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底线,廉耻纲常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召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思修是什么?~

思修全称:《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它是大学里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书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我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本教材有如下特色: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充分注重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兼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是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本书编写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于2006年出版后,为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课题组分别于2007年7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和2010年5月对教材进行了修订。2013年5月至7月,为了推动党的十八大 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体现上次修订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进展,中宣部、教育部组织课题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再次对教材进行了修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对教材修订稿进行了审议指导。

我们先来看底线和顾忌这两个概念。
底线是属于什么的呢?底线是属于内心的。就是我不作恶,决不作恶。我做事情再怎么样,哪怕做一些不好的事,也要有一条底线,不能突破。比方说,我偷东西,但我不杀人。就算被人看见了,也不能杀人灭口。或者说,我偷东西,但我不奸淫。就算女主人国色天香,也不能见色起心。再比方说,我偷东西,但我只偷富人的,不偷穷人的,或者决不偷人家的活命钱,救命钱等等。这叫做“盗亦有道”。这个底线从哪里来?从自己来,只能来自每个人自己的道德观和道德感。所以底线是由道德来负责的,我们也称之为道德底线。
  那么顾忌是什么呢?顾忌是外加的。就是说,不是我不想作恶,不是我不想干坏事,也不是我不会干坏事,也不是我不能干坏事,是我害怕。害怕什么呢?恐怕是老牛先生说的“社会规范”。这当然不错。但我还是要再问一句:什么规范呢?老牛先生没有说。不过看他的意思,似乎也是道德。他的原话是“伪君子至少还对某些社会规范怀有畏惧之心,廉耻之心尚存”。所谓“廉耻之心”,当然就是道德了。

  于是我们就要问:道德真正能够使人有所顾忌吗?我的结论是不能。

  我们知道,道德是和良心联系在一起的,而良心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什么叫道德?什么叫善?善不是说没有恶。一个人,为什么没有恶?怎么会没有恶?天生没有吗?这就讲不清、靠不住了。因为我们无法知道人的天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个问题挂起来,而且要把下面这个道理讲清楚,那就是:善,不是没有恶。善是什么?是我本有恶,我也会作恶,我也想作恶,我还能够作恶,但是我不作恶,我发自内心地不愿意作恶,这才叫善。这是“真善”。我本来也想作恶,我也能作恶,我装一个不作恶的样子,我用一个不作恶的样子去作恶,或者等到能够作恶的时候再作,那叫“伪善”。“真善”就是明明可以却偏偏不做,我发自内心地不愿意。我一想到作恶,我的良心就受不了。或者一旦突破底线,自己就先不能通过,甚至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这个底线就来自道德。它是内在的,不需要别人监督的。

  道德的底线也是别人监督不了的。因为底线来自良心,良心属于每个人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讲良心,别人是拿他没办法的。孔子的学生宰予问孔子,三年之丧有什么道理呢?一年也就够了。孔子说,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那白米饭,穿那花缎衣,心里面觉得安不安呢?宰予说,安呀!孔子也只好气呼呼地说,你良心上过得去,你就做嘛!一个君子,之所以守孝三年,是因为在这三年中,他吃好饭不觉得香,听音乐不觉得美,住在舒服的房子里心里不安。你既然心安理得,那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可见,良心不需要监督,也监督不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心不是顾忌。

  良心为什么不是顾忌呢?因为第一,良心不是“不敢”,也不是“不能”,而是“不肯”。第二,良心发自内心,不靠别人管着。实际上所有的道德,真正的善,都是不要别人管,也是别人管不了的。由此可见,道德一旦成为顾忌,那就一定是伪善。这个道理,老牛先生其实是清楚的,因此他把因“道德顾忌”而不敢胡来或者有所忌惮的人称之为“伪君子”。不过他认为,有所顾忌总比无所顾忌好,所以“伪君子”也比“真小人”好。

  这就又需要讨论了。

  有所顾忌总比无所顾忌好,这话对不对?也对也不对。何以言之故?因为要看是什么顾忌。如果是“道德顾忌”,就未必。为什么呢?因为“顾忌”二字与道德精神相悖,道德也不可能真正让人有所顾忌。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不妨问一下:出于道德上的顾忌而不敢作恶,究竟怕什么?无非是怕人家说,即所谓“道德谴责”。我们知道,道德不是法律,没有刑律之类的“硬控制”或“硬惩罚”手段。它是一种“软控制”,其常规手段也就是“口诛笔伐”。那么请问,如果没人说呢?或者说不了呢?或者不在乎呢?一个人,在他还觉得“人言可畏”的时候,道德的谴责是会有约束作用,让他有所顾忌的。但是,一旦他成了某种人物,谁也说他不得时,那就恐怖了。天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所谓“王莽谦恭未篡时”,就是这个意思。未篡位时,是谦恭的。篡到了呢?那就对不起!其实,即便成不了王莽,也总有别人看不见、说不了的时候,比方说“背地里”或者“私下里”。所以,一介草民,自不妨“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大恶大奸,更可以“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总之是平时夹起尾巴做人,一有条件就原形毕露。请问,这种顾忌,靠得住吗?

