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

作者&投稿:融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人物有哪些~

1、于谦

于谦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以状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就因为他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而已。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 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公元1449年,瓦剌侵略军席卷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指划,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共约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做了阶下囚。于谦带领22万大军,坚守京城,大破瓦剌军。
1457年正月,英宗南宫复辟成功,登上皇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清洗忠于弟弟代宗的一干大臣,首先被杀的就是兵部尚书于谦,给他定下的罪名是“意欲谋反”。
于谦遇害之日,悲愤满腔的北京百姓,伫立街头,含着眼泪,默默地为忠良送别。于谦被杀,抄家时发现“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只有正屋锁得严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明万历年间,于谦终于得到昭雪,被追谥为“忠肃”。
2、方孝孺

方孝孺绝顶聪明,六岁能诗,十三岁善作文,千言立就,于明建文初年任翰林侍讲学士,成了建文帝的文胆。燕王朱棣反叛要挥军南下,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据说那檄文竟连朱棣都连声叫绝。
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因姚广孝事先嘱托过,“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投入狱中。
其实,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望来收揽人心,所以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
朱棣又派孝孺的学生廖镛、廖铭二人前去劝说,反被孝孺痛斥一顿。最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而入,悲恸而极,哭声响彻大殿。
孝孺接过笔,写上“燕贼篡位”几个字后,随即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绝不能写。”朱棣勃然变色,提出警告:“你难道不怕灭九族?”“灭十族又如何?”“好!”朱棣恶狠狠地说,“我就灭你的十族。”
朱棣下令将其朋友门生也列为一族,连同祖宗亲戚合为十族。株连十族的行动持续了多天,杀死了873人。临到最后杀方孝孺时,方孝孺谩骂不止并作《绝命词》一首,随后处以凌迟之刑。、
3、苏武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出使匈奴。但不幸的是,就在苏武即将完成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匈奴缑王图谋劫持单于母阏氏归汉,副使张胜卷入这一活动。事发后,苏武受到牵连,被扣押在匈奴。
当时,匈奴单于为诱逼苏武投降,先将他幽闭于大窖中,苏武以雪和旃毛为饮食,不为屈服。单于决定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而单于只送给他几只公羊。
苏武持着汉节,在风雪交加的北海牧羊,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汉节和几只羊。年复一年,使节上挂著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但汉节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手。
后来,汉武帝驾崩了,当得知这个消息时,苏武他面向南方,扑倒跪地,放声痛哭,鲜血顺着嘴角流在了地上。从那以后,他终日悲恸的哭泣,谁都劝他不了。
汉昭帝登位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苏武终于能够回到故乡。孔子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正是苏武最真实的写照。

4、黄庭坚

宋朝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士大夫因支持或反对变法而形成了新旧两党,并逐渐演变成了党争,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相互间水火不容,你死我活。黄庭坚曾参与编修《神宗实录》,因为他曾反对变法,被划归旧党。
宋哲宗绍圣间,新党重新掌权后,便在《神宗实录》中摘出千余条内容,控告他诬蔑宋神宗。双规、禁闭,诸多手段一齐上。但是,无论怎样威逼利诱,黄庭坚却始终不承认有诬蔑之辞,“凡有问,皆直辞以对”,不折腰、不惧怕、不屈服,其嶙嶙傲骨、凛然正气,令士大夫莫不叹服。
黄庭坚不会低头认罪,不会忍辱偷生,所以,他受到的打击比其他旧党人士更大,结局也更悲惨。他先贬涪州,后贬黔州,再贬戎州,后来还遭除名,被踢出了干部队伍,羁管宜州,成了阶下囚,最后惨死他乡。
在黄庭坚生命最后一段岁月里,他与宰牛的案板相对焚香读书,用三文钱买的毛笔为朋友写跋,把在城墙上淋雨当成平生快事,永远站着傲笑而不跪着哭泣,哪怕为此颠沛流离,困苦一生。
5、文天祥

