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和H2是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亦称作合成气.CO和H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不同的产物:

作者&投稿:吉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有机物与CO和H2反应~

烯烃。
如:C2H4+CO+H2==CH3CH2CHO(条件:催化剂加热)
这是工业上制丙醛的反应,大学里管它叫”加氢甲酰化“。
望采纳!

p.s.高中课本里会在醛的工业制法中提到。。

Ⅰ、(1)平衡表达式为:K=C(H2)?C(CO)C(H2O),生成物为CO、H2,反应物含有H2O,三者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1、1,根据元素守恒,故另一反应物为固体C,反应中它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故答案为:C(s)+H2O(g)?CO(g)+H2(g);(2)CH4(g)+H2O(g)=CO(g)+3H2(g);①碳水比n(CH4)n(H2O)值越大,平衡时甲烷的转化率越低,含量越高,故x2<x1,故答案为:<;②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甲烷的含量增大,故p2<p1,故答案为:<;(3)①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物质的量为 4.48L22.4L/mol=0.2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二氧化碳为 0.2mol×48=0.1mol,n(KOH)=0.15L×1.0mol?L-1=0.15mol,n(KOH):n(CO2)=0.15mol:0.1mol=3:2,发生发生2CO2+3KOH=K2CO3+KHCO3+H2O,溶液中碳酸根水解,碳酸氢根的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故c(OH-)>c(H+),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故c(HCO3-)>c(CO32-),钾离子浓度最大,水解程度不大,碳酸根浓度原大于氢氧根离子,故c(K+)>c(HCO3-)>c(CO32-)>c(OH-)>c(H+),故答案为:c(K+)>c(HCO3-)>c(CO32-)>c(OH-)>c(H+);②原电池中失电子的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硫酸溶液中,C6H12O6失电子生成氢离子,反应为C6H12O6-24e-+6H2O=6CO2+24H+,故答案为:C6H12O6-24e-+6H2O=6CO2+24H+;Ⅱ、(1)0.01mol?L-1 的NaOH溶液的pH=11,则c(H+)=10-11 mol/L,氢氧化钠是强碱,完全电离,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氢氧化钠浓度=0.01mol/L,则Kw=c(H+)×c(OH-)=10-11×10-2=1.0×10-13,混合溶液呈中性,且硫酸和氢氧化钠都是强电解质,所以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pH=12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 12-13mol/L=0.1mol/L,pH=2的H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10-2 mol/L,0.01 mol/L×VaL=0.1mol/L×VbL,则Va:Vb=10:1,故答案为:10:1;(2)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溶液显中性时c(OH-)=c(H+),故c(CH3COO-)=c(Na+),溶液中c(OH-)=10-7mol/L,溶液中c(CH3COO-)=c(Na+)=12×0.02mol?L-1=0.01mol?L-1,故混合后溶液中c(CH3COOH)=12×cmol?L-1-0.01mol?L-1=(0.5c-0.01)mol/L,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0?7×0.010.5c?0.01=2×10?9c?0.02,故答案为:2×10?9c?0.02.

由A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考虑为烃的卤代反应,由转化故选A→B→C
催化氧化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工业上可用CO和H2合成.
答:④Cu 2O能被CO还原生成CO 2和Cu,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二氧化有利于抑制反应 Cu 2O+CO═2Cu+CO 2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根据盖斯定律,需要知道反应可由以上三个已知反应相加得到,故答案为:2H2(g)+O2(g)=2H2O(l);(2)①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

合成气(CO+H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CH3OH;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所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答案为:CO+2H2=CH3OH;原子利用率为100%;②以CO、H2为原料生成二甲醚,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或水,根据原子守恒书写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CO+4H2=CH3OCH3+H2O;3CO+3H2=CH3OCH3+CO2;故答案为:2CO+...

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生成什么
答:化学方程式:6H2O+6CO2+阳光→C6H12O6(葡萄糖)+6O2(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指含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旧称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

CO和H2反应也能合成甲醇:CO(g)+2H2(g)=CH2OH(g)△H=﹣90.1kJmol﹣1...
答:对比6min和8min时各物质的浓度。是改变条件后反应逆向进行,转化量比等于计量系数比转化的CO:H2:CH3OH=0.01:0.02:0.01,这样8min后三种物质的浓度应为:CO:0.04+0.01=0.05molL-,H2:0.12+0.02=0.14、CH3OH:0.04-0.01=0.03mol/L,而8min后氢气的浓度为0.2mol/L,,所以多...

H2CO3是有机物吗?
答:碳酸属于无机物。碳酸(H₂CO₃)是一种二元弱酸,电离常数都很小。但也有认为其为中强酸,因为根据无机酸酸性强弱判断式(OH)nROm可判断其酸性与磷酸相似。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0.033mol/L,pH为5.6,pKa=6.37。

(1)CO和H2可以合成二甲醚,化学方程式为3CO(g)+3H2(g)?CH3OCH3(g)+CO2...
答:(1)化学方程式为3CO(g)+3H2(g)?CH3OCH3(g)+CO2(g)△H<0. 如果上述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改变条件是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A.分析可知反应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C....

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答:CH3OH (g)△H=-90.8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据盖斯定律,①×2+②+③得: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 kJ?mol-1故答案为:3H2(g)+3...

...溶剂和基本有机原料.工业上常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1)已知每1g...
答:在230℃~270℃最为有利.为研究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分别在230℃、250℃和270℃进行实验,结果如图.合成甲醇是放热反应,温度越低转化率越大,结合图象可知,230℃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 X,;工业生产适宜采用的合成气组成比n(H2):n(CO)的范围应反应中 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大,提高...

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
答: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反应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生成物中也应该为此三种元素.而碳原子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而A不符合此比例.故尿素[CO(NH2)2],含有N元素,是不可能生成的.故选A、C.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 ...
答:因此甲烷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还原为一氧化碳和氢气.(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一定是1:1,而A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是1:2,C中生成物中有氮元素,不可能得到.故选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