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寄奴当年英勇气概的诗句

作者&投稿:苏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刘欲当年率兵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的两句是?~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③。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二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寄奴当年英勇气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全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注释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4、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翻译: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永遇乐(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
答:“四十三年”三句,由今忆昔,有屈赋的“美人迟暮”的感慨.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至开禧元年在京口任上写这首《永遇乐》词,正好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两句,是说在京口北固亭北望,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路”是宋朝的行政区域名,扬州属淮南...

永遇乐 京口固亭怀古解释
答:永遇乐 京口固亭怀古解释 5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citral 2006-09-30 · TA获得超过10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7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明代 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
答:宋代辛弃疾所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白话翻译如下: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及赏析
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 文学赏析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
答:导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南宋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
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什么代的著名词人写的?
答: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抗战派词人,他组织义军,积极要求抗金,但却不被当时的统治者重用,这首词是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1205) , 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胄执政, 正积极筹...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意思
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lí)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