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干涉中的光程和光程差有何关系?

作者&投稿:锁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薄膜干涉中,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光程差有以下区别:
1. 产生原理:反射光是因为入射光照射到薄膜上,在薄膜上下两个界面反射的光相干而产生的;而折射光是入射光穿过薄膜,改变原本传播方向,折射出薄膜后与薄膜上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干涉而形成的。
2. 光程差计算公式:在薄膜干涉中,反射光的光程差计算公式为Δr=2necosi;而折射光的光程差计算公式为Δr=2necosθ+λ/2。
以上区别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物理书籍或咨询物理老师。

薄膜干涉
答:于是光程差等于入射点处的劈尖厚度的两倍(高考不考虑半波损失,竞赛要考虑,但这会时得出的结论相反,就是该暗的的地方亮,该亮的地方暗,不改变条纹形状)就是光程差δ=2d,δ为介质中半波长的偶数倍处为亮纹,奇数倍处为暗纹。可见,这里的干涉特点是:干涉条纹分布只与介质厚度有关,同一个...

薄膜干涉公式推导 原理
答:薄膜干涉公式推导原理: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光波会被薄膜的上界面和下界面分别反射,形成两列相干光。

薄膜干涉中为什么上下两个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什么是2nd? 为什么是薄...
答:因为射到薄膜上的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膜上表面就反射了,另一部分穿过薄膜,在下表面反射。在下表面反射的光需要一来一去,总共差出2倍厚度。

光程与光程差的关系是什么?
答:光程差其表达式为:1、公式一:2、公式二: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v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在波动光学中,两束光的相位差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光在不同介质之中传播是频率不变而波长会发生改变,因而相位关系也就不同。光程差整合了传播路径这一几何特征量和介质中光的波动性质的变化,利用真空...

光程和波程差的区别是什么?
答:2、波程差性质: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某一质点的路程之差。二、特点不同 1、光程差特点:光程差整合了传播路径这一几何特征量和介质中光的波动性质的变化,利用真空折合距离差这一相同标准,可以计算出不同距离不同介质中传播的两束光的相位差。2、波程差特点:在波的干涉中,当两波源的相位差为0时...

大学物理:关于薄膜干涉的问题
答:反射光的光程差为2n2e+λ/2,如果换算成相位差,需要乘以2π,除以真空波长λ。或者可以用λ=n1a代入。所以可得结果是D

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程差
答: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光,再使这两束光经过不同路程后,在空间某一点相交,如果能满足三个条件:①频率相同,②振动方向相同,③位相相同或位相差固定,便在交点上产生干涉,形成相长增强,或相消减弱的明暗相间干涉条纹。产生干涉作用的光波称为相干波。 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R=nλ,即位相差为2π的整数倍(Δθ...

关于薄膜干涉的大学物理题
答:如果n1<n2<n3,则光程差为2(n2)e 如果n1<n2>n3,则光程差为2(n2)e +半波长 关键就是什么时候加半波长,结论就是一个表面的反射有半波损,而另一个表面的反射没有半波损,结果才加半个波长

光的干涉问题!!
答:这个时候存在半波损失,按照干涉加强公式,要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但是这个时候光程差是2nh+λ/2=mλ,那个λ/2便是半波损失带来的附加的光程差,但是呢,诸如你第二题所说,冰上面是空气,下面是玻璃,玻璃折射率大于冰,这个时候,在冰的下表面依然是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这个时候就不存在半...

在薄膜干涉实验中,发生干涉的两列光的光程差
答:答案B 在薄膜干涉实验中,发生干涉的两列光的光程差等于入射处薄膜厚度的两倍,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