一个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非洲狮群,另外一个则是亚洲狮群,在部分人的认知里面,亚洲狮是早已灭绝的一种动物,但是现在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亚洲狮从来就没有灭绝过,只不过在某一时间段里面,曾濒临灭绝,好在人们及时醒悟,拯救及时,如今亚洲狮的个体数量已经恢复到600多头了,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亚洲狮

亚洲狮相对于非洲狮来说,虽然在外形上整体相似,但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有些差异的。首先亚洲狮雄狮身上的鬃毛比较短,不能遮住耳朵,所以我们所见到的雄性亚洲狮,绝大多数都能够看见其耳朵,而在非洲狮里面,看不见雄狮的耳朵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因为被鬃毛遮住了。

另外,从整体而言,亚洲狮的确是所有狮子亚种中体型偏小的一种,所以一般的亚洲狮都不如非洲狮看起来大。

非洲狮群与亚洲狮群

上面说过,狮子一共有两个亚群,分别是非洲狮群和亚洲狮群,但是如果按照亚种来分的话,现代狮8个亚种,分别是:南非狮、西非狮、马赛狮、刚果狮、安哥拉狮、亚洲狮、巴巴里狮和开普狮,其中开普狮、巴巴里狮是狮子亚种里面的较大者,但早已经灭绝了。

现存所有狮子里面,除了亚洲狮之外,其余都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里。从整体上看似栖息地覆盖的范围很广,但破碎化严重,各栖息地之间孤立不相连,非洲狮群同样存在生存困境。

狮子的亚种分化

现代狮子起源于非洲东部和南部,最早可以追溯到140万年前,后来狮子种群在非洲大陆上不断壮大,遍及整个除撒哈拉沙漠主要地区的非洲,终于在距今2万多年前,正式走出非洲,向欧洲南端及亚洲西南部扩散,最远扩散到了印度次大陆,最终狮子在亚洲的分布几乎占据了西南绝大多数的地区,在南高加索、阿拉伯、印度等很常见。

从非洲狮向亚洲扩散的时间节点及方向来看,与老虎朝亚洲西南部扩散的时间节点及方位差不多,所以狮虎在全新世期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共存过。

狮子的古今分布图

与老虎一样,狮子也具有高度移动性和显著探索行为,非洲狮由北非进入亚洲之后,最终发展成新的亚种。从印度流传的歌谣或者许多文献里面我们不难看出,亚洲狮曾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不过也正是如此,在往后的岁月里面,给亚洲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历史上亚洲狮曾遍布西南亚大部分地区,但是后来由于捕猎严重、栖息地被破坏,导致亚洲狮一度濒临灭绝,好在最终依靠人工繁殖,亚洲狮重新“活”了过来。

亚洲狮的“前世今生”

20世纪初是亚洲狮命运的转折点,以这条时间线,我们简单来梳理下亚洲狮的“前世今生”。非洲狮从北非进入亚洲之后,狮子在亚洲西南部算是扎下根来了,分布范围一度延伸到纳尔马达河南部及孟加拉东部,成为亚洲当时能与老虎相提并论的猛兽。

由于环境的不一样,这些狮子逐渐发生变化,并最终发展成了亚洲狮这一种群,成年雄性亚洲狮,体重为160-190千克,雌性为110-120千克,相对于非洲狮来说,体型偏小。


19世纪初,亚洲狮在西南亚很常见,到了70年代时,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依旧生活着不少的狮子,但是在随后的岁月里面,它们大量减少,到了19世纪末时,多地的亚洲狮已经绝迹。

其实亚洲狮的大量消失,完全是人类造成的,当时受狩猎风气的影响,不少欧洲殖民者热衷于狩猎狮子,这被认为是勇气的象征。单单是一名英国官兵,在1857年就捕杀了300头亚洲狮,疯狂程度可见一斑。除了殖民者,不少印度土著也会捕杀亚洲狮,最终在人们无休止的捕杀下,亚洲狮迎来了最大的危机,整个物种个体只剩下13只。

被猎杀的雄性亚洲狮

不过在这个时间段内,人们已经开始醒悟了,为了防止亚洲狮就此消失在世界的舞台上,人们做出了两个重大的决定:

  • 1907年,全面禁止狩猎亚洲狮,虽然依旧有不少非法的捕杀行为发生,但总体上疯狂狩猎狮子的行为被控制住了,而亚洲狮也迎来了“喘息”的机会;
  • 1908年,人们决定将剩余所有的13只亚洲狮全部捕捉起来人工饲养并繁殖,以保证这一物种不会消亡,后来经过事实证明,这两个决定都无比正确。


吉尔森林保护区位置图

现在所有的亚洲狮,都生活在印度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内,这都源于1908年的这个决定,人们将捕捉起来的亚洲狮进行人工繁殖,然后设立保护区供它们生存,其中吉尔森林是1965年被宣布成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其核心的区域就被命名为吉尔森林国家公园。

