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简介及详细资料

作者&投稿:穆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历史沿革

国际关系学院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正是从这里受训后走向世界的。

1958年1月17日,外交部在向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的请示报告中提出:扩大学院培养、训练干部的范围,“建议将外交学院改为国际关系学院,其任务主要是轮训外交部和其他涉外部门的干部,培养国际关系方面的师资、初级研究人员和记者、编辑等人员。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以后,现有各涉外部门的干部学校可以考虑适当合并,以便集中力量和财力物力,办好国际关系学院方面的干部训练工作。”“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来源,除主要从各涉外部门干部中选拔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来培养。”

国际关系学院校门

1958年8月1日,外交学院正式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为学院题写了校牌。

1959年9月,外交部决定并报国务院批准,任命陈辛仁为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1960年11月29日,外交部在给陈毅副总理、周总理《关于国际关系学院改为轮训在职外交干部学校》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为“适应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日益开展的需要”,“便于集中现有的教学力量,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出大批的、真正合乎规格的中初级外交干部”,“建议将国际关系学院改为专业干部学校,着重轮训在职的外交干部和培养新调来的干部,同时接受一部分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学生入该院学习外交业务”。此件经报中央批准。

1961年,学校同外交学院合并办学,易名为外交学院分院。

1965年,由陈毅元帅定名为国际关系学院,直属于中央调查部。文革期间,由于学院特殊的政治背景,教学和管理遭受较大程度破坏,并于1970年停办。

国际关系学院 校内风景

1979年起开始恢复招生,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4年,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校庆45周年纪念会, *** 为学校亲笔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2月,学校有近150名专 *** 教师,其中正教授20多名,副教授60多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占全体教师近60%;该院院长刘慧教授是国家 *** 采购领域的著名专家,副院长郭惠民教授是国际公共关系领域的著名专家。此外该校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刘慧、郭慧民、吴慧、赵晓春

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负责人 获评年份 级别 国际关系教学团队 赵晓春 2008年 北京市市级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网)

院系概况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辖8个教学系部,开办1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院系专业 院系 专业(方向)名称 授予学位

国际政治系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方向)

法学

国际政治(外交实践方向)

国际经济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采购方向)

外语学院

英语系

英语(文化方向)

文学

英语(翻译方向)

日语系

日语(文化方向)

日语(翻译方向)

法语系

法语(套用法语方向)

文化传播系

传播学(文化传播方向)

传播学(汉语国际传播方向)

法律系

法学

法学

信息科技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方向)

管理学或工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慧型信息处理方向)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国际事务管理方向)

管理学

行政管理( *** 涉外管理方向)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国际关系学院招生信息网)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 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 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国家安全学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安全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史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8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点(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培养),15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北京市市级重点学科1个,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博士点(1个): 国际关系

学术型学位硕士点(15个):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公共采购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际事务管理、中外政治制度、通信与信息系统、套用化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 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警务硕士

北京市市级重点学科(1个): 国际政治

国际交流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日本、法国、丹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教育合作、学术交流。学校实行秋、春、夏三学期制,其中夏季学期主要聘请国际师资前来授课。学校鼓励本科生利用夏季学期和暑假参与国际交流、实践实习等活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3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共建)

校级研究所(3个):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公共市场与政采研究所、国际公共关系研究所

科研成果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科学研究

学术著作(2014年): 《为国家安全立言》、《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国家安全学刊》、《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战略思考》、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国家安全管理学》、《国家安全法治问题研究》。

公共市场与 *** 采购研究所科学研究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研究所已成功完成省部项目6个,出版 *** 采购和招标投标等学科方面的专著9部,论文34篇,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填补空白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参与国家 *** 采购法律、招标投标法律的立法工作。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藏书以国际关系及其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为主,截至2012年3月,该馆拥有不同学科、语种的藏书37万册,其中国际关系类图书约4万册,国际关系、历史传记、语言、文学四类图书总计21万余册,约占全馆藏书总量的65%以上;而外文原版图书则占馆藏图书总量的22%,特别是原版工具书较为齐全,达4000余册;该馆还收藏有明清民国时期原版线装古籍1980册。中华再造善本9125册,乾隆大藏经169册,此外,该馆每年订购中外文报刊700余种,先后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参考讯息、Ebsco、New *** abk等网路资料库12个,采选了书生、超星、时代圣典等电子图书4万余种。

学术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国际安全研究》杂志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自2013年起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它是中国第一本以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刘慧 党委副书记 陶坚  田 禾 党委委员 刘 慧 陶坚 郭惠民 田 禾 李家兴 姬小工 孙志明 吴 慧 赵晓春 杨建英 行政领导 职务 姓名 校 长 陶坚 副校长 郭惠民 李家兴 孙志明 吴 慧 总会计师 王如柏

国际关系学院是一所以培养优秀的国际关系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府。该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系部,其前身为国际法系。学院现有国际关系、国际事务、外交学、欧洲研究、安全学及涉外法律等多个本科和硕士专业。学院设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所、国际治理研究中心、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全球安全研究中心、涉外法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学科领先、前沿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学院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有一批知名的教授、学者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并有着多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验。学生可以在家庭与国际学术环境中接受真正的人才培养,并在学院期间接触到丰富的文化和国际视野。自成立以来,学院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国际关系人才,其中包括德国总理梅克尔的研究及高管、外交官、国际组织官员、研究者等职业人才。

国际关系学院是双一流大学吗
答:国际关系学院是双一流大学吗?国际关系学院不是双一流大学。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可知:北京有34所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是没有国际关系学院,所以国际关系学院不是双一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简称“国关”,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由中华...

国际关系学院怎么样?
答:以及外交与涉外工作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1960年,北京大学建立政治学系,1963年改名为国际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院即由此发展而来。1996—1998年,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亚非研究所经合并调整,组成现在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以上内容参考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院简介 ...

国际关系学院怎么样(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怎么样)
答:简介:国际关系学院曾为诞生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开办培训班;五十年代首创侧重外国当代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完成从单纯外语专业向复合型涉外专业的转型。国际关系学院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周恩来总理曾亲自批准建校并到校视察;陈毅元帅亲笔题写院名;江泽民1994年又亲笔...

国际关系学院是什么水平的大学?
答:中国高水平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1955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并且扩大招生的规模,其任务主要是轮训外交部和其他涉外部门的干部,所以当时有很多的毕业生都能够进入到外交部以及国家安全部工作。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特殊背景,在往后的数学年的发展里面,国际关系学院一直都...

国际关系学院是211吗
答:国际关系学院不是211,国际关系学院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始建于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是一所富有优良传统的高等学府。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和...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学院简介
答: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拓宽培养途径。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培养了超过20000名毕业生。学院位于美丽的中国广西,具体地址是大学东路188号,对于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学生和访客,地图链接可供参考。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在学术和人才培养上持续投入,致力于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国际关系学院是985大学还是211大学
答:国际关系学院不是985、211大学。 学校曾为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开办培训班;20世纪50年代首创侧重外国当代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196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3年,率先完成从单一的外语院校向多学科复合型院校的转型。国际关系学院其他情况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答:国际关系学院属于一本大学,简称国关,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国际问题和外语教学科研为重点、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办学模式和办...

国际关系学院复试名单
答:国际关系学院的简介:1、国际关系学院地处北京市海淀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校训为忠诚、勤奋、求实、创新。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5个学院,10个本科专业。2、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

国际关系学院是干什么的??
答:国际关系学院 简介:国际关系学院(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简称国关,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目的:忠诚、勤奋、求实、创新 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一所曾经以培养外事人才为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