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单5个柜子没有显示总件数,只显示每柜件数

作者&投稿:闻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当前提单差错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一套提单(一式三份),出现三个出单日期。

  2. 一套提单只有一份有签章,其它二份未签章。

  3. 提单唛头不按明细单要求格式而擅自变形、变行。

  4. 明细单上注明的目的港提单没有标出,只有卸货港,造成与信用证不符。

  5. 提单的包装件数有时没有总计,特别是集装箱运输。

  6. 提单签发人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身份,若是由代理签发,要明确表明自己是谁的代理,谁是承运人。

  7. 有时漏鉴“on board”。

8. 货名描述遗漏多,主要是对产品不熟,拼写马虎。

  9. 发货人、通知人、提单抬头也出现拼写错误。

  10. 提单上有的栏目,不谙其意照搬明细单用词,如明细单表明,提单上要注信用证号码,缮制提单时,照样打上“L/C NO”而不表明具体号码。

  分析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大致是:

  一、货代和承运人往往从运输角度来考虑提单的缮制,对托运人收汇的安全关注不够,就拿上面谈到的目的港在提单上不标明,而只有卸货港,造成与信用证不符,托运方对承运方提出质疑,还坚持认为没有差错。因此对提单的三个作用——收货凭证、运输合同、物权凭证之外,还应增加一条提单缮制应符合国际贸易结算的要求。

  二、提单的大部分差错是承运方制单人员的粗心大意,毛病出在操作者,其实质是承运企业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必须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三、外贸企业的制单人员也要重视明细单的缮制,不要以为自己明白的事,承运人也会明白,从而使用省略语或贸易上的习惯用语,导致提单的差错。

以上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提单5个柜子没有显示总件数,只显示每柜件数
答:当前提单差错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 一套提单(一式三份),出现三个出单日期。2. 一套提单只有一份有签章,其它二份未签章。3. 提单唛头不按明细单要求格式而擅自变形、变行。4. 明细单上注明的目的港提单没有标出,只有卸货港,造成与信用证不符。5. 提单的包装件数有时没有总计,特别...

提单上没有注明箱数,装箱单上怎么做
答:第二个办法就是改提单协成240CTNS.

新人,有个问题要问,海运提单可不可以不显示件数
答:很遗憾海运提单主单上上必须要显示数量。但是显示的是一般外包装的大数量可以不显示明细小数量。但是如果是分单你可以和货运代理协商下 如果他们同意也可以不显示。

麻烦问一下,提单的件数和实际出货的数量不符,怎么办?
答:首先是同客户沟通,告诉他解决的方法.是做整箱的吧.不能改AMS 的话只能按AMS 报的来报关,出提单,也就是说报关要报450箱,提单上也显示450箱,发票金额打实际出货的金额,是427箱的的货的金额,这样客户在DP付款的时候是不存在多付少付的问题.如果是整箱客户拿了提单是提整个箱子的,所以少了23箱是不...

集装箱装了箱数,又装了个数,数量怎么显示在提单
答:分类型记录即可。在传统的件杂货运输方式下,根据海牙规则和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在承运人签发的提单中,只需记载货物的件数或重量或容积。而汉堡规则则要求在记载货物件效的同时,还必须记载重量或以其它方式表示的效量。我国《海商法》规定,应该记载货物包数或者件数和重量或者体积。

提单上的箱数比实际少了4箱,我装的是整柜,共5个木箱包装,但是提单上只...
答:目的港是哪里?提单件数和实际件数必需一致,实际件数和清关资料必需一致,要保持单单相符,否则目的港清关无法清关,何况你东西少,太明显了,万一是监管仓库,还会产生罚金 船开后改单没有多少费用,最多200-350RMB,需要改单的

有一箱货不报关提单上也不显示品名,件数要加进去吗
答:一箱货不报关提单上也不显示品名件数要加进去。不上报的货属于来路不明的黑货,是不正当的,需要上报才能明确来源。偷渡是偷越国边境,是指自然人违反出入国边境管理法规,在越过国界线或者通过法律上的拟制国界时,不从指定口岸通行或者不经过边防检查。

提单上没显示包装件数,箱单上应该怎么写(英文)?急急急!
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太菜鸟了。当然是在装箱单上写上具体的箱数。比如100箱 写100CTNS

最近出了四个小柜·出了一份提单,但是其中的一个柜子在提单上少显示的9...
答:整柜少写几箱不会影响的。一手承接商检:全国服装 鞋子 板材类 开关、断路器、焊管 螺纹钢 C型钢 角钢 钢管 工字钢等钢材 日用瓷卫生瓷,按摩器 LED灯 节能灯 装饰灯 灯座 灯泡 电缆电线 滕柳竹草木 毛毯 玩具(毛绒 塑料 电子 电动)报关、产地证,各地核销单 ...

产地证里面有显示配件2箱,但提单里面没有显示配件,这样客人清关会有问...
答:应该看你这个配件这个词在品名中充当什么样的作用,因为关系到进出口关税的问题。如果没“配件”这个词,意思差不多,那就没关系。如果表明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产品,那就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