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明的平安福文化发展历程

作者&投稿:孛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眼里的平安福~

平安福是平安二字组成的福,由吕国明先生创做。中华盛世平安福平安福(即《中华盛世平安福》),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福文化学者、福寿书法家吕国明先生用“平安”二字创作的“福”字; 此福字的“礻”部借鉴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草书“平”字,“畐”部借鉴了书圣王羲之的“安”字

1、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中国剪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木偶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木偶戏表演。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
宋代是中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
《列子·汤问》记载的“偃师造神奇木偶”和《乐府杂录》记载的“陈平用木偶美人解冒顿围困刘邦”故事。
3、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4、旗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窗花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窗花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习俗方式,也使这种乡土艺术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
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
剪纸品种之一。为烘托节日气氛,广大农村春节前在窗子上张贴的剪纸。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窗花北方较为普遍。

2008年国庆创作平安福字; 2008年10月7日,黑龙江省版权局登记著作权; 2008年10月20日,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3项国家专利; 2009年10月1日,大同区政府投资的以“盛世平安福”为主题的“同福广场”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叫响了“福地大同”文化品牌。 2010年3月,中国汉字网专访《平安福字现大庆 诸多玄秘有蕴含》被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四十余家网媒转载报道; 2010年7月21日,“平安福字世界纪录认证暨博物馆收藏仪式”在大庆博物馆举行,创下了“世界上第一个平安福字”和“世界上最大的平安福挂钱”两项世界纪录,大庆市博物馆对其永久收藏。大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新英参加认证仪式; 2010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黑龙江省大庆市平安福创两项世界纪录》被百余家权威媒体宣传,成为中国热点新闻; 2010年7月28日,大庆市文博会,大庆市大同区推出“人间第一福”大同区特展厅。 2010年8月,吕国明应邀介入《中华遗产》最中国汉字评选专家委员会,成为汉字国学领域47位权威专家组成的“最中国汉字推荐专家团”成员之一; 2010年7月28日,大庆市文博会,大庆市大同区推出“人间第一福”大同区特展厅。 2010年10月,《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最中国汉字”专刊,吕国明推荐的“福”字入选了“最中国的100个汉字”; 2010年11月,中国汉字网专访《最中国汉字彰显中华人文精神》在再度掀起网络媒体转发高潮,引起国学领域高度关注,中华国学网点击率突破2万,被中国社科网、世界尼山文明论坛高端文化学术媒体引用; 2010年11月,入选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华大地之歌”十佳新闻人物,登上了“中华大地之歌”高端文化论坛,精彩的演讲《神秘的中国福》在论坛上引起轰动。受到周铁农、布赫、王文元等国家领导接见,布赫为其颁奖; 2011年2月2日(春节),《大庆日报》专版《大庆福 庆大年》成为大庆贺年的精彩篇章; 2011年2月11日,中国汉字网专访《从胡锦涛主席为百姓家贴“福”谈中华福文化》被中国网、中华国学网、光明网等网络媒体发布,再度引起关注; 2011年5月,《人间第一福》和《盛世福文化》分别入编《福地大同文化丛书》的《书法绘画卷》和《方物名品卷》,“盛世平安福”字被《福地大同系列丛书》作为标志,并制作成“平安福”书签。 2011年5月23日,福州晚报、福州新闻网发布报道《吕国明:福州可打造“第一福地”》。吕国明应福州市收藏家协会之邀请,赴福州研究福州福文化产业研讨,提出“福州可以打造第一福地”的看法,受到福州人民的广泛认同。 2011年5月31日,福建电视台《财富大掌柜》播出专题片《中华福文化—— 人间第一福》; 2011年7月8日,“人间第一福”首次参加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的国际品牌连锁展,受到来自各国嘉宾的青睐; 2011年8月26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访华,吕国明与剪纸艺术家葛涛合作的中华盛世平安福剪纸作品被国家做为国礼赠予金正日总书记,受到金正日总书记的高度好评。 2011年11月,受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福文化研究发展中心邀请,研究福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三次笔会所书50余幅“平安福”字被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央军委及国家领导人收藏。 2012年1月,《魅力中国》2012年第1期(总第99期)发表文章《吕国明和他的“盛世平安福”》。 2012年1月,受大庆电视台邀请,做客《大城小事》,成为“新春送福、情暖百湖”和“老郑老吕说民俗”两个系列节目的核心角色。 2012年7月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受理“人间第一福”商标。 2012年10月9日,大庆日报专版《吕国明创造:人间第一福》。 2012年12月20日,人间第一福文化产业项目被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广与资源开发推介会确定为重点推介项目。 2013年春节,大庆电视台推出“幸福大庆说幸福”系列活动,吕国明及“人间第一福”礼品成为贯穿活动的靓点。 2013年2月16日,央视《国宝档案》“吉祥新春 福寿双全”节目中,被千家万户贴在门心的“人间第一福”与“天下第一福”同时上了《国宝档案》。 2013年2月,大庆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平安福 出亚洲》。 2013年3月20日,吕国明与大庆文联党组书记王璟应福建省文联之邀参加国际幸福日活动《世界福》。 2013年4月9日,大庆市大同区平安福绿色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25户农户正式签订“平安福”小米种植生产合同,“人间第一福”安全食品工程开始启动。 2013年5月,“人间第一福”系列产品入驻大庆铁人纪念馆、大庆博物馆、大庆油田馆、大庆电视塔等国家级文化场馆,成为大庆元素文化名品。 2013年6月2日,央视“谁是球王”乒乓球民间争霸赛在大庆进行东北赛区决赛,“人间第一福”挂饰被选定为幸运专属礼品。 2013年7月《平安福系列文化产品》在“创意大庆——2013《大庆元素》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获银奖和”最具商业价值奖“两个奖项。 吕国明的“平安福”字与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字,具有异曲同工之趣,被诸多媒体广泛提及,成为福文化领域两个独具蕴含的福字,在福文化领域有一定影响。



