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回顾传播学的“学术路线图”(5/8)

作者&投稿:僪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传播学最早诞生于美国,是20世纪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作为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传播学的历史不过百年。但与此同时,传播学领域的理论发展突飞猛进,这主要得益于传播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等诸多的学科专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使得它的发展十分迅速。

    出于对其发展历程的好奇,我找了这本书来读。我希望通过对传播学研究里程碑的梳理,了解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在脑海里形成一条完整清晰的传播学发展脉络,使之有效地帮助我后续对传播学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由于时间较为紧张,我在这里只简要梳理出了前5个里程碑事件,剩下的项目只做了粗浅化的快速浏览。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一书中,主要选取了14个研究项目。选择的标准有以下两点:1.是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包括是否具有独创性角度、是否算得上是学科理论发展转折点)2.研究方法是否为定量研究。

1.作为起点的魔弹论

    魔弹论是对大众传播的力量感到恐惧的一种理论。魔弹论认为:媒体受众是毫无理性的,控制了媒体的人可有效控制公众。

    值得一提的是,魔弹论并不属于里程碑的14个研究项目之一,因为那时魔弹论并未被当作一种理论系统地归纳,但它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理论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对于大众传播的经验性研究开始了。

2.佩恩基金的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电影工业的突然介入使人们产生许多疑问。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内容和今天的大同小异,暴力、血腥和性爱少些,但主题都差不多。到了20世纪中期,电影业面临巨大的争议:其对儿童是否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彼得森、瑟斯顿:电影和态度改变

    彼得森和瑟斯顿的系列实验,目的在于研究电影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青少年被试者对特定问题的看法。研究的总体策略非常直接,他们使用成对的对比量表,对研究涉及的特定态度进行测量。

    一方面,他们在包含11个独立实验的系列研究中,对单个影片改变态度的能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的态度又对德国人、战争、赌博、禁酒令、死刑、罪犯和“黑鬼”的态度。有一些实验显示出被试者存在着态度的改变,在另外的一些实验中则看不出有明显的态度改变。

    另一方面,还有一系列实验的研究对象在两次测试之间,他们观看了两部甚至多部同一主题的电影。例如一组实验中,播放的全部影片都对罪犯在监狱里的困境表示同情。结果发现,被试者的态度均出现了明显改变。

    综合研究结果:单个电影对态度的改变效果很小或没有什么效果;然而两三部同一主题的电影,却能使研究的被试者发生明显的态度改变,向着电影所表达的观点靠近。

(2)布鲁默:电影和行为

    布鲁默采用了定性研究。他的调查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由饰演的标准和定量分析引起的。但他所负责的部分很可能是所有佩恩基金研究中最突出的一个。

    他要求被调查者在前期采用自述模式,将所有能回想起来的电影对他们过去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尽可能以自然的、坦诚的方式描写出来。布鲁默在他搜集到的自述中发现,电影确实塑造了被试者思考和诠释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所使用的模式。

3.火星人入侵:广播使美国陷入恐慌

    1938年,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送的广播剧《世界大战》,引起了许多美国民众的恐慌。《世界大战》采用模仿现场新闻报道的形式,描述了一段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剧本故事。虽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广播剧开头、中间及结尾处共4次穿插声明:这是虚构改编的广播剧、这是非真实的广播剧,但它依然引起了大量美国民众但的恐慌。这件事情最终的结局是:CBS公开道歉,联邦通信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并提出解决方案——禁止在广播剧中使用“现场”新闻报道的形式。

    社会科学家们第一次有条件研究由大众传播造成的恐慌行为,这一突发事件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普林斯顿大学的广播研究室立即对这一恐慌事件进行了跟踪调查。

    坎垂尔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相关的大众心理和社会因素展开,从选择性影响的观点进行的。然而它是第一个对大众媒介引起的恐慌行为进行的研究,他们调查的框架和发现都对现代媒介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4.人民的选择:政治宣传中的媒体

    20世纪40年代,科学调查的方法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缺点和优点一样,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美国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同事伯纳德·贝雷尔森、黑兹尔·高德特利用日渐完善的科学调查方法,共同撰写了传播学著作——《人民的选择》,该书以194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为分析案例,试图阐释在大众传媒及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选民如何做出投票的选择。

    作品主要阐述的重点思想有以下两点:有限效果论和两级传播论。

(1)有限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是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一项基本结论,他认为大众媒介对选民们的影响是有限的。这和大众传播的起点理论——魔弹论,可谓是大相径庭。人们开始意识到,并不存在一种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选民头脑、为所欲为左右选民的传播媒介。在选举过程中,媒介只是影响选民的诸多因素中的一种,

(2)两级传播论

    大多数选民获取信息并接受影响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大众传播媒介,而是一小部其他的选民。在形成和引导舆论中,这一小部分人起了关键的作用,拉扎斯菲尔德称这一小部分人为“舆论领袖”。

