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蝉的诗意及赏析

作者&投稿:佴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诗意: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赏析: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唐诗鉴赏辞典 五言律诗 李商隐》(李商隐)译文赏析
答:唐诗鉴赏辞典 五言律诗 李商隐 李商隐 系列: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五言律诗 李商隐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1,徒劳恨费声2。 五更疏欲断3,一树碧无情4。 薄宦梗犹泛5,故园芜已平6。 烦君最相警7,我亦举家清8。【注释】 1高难饱:古人误认作蝉饮露充饥,故曰「难饱」。2「徒劳」句...

蝉的古诗李商隐
答:《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翻译:你栖息在高处,本来就难得温饱,声声苦诉不平,岂不是一场徒劳。五更时疏疏落落,好像要停止鸣叫,那大树依然苍润,不理你的烦恼。我已是官职卑微,还要在四方萍飘,故乡的家园早已长满了荒草。难为你不时提醒,如同为我警告,我全家也已经和你一...

李商隐蝉鉴赏赏析和解读
答:李商隐《蝉》鉴赏、赏析和解读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篇,被推为三绝。清人施补华 《岘佣说诗》 以为这三首诗虽然寄意不同,但都得三百篇比兴之旨,确是不错的。此篇抒写了诗人志行高洁却不免穷困潦倒、...

《蝉·李商隐》原文与赏析
答:但他自问是清白的,并没有做阿谀逢迎的勾当。四句诗所写蝉的遭遇,不正是他的“夫子之道”吗?后四句是第二部分。语气从规劝变为倾诉怀抱。五、六句径直写自己的感慨。他说,我做着卑官小吏(李商隐长期做着幕僚的工作),为人作嫁,好象随波逐流的木偶,自己也不知道会漂流到何处。“梗犹泛”...

李商隐《蝉》原文及赏析
答:《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赏析 李商隐的作品向来都是言辞委婉,这首诗看似咏物,其实是托物寓怀,前两联写寒蝉栖高饮露,悲鸣欲绝,寄寓了自己穷困潦倒的处境,以及悲愤无告的心情。首句写出高与饱的矛盾,...

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首句“垂緌饮清露”,垂緌暗示高贵的身份,饮清露是生活的清和,贵和清的统一,正是在为后两句做铺垫;次句“流响出疏桐”...

<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李商隐的<蝉> 诗以言志,借物喻人,情同古今。在本诗中,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文解释】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

诗人李商隐的《蝉》,第四句为什么会被誉为神句?
答:李商隐的《蝉》,这首诗号称唐代咏蝉三绝之一,其他两首是初唐虞世南和骆宾王的诗。诗人李商隐借孤穷悲鸣之寒蝉,抒发自己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悲愤心情。这首《蝉》是李商隐的经典名篇之一,清人朱彝尊誉其是“咏物最上乘”之作,诗中第四句还被钱良择誉为神句。蝉不住地悲鸣,至五更将晓,蝉鸣越来...

唐代“咏蝉三绝”中李商隐《蝉》的赏析
答: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 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

赏析李商隐的《蝉》500字
答:在诗中,李商隐借蝉的形象自喻,写出了自己寄人篱下的压抑之感,又抒发了空作不平之鸣、无人同情的悲哀,同时表达了自己虽居家清贫,却要像蝉一样保持高洁的情怀和节操。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运用的也是典型的形象思维的写法。诗的一二句,蝉性高洁,栖息于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得一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