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孽没鳌拜和索额图重康熙为何对这些人用极刑

作者&投稿:夏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康熙再立皇太子胤i后,由于旧有君储等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以,很快就又爆发了康熙严惩皇 *** 事件。而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又是以”托合齐等会饮案“为开端。

托合齐原为安亲王家人,后转为内务府包衣,曾任广善库司库。以其为定嫔之兄、皇十二子之舅,受到康熙帝信任,并于康熙四十一年六月出任步军统领一职。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十日,又以托合齐有病为由,将其解职。

要知道,在清朝,步军统领一职可不是谁想当都能够当得上的。因为他时常要在皇帝身边,所以,他首先必须是皇帝格外信任的人。当然,只要当上步军统领的臣子,就一定又是皇帝格外宠信的人,托合齐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担任步军统领期间,康熙对他的宠信绝对是非同一般的。

比如,托合齐担任步军统领时,“多有欺罔不法之事”,或者说他总干坏事,已经到了肆意妄为的地步,有史料就记载:“如出行必用亲王仪仗等”。不光如此,托合齐的许多不法行为已引起满朝文武百官的不满 ,进而纷纷上书参劾他,康熙见了,却又始终没有对他加以追究。可见,当时托合齐是如何深得康熙的宠信。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还是终于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并很快在康熙的关注下,迅速酿成了一个大事件,即后来有名的““托合齐会饮案”。

事情的起因同样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只是时间已是冬天。在这个冬天,郡王多罗安去世,一向张狂的托合齐不顾正在多罗安郡王丧事期间,竟纠集部分满族官员,多次在都统鄂善家聚集、宴饮。这按清朝律制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被人告发。 前面说了,本来托合齐是康熙的宠臣,这件事被康熙知道后,康熙也是准备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可是,待他细细琢磨一番之后,又突然觉得这事又非同寻常。因为这些参加宴饮人的身份都非同一般,他们分别是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还有八旗的一部分主要军官等。 而让康熙很快警觉起来的是。这些人的手上不但都掌握有很重的兵权,尤其托合齐,他是步军统领,直接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等康熙派人背后暗暗一查,又是让他很吃一惊,因为这些人不但是他的重臣,更是太子的人。

一时间,康熙便变得无比愤怒起来。康熙变得无比愤怒,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一直不以为太子争位。或者说,太子争位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太子本人,而是在太子周围的这些人,所以,康熙恨太子周围的人比恨太子更甚。因为这些人极有可能会不惜以武力逼迫自己传位给皇太子。

再说清楚一些就是,康熙更坚信太子本人没有丝毫异心,而是他的党人在鼎力拥戴他策动他。后周时的赵匡胤,他的手下们不就上演过一场“黄袍加身“的好戏吗?所以,一旦查清楚了被自己十分宠信的托合齐竟是太子一伙,康熙的愤怒自是可想而知,当即要托合齐“以病乞假”辞职。

随后,也就是在托合齐被解职之后,康熙帝又在畅春园大西门内箭厅召见诸王、贝勒、文武大臣等,宣称:“诸大臣皆朕擢用之人,受恩五十年矣,其附皇太子者,意将何为也?”于是,当场逐个质问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等。众人矢口否认结党。但康熙帝证据在手,也不多听他辩白,当下下令将他们锁拿候审。另外,又将已解职的步军统领托合齐,拘禁宗人府。

一件小小的“托合齐会饮案”,很快就酿成了一桩大案,以至凡是 *** 的人,该革职的革职,该赐死的赐死。而最惨的又是“托合齐会饮案”的领头人托合齐和齐世武。

因为康熙下旨逮捕托合齐后,托合齐不久就病死在了狱中。但等案子彻底查明之后,康熙并没有因此放过他,而是采取了相当极端的处罚手段,下令将托合齐“锉尸扬灰”,而且不许收葬。

而相比之下,更惨的应该又是齐世武,在1712年康熙指责他“谄事”太子之后,居然残忍地下旨用铁钉将他钉在墙上,以至齐世武在墙上呼号数日才死。(原文来自美丽华北的头条号)



索额图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又被康熙定为“本朝第一罪人”?_百度知 ...
答:康熙对索额图的退兵之计感到十分羞耻,当时就气得泪流满面,说:“朕只想剿灭噶尔丹,不知索额图竟将我看成这样一个人。”索额图被痛斥后,觉得没脸见人,回京后就提出乞骸骨。但索额图被退休后,不甘寂寞,便勾结党羽,奉迎胤礽,企图东山再起。这时的胤礽也早已经让康熙不满,索额图经常与他...