平安福的平安福文化发展历程
答:大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新英参加认证仪式; 2010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黑龙江省大庆市平安福创两项世界纪录》被百余家权威媒体宣传,成为中国热点新闻; 2010年7月28日,大庆市文博会,大庆市大同区推出“人间第一福”大同区特展厅。 2010年8月,吕国明应邀介入《中华遗产》最中国汉字...

吕国明的个人成就
答:“平安福”字创两项世界纪录吕国明先生创作的《中华盛世平安福》字及其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他的创意素材全部来源于传统与民俗,为人类挖掘出了源于历史却又鲜为人知的福文化,为人们认知幸福,寻求了新的依据。“世界上最大的平安福挂钱”现被大庆市博物馆收藏。大庆市文博专家、文化学者颜祥森...

人间第一福的第一福
答:2008年国庆节,黑龙江省大庆市书画家吕国明,首创了“平安福”字,此福是“平安和福”四字一体,是为“平安和谐”之“福”,因为诞生于盛世华诞,故命名为《中华盛世平安福》,由于“平安”是人的第一福祉,民间称其为“人间第一福”。2010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闻“黑龙江省...

关于福文化内涵?
答:人间第一福——《中华盛世平安福》2008年10月7日,黑龙江省版权局登记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福寿书法家吕国明于2008年国庆创作的,受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人间第一福”——《中华盛世平安福》字。(作登字:08-2008-f-163号),专利证号:ZL 200830100427.4;ZL200830100428.9;ZL200830100429.3 此...

平安福的中华“福”字的新生
答:“福”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字,数千年来被帝王及百姓所追崇,回顾福字的发展历程,我们感受的是福字的神秘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新华网黑龙江频道的一篇报道,引起了中国汉字网的关注。日前,中国汉字网对“中华盛世平安福”的创作者吕国明先生进行了专访。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的福字中,以康熙皇帝御笔的“...

平安福的中华盛世平安福
答:),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福文化学者、福寿书法家吕国明先生用“平安”二字创作的“福”字;此福字的“礻”部借鉴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草书“平”字,“畐”部借鉴了书圣王羲之的“安”字,在“福”字中还隐含着一个“和”字;因为此福字创作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盛世华诞,所以命名为《中华盛世平安福》。

吕国明的平安福说明
答:此福字的“礻”部借鉴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草书“平”字,“畐”部借鉴了书圣王羲之的“安”字,在“福”字中还隐含着一个“和”字;因为此福字创作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盛世华诞,所以命名为《中华盛世平安福》。“平安福”即“平安是福”,是几千年来,人类对平安的高度认知。“平安福”历史渊远。古...

福文化的人间第一福
答:2008年10月7日,黑龙江省版权局登记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福寿书法家吕国明于2008年国庆创作的,受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人间第一福——中华盛世平安福”字。(作登字:08-2008-f-163号),专利证号:ZL 200830100427.4;ZL200830100428.9;ZL200830100429.3。“盛世平安福”的“福”字,在写法上含...

福文化的吕国明福文化观
答:经过多年的研究,吕国明认为发展了几千年的福文化已经形成了四个文化体系:福字文化体系,福地文化体系,福的民俗文化体系和福哲学文化体系。这四个体系对探索人类幸福起源,幸福价值观演变及探索人类未来幸福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福文化的盛世平安福
答:…人们如此祈盼的“福”具体包括那些方面呢?《中华盛世平安福》对我们几千年的福文化包含的内容有这样一种概述: “和谐是福”人拥有“衣食”物质和“平安”状态并不一定会感觉到幸福,人类对福的最高追求是精神追求,也就是“和谐是福”。“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