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曾几次垂帘听政?

作者&投稿:自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慈禧曾几次垂帘听政?分别什么情况?~

导语:慈禧执政48年,垂帘听政的时间,就长达38年,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三个阶段。这两大板块,分别是跟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和自己独自垂帘听政。至于三个阶段,分别是同治皇帝时期,光绪皇帝亲政前,和光绪皇帝被囚禁后。光绪皇帝在1889年到1898年亲政10年间,姑且认为慈禧没有再垂帘听政。

01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夺取朝政大权,掌权长达13年。早在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慈禧太后后就显露出了自己的治国才能,常常帮助咸丰皇帝出点主意什么的。但是咸丰拒绝后宫干政,所以就没有允诺慈禧太后将来执政的事情。咸丰皇帝去世之前,曾经留下过遗诏,吩咐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作为辅政大臣,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共同扶持同治皇帝。
及文宗末造,孝贞、孝钦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不幸穆宗即世,孝贞皇后崩,孝钦皇后听政久,稍稍营离宫,修庆典,视圣祖奉孝庄皇后、高宗奉孝圣皇后不逮十之一,而世顾窃窃然有私议者,外侮迭乘,灾祲屡见,非其时也。---《清史稿》
同治皇帝那是慈禧的亲儿子,慈禧当然想要自己一个人控制同治皇帝。而遗诏当中,咸丰皇帝把自己的那几个亲兄弟全都排除出了辅政大臣的范围。这很明显就是咸丰皇帝信不过自己的亲兄弟,尤其是恭亲王奕䜣。因为奕䜣实在是太聪明了,咸丰皇帝担心同治皇帝的皇位受到影响。可是奕䜣是非常有才华的,他当然不甘寂寞。于是乎慈禧太后就主动联络上了奕䜣,希望他能够出面帮助自己一起夺取顾命八大臣的权力。
于是一场没什么战乱的政治斗争就此展开,辛酉政变的结果是,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一起负责执政,而顾命八大臣则全部失去了权力,以肃顺为首的几个更是被慈禧诛杀。从这一场政变中,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慈禧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女人。从此她开启了垂帘听政的政治生涯。
慈安太后虽然也陪在她身旁,可是慈安太后对政治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基本都是慈禧太后掌控天下局势。从1861年咸丰帝死,一直到1873年同治皇帝亲政,慈禧太后在这13年里,一直处于垂帘听政状态,是帝国的真正领导人。

02扶持光绪登基,到光绪亲政之前,慈禧掌权13年。撤帘归政以后,慈禧太后在后宫安生了两年时间,很可惜的是,同治皇帝自己不争气,仅仅亲政了两年时间,就病死了。这一年是1875年,伤心过度的慈禧太后,立刻意识到一个问题,同治皇帝没有儿子,将来的皇帝该由谁来继承呢?
在这种情况下,她想起了自己妹妹的儿子,也就是醇亲王奕譞和慈禧妹妹所生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这孩子跟自己是有血缘关系的,醇亲王又听从慈禧的调遣。不幸与德宗意恉不协,一激而启戊戌之争,再激而成庚子之乱。晚乃壹意变法,怵天命之难谌,察人心之将涣,而欲救之以立宪,百端并举,政急民烦,陵土未乾,国步遂改。综一代之兴亡,系于宫闱。呜呼!岂非天哉?岂非天哉?---《清史稿》
所有在慈禧的操作之下,爱新觉罗载湉在1875年登基,也就是光绪皇帝。这个时候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再次出来垂帘听政。一直到1889年,光绪皇帝可以亲政了,慈禧太后才逐渐放权,让光绪皇帝自己执政。而这期间慈禧一共执政15年时间,加上此前的13年,慈禧已经有28年执政经验。
期间慈安太后在1881年就暴毙而亡了,所以后面这9年时间,一直都是慈禧太后一个人执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因为这一段时间,清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洋务运动已经日新月异,清朝也大有蒸蒸日上的态势。这个时候慈禧对自己的执政情况非常满意。她认为自己平定太平天国,平定捻军暴动,又兴办洋务,使得国家富强,实在是一位英明的太后。