文天祥,在民族危急的关头号召各地起兵抗敌,誓死卫国,后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牢。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其它的宋臣。
忽必烈拟授文天祥高官显位。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积翁等写信告诉文天祥,文天祥回信说:“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王积翁见他如此决断,不敢再劝。不久,忽必烈又下令优待文天祥,给他上等饭食。
文天祥请人转告说:“我不吃官饭数年了,现在也不吃。”忽必烈召见文天祥,当面许他宰相、枢密使等高职,又被他严辞拒绝,并说:“但愿一死!”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兵马司监狱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卫兵,戒备森严。上万市民听到文天祥就义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两旁。从监狱到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
行刑前,文天祥问明了方向,随即向着南方拜了几拜。监斩官问:“丞相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说话,从容就义,终年47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天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庭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孝孺

有历史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是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

有历史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个人意见自然是文天祥莫属。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

中国历史上状元不计其数,其中也不乏文武双全、英名盖世的天下奇才,然而,最为后世钦敬的却是南宋(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被后人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我却说,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 号文山, 江西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据我所知,文天祥之所以得到后人们的敬重,除了他本人的文才优秀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民族气节。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使他名垂万古。

王艮,建文二年的榜眼
在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的那次科举考试中,他才是真正的状元!王艮经过会试后,参加了殿试,在殿试中他的策论考了第一名,本来状元应该是他的。但是建文帝嫌他长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给了胡广,就这样,到手的状元飞了!
国以貌取人,他却不以势取国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答:革命烈士,他在断头台上大声念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6、 林则徐 虎门销烟,维护中国主权与尊严。7、 谭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一,为改革弊政,被慈禧太后关进监牢,不肯出逃,还写下了《狱中题壁》这首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名留青史。8、秋瑾...

几百年间最博学的才子,他的一生有哪些传奇故事?
答:四川有句民谚称 :“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 这是四川人认为历史上最牛的四个本土文化人,把他们排在一起了。 人一红,就容易惹来是非。当时有人说杨慎是“关节状元”,靠老师李东阳、父亲杨廷和的关系才点中状元。 杨慎任职翰林院后,表现出让人叹为观止的博学,以及无与伦比的记忆力。流言这才不...

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高中状元后,为何在府中大批蓄养歌伎?
答:而且也没有什么娱乐措施。但是话又说回来蓄养歌姬和爱国并不冲突,要知道当时的蒙古人是给文天祥开出很高的筹码的,就比如说一旦文天祥归降元朝,元朝统治者会立马给他加官进爵,但是文天祥没有放下自己的骨气,而是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至理名言。

状元后裔牛师静:云游四海独守状元府祖宅,精神失常沦为乞丐
答:科举考试中,学子应从乡试、会试、殿试步步考取。在科举中高中,是在当时普通人想要跻身士族、光耀门楣最有效最荣耀的办法。考试头名称为“元”,而 状元,就是最高等级的殿试的头名,是天下学子的楷模与向往所在 。这不禁令人遐想万千, 状元的府邸曾有多豪华呢 ?随着清朝的灭亡,封建制度也烟消云散...

祖辈是清朝状元,自己却乞讨为生的牛师静,现状如何?
答:生活落魄,依然坚持不接受任何钱财救助,这大概是先祖武状元的骨气尚存,我们仿佛能在其中看到曾经那个的武状元牛凤山的影子。牛师静老人的坚守令人动容,但状元府的破败也说明着事物的变迁。过去的历史即便再辉煌,终究也成了历史。我们不知道这座状元府还能留存多久,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

我需要15个成语故事,要有它的意思,和典故。 不要文言文
答: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

求09年高考全国各地状元名单及考分?
答:专访:“山村里走出来的状元,重气节有骨气,家长学生追捧的对象” 辽宁文科状元 李唯佳 总分:659分 学校:实验中学 语录:太棒了,我真的是冠军! 专访:“最希望到香港读书” 辽宁理科状元 于静文 总分:718分 学校:实验中学 语录:我觉得睡得好,心情才好! 专访:“这个暑假,我的主题是‘学与玩’。” 新疆文科...

谁知道王勃中状元的整个故事?
答:《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

蔡文姬的资料
答: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

残害忠良的秦桧,皇帝为何反而称其对国有功?
答:有人觉得,秦桧不就是个大奸臣吗?还有什么好说的。其实仅仅这样理解,就有点片面了。秦桧是个奸臣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每个历史人物,往往都有多面性。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出发,秦桧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可恨的奸臣之一。但如果站在南宋皇帝赵高的立场上出发,结论就未必是这样了。秦桧状元出身,词学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