保护区的成立的确起到了很大的成效,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亚洲狮的个体数量已经从当初的13只上升到如今的600多只,单从数字上看,这一物种是“安全”的。其实保护区的成立,受益的不仅仅是亚洲狮,野猪、羚羊、鹿类等一系列野生动物数量在保护区设立之后,都有质的飞升。

亚洲狮的生存现状

为什么会是在吉尔森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无论哪种答案,都离不开一个本质,那就是吉尔森林适合亚洲狮生活。

吉尔森林国家公园的占地面积很广,达到14万公顷左右,另外,这里包含了多种地形环境,有草原,有森林,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堪称是亚洲野生动物天堂,对于亚洲狮群而言,这里食物储量充沛,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也能满足种群壮大所需。


从1965年设立保护区开始,虽然初显成效,但当时还是允许原住民马尔哈里族在区内生活的,由于当地牧民的放牧、生活等,“兽人冲突”不断,对于当地野生动物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从1972年开始,马尔哈里族就被迁至保护区的外围了,同时印度还禁止了人类在公园内的一切活动,这一做法直接导致吉尔森林保护区里面的野猪、羚羊、鹿类等有蹄类动物数量猛增,总体增幅达到了600%。


人类的“撤退”,野生动物的“井喷”增长,也给亚洲狮的食物构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马尔哈里族没有迁出之前,当地人的游牧生活,为亚洲狮带来了很多食物,牲畜占据了亚洲狮食物总来源的3/4,当马尔哈里族迁走之后,这个比重下降到了1/4,亚洲狮逐渐往更加原始的方向发展。从13只到600多只,并不是我随口胡诌的,而是基于一系列的调查结果:亚洲狮第一次普查(1936年)结果为200多只;2015年普查结果为532只,2017年工作人员又计算了一次,估值为650只,到如今600多只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了。


亚洲狮目前的窘境

可能很多人会说,从数字和增幅来看,亚洲狮正往一片“欣欣向荣”方面发展,又何来窘境呢?的确,亚洲狮的个体数量恢复很快,从当初的13只到如今的600多只,虽然历经磨难,但总算是躲过了灭绝的危机,起码在数量上,亚洲狮“安全”的,并且也在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但其实只要仔细想想,便能明白,亚洲狮的生存状态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好,准确的说繁荣背后潜藏着巨大危机。


目前所有的亚洲狮,都是当初13只的后代,所以不能避免近亲繁殖问题,这种现象除了导致当今亚洲狮体型大不如前之外,最大的威胁在于其遗传多样性低带来的潜在灾害。

随着亚洲狮数量增多,种群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集中,那么整个亚洲狮群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就会变得越弱,换言之就是抵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越差,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对于整个狮群来说,都是灾难级的,多年的努力,很有可能就白费了。

目前吉尔森林国家公园已经“狮满为患”了,其实印度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了,并且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办法,其中一条是把亚洲狮从古吉拉特邦(也就是吉尔森林国家公园所在地),向中央邦转移一部分。

从亚洲狮的保护层面出发,这个办法很好,一方面能够缓解吉尔森林国家公园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降低当地亚洲狮的种群密度,另一方面又能分散保护,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中央邦为此还专门划出了大片的保护区,以便迎接亚洲狮的到来。


但是从目前的形式上看,古吉拉特邦似乎不太愿意,导致这项做法迟迟没有得到实施,或许他们有自己的考虑,毕竟从利益出发,亚洲狮是古吉拉特邦的骄傲,无论文化还是旅游业,亚洲狮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亚洲狮还能达到当年的繁荣吗?

亚洲狮还能不能达到当年繁荣?是很多粉丝想要问的问题,也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目前的种种来看,这几乎是不能的了。

首先亚洲狮很难突破奠基者效应的威胁,这是一种少数个体的基因频率决定了后代基因频率的效应,简单来说,如今600多只亚洲狮全部是13只亚洲狮的后代,那么它们在基因歧异度上是相同的,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了,但基因多样性却没有增加,对环境适应性较差,容易被自然淘汰,从这个方面上看,就已经限制了亚洲狮的发展。


目前亚洲狮几乎被牢牢“限死”在了吉尔森林保护区里面,甚至都不能往外围扩散。吉尔森林国家公园对亚洲狮的承受度已经达到了饱和的地步,不少亚洲狮都已往保护区外围走,这些地区是人类生活区域与野生动物生活区域相互融合的地带,生存条件可不比核心区域,偷猎盗猎、报复性捕杀时有发生,但印度对此类的惩罚力度并不大。

