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弘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初中历史课本上,我们知道,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那么三省六部制到底是什么?

1.中书省: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中书省的长官称中书令,属官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

2.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属官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

3.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属官有左、右仆射等。

     在尚书省下,又设了六部,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下面分别介绍各个部门的官职名称和岗位职责。

1.吏部: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2.户部:六部之一,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农业部和财政局。

3.礼部:六部之一,掌典礼、科举、学校等。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不过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礼部,貌似都是在忙活朝廷举行的那些典礼活动,像皇子晋封、新帝继位、祭祀大典这类的。

4.兵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兵部历来是皇帝非常重视的一个部门,关乎国家安危,选将用人都是慎之又慎。

5.刑部:六部之一,掌刑法、狱讼等。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6.工部:六部之一,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这些都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官职名字,知道了这些知识,小伙伴们再看古装剧的时候终于不用一头雾水啦!



三省六部制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三省主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主要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中书省、尚书省 ,门下省,户部、兵部、礼部、工部 ,刑部、他们是我们古代官场的划分情况,每个部分代表着不同的功能。

指的是大臣们工作的地方,因为在古代的城池是非常大的,就要设立这样的工作场所,才可以很好的管理人民。

指的就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的含义
答:1、三省六部制是隋代至唐初建立起来的中枢体制,是中国古代继秦汉三公九卿制之后又一套行之有效、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2、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文书制定与处理机构,包括尚书都省的...

古代的三省六部指的是什么?
答:各部长官为尚书。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隋朝以前...

三省六部相当于现在什么机构
答: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决策权。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的办公厅。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相当于现在...

三省六部是指哪三省六部制?
答:三省六部制中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指什么
答: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尚书之副。清代於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各设满洲、蒙古及汉承政、参政、启心郎、额哲库等官。顺治元年(1644),停贝勒总理部务;并改承政为尚书,参政为侍郎,...

什么是三省六部制
答:1、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2、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

三省六部制的名词解释
答: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书,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中书、门下通过...

三省六部是什么?
答: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和尚书省是两汉时期基本形成,东汉废除中书省,只设尚书省,三国时恢复中书省,门下省是晋朝首先建立的,南北朝依然沿袭,晋朝时期三省制度基本建立起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指的什么?
答: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是在隋朝确立,在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指的是,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门下省负责审查各项法令法规的草案是否符合规章制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法案的起草和皇帝诏令的草拟,尚书省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负责执行政府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