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管理体系 EHS体系问题全面解答

作者&投稿:诺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什么是EHS?
答: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EHS管理体系,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2
企业实施ISO14001的作用?
外部动机
来自政府的压力(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来自外界的压力(银行、保险、信贷等)
来自外界的关注(环保、消费者及组织、公众)
来自外界的意识(商界的环保意识)
来自国际贸易壁垒(产品和生产的环境因素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
内部动机
获取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树立优秀企业形象
改进产品性能,制造“绿色产品”
改革工艺设备,实现节能降耗
污染预防,保护环境
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高员工环保素质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建立自我完善机制
减少环境风险,实现企业永续经营
3
目前全球、中国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全球有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中国有两大环境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破坏问题具体包括: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土地荒漠化加剧、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森林资源不容乐观、草原退化日趋严重、野生及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损失严重。
环境污染问题具体包括:乡镇工业环境污染迅速蔓延、农业化学物质污染形势严峻、整体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4
企业实施OHSMS?
企业实施OHSMS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其次是劳动条件的改善,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具体来说,其作用如下:
①推动OHS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②使组织的OHS管理由被动行为变为主动行为,促进OHS管理水平的提高;
③促进我国OHS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④全面规范、改进企业的OHS管理,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⑤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5
为什么要建立推行EHS体系?
答:建立推行EHS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改进我们工作场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它的推行和实施,对增强工厂的凝聚力,完善工厂的内部管理,提升工厂形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6
标准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有何要求?
答:标准要求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定、评价、更新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出现新问题时能及时更新,确保体系的要求。
7
公司如何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以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和控制?
1、充分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
公司的产品品种多,生产流程、工艺复杂,所以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较多,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的充分与否,对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能否发挥有效的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两者的识别的充分性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
(1)环境因素的识别:
A、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C、七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及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此方面是我们工作重点。
公司的生产活动中资源和能源用量很大,还有粉尘、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产生。所以必须加以控制,提高环境保护的功效。
D、环境因素的性质分析:有害、有益
E、应引起特别注意的环境因素的因果关系的考虑:包括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
(2)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关系到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确定,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因此,保证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A、渗透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思想,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健康安全管理的缺陷”采用系统科学理论,在体系建立之初要求考虑所有作业场所人员的常规、非常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并分为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依据物理、化学、心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识别,以确保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状况
B、把事故、违规违法、安全检查等作为鉴定辨识充分性的尺寸,这次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包括了公司和其它单位近年来发生事故的有关信息。
C、公司将有实践经验、懂安全技术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小组采用调查表法和活动分析法组织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发放全体员工手中,予以补充、协调和完善。
公司的危险源在铜加工的生产中大量存在的,通过全面识别,除火灾、爆炸等明显的危险源外,高温、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坍塌、触电、噪声、振动、粉尘等危险源在这次辩识过程中也给予了充分识别。
2、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的评价与确定
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是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也是控制的重要对象。确定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时我们从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及发生的频次和持续的时间,对环境破坏的可恢复性、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和所需费用、相关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加以考虑,采用的是非判断法、打分法。重大风险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评价风险程度,二是评价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评价风险程度是基础工作,其对象是在某一具体作业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所涉及到的具体风险,我们采用的方法为LEC法。评价风险的可承受过程是独立的任务,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法律义务即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3、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及实施管理方案
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并分解到各部门,针对环境目标制定环境实施方案,并落实实施措施,责任到部门,组织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实施效果明显。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通过评审计划的充分性,编制及实施了管理方案。
8
什么叫危险固体废弃物?
答:危险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如:废蓄电池、废干电池、洗板水、报废的锡膏、玻璃胶瓶、万能胶瓶、报废日光灯、502胶瓶、废乳化液、废油漆桶、废油手套、油桶、废机油、喷胶空瓶等。
9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采用工艺流程分析、现场排查、专家评议、统计分析、经验判断法、过程输入输出分析法等方法相结合进行。本公司主要采用过程输入输出分析法,其方法如下:
a) 将活动、产品或服务进行过程单元分析;
b) 过程单元的划分原则:
●小到能对其进行充分的理解;
●大到能对其进行有意义的验证;
●顾及本部门的工作和岗位设置;
●顾及未来对他们控制的方便。
c) 识别出每一过程单元中的环境因素:
●输入型环境因素(能源/资源等使用/消耗型环境因素);
●输出型环境因素(污染物/废弃物等产生/排放型环境因素)。
d) 对每一识别出的环境因素,确定其主要环境影响类型。
10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应考虑的准则?
① 在考虑适用法律和其他要求的同时,应界定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性质、时限、范围和方法;
② 应确定风险控制中对人员培训的要求。
③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应该是一项预防性的而不是反应性的措施,即,它们应在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或程序发生之前进行,并且要做到在变动发生之前,通过该过程提出的风险降低措施得到落实;
④ 应从随后的运行过程中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以便根据实际运行过程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加以改进;
⑤ 应把人为失误看作为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考虑;
⑥ 除考虑组织内员工进行的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外,组织还应考虑承包方和访问者活动中以及产品的使用或由外部提供的服务中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⑦ 应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得到了监督,且是按时完成的;
⑧ 组织应保持有关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文件、资料和记录是最新的,并在新开发或改造活动实施之前,就将文件、资料和记录扩充到以涵盖这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