03光绪皇帝掌权的10年里,大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不得不说慈禧前段时间的执政,还是挽救了大清王朝的。尤其是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态度,保住了我们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来光绪亲政以后,其实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候李鸿章拍着胸脯告诉光绪皇帝,大清国的水师力量,那是远东地区第一名,最强的那个。
随后光绪皇帝问李鸿章,能否与日本一战?李鸿章连连摇头,表示我的水师只可以放在海湾里面生锈,绝对不能拿出来打仗。庚辰,懿旨恭亲王奕复为军机大臣。辛巳,免顺直被水州县额赋。丙戌,日本陷复州。戊子,日本兵集金、复二州。
谕宋庆率诸军决战。丰升阿、聂桂林自岫岩奔析木城,闻敌至,师复溃,日人取析木城。以程文炳为陆路提督。己丑,宋庆及日人战于海城,败绩,退保田庄台。庚寅,依克唐阿及日人战于凤凰城,侍卫永山死之。命荣禄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清史稿》
光绪皇帝当然不听,每年几百上千万的军费给了李鸿章,这么强大的水师不能打仗?所以中日甲午战争就这么爆发了。结果我们都知道,割地赔款,清政府丢尽了脸面。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可是罪魁祸首就三个人,一个慈禧、一个光绪还有一个李鸿章。慈禧和光绪是国家领袖,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做,那也是有罪过的,李鸿章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拒绝与日军对决,最后丧失了反击的时机。
第二件事是戊戌变法,这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发起了一场变法运动。自古以来变法都是一场阵痛,戊戌变法也不例外。这是仅仅持续了一百天的变法活动,所以又被称之为百日维新。如果成功了,那么清王朝可能会进入到君主立宪制,可惜最后失败了。慈禧太后察觉到了异样,果断夺取政权,将光绪囚禁起来,捕杀戊戌变法分子。

04囚禁光绪后,慈禧太后再次垂帘听政10年时间。其实光绪皇帝亲政的时候,慈禧太后一刻都没有放权的意思,她手里的心腹大臣诸如李鸿章等人,都为慈禧太后看着光绪皇帝呢!所以光绪皇帝亲政10年,其实也算是慈禧太后掌权的10年时间,不过这段时间从形式上来说,是光绪皇帝的10年执政期。
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廉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清史稿》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慈禧太后再次“被迫”走到前台,成为了帝国的主人。这个时候的大清国已经完全开始走下坡路了,慈禧太后开始了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活动。她想要通过割地赔款的方式,尽量保全清皇室的生存空间。只要清王朝不倒闭,那么什么都好商量。
很可惜的是,一切都很难挽回了,因为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已经到了极点,出卖国家利益来维持自己家族的统治,更是不得人心。所以灭亡是必然的,慈禧去世以后,仅仅3年时间,清王朝就灭亡了。

总结:执政48年,垂帘38载,慈禧过错大于功劳。历史上有很多人的功过是难以评价的,比如说李鸿章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们就很难去评价这件事,毕竟双反支持者的人数都不少。不过慈禧在历史上是有定论的,因为慈禧绝对是过大于功。
先说说功劳,她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支持李鸿章兴办洋务,支持沈葆桢开设船厂,支持张之洞开办兵工厂,这一系列的支持,使得晚清有了一定的抗争资本,也为争夺主权做出了努力。再看看他的过错,她出卖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个人利益而割地赔款。放弃京城逃避战火,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使得清朝处于被动状态。
丧权辱国之下,居然还囚禁了光绪皇帝,废除了改革变法,很难想象她的统治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说,慈禧执政48年的时间,垂帘听政38年之久。是清王朝最后一个,拥有实权的统治者。她的私心,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
参考资料:《清史稿》

