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知识?

作者&投稿:出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产生和人类活动诱发的、给人类生命、物质财产造成损失,或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汛期主要会发生哪些地质灾害?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溼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汛期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是与降雨有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二、如何识别汛期的一些常见地质灾害?

  1、怎样识别可能的崩塌体?

  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在巨集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弧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充套件、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著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

  2、怎样识别滑坡体是否稳定?

  在野外,从巨集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如何。

  已稳定的堆积层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无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缓,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坍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

  ***4***目前的河水已远离滑坡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一般情况下具有下列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不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溼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体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区域性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3、泥石流形成一般情况下具备哪些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应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三、汛期如何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各级地方 *** 和有关部门要认真采取措施,防范汛期地质灾害的发生,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2***广大群众应认真阅读、理解地方 *** 和有关部门发放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

  在广大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危险区,地方 *** 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针对本区内的隐患点和危险点制作了“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并下发到了监测责任单位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明白卡”上的内容。

  ***3***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4***注意房前屋后山坡坡体及沟谷内水流夹带泥砂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异常情况,并配合 *** 和有关部门采取监测措施或主动采取躲避措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前,都有一些程度不同的前兆,比如山体裂缝、岩石掉块、泉水变浑、沟谷内水流夹带的泥砂增多、家畜家禽出现异常反应等,发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配合 *** 及有关部门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5***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多发区内,不要随意进行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生产生活活动。

  四、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紧急情况时,怎样逃生?

  面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突然发生,要保持冷静,首先判断崩塌、滑坡、泥石流威胁的范围,然后及时逃离险区。具体来说,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时,滚石、坡体或泥石流都是从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运动,所以,应选择向左右两个方向逃离危险区,而不要选择顺着滚石、坡体或泥石流运动的方向逃生。如果身处正在运动的滑坡体上,实在没有时间逃离滑体,可抱紧附近粗大的树木以求自保。
  地质灾害型别
  一、按致灾地质作用动力成因分类

  致灾地质作用都是在一定动力诱发下发生的,诱惑动力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据此,将地质灾害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有的又将自然地质灾害按动力成因划分为地球内部动力的和外部动力的两大类,前者如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后者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

  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制约,不以人类发展历史和人类意志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严重。人类活动已成为强大的地质营力,参与地壳表层系统的演化,给地球环境的变化带来极大影响,人为作用单独或叠加在自然地质作用之上加剧和诱发了许多地质灾害,所以防止人为地质灾害发生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侧重方面。

  二、按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程序分类

  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的是逐渐完成的,有的则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据此,又将地质灾害概分为渐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土地沙漠化、淤积等;后者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工程灾害等。渐变性地质灾害前兆较明显,发展较慢,只要人们引起重视,对其防治可以有预见地、从容地进行,其成灾后果通常只造成经济损失,极少出现人员伤亡。但是,由于其发展较慢,短期内成灾后果不明显,因此,往往被人们忽视,日积月累,其成灾后果也是灾难性的,而且治理起来难度相当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发展迅速,可预见性差,防治工作常是被动或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除经济损失外,常造成人员伤亡。突发性地质灾害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型别。
  地质灾害应对方法
  1.行人与车辆不要进入或通过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崩塌危险区。

  2.当发现有滑坡、崩塌的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 *** 或有关部门,同时通知其他受威胁的人群。要提高警惕,密切注意观察,做好撤离准备。

  3.当您正处于滑坡体上,感到地面有变动时,要立即离开,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险的!

  4.当您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但一定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得太近。

  5.当您处于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别无选择。

城乡规划丨自然资源全领域基本知识全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篇
答:深入探索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的全领域知识——矿产资源与地质灾害篇 矿产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它是指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固态、液态、气态自然资源。具体而言,我国的矿产资源被细分为四大类别:能源矿产,如煤炭和石油;金属矿产,包括铁、铜等;非金属矿产,如石材和盐类;以及特殊...

有关地质灾害的知识、地质灾害自救的方法
答:地质灾害是: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在另一方面,由于地质...

什么是地质灾害,什么是地质灾害知识
答:地质灾害,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火山和地震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答:1、地震属于地质活动,还有火山、滑坡、泥石流等。主要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浆活动引起的地壳破裂错位导致的。2、地球内部都是些熔熔物质,他们平常都比较稳定,当内部压力过大,出现不稳定时,就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地震就是地壳破裂的反应,一般破裂处叫做震源,震源越深,震级越小,裂度越小,严重的就会...

山洪灾害常识及预防
答:首先要避免因筑路、挖渠等活动影响山体稳定,人为造成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另外要加强项目部和临时驻地建设管理,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灾害易发区、沿河(溪)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切实减轻山洪灾害损失。(4) 建立完善预警体系首先要落实防灾巡查员,加强对他们进行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及预警报告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的通信工具,使...

岩土工程知识:发生地质灾害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答:第三十二条规定:严重破坏性震发抢险救灾并维护社秩序务院或者震灾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民震灾区实行列紧中国应中国措施: ()交通管制; (二)食品等基本必需品品统发放配; (三)临征用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 (四)需要采取其紧中国应中国措施 《突发事件应》第四十九条规定:自灾害、...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先行!
答: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完备的监测预警系统我们打造了完备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指挥系统,为抗灾工作提供坚实后盾。这一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为防灾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科普知识宣传我们加强了地质...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答: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1、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2、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坠落的悬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墙或其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危岩的目的。

山上裂缝山下土堆鼓起是什么灾害的预兆
答:山上裂缝山下土堆鼓起是地质灾害的预兆,社会各方面应当共同努力应对。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和防治工程建设,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另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关注地质灾害,宣传知识,组织培训,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地质灾害的合力。只有...

岩土知识:地面沉降对环境灾害表现有哪些
答:上海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城市地质灾害,给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深刻和巨大的。上海的地面沉降主要由于开采地下水引起,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成为新的沉降制约因素。上海对地下水的开采由来已久,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在1921年便已显露,沉降速率在50年代末期达到最大,年均沉降超过110mm。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