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之读书法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藏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译文:

读书只有牢记,那么每天才能渐渐有所长进。 陈晋之一天只读书一百二十多字, 于是没有什么书不读了。 

这就是说一天(读的书)不多,(但)一年下来就有很多了。现在谁不读书, 每天将要读几千字, 开始很高兴,然而读过之后随即就忘了,即使一年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何况一天呢? 

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 到了现在每当想起自己腹中诗书不多十分空虚, 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

原文:

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

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扩展资料:

阅读启示

读书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精读记牢,积少成多。不要求快求多,要扎扎实实记牢。不能囫囵吞枣,否则就没有效果了。陈晋之的这些读书方法,虽不十全十美,但对我们还是有启发的。

作者

陈善,出生于宋朝,字子兼,罗源(今属福建)人,乾道年间进士,约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曾被任命为国子监学录,但尚未赴任就去世了。

著有《扪虱新话》一书(也作《扪虱新语》),初名《窗间纪闻》,是笔记作品集。此书兼涉经史子集,可从中窥见当时学术思想、流派等相关问题,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收录《扪虱新话》一书,并对此书作者、内容加以评述,但与史实多有出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晋之读书法



<陈晋之读书法>文章的翻译
答: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记牢,就可以进步。陈晋之一天只读120个字,就不再背书了。就是说的读的太少,1年下来就很多。现在的人谁不读书?每天都背1000多字,开始很高兴,后来就慢慢忘了。1年连120个字都记不住,何况1天呢?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现在看着自己肚子里没什么货,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

陈晋之读书法
答:1.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记牢,就可以进步。陈晋之一天只读120个字,就不再背书了。就是说的读的太少,1年下来就很多。2.所谓日计不足,岁(年)计有余者。3.今人日将诵数千言,然旋读旋忘 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

如何读书才能记牢?
答:1、 制定读书计划:要想记牢书本上的知识,首先要做的是制定一个合理的读书计划,将书本上的内容分成分段,每次读完一个分段就作一次总结,以此来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2、 加深理解:通过整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书本上的内容,并且能够把书中的知识点与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结合,...

读书贵在牢记文言文
答:一个人读书就在于要牢记,这样每天就会有长进。陈晋之一天只读一百二十个字,长年累月地这样就没有不读的书了;这就是所谓按日计算似乎不足,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现在的人谁不读书呢,有些人每天要读上好几千字,开始时好象挺高兴(很有收获),然而随读随忘;这样下去,虽然是一年,也记不住...

求 陈晋之读书法 埳井之蛙 愚溪 三篇文言文的翻译
答:如果说有古今异义的话,应该是“漱涤”一词,今义:治疗学术语,又称含漱。用含漱药物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多用于清热解毒,祛腐除脓等。古义(文中意思):(对应翻译)驾驭 如果硬要再找一个古今异义的话,“牢笼”应该也算,虽然古时的牢笼和今天的牢笼意义差不多,但这里的牢笼显然不是...

《陈晋之读书法》文言文答案
答:就算读的再少, 1年积累下来也会有很多。 现在的人谁不读书? 每天都诵读1000多字,开始很高兴, 但是很快的读完,又很快的忘记。 1年连120个字都记不住,何况1天呢? 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 现在看着自己肚子里没什么文墨, 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 道理:读书勿贪多,贪多嚼不烂,...

这些文章的翻译
答:就可以进步。陈晋之一天只读120个字,就不再背书了。就是说的读的太少,1年下来就很多。(120×365天)现在的人谁不读书?每天都背1000多字,开始很高兴,后来就慢慢忘了。1年连120个字都记不住,何况1天呢?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现在看着自己肚子里没什么货,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

哪为好心人能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训学斋规》
答: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读书牢记则有进益》 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虽然,况一日乎...

课外阅读只读文言文
答: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选文内容只要把“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这一句的意思理解清楚即可。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

《扪虱诗谈》的翻译
答:又称:“诗人有俱指一物而下句不同者,以类观之,方见优劣。”如杜甫“醉把茱萸仔细看”、韩偓“池面鱼吹柳絮行”,王勃“珠帘暮卷西山雨”,均较其同类诗句为优。所云“以类观之”,不失为鉴裁之一法。论评诗,谓“文字各有所主,未可优劣论”,“文章似无定论,殆是由人所见为高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