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分哪三级

作者&投稿:戎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哪些岗位采取三级防护?~

1、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及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
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以预防、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设施、装置或用品。
3、加强设施防护与配备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防护用品。
4、公告与告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一级防护标准
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2、二级防护标准
使用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
3、三级防护标准
三级防护的适用范围是与传染病人群密切接触、负责标本采集、处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医护工作人员,除了按二级的防护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防护,可将护目镜、防护口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扩展资料:
一级防护标准着装:标准预防制度: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级防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级防护

三级防护标准及适用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最大限度降低防控人员感染风险,为不同岗位人员科学提供防护措施,现将三级防护标准明确如下:

一、一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戴一次性使用手套。

适用人群:1、标本运送送检人员;2、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人员;3、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二、二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适用人群: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流调人员、观察或确诊病例流调人员;2、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家庭或可能污染的场所消毒人员;3、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人进行转运的医务人员和司机;4、进入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人员。

三、三级防护

防护标准: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或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适用人群: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例进行样本采集人员;2、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近距离治疗操作医务人员;3、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四、其他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需佩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

1. 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的医护人员。

需用到个人防护用品(PPE)为工作服、外科口罩。

2. 一级防护

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急)诊医护人员。

需用PPE为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普通隔离衣(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发热门诊)。

注意区别于一般防护,增加部分区域普通隔离衣和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

3.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传染病或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需用PPE为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屏、医用防护服、乳胶水套、一次性防水鞋套。

注意区别于一级防护,必须增加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医用防护服、乳胶手套和防水鞋套的使用。

4、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传染病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的医护人员。

需用PPE为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屏、医用防护服、一次性防渗漏隔离衣、乳胶手套、一次性防水鞋套、防水靴。若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时,可无需戴防护眼镜和医用防护口罩。

注意区别于二级防护,必须增加一次性防渗漏隔离衣和防水靴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的使用。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 (3) 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 (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