  当然,要说道德的谴责一点作用都没有,也不是事实。作用还是有的。比方说,说的人多了,会有舆论压力;说的时间长了,会有心理压力;对于其他的人,会有教育意义;对于整个社会,则能够营造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但不能天真地认为,那一定能使恶人顾忌。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说的“道德顾忌”,不是怕别人说,而是怕自己说。很好,我们要的就是这个。但对不起,这是“良心”,不是“顾忌”;是“真善”,不是“伪善”;是“真君子”,不是“伪君子”。前面已经说过了,道德原本应该发自内心,不能是外在的监督。因此,一旦成为顾忌,就有作伪嫌疑;而一旦作伪,就突破了道德底线。道德的底线一旦突破,老牛先生(还有其他女士和先生们)期望的东西,恐怕就没有希望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做真人,不做假人”这个原则,是道德的底线吗?是。道德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人的幸福。幸福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主观的。因此,一种道德如果违背了人的本性,或者逼得人们去作伪,那就一定是“伪道德”。同样,一个人如果违背自己的天性和本真去做人,去说话,那就一定是“伪善”。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得说点假话,或者不说真话。比方说,为了保护别人,我们可能要说假话;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可能不说真话。但必须指出,“保护别人”和“保护自己”不能混为一谈,“说点假话”和“不说真话”也是两个概念。为了保护别人,可以说点假话(比如一个歹徒追杀一个弱者,问你见他跑到哪里去了,你就应该朝相反的方向指)。为了保护自己,你也可以不说真话,但决不能说假话。或许有人要问,既不能说假话,又不能说真话,那我说什么话?很简单,不说话。如果不能不说,那就说不会伤害自己的真话。根据道德原则,一个人所说必须真实,但他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

  那么,一点假话都不能说吗?除非为了保护别人和帮助别人,一点都不能说。而且,即便是为了保护或者帮助别人,也不是什么假话都可以说。为什么呢?因为说假话就是作伪,而作伪本身就是不道德。而且,今天你敢说一句假话,明天就敢说十句,后天就可能是弥天大谎。今天你可能只是有所顾忌,明天就可能是习惯性作伪,后天就可能是窃国大盗。

  这样看来,“真小人”就比“伪君子”更可爱,也更可靠,因为至少他不装,不假,不作伪。我们知道,“真小人”和“伪君子”在本质上都是恶。“真小人”是小人,“伪君子”就不是?也是。那么,区别在哪里呢?也就一个字:装。“伪君子”装(伪装),“真小人”不装(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真小人”反倒更接近于善。

  这个观点,老牛先生(还有其他女士和先生们)可能会不同意。他们会说,不对。“伪君子”和“真小人”的区别,在于一个廉耻之心尚存,行事尚有顾忌,另一个则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所以后者更可怕。这话其实似是而非。首先,“廉耻之心尚存”就不是“伪君子”,至少也是“半君子”,或“半君子,半小人”。其次,“行事尚有顾忌”固然好,就怕他一旦没了顾忌便变本加厉,因为他的“善”原本就是装出来的。他付出了“装”的代价,自然要设法“赚”回来。不但要“扳本”,还得有“红利”。第三,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固然可怕,但在“真小人”,却是明着来,我们至少有所警惕,可以防范。“伪君子”就相反。什么是“伪君子”?就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廉耻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却装出一副还有的样子。这就更加厚颜无耻,也更麻烦。因为你既不知道他是真是假,又不知道他是善是恶。请问,你是防他呢还是不防?再说了,谁都知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满世界都是伪君子,那你可是防不胜防。请问,谁更可怕?

  所以,不要以为伪君子们“行事尚有顾忌”,我们就可以放心,我们这个社会就安全。也不安全呐!

  或许有人会问,那我们难道就不要顾忌了吗?要。但不是靠道德,或主要不靠道德。靠什么?法律。为什么是法律而不是道德呢?因为道德是“软控制”,法律是“硬控制”。前面讲过,什么是“顾忌”?就是我想作恶,我能作恶,我会作恶,但我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有人管着,而且一定要管,一定会管,一定管得了。显然,这里说的这个“人”,不能是个人、私人。个人和私人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这个义务,还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人作了恶,我们可能谴责,也可能不谴责。可能因为正义感而义愤填膺,路见不平一声吼,也可能因为碍于情面或慑于权威而噤若寒蝉。就算管,被管的人也未必听。所以靠不住。

  靠得住的只有法律。因为第一,法律代表的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全民的意志,社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不会因为个人的亲疏好恶而左右摇摆宽严皆误。也就是说,法律是铁面无私的。第二,法律依靠的是国家力量,使用的是公共权力,力大无比。一个人,如果作了恶,哪怕你躲到天涯海角,也能把你捉拿归案,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就有威慑力。第三,法律有切实可行和实实在在的惩罚手段,不像道德只能进行谴责,这就比道德更能让人畏惧。第四,法律的本性是执法如山,人人平等,不会出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况。所以,只要是法治国家,是法制健全之时,那么,哪怕你是天王老子,如果胆敢作恶,自然会有人来管你,而且管得你不敢再犯!