    它对魔弹论的大部分假设提出了疑问,没有为一直存在的大众恐惧遗传提供证据。《人民的选择》是社会科学史上最成熟的调查研究之一。它迫使传播理论学家们重新思考大众社会的概念、媒体影响无所不能的概念、社会属性的作用以及人际联系的重要性。

5.日间广播连续剧的听众:使用与满足

    随着大众媒介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和调查的发展也就越来越被看好。虽然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不属于大学里的常设研究科目,但很明显它有越来越充分的理由成为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在这种背景下,广播研究室成立了,在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后,得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这一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

“使用与满足”理论知道了其他研究媒介受众特点和行为的研究者所采用,这一理论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遵循。

    这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传播学史上14里程碑式的项目研究。作为一本专业书籍,它并不枯燥,作者时不时的冷幽默总能逗得我会心一笑。比如这里,CBS的《地球大战》引起恐慌,在随之而来的赔偿要求中,一位男子要求赔偿一双鞋子,尽管律师认为没有必要理他,CBS还是给他寄了一双。

    同时,本书中介绍了很多研究调查方法。尽管有些在今天已经不太适用,但依然能给我一定的启发。将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背景相联系,也让我得以更加了解传播学诞生发展、走向成熟的进程及社会历史条件。14个里程碑式的传播学项目研究,让初入传播学的我仿佛手中拿了一张地图,不再对其望而却步。它教会我,或者说至少让我了解到: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与研究工具进行新的传播理论的探索。

    传播学仍在发展。14个里程碑已是过去的辉煌。我们的目光既要回顾过往,也要展望未来。不仅仅局限于14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历程,将目光着眼于整体的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不断开拓传播学的研究视野。

二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背景
答:根据这项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作用才能发挥影响。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但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雪伦·罗瑞与梅尔文·德弗勒在《传播研究里程碑》一书中将这一理论列为大众传播研究的里程碑之一,“最重要...

《传播与劝服》读书笔记
答:之前看过《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里面第8章专门谈到了霍夫兰的耶鲁研究计划,而《传播与劝服》正是耶鲁研究计划的主要成果。因此我看大量的心理控制实验时,比读之前的专业书要轻松许多,大致归纳了《传播与劝服》的主线内容如下:二战结束后,核武器成为现实威胁,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紧迫。

学新闻必看的几本书
答:36.[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7.[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8.[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9.[美]希伦•A•洛厄里 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0.[美]巴格迪坎,林珊...

网络传媒设计自考教材?
答:可以对传播学的过程有个梳理。不要奢望在里面找一些答题的论据之类的。不要放在前面读。等到你了解了很多传播学理论之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5、《传播学简史》阿芒·马特拉如果不想看《传播学史》的话可以用这本代替。但是最好别代替。上一本好。6、《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

我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但希望今后从事新闻传媒方面的工作,想知道我现...
答:《论出版自由》,[英]弥尔顿著,商务印书馆《〈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美]布隆代尔著 华夏出版社《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张志安编著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北京大学 新闻与传播硕士 考研参考书目是什么?
答:79(3)32/16)23 《舆论学》*(李普曼,林珊译,新华出版社)24 《李普曼传》(林珊,新华出版社)25 《大众传播学研究范式》26 《跨文化交流学》(关世杰,北京大学出版社)27 《香港报业纵横》(陈昌凤)28 《攻心的学问》(龚文庠) 1 《传播学概论》(施拉姆,新华出版社)次精读 ...

传播考研的书目是什么吖
答: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里面是传统学派22个经典研究案例,可以着重看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帮助理解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一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受众研究批判学派: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 译)(能指所指意指,意识形态霸权,还是结构主义符号学那一套,书很薄,备考的话...

关于2011年北大考研问题,咨询
答:传播学史是必读书,不过却不宜放在很靠前的位置看,就算看了也是云里雾里,若完成了以上书目后在回过头来看史,就会清晰很多。此书不用做笔记,不过读几遍都是不为过的,前半部分比较重要,施拉姆的部分可以略读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美)洛厄里 / 德弗勒 / 2004-5-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9.8 /...

传播学考研推荐
答:其实最好是你先定下一所你心仪的学校,然后去他的官网上查找往年的考研招生目录,里面一般都附有参考书目,你照着买就行了。不论学校的话,就我看来,传播理论以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最为流行,3个大学里面有2个指定了这本。这本书确实很好,建议不管参考书目有无此书都可以买来看看。此外传播学...

考研传播学怎么复习更有效率??
答:建议略读,重点放在其附有的一个效果研究的进程表,建议可作为传播方法的效果源流框架放在最后复习时记知识点来使用。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 洛厄里,德弗勒本书十四章涉及了14个效果学派史上的重点研究,大部分到如今已是经典研究;由于中大的考试内容涉及研究方法,所以本书的每一章都应归纳出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