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水资源特点

作者&投稿:隐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岩溶区水资源特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分布的不均一性、岩溶含水层的含水介质特征、运动特征、补给、排泄、和动态特征、化学特征。

一、岩溶水分布的不均一性

岩溶水的不均一性是指岩溶含水系统中不同地段富水的差异性和水力的各向异性。它是由于岩溶发育过程中的分异作用造成的,而且其不均一程度取决于岩溶发育程度。

岩溶水的不均一性不但给岩溶水资源的勘探和评价带来困难,而且也控制了岩溶地区一些环境问题的分布和发展,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塌陷常沿抽水降落漏斗的长轴方向延伸;污染质在岩溶含水层中的扩散晕,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甚至线状分布。

二、岩溶含水层的含水介质特征

碳酸盐岩地区并不一定都是岩溶含水层,在那些岩溶不发育,岩块致密,仍以原生孔隙为主的地区或地段,实际上是碳酸盐岩地区的“相对隔水层”。

岩溶水含水体中存在着溶蚀孔隙、微裂隙,层面等扩散流介质,溶蚀大裂隙含水介质和管道流介质,可以根据它们各自在岩体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来划分岩溶含水层类型。

三、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岩溶含水体中多重含水介质并存,所以导致岩溶水的运动非常复杂多变,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并存:层流和紊流并存;在压流和无压流并存;统一水流与孤立水流并存;明流与伏流并存。

岩溶水的运动速度变化很大,因此其流态变化也很复杂。在溶孔、溶隙中,地下水缓慢地渗流,水流流态属于层流状态;而在溶洞、暗河等岩溶管道中,地下水流速大,可达2400m/h,显然处于紊流状态;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大裂隙中则多显示过渡的混合流状态。

四、岩溶水的补给、排泄、和动态特征

1、溶孔裂隙水

(1)补给仍以缓慢地入渗补给为主,岩溶水量、水位等动态滞后于降雨可达数月之久。

(2)具有统一的地下水位面及较完整的降落漏斗,各个方向上渗透性及水力相似。

(3)地下径流以扩散流为主,排泄以大泉集中式排泄为主,动态相对稳定,年变幅小,不具备暴涨暴落的水文型动态,泉水流量和数年前降水有关。

(4)地下水动态常具有多年周期性变化。

(5)局部可以发育溶孔溶隙及小管道共同组成的强含水段。

2、管道流

在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地下管道极其发育。管道水在整个岩溶含水体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控制了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由于管道含水空间较大,因此导致其水流特征不同于溶孔溶隙水。

管道流在漏斗、竖井、落水洞、地下暗河入口,封闭洼地中接受集中式迅速的补给,以流入、灌入式补给为主,在管道中快速集中径流,向地下暗河出口或以大泉形式排泄。

3、溶孔溶隙——管道双重介质流

总体来说,它的特征介于前两种介质之间,既有局部快速补给,又有大部分地区沿溶孔溶隙的缓慢下渗;既有管道中的集中流,又有其周围裂隙溶隙中的扩散流。

既向排泄区运动,双重介质间也有侧向运动,管道起疏水、导水作用,而溶隙则起储水作用,不同季节互相补给,在水文过程线上,管道流代表峰值部分,溶孔溶隙流代表其基流部分。

五、岩溶水的化学特征

岩溶水的化学特征与水的补给交替强度密切相关,在补给区受降雨稀释作用,一般矿化度较小;随着向深部或排泄区运动,不断溶解含水介质壁上的岩石,矿化度不断增大,每升可达数克,水型也可能转变为SO4-HCO3-Ca型水。



岩溶地下水资源状况与开发潜力
答:凌口地下河与地表河有相似的展布态势,汇集小平阳东南部岩溶地下水,由东南向西运移;三洲地下河发育于岩溶平原和峰林谷地交接地带,主要汇集小平阳东北部岩溶地下水,由东北向西径流,排出地表后汇入廖平河。 区内岩溶含水层主要由石炭系和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构成,含水介质具有溶蚀管道-裂隙特征。大气降水是本区地表水和...

岩溶地质环境及水文地质特征
答:相应地在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下,岩溶水的资源特征及生态环境功能,岩溶水源地的类型、水文地质特征,开发技术条件与脆弱性,供水需求等都有所差异。因此,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与岩溶地质环境条件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于岩溶水运动和赋存规律、岩溶水开发技术条件研究的需要,也...

岩溶水及功能
答:一、岩溶水概况 中国北方的华北地台区分布有68.5万km2碳酸盐岩面积,遍及13个省、区、市(图2-1),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岩溶地下水,根据近年来岩溶水资源评价结果统计计算,全区总的天然资源量为108.8亿m3/a。这些岩溶地下水基本以相对独立的补、径、蓄、排进行循环,构成一系列大型岩溶泉域水资源...

岩溶水水质不断恶化
答:岩溶泉域水资源系统的高度开放性使得岩溶地下水具有与外界强烈的物质交换特点,更易于受到污染;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发育规模大、汇水面积广,岩溶地下水补给具多元性而使得影响水质因素复杂化;北方多数岩溶水系统为“水煤共存”系统,而且具有“煤在楼上,水在楼下”结构特点,煤矿开采、发电、农业施肥等活动形成的工业废气...

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
答:济南泉域边界较清晰,具有独特的地质环境(实体结构),相对独立完整的输入、输出和调节等功能,且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对其状态影响显著,是一个典型的地下水系统,在我国北方岩溶分布区具代表性。确定和研究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对准确计算评价岩溶地下水资源、保泉供水和岩溶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均具有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

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特点
答:二、岩溶水系统的特点 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北方的岩溶水系统以大规模发育、水资源构成复杂、转化关系多变而著称,尤其是“水煤共存”的特点。1. 系统规模大:全区119个系统的平均面积为1453.2km²,其中最大的系统是跨越晋、陕、内蒙古三省区的天桥泉域岩溶水系统,总面积达到13383km²。...

桂林市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利用条件
答:地下水动态分类主要考虑地形地貌、含水层结构特征、水位埋深、土壤类型、土地利用、降雨量、地表水以及人工开采等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4、5]。根据1982~1990年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各主要因素实际情况,将桂林市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类型大致分为气象型、气象-人类活动补给型、气象-人为开采动态类型等。 (1)气象型 指地...

岩溶水的化学特征
答:岩溶水的化学特征与其水文地质条件紧密相关。在补给区,受降水冲刷作用,水体矿化度较低;随着水体向深部或排泄区迁移,不断溶解岩石介质,矿化度逐渐升高,每升可达到数克,水化学类型亦可能转变为SO4-HCO3-Ca型。例如,河北峰峰矿区,鼓山和九山奥陶系灰岩裸露补给区,岩溶水总矿化度为304.1mg/L,...

云台山泉域岩溶水的循环模式及资源
答:2.地下水水质 子房沟上游夺火乡的勤泉及双头泉的水质化验结果是:中国云台山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研究 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型,水质为低矿化度弱碱性微硬水。四、地下水资源特征分析 (1)云台山景区“山水交响曲”中水的神韵主要是来自云台山岩溶泉群。泉域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总入渗补给量每年约...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循环特征
答:白云岩分布区通常表现为常态山。白云岩孔隙相对较发育,以晶间孔和溶孔为主,孔隙率一般在5%~10%。含水介质类型主要为稀疏裂隙-孔隙溶洞型,由细-粗晶白云岩和裂隙、晶间孔及其溶孔、溶洞构成,以裂隙和孔隙为主,空间介质相对均匀。2.3.2 岩溶水水循环特征 岩溶水的水循环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