  当然,以上分析,都是理论上的,实际情况也并不都尽如人意。但我们现在也只能做理论分析,对不对?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法律并不万能,法治也是会有问题的,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因此,我们不能求“最好”,只能求“最不坏”,不能求“绝对可行”,只能求“相对可靠”。相对而言,如果要让人心存畏惧心生顾忌,法律要可靠得多。

  看来,老牛先生“打包”提出来的问题,是要分析的。人,确实需要社会规范,但不能只有一种;人,也确实需要底线和顾忌,但不能都交给道德。社会规范应该有两种,一种是道德,一种是法律。它们也应该有所分工,那就是道德管底线,法律管顾忌。

道德底线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所能接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超出这个底线的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廉耻纲常是指廉洁、耻辱和常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强调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人们遵守公德、私德和家庭道德,做一个有良心、有信仰、有责任心的人。

以此维护社会的公正、正义和道德风尚。它是一种社会共识,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p>

俗语“宁娶从良女,不娶过墙妻”,为什么忌讳“过墙妻”?
答:在我国古代红杏出墙是一种大罪,是不被世人允许的事情。在我国民间农村如果有出墙的行为就会被浸猪笼,直接被判定为死罪,就像潘金莲和西门庆,西门庆能被世人原谅而潘金莲就不会被人们谅解。所以人们都能够原谅改过自新从良的青楼女子,却不能原谅主动犯错违背家庭伦理纲常的女子,毕竟在古代人们都认为...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是谁写的,为何后来被人批判?
答:“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是冯道写的,他做官违背了士大夫尊崇的“忠义廉耻”君臣纲常,所以后来被人批判。若只考虑民生的话,冯道是一位、为民请愿、愿心系百姓的好官,但作为一位接受过儒家思想教育的臣子,他的圆滑世故、投机逢迎违背了君臣纲常,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以出生时间来算冯道是唐朝...

乌龟是如何从神秘图腾到无耻王八的?
答:理学倡导纲常伦理就是“忠孝节悌礼义廉耻”这八个字。要说这王八成了骂人的话,又得归功于我们这些“有辱斯文”的文人了,骂人不直接骂,得讲究含蓄,如果要说这个人“无耻”,并不直接说,而说此人“忘八”,意思是这个人忘了那第八个字了。第八个字不就是“耻”字吗。于是,“忘八”在口耳...

汴京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答:汴京是现在河南开封。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秦始皇的暴政有哪些啊
答:在政论家们看来,由于秦始皇不重视伦理教化,导致礼义廉耻沦丧,以致自秦以来纲常不振,风俗糜烂,这也是秦王朝短命的原因。贾谊:“秦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24]。”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想吃什么我给你...

《诗经·鹑之奔奔》:女子对感情不专一的男子的斥责!
答:紧接着的“无良”二字,刻画出一个没有道德底线、没有纪律纲常的人物形象,这个被她尊敬的男人,却是朝三暮四、肆意妄为、 *** 无道之人。前后的对比,反差显然,加强了诗歌的批判之意。虽然诗中并没有对男主人翁的形象进行刻画,但是前后文强烈对比的落差,却让一个负心男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

“酒色财气”中“气”是什么意思?
答:酒色财气”与国民生计联系起来,给“酒色财气”添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随后宋神宗皇帝即又吟道: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这里两处的“气”与上面的又不同,楼主自己去理解。

冯道现象对后代历史提出什么样的考验?和对冯道现象的思考!
答:历事数君的冯道是五代道德场景中标志性的人物之一,成为后人解读五代时期的道德符号。人们赋予冯道现象以种种道德象征意义,对其“无廉耻”、“奸臣之尤” 的负面道德评价是历史上的主流声音。五代之乱造就了历史上的冯道现象,演绎出了中国历史上最赤裸的一幕纲常倾覆、道德沦丧、风俗隳坏、士人无行的...

史上最荒淫的皇帝,竟为已死的美人把江山弄丢了
答:海陵王初为丞相时,还比较收敛,假装俭约,名义上也只有妻妾三人,但他夺得皇位后,好Se本性就暴露无遗,也不再遮遮掩掩,他荒淫无度,全然不顾纲常伦理,也没有一丝礼义廉耻,凡是先前与他有过交欢者,他悉数招入宫中,封妃封嫔,供自己享乐。他还下令广招天下美Se,不管是同姓还是异姓,也不论...

为什么在北洋军阀之间有拥宪与废宪之争
答:“上谕”声称:“自今以往,以纲常名教为精神之宪法,以礼义廉耻收溃决之人心。”一时,北京街头又出现了穿着清朝袍褂、脑后拖着真假发辫的遗老遗少,光怪陆离,乌烟瘴气。7月2日,黎元洪特任冯国璋以副总统代总统职务,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随后,他逃离总统府,躲入东交民巷日本使馆。复辟消息传出后,“全国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