鳌拜很坏,康熙为何说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却不这样评价鳌拜?
答:因为鳌拜和索额图两个人的性质完全不一样。鳌拜是虽然手握重权,但是他几乎都没有动过,想要谋害皇上的心思。就像他很早以前就手握几十万大军,屡立战功。当时皇帝年幼,如果他有想做皇帝的心思,那么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可以选择取而代之。但是他没有,对于康熙来说,鳌拜仅仅只是一个太不收敛的权臣,总...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饿死除鳌拜平三藩的功臣索额图?目的是什么
答:这样一来,康熙就很难办了,而如果只弹劾明珠一人,不牵扯到他人,那么明珠的党羽也就不会出头,朝政也就不会发生大的骚乱。结果,明珠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被捕下狱,等待他的将是身首异处、家破人亡。但同时,明珠想到了一个能够救自己的人,就是他的政敌索额图。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政治对手“救”...

康熙为何要除掉鳌拜?
答:这实际上是满清旧贵族坚持掠夺平民的政策和康熙与民平安政治上的斗争。三、把持朝政,导致被杀。康熙和孝庄太皇太后作了大量工作,先是娶索尼孙女做皇后,使索尼支持康熙,并提前在14岁亲政。但索尼不久病死,鳌拜没有了顾忌,履履犯忌,最严重时,自己写好了诏书,到御案上强行盖印,根本没有还政的...

康熙为何要除掉鳌拜呢?
答:布告天下,咸使闻之”。从此,康熙就开始定期听政,令鳌拜等人仍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处理政务。康熙亲政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政务问题上开始形成自己的主见。在康熙逐渐掌权的过程中,他与鳌拜的矛盾也开始凸现,但鳌拜权力很大,康熙处于下风,很多旨意难以推行,苏克萨哈冤案就是其中一例。

康熙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不是说鳌拜是第一罪人,这是为什么?
答:六岁登基的康熙,对朝政的认知能力似乎还不太够。在以索尼为首的四位大臣帮扶下,康熙才能把这江山坐稳啊!索尼为了牵制鳌拜,把孙女嫁给了康熙。索尼瞬间成为国丈爷,自然也鳌拜身上帮康熙拿回了一些权利。鳌拜当时只是欺负年幼的皇帝,并没有残酷的伤害康熙,康熙最后也只是将鳌拜终生囚禁。而索额图得罪行...

康熙称索额图为罪人,却闭口不提鳌拜,这是为何?
答:康熙八年,康熙智擒鳌拜,终结了鳌拜为所欲为的日子,但是从结局来看,康熙并没有动过杀他的心思,仅仅只是定罪30条,并且最终还是念及旧情,仅仅只是革职查办,将鳌拜幽禁起来而已。所以,鳌拜的所作所为只是片面的,它确实对皇家有害,但是不能伤及根本,只要及时处理,不足危害,但是索额图却不相同。

为什么索额图一直都是出馊主意还能得到康熙的重用?
答:所以康熙皇帝才会重用索额图。三、索额图对康熙皇帝很忠心最后,索额图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其实也是因为索额图够忠心,当初康熙皇帝的大权都是在鳌拜手中,后来康熙皇帝就是在索额图等大臣的帮助下夺回皇权的,索额图对康熙皇帝也是一直忠心耿耿,所以康熙皇帝才敢重用他。

同样是大清第一的股肱之臣 康熙为什么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
答:(索额图剧照)鳌拜的30条罪状中,大多都指向了他结党专权,把持朝政,大肆培植亲信,随意任免官员;肆意妄为,无视圣上,不遵人臣之道,骄横跋扈;另外还加了些不痛不痒的罪名,如妄议皇后册立,私买奴仆,擅养死士等。即使这样,在康熙擒拿鳌拜时,鳌拜自始至终没有反抗,束手就擒。只是掀开自己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