另外,车祸、误中毒、触电等其他非自然死亡因素对亚洲狮的种群发展影响也不小,所以就如今来看,亚洲狮恐难见当年繁荣。



非常不好,因为亚洲很多森林都是有人类的踪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9世纪初,亚洲狮在西南亚很常见,到了70年代时,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依旧生活着不少的狮子,但是在随后的岁月里面,它们大量减少,到了19世纪末时,多地的亚洲狮已经绝迹 .现在所有的亚洲狮,都生活在印度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内 ,经过这么些年的保护发展,亚洲狮的个体数量已经从当初的13只上升到如今的600多只 。

亚洲狮现在数量特别少,是国家的保护动物,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遭到破坏,他们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现在国家已经对他们加强保护。

狮子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亚洲狮子曾经统治过亚洲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从地中海地区向东,到波斯高原,到印度荒凉的山野林,生活着无数亚洲狮。由于疾病和自然灾害的威胁,他们濒临灭绝。亚洲狮子的数量依然巨大!由于人类的繁殖和组织化,人类占据了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压迫着亚洲狮的生存空间。亚洲狮子的栖息地不断萎缩,现在只剩下...

狮子的寿命一般多少年
答:目前,非洲狮仍面临栖息地丧失、疾病和其它问题的挑战。亚洲狮的情况也类似,它们被限制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吉尔森林保护区内,这个保护区面积为1400多平方公里,却容纳了300多头亚洲狮,生存压力显而易见。为了防止疾病爆发或其他灾难导致整个狮群灭绝,人们计划将部分亚洲狮迁移到其它保护区。尽管有几个亚种群...

孟加拉虎遍布整个印度,亚洲狮偏安一隅,中间发生了什么?
答:其实不仅仅是殖民者,印度等地的原住民也有着猎杀亚洲狮的习惯,随着现代火器的出现,这种情况只增不减,加上人类世界发展,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终于到了1907年的时候,整个亚洲狮种群,个体数量仅剩13只。 1907年是亚洲狮命运发生变化的关键时间点,因为在这年里面,印度宣布对亚洲狮的全面保护,明令禁...

雄狮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悲惨的一生!
答:狮子是现存猫科动物之中唯一一种高度群居的动物,不过,现存的狮子有两个亚群-南方狮和北方狮,这两个亚群又包含了8个亚种,在非洲生活的狮子亚种习性大致相同,不过,在亚洲栖息的亚洲狮在群居方面有些不同,具体表现在雄狮在非繁殖期更倾向于独自生活,只有繁殖期才会加入狮群,而且只有母狮组成的狮群也通常只有2-3头。

狮子的种群现状
答:非洲狮如今还要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疾病的困扰。爆发在草原上的传染病能在很短时间内夺去数万头动物的性命,例如肺结核和猫类艾滋病(FIV)。印象里兽医界已经有了猫艾滋的疫苗,不过不知道是否都能适用,效果如何。亚洲狮也面临栖息地的问题。300多头亚洲狮一起挤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生存压力很大。

亚洲狮的生活习性是什么样的?
答:它们常常选择开阔的草地灌木丛捕猎有蹄类动物。它们晨昏出动,捕到猎物后全族分享。现在亚洲狮仅见于印度西北古吉拉特邦境内的吉尔自然保护区,数量300余只。在这个面积为1.412平方千米的海岸森林中,亚洲狮偏安一隅,但由于这最后的庇护所地域狭窄,生态密度过高,生存与繁衍的前景并不乐观。

亚洲有没有狮子生存
答:远古时代有,由于各种原因,气候、地形发生很大变化,亚洲的大片土地已经不适合大型群居草食性动物的生存,所以大型群居食肉动物---狮子的食物链就断了,它们也逐步消亡。而适合山地、丛林单居大型食肉动物老虎却保留下来。

以前亚洲有狮子吗
答:以前亚洲有狮子。根据化石资料发现,狮子曾广泛分布在亚洲大陆(包括现在的中国地区)。后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亚洲生活的狮子生活区域逐渐缩小,现仅在印度有少量的狮子生存,这些狮子便是亚洲狮。亚洲狮的形态特征:亚洲狮是所有狮子亚种中体型最小的物种,体长1.2-1.7米,雄狮体重150-200千克,...

亚洲狮有没有遇到过老虎?
答:但是,狮子群居的习性在食肉动物越来越多时(老虎、熊、豹子等等),成为了“累赘”,因为它们的生存无疑需要更多的食物,而众多的竞争者对群居的狮子显然是不利的。再加上人为的捕杀,最终导致了亚洲狮的悲剧。总结就目前亚洲狮的分布情况看,它与任何的老虎在野生环境下都没有可能相遇。但是,在亚洲狮...

狮子的寿命
答:狮子种群现状 狮子最大的天敌是现代人类。人们的猎杀绝大多数和生存毫无关系,只是为了满足不正常的杀戮欲。正是在它的驱使下,非洲的两个亚种莫名灭绝,亚洲狮则几近灭亡。如今这种非正常行为终于少了很多。非洲狮如今还要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疾病的困扰。亚洲狮也面临栖息地的问题。300多头亚洲狮一起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