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含义?详细一些

作者&投稿:粱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盈若冲,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 什么意思?~

意思是: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以及第四十五章,其内容分别为:
1、第四十一章原文内容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2、第四十五章原文内容: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道德经

1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造句;目光短浅的人,常常会笑话那些~的人
2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3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
4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有意化无意。大象化无形!就是不要显刻意,
不要过分的主张。要兼容这态。
无才能容纳万有。
无形态无框架才能容纳一切形体!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都是出自《老子》,只是出现的章节不同,具体如下: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出自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2)白话译文如下:

上士听了道,勤奋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疑而将信;下士听了道,反加以讥笑——不被他们笑,不成其为道。古话说得好: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高尚的德好像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强的德好像懦弱,充实的德好像空虚;最洁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 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大道隐匿,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始生万物,又善于去完成。

2、“大巧若拙”

(1)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白话译文如下: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3、“大智若愚”

(1)出自《老子》《周训》中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白话译文如下: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真正有才智的人表面上像愚笨的。是因为有德,不去计较而已。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扩展资料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古今学者对于“大音希声”的理解,大致有六种解释:

1、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的;

2、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是稀疏的;

3、认为“希声”即“无声”,是在蕴酝“大音”;

4、认为“大音希声”乃天乐,是不能用耳朵去听,而是去感悟用那永恒和谐的庞大“天乐”;

5、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主要是指对声音情感的超越。

6、认为没有声音就是最强音,即什么都不说,就是最好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巧若拙

百度百科—大智若愚

百度百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 第四十一章》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但是才智出众,不显露出来。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百度百科上有,我就不一一说了

大道至简,很好理解这句话。大音希声——音,物体高频或低频振动时对外界产生的一种作用,即次声波、声波、超声波等机械波;声,即声波,也就是人类可听到的20——20000赫兹的振动。造物主只给了我们一点点可怜的听觉。
大象无形——象,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形,即物体发出的可见光,频率380~750THz。造物主只给了我们一点点可怜的视觉。
像老子、佛陀这样的悟者才能洞察万物,我等灵根皆无,实为聋瞽。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是什么意思?
答:音乐、艺术作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影响着一个社会人的修养和情操,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氛围和审美道德。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全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啥意思
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道德经》,意指最大的声响反而听起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这是一种哲学思想,表达了事物极致状态的玄妙和超越常人感知的境界。“大音希声”传达的是一种关于声音的哲理。在这里,“大音”可以理解为最宏大、最深远的...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道至简,岂是诳语? 此句的出处与正解
答: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

大音希声下一句是什么?
答: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翻译:越...

解释一下几个成语
答:大音希声 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 大辩若讷 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其他成语都是这样子解释的 你可以举一反三 大智若愚: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大象无形:宏大的气势景象...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什么意思?
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思是: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喻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一语来源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道至简,岂是诳语” ,此句的出处与正解是什么...
答:"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

老子《道德经》上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是啥意思?具体解释...
答:出自老子《道德经》《道德经》明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所谓的大音和大象,与道并列,是以器象来表征、喻示大道。希:同无 整句是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翻译过来就是 最最洁白的好象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这句话的出 ...
答: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 却不背枪支,不受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意思是最上等的音没有声音,最上等的道没有形态。(因而...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痕,还有一句是大名无什么?
答: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 太大的方没有角棱,大器物很晚才成就,太大的音响几乎没有声,太大的形象没有形。这种“大(至,善,上)囗无(不)囗”的表述是伟大的智慧、卓越的辩证,虽然乍听起来,似乎自相矛盾。我们可以继续推出很多类似的命题,大用无用,大孝不孝,大忠不忠,大智无智(大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