垂帘听政主要是由于同治帝太小,慈禧又喜欢权力,所以就垂帘听政。后来因为同治帝受太监唆使而经常出宫寻花问柳,后来病亡,无奈只好让恭亲王之子继承王位,又再次垂帘。

慈禧太后一生一共有三次垂帘听政的经历,而在她的丈夫咸丰皇帝在世的时候,其实慈禧的政治能力就已经初现端倪了,所以当时咸丰也放心的将很多政务交给她处理,在咸丰皇帝离世之后,同治皇帝成为了接班人,而由于当时皇子年纪小,所以朝政权利就落入了八位顾命大臣的手中,慈禧担心日后他们会篡权,所以就联合慈安和荣禄等人将八大臣处理掉,而在同治皇帝还没有能力处理政务时,慈禧太后就开始了垂帘听政。

慈禧一生共垂帘几次?
答: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年号“祺祥”,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同年11月,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那拉氏实行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一生经历过哪几次政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答:辛酉政变:咸丰十一年(1861年)(27岁),咸丰皇帝驾崩,皇子载淳继位,以皇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九月,在恭亲王奕支持下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杀肃顺等八大臣,成功夺权,垂帘听政。戊戌政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4岁),因光绪皇帝发起戊戌变法,皇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为什么慈禧能垂帘听政47年之久
答: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长期在朝廷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三次退隐三次复出垂帘听政长达47年之久,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皇帝登基的时候年幼而且在位时又早早驾崩,所以清廷就需要太后出来主持朝政。慈禧太后能够长期垂帘听政的原因还在于她特殊的身份。咸丰皇帝驾崩之前,曾任命八大臣辅佐新帝同治,也就是后来...

慈禧为什么能实现两次垂帘听政,有没有幸运的偶然原因?
答:第三,作为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唯一的儿子早死,本该是令人悲哀的事,但在慈禧这里却成为其实现第二次垂帘听政幸运因素。19岁的同治帝死后,按常理应该为其过继宗室的后辈作继承人,那样慈禧就成为太皇太后,而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则成为太后,那即使需要太后听政,也轮不到慈禧了。但慈禧就是慈禧,她...

垂帘听政的是哪个皇帝?
答:慈禧47年垂帘听政的皇帝是同治、光绪。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其与慈安(光绪暴崩,死因成谜)等人共同发动政变(辛酉政变),从而执掌朝政。1873年同治皇帝载淳成年后,慈禧宣布撤帘归政,但仍然把持朝柄。次年,同治病死,慈禧立载湉继承皇位,即光绪皇帝,又实行垂帘听政。1889年,光绪大婚成年,慈禧宣布...

慈禧太后为什么能统治清朝长达47年之久?
答:慈禧太后曾三次“挟持”皇帝垂帘听政,对权利表现出了极大的野心,背地里早已经属于国家的掌控者。在封建社会中,基本上以男子为尊,不管是皇室还是平民,这种思想已经深入骨髓,要知道那时候的女性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为什么慈禧太后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国家的幕后统治者?大多数人认为,慈禧...

慈禧太后是从什么时候垂帘听政的?
答:可见,垂帘听政始自宋仁宗的太后娘,发明者是晏殊。以理揣测,晏殊当时的心境,大约认为太后虽处理朝政很娴熟,但礼教盛行,男女毕竟有别,臣子与太后面对面奏答,不太方便,有失礼仪,遮以垂帘,外不见内。殊不料,几百年后,慈禧太后援引此法,用垂帘篡权,成了弄权的工具。此种结果,恐怕是晏殊大人...

慈禧垂帘听政的名义是什么
答: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的名义是训政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和哪几个国家签署了什么条约
答: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4岁的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两宫太后再次垂帘听政。1865年—1870年中亚浩罕汗国侵略者阿古柏侵入并且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1871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慈禧采纳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议,出兵新疆,清军于1878年1月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通过...

慈禧垂帘听政时的皇帝叫做什么来着?
答:次年,同治病死,慈禧立载湉继承皇位,即光绪皇帝,又实行垂帘听政。1889年,光绪大婚成年,慈禧宣布撤帘归政,退居颐和园,但朝内一切事务仍然出手干预,光绪帝实为居于傀儡地位。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老慈禧第三次临朝称制,1908年病逝,前后共掌握清代朝政达47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