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投稿:实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多图慎入,杀流量自负

小时候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最早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读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后来陆续读了《朝花夕拾》、《而已集》、《呐喊》、《彷徨》等一些著作,先生的文章多年来一直喜欢,经常在空闲时候翻阅,翻阅之余总会好奇,先生年少时生活的地方是怎样的,先生的童年又是怎样的?

世人或名人对鲁迅先生的各种评价评论就不去看了,就安静地去看看先生年少时候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吧…

先从故居开始,故居绍兴,鲁迅中路

走进故居的大门,首先看见的是宽敞明亮的会客厅

从客厅左侧门廊出来向右望去,灌木茵茵,藤草漫墙

正对左侧门廊的起居院落

墙角的花开了...

长长的藤草从屋檐垂下

陈设简单的卧室加书斋

卧榻右边,简洁的书案

起居室后面的过庭

长廊

走到长廊尽头

向前几步再右转,通过一道小门,就来到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了...

百草园,是浙江绍兴新台门周家的菜园,百草园位于先生故居的后面,北临东咸欢河,东邻沈姓房屋,西接梁家后园,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大房族所共有。西边一半归智房,东边一半属仁房。各个家族在这个园里都种有一些瓜菜,有的地块秋后还被用来做晒场...

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写道: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油蛉和蟋蟀到了夏天还在这里低唱和弹琴,远些的长草里,不知还有没有赤练蛇出没...

百草园与故居的隔墙

桑树已经百年多历史了,先生小时候一定和小伙伴们爬上去摘桑葚、抓知了吧…

百年桑树的局部

百草园那时候分成大、小园,桑树边就是百草园的大门

门右边就是更大的后园

园中百年樟松、石桌石凳、假山

从园门左手出去,穿过一道小门,就来到了先生笔下的风情园...

进门一眼便看见先生笔下社戏里的戏台

不一会唱罢,游人和演员都尽数离去…

戏台下的水池里

出了风情园,径直往三味书屋漫步过去;

特意用脚步丈量了一路,从百草园到故居门口是235步,从百草园到戏台是140步,从故居门口到三味书屋是159步……可能我步子比较大,觉得没有半里那么长...

先生在文中写道: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三味书屋门前

三味书屋大门口尽是铁栏杆通道,就不上图了,过了大门,首先看见的是前厅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第二间是过堂

第三间:三味书屋

近看

想象先生小时候摇头晃脑读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唐诗宋词的样子,一定也很有趣吧…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啊,当然是都跑到小园里逃课捉虫玩泥巴去了吧…哈哈

再跨过另一道门槛

就来到了学童们逃课玩耍的小园

想象鲁迅先生小时候也会被寿老先生揪耳朵、手心被戒尺打得很疼吧…

抬头望去,绿荫如盖

至此,也算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啦!图文皆为随想随拍随感;粗体部分为引用鲁迅先生原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共有几个段落
答: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由此引发联想.四层(7~8段):写冬天时在百草园中的雪地上捕鸟时的乐趣.(雪地捕鸟)第二部分(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读书,回想自己在百草园所做的事情,是思想感情上的过渡.第三部分(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内容概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概括
答: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是主人公鲁迅的童年,屋子后面有百草园,这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候,通过美女蛇等故事讲述,后来主人公在私学的教育中长大,他把其称为为三味书屋,是他怀念的童年时光。2、创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概括
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童年时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在百草园里,主人公享受了大自然的恩赐,与动物们玩耍,感受着自然的美好。而在三味书屋,主人公开始了正式的学习生涯。尽管学习枯燥无味,但也有许多乐趣,例如与同学偷偷玩耍、听老师讲有趣的故事等。 此外,小说中还描绘了儿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
答:1、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2、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哪里
答:选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离开百草园被家人送进三味书屋,在有关这段的描写里,鲁迅先生以一种与众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答:时间,空间的顺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说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顺序来记叙的。作者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写作很有特点, 使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看见的...

为什么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答:这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
答: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记叙了他童年时在百草园玩耍的经历,回忆了长妈妈讲过的“美女蛇”的传说以及冬天在雪地里捕鸟的故事。同时,作者也回忆了他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主要记叙了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以及学生在课堂上乘机偷乐两件小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介绍 《从百草园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分段,全文概括.
答: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一层(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