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化学题、

作者&投稿:弭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道高中化学题,~

Zn与浓H2SO4反应,两者反应质量比为26:49
,即物质的量比为4:5;
其中一产物为ZnSO4,那么Zn与
参与氧化反应的浓H2SO4
物质的量比为4:1;
即浓H2SO4中S化合价变化为4×2=8,即降低8价,还原产物为H2S

N2的和C2H4的分子量都是28,即可知为28g/mol。那么由其质量计算,分子数分别为0.5mol和0.25mol,由于N2是2个原子,C2H4是6个原子,那么14gN2的原子数为1mol,7gC2H4的原子数为1.5mol,所以不同。
同理,22gCO2的分子数为0.5mol。由于标况下气体分子数为22.4L/mol,则标况下11.2L的HCL分子数为0.5mol,所以相同。

把适量溶液滴入沸水中即得氢氧化铁胶体。在沸水中制备是因为Fe3
水解倾向因温度升高而增强(FeCl3
3H2O
Fe(OH)3
3HCl)。若对氢氧化铁胶体“持续”加热,可能因温度升高胶粒运动快和“吸附”的离子减少而形成Fe(OH)3沉淀,即胶体受热聚沉。
如若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仅仅是加热促进水解的结果,那么当温度恢复到室温时将成为FeCl3的稀溶液。事实并非如此。为此进行了2个实验:(1)会否是形成胶体的同时HCl挥发?用玻棒醮取湿蓝石蕊试纸于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时在容器上部检试,未见显著酸性。表明即使有HCl逸出,也是极少量;(2)基于(1)实验未故,“假定有HCl逸出”,往胶体中加少量盐酸以补偿“挥发不多的HCl”,胶体未被显著破坏。表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除升高温度促进水解外,必另有原因。
因氢氧化铁胶体受热聚沉为Fe(OH)3,所以对沉淀进行实验。混合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得沉淀,均分成2份。往第1份中加HCl,边加边搅拌,直到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记下所加HCl的滴数(设为20滴);
对第2份小心加热至沸并维持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Fe(OH)3沉淀的颜色变深了。如上加HCl直到Fe(OH)3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所加HCl的滴数必超过20滴,超过多少滴和维持加热时间成正比。表明受热后,Fe(OH)3(相对于未受热而言)较难溶于酸,所以,经受热形成的胶体在冷却后并不或难溶解。
事实上,氢氧化铁化学式是Fe2O3·xH2O,制得的沉淀在放置或(和)加热过程中。x值下降,表现为沉淀颜色变深,(相对)难溶于酸。这是许多高价金属氢氧化物,如Al2O3·xH2O、Cr2O3·xH2O的通性,只是Al2O3·xH2O的白颜色不可能改变

高中化学,一道有关化学平衡的问题的题,半瓶醋别误人子弟,请写下每个选...
答:t0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按照题目要求(保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就是不能充入气体)只能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对于这条反应,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所以压强增大PASS。结论:t0时刻,升高温度。A.平衡逆向移动,I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

高中一道化学题求解
答:氯酸钾分解:2 KClO3 = 2 KCl+ 3 O2↑ 质量变化 Δm = m(O2) = 33.2 - 28.4 = 4.8 g 则n(O2) = 0.15 mol 由化学方程式推得n(KCl) = 0.15×2/3 = 0.1 mol 加水后,滤液中溶解有生成的KCl,由化学方程式知道KCl~AgCl 所以n(AgCl) = n(KCl) = 0.1 mol 2步骤中...

求解一道高中化学计算题
答:混合气体与氢气的相对密度比为18---即平均相对分子量为36 十字交叉法,得到,物质的量之比CO:CO2为1:1 混合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为8.96L---为0.4mol,即CO与CO2各0.2mol 0.2mol的金属R的含氧酸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即1mol盐生成1molCO、1molCO2 其实,此时应该猜测是FeC2O4,即...

一道高中化学题
答:(4x+14y)HClO3 = 5xO2 + (2x+2y)Cl2 + 10yHClO4 + (2x+2y)H2O(共转移20x+20y个电子)。若a=8,也即4x+14y=8,无法知道转移电子数。所以B错。若b确定,也即5x确定,还是不能知道其它化学计量数。所以C错。若分解所得的1摩尔混合气体的质量为51.5g,即1mol O2和Cl2混合气质量为51...

一道高中的化学的题目
答:(1)收集到的H2的量就是铁的量 Fe + H2SO4 = FeSO4 + H2 H2有0.2mol 与稀硫酸反应的 Fe 也有0.2mol 这部分Fe的质量为0.2×56 = 11.2g 剩下的质量为 54.4 - 11.2 = 43.2g Fe + Fe2O3 + 3H2SO4 = 3FeSO4 + 3H2O 此反应 Fe和Fe2O3的质量比为 56:160 则参与此反应...

高中一道化学题
答:首先 判断 最后是中性溶液 如果是 M=N 即1:1生成的醋酸钠 是强碱弱酸盐 呈碱性 所以 M>N .假设 生成醋酸钠为 a 剩余醋酸为 b 则存在 pH=pKa+lg【NaAc】/【HAc】醋酸的pKa=1.8x10^-5 此时PH中性条件下 lg【NaAc】/【HAc】=7-5lg1.8 即 a/b = 10^(7-5lg1.8)反应前...

一道简单的高中化学题!!!
答:因为氢氧化钾只与草酸反应,且1摩尔草酸于摩尔氢氧化钾反应;又知氢氧化钾的浓度为3/56=0.05357(摩尔/dm3),混合物与氢氧化钾溶液体积比为25:24.65.设混合物种草酸的浓度为X(摩尔/dm3)所以,2*25X=24.65*0.05357 X=0.02641(摩尔/dm3).又因为高锰酸钾与草酸及草酸钠均反应,且5...

高中化学题一道。。
答:氧化亚铜Cu2O 铜锈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后分解成CuO+H2O+CO2 继续高温灼烧CuO会分解成Cu2O+O2 所以最终产物是Cu2O 注:CuO大约加热到800度就会开始分解,但完全分解要到1000度以上。Cu2O加热熔融但不分解。

一道简单的高中化学题
答:分情况。1:2ML剩余气体是O2 则根据4NO2+2H2O+O2=4HNO3,NO2与O为4:1反应。原有NO2为(12-2)*(4/5)=8ML,则O2有4ML 2:2ML剩余气体是NO 则根据3NO2+H20=2HNO3+NO,可看作这个反应用去NO2的量为6ML,剩下的6MLNO2和O2根据4NO2+2H2O+O2=4HNO3,NO2与O为4:1反应,可知O2...

高中化学一道题目 希望大家给予详细解答!!!多谢!!!
答:解:(1)取第①组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A中有Fe3+;若溶液不变红,则没有Fe3+。(2)Fe和Cuc(Fe2+)=6mol/L 加入后先与FeCl3发生反应的是金属铁 2FeCl3+Fe==3FeCl2 2 3 0.1×4 n 解得n=0.6mol,所以c(Fe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