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服饰之:魏晋南北朝的首饰与配饰

作者&投稿:函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再加上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融合,这一时期的文化又有别与汉到三国时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上的改变在服饰首饰以及配饰等上面都有所体现出来。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饰与配饰是怎样的呢?魏晋南北朝的首饰与配饰有什么特点?一起来看下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饰与配饰是怎样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饰与配饰,根据文物发现主要有替钗、步摇、梳蓖、指环、耳坠、玉双璃鸡心佩、金奔马饰件、金花饰片和金博山、带具等。以下我将一一的来为大家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饰与配饰。

魏晋南北朝的首饰与配饰种类

替钗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发髻形式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式的簪钗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承假发的钗子。如贵州平坝南朝墓出土的顶端分叉式银簪银钗,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在江西抚州晋墓出土的金双股发钗,长7.5厘米,一股锥形,一股带钩。湖南资兴南朝墓出土铜双股发钗,双股均作锥形,质朴无华,是作固发实用的。

步摇

与高大的发髻相称的金步摇,在内蒙古达茂族西河子北朝墓有实物发现,佩戴方式可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所画形象参照。顾恺之《女史箴图》,彩色绢本,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女史箴》一文而绘。全卷共九个部分,这是其中一个部分,画面为一贵妇席地而坐,一侍女为其理发梳妆。侍女(站立者)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髻后垂有一。这种发式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魏晋以后,再度流行,成为广大妇女的主要发型。在顾恺之的另一幅图卷《列女图》里也有描绘。

梳篦

魏晋南北朝的梳篦出土不多,目前只发现马蹄形素面无纹的梳子。

指环

指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已较普遍,江苏宜兴晋墓和辽宁北票房晋墓出土的金指环,有环面一头狭一头宽,在宽的环面上凿出点纹的,既可装饰,又可在缝衣时作顶针之用,在江苏宜兴周处墓和广州西郊也曾出土钉针。贵州平坝马场南朝墓出土的银指环,外廓作刻齿状装饰。辽宁北票房晋墓出土的另1件金指环,一端戒面有意扩大成长方形,上凿3个相联的矩形托座,托座上镶嵌着3颗宝石,出土时1颗蓝宝石仍附于托座上,另2颗宝石已残缺。宝石周围也凿有花纹,精美华贵。南京象山东晋早期豪族王氏墓出土一只金刚石戒指,金刚石直径1毫米多,嵌在指环方形戒面上。当时称金刚石为“削玉刀”,认为它“削玉如铁刀削木”。据《宋书・夷蛮传》记载,元嘉五年(公元428年)和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天竺迦毗黎国和呵罗单国治^婆州都曾派使进献金刚指环,则金刚指环是外国入贡的礼品。 在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发现了一只戒面雕成兽头形的嵌宝石戒指,呼和浩特美岱村出土1件北魏时戒面铸立狮的戒指,周身用细小的金珠粒镶出花纹,并嵌有绿松石的装饰。

相关推荐:

商朝文化:商朝配饰的有趣之处原来是这些(组图) 魏晋南北朝服饰之:魏晋南北朝妇女发饰 南北朝服饰:简述南北朝时期服饰的特点

耳坠

河北定县华塔废址北魏石函中发现了1对金耳坠,在耳环上挂着5个用细金丝编成的圆柱,圆柱上挂着5个小金球及5个贴石的圆金片,下部为6根链索垂有6个尖锤体,长9厘米多。在四川重庆六朝墓曾出土蓝色琉璃耳。

玉双螭鸡心佩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1件长7.1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的玉雕双螭鸡心佩,可能是一种颈饰的玉佩。玲珑透剔,设计新巧。

金奔马饰件

1984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1件金奔马饰件,高4厘米,长8厘米,链已断,残长13.5厘米,也可能是一种颈饰。

金花饰片和金博山

1981年在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出土一件用金片、金丝、金珠等焊成的金花饰片,繁缛富丽,残长15厘米,可能是一种头饰。左图是北齐金饰,运用了压印、镂刻、镶嵌等工艺。 金博山是帽饰,为身份和权力的标志之一,辽宁北票县北燕冯素弗墓有实物出土。1984年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的瑞兽纹金饰牌,统体有椭圆形浅槽,似原有镶嵌物。

带具

自从东汉晚期,腰上所束的革带为了佩挂随身实用小器具的方便,在带上再装上和环,环上再挂几根附有小带钩的小带子,这种小带子叫做,附有蹀躞的腰带称为蹀躞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蹀躞带,头端装有金属带扣,带扣一般镂有动物纹和穿带尾用的穿孔,穿孔上装有可以活动的短扣针。蹀躞带的形式也是从西北少数民族流传过来的。自南北朝流行开来之后,在中国服饰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并且流传到东方邻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点是什么?
答:魏晋南北朝妇女服饰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 数 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打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及纹样有何特点及发展特征
答: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唐宋,服饰受战争和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整体风格与前朝后代大相径庭。 魏晋南北朝服饰一改秦汉的端庄稳重之风,也与唐代开放艳丽,雍容华贵的服饰风格不同。 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魏晋南北朝服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男装追求褒衣博带的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是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朝代,文人雅士...

传统服饰的魏晋南北朝服饰
答: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服饰有什么变化?
答: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男服服饰: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 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

魏晋南北朝的服饰
答: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

魏晋南北朝是以什么样服饰为主?
答:魏晋南北朝服饰多为笼冠大袖衫。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笼冠的形象与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图象略同,然而时间却比其他资料要早,可见笼冠并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原地区流行以后,才逐渐传到北方,成为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之一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有什么特点?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特点可以概括为:紧身、圆领、开叉。其中:一、男服服饰 1、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2、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

魏晋南北朝的服饰文化
答: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男服服饰: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

魏晋南北朝服饰特点有哪些?
答:魏晋南北朝笼冠大袖衫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笼冠的形象与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图象略同,然而时间却比其他资料要早,可见笼冠并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原地区流行以后,才逐渐传到北方,成为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之一本图为大袖宽衫展示图及漆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有哪些特点?
答:魏晋南北朝服饰多为笼冠大袖衫。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笼冠的形象与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图象略同,然而时间却比其他资料要早,可见笼冠并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原地区流行以后,才逐渐传到北方,成为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