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对苏联有什么贡献

作者&投稿:革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斯大林对前苏联有什么贡献~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总路线,决定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斯大林敏锐的意识到:不加速进行工业化,苏联就会落后被动,必然抵御不住帝国主义阵营的侵略。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二、五年计划的实施
  苏联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采用制定科学严格周密的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国家。苏联在卫国战争前执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未完成)
  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到1941年卫国战争前夕,苏联建成了一大批规模大、设备新、技术先进的大型工矿企业。苏联的钢铁、机械制造、电力、石油化工、汽车、拖拉机、航空、军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的国防实力大大加强,研制出一大批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苏联人民奋斗的历史事例:
  西方资产阶级报刊把苏联的五年计划称为“梦想家的胡话”“红色空想”。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确实存在难以想象的困难,资金、建筑材料、机器、专家均不足。工业化要求苏联人民付出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当时的苏联,自己的粮食都及其紧缺。尽管如此,它还要靠出口粮食换取必要的外汇,购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人民还得从本来不高的收入中,长期扣除相当一部分工资购买工业化公债。当时苏联工人每周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苏联农民更是为了国家建设将自己的农产品低价售出,高价购买工业品,牺牲了自己生活的提高。苏联人民以高涨的革命精神勤奋工作,从不畏惧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到卫国战争前苏联建立大型现代企业9000家,国民经济投资总额2700多亿卢布。苏联的钢铁、机械制造、大型设备制造、电力、航空、国防、石油及重化工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是1913年的10倍。1929年,在建设马戈尼托哥尔斯克和库兹涅茨克两座钢铁联合企业时。有1.2万多名青年响应共青团的号召,奔赴乌拉尔和西伯利亚。他们住帐篷,土窑,吃得半饥不饱,用铁锨和十字镐挖地基,日夜不息轮班作业。仅用了三年两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便建成投产。1932年春。一批共青团员开进了阿穆尔河岸的原始森林,铲除百年大树老根,排干沼泽地,捡起工厂和住房,4年以后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共青城。出现了。在“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掀起了被称为斯达汉诺夫运动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1935年8月30日夜,乌克兰顿巴斯煤矿的青年矿工斯达汉诺夫,采用改进的新技术,用六小时挖掘102吨媒,超过定额13.5倍。人们纷纷向他学习,在生产中革新技术,各单位积极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各种生产记录不断被刷新。苏联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均提前九个月完成。
  7、农业集体化:为使工厂和城市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施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但集体化的经历了一些曲折。到1940年苏联完成农业集体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苏联普遍的建立了集体农庄和国营拖拉机站,苏联的农业改变了落后的状态,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农业集体化保证了工业化的实现。但是农业集体化存在着过粗、过急、违背农民自愿的问题。由于对农业投入不足,苏联农业发展比较缓慢。
  8、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巨大的优势,三十年代苏联人民生活明显提高,一座座崭新的城市拔地而起,居民楼、各种市政文化教育设施迅速兴建,劳动者的工资大幅度提高,人民卫生医疗水平迅速提高,人民安居乐业,苏联基本上消灭了失业,苏联的人均寿命提高由1918年的34岁提高到64岁(1938年)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成就辉煌,涌现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家艺术家,一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诞生,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苏联的文化教育科学水平大大提高。各种犯罪大为减少,黄赌毒黑等社会丑恶现象被彻底消灭。共产主义精神宣传教育被大力弘扬。人们的道德风貌积极向上。

  9、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消灭了剥削和私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斯大林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三、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
  苏联社会主义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苏联在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际形势处境孤立而国内形式险恶的特殊情况下形成的。
  积极作用: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辉煌。苏联仅用了十余年就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大的工业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⑵、苏联迅速摆脱了落后的局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得到提高,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福利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第一次过上了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苏联建成了真正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消灭严重社会丑恶现象的崭新社会。消极作用: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影响人民生活的提高;工业化对农民的剥夺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经济发展粗放注重数量增长,轻视质量、品种、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政治高度集中,官僚主义严重,缺乏人民群众的监督;民主法制建设滞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艰苦奋斗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辉煌的成就,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错误。

斯大林对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进攻,在祖国危难之际,作为最高领袖的斯大林很快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承担起了领导人民反抗法西斯的重任。7月3日,即战争开始后的第12天,斯大林发表广播讲话,他号召红军、红海军和全体公民都应当捍卫每一寸苏联国土,为保卫祖国战斗到最后一滴血。苏联的体制迅速转向战时轨道,西部受德军威胁的企业大部分被搬到了几千公里外的东部地区。在德国法西斯逼近莫斯科,党政机关撤往古比雪夫之时,斯大林决定留在莫斯科,最高统帅的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莫斯科保卫战是在斯大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朱可夫大将担任保卫莫斯科的西方方面军的司令员。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斯大林检阅了部队,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成千上万全副武装的苏军将士从红场直接开向了前线。斯大林善于影响全国的舆论,掌握和支配人民的情绪,特别是当苏联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不少人对胜利没有信心的时刻,红场的阅兵式对于增强人民的信心起了很大作用。激发了全国人民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鼓舞了苏联人民在前线和后方去建立英雄功勋,加强了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

  苏联红军战士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使德军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最顽强的抵抗。据朱可夫统计,从1941年6~12月,德军在苏德以外的战场上只损失了9000人,而在对苏战争的前两个月,德国陆军已损失约40万人,当夏季和秋季战局结束时,敌军精锐部队和兵团在苏德战场共伤亡近80万人。[1]

  苏联是抗击德国军队的主力,抗击着德国70%以上的师,是消灭德国法西斯的主力。“在苏德战场上德军被打死、打伤和被俘1000万人(占其战争中总损失人数1360万人的73%以上)。苏军摧毁了德国大部分军事装备:超过7万架飞机(75%以上),5万辆坦克和迫击炮(达75%),16.7万门大炮(74%)和超过2500艘各种舰船。”[2]斯大林也在战争中成了军事家,他知人善任,先后用过的四任总参谋长朱可夫、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都各有千秋。他善于学习,在战争的进程中逐渐学会了打现代化的战争,成了比较成熟的军事家,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在决定重大战役时,斯大林再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他已经掌握了指挥现代战争的艺术,指挥红军开始胜利反攻。对此,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曾给予充分肯定,称斯大林为当之无愧的统帅。

  在战争中,斯大林除了关注纯军事问题外,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处理经济问题和组织问题。苏联经济迅速转向了战时轨道。至1942年1月,西部受德军威胁的企业1523个,其中1360个是国防工厂,被搬迁到几千公里外的东部地区,并很快投入了生产。国防工业在1941年仍然生产了12000架作战飞机、6500辆坦克、近16000门大炮和迫击炮。苏联人民在战时拆迁工厂和恢复生产中建立的功勋,就其规模和对祖国的命运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可以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最伟大的战役相媲美。

  斯大林也善于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他“不是以共产党人或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袖的姿态参加战斗的;他抛开了意识形态,以一位民族主义者和爱国者的身份来保卫神圣的俄国”[3]。斯大林懂得把俄罗斯的战斗传统与对人民英雄业绩的颂扬结合起来,以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觉性,激发他们为了捍卫荣誉和尊严而去牺牲、去战斗。战争一开始,斯大林便命令在他的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的墙壁上悬挂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肖像。他在红场阅兵式上的演说也提出:“让我们伟大的先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英勇形象,在这次战争中鼓舞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4]根据斯大林的倡议,设立了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纳希莫夫等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名字命名的勋章。对于建立功勋者,斯大林能及时予以奖励,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有36000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恢复了军官的肩章制度,军官的制服也更加绚丽了,增强了军人的自豪感。

  斯大林对苏联最大的贡献就是继承了列宁的事业,完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

  • 斯大林对那一历史时期共产主义势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起了重要作用,多数人都承认斯大林对于苏联成立后政局的稳定、以及苏联经济军事发展的巨大贡献.他统帅苏联红军为打败法西斯德国以及同盟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斯大林抓住英法等欧洲国家衰落的时机,筹划安排战后的世界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的大国地位在经济、军事和国际政治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加强,最终成为与美国共同主导世界事务的超级大国,使苏联成为世界最强国之一,共产主义扩展到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中.

  • 不仅如此,而且:

    1、在执政前组织领导察里津保卫战,击败白卫军,保卫苏维埃俄国,并与列宁一起缔造了苏联;
    2、执政前中期运用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很快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3、执政后期领导苏联人民展开卫国战争,击败纳粹德国,解放了东欧地区,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最主要的贡献是打赢了二战,并且在这之后为苏联争取到了大量的利益(主要是领土),各种重要的军事武器(如喷气式战机、核武器等)也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研究出来的,三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的农业和工业(主要是重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党内争斗取胜是不可能的、打败强大的德军是不可能的、短时间内使苏联变成经济强国是不可能的……。把多少不可能变成可能,任何都承认: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世界伟人!

全世界一片大萧条的情况下,苏联经济一枝独秀,使苏联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这不仅是苏联经济的发展,也为苏联抵御希特勒的入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这样的奇迹在当时也造成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全世界泛滥。

对苏联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谁?他一生有什么光辉的事迹?
答:换句话说就是消灭私有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和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差不多,这样做使得苏联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了大进步,在二战中打败了德国,这个成果是世界史上很辉煌的一页,使苏联成为了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注意斯大林是战时苏联领导人,这个也是影响力的一大砝码。斯大林以后的5位...

斯大林对苏联的贡献
答:1917年,斯大林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这场革命,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斯大林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如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为建设苏维埃红军和保卫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卓越...

斯大林是如何把苏联打造成了足以抗衡美国的世界强国?
答:而是看外交政策。虽然斯大林违背了列宁意愿,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做法,也是巩固了苏联的政府的权力,发展了社会主义,他的初衷是正确的,但是做法有点偏激,也正是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苏联的农业停滞。所以斯大林对苏联是有功也有过。不可置疑的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逐渐成为世界上强国之一。

俄罗斯曾是以农耕为主的穷国,它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答:斯大林是苏联非常有名的一位领导人,在列宁之后,斯大林对于苏联的领导力是举目共睹的。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前身就是苏联,苏联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二战时期以及二战之后,苏联可以和美国分庭抗争,当时的世界格局就是以苏联以美国为首,在这样的情况一下斯大林对于苏联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我们都知道...

怎样评价斯大林?好还是坏?
答:A 斯大林的功过一生 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从历史角度上看,斯大林有贡献:一、继承了列宁的遗志,创建了苏联。二,带领苏联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使苏联在十几年内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三、领导苏联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四、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

普京称斯大林为“国父”,其背后有什么含义?
答:由此可见斯大林在苏联的贡献是多么的重要。普京这种客观对待历史的态度值得赞赏,那是现在重塑斯大林这面旗帜对于解决俄罗斯的现实问题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是不是告诉全世界俄罗斯也有着解决本国的经济结构升级的问题,也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呢?

斯大林对苏联的工业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答:这种政策由于有苏联国境外的许多国家效仿,经过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达到了目的。尽管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是非常成功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虽然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是却治愈了战争的创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大国。

原苏联的斯大林,赫鲁晓夫,柯西金三位领袖人物对本国作用和贡献是...
答:赫鲁晓夫,爆炸了原子弹,上了卫星,载人航天。。。苏联奇迹一个接着一个,如日中天,什么都敢干,都干的出来。他臭批斯大林,搞了一些皮肉而非筋骨层面的改革,本来不算多大的事,但因为后来的历史发展而常被提起。柯西金总理算是改革派比较出色的一个领导人,但是改革既没有力度,也没有规模,给的...

斯大林用了哪些手段,将苏联变成了一个霸权主义国家?
答:那么,斯大林究竟对这个国家做了什么呢?为了实现苏联的霸权,斯大林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苏联为核心建立一个阵营。这种想法在苏联建立之初便有过施行,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曾经是一个阵营的雏形。不过共产国际的使命更多是团结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对包括俄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革命运动都有过帮助,而这...

评一下斯大林的功和过?
答:包括他对其他国家的功和过,可以说斯大林对其他国家来说从来就不是一个高尚的人。所以很多人不喜欢斯大林,因为苏联确实在自己的利益面前经常践踏他国尊严,但是从客观上来看,斯大林对国际也是有很大功劳的。哪怕是出于私心无意间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他毕竟还是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