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人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出自: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苏舜钦。原文如下: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路遥千里,难断相思,人虽不至,心向往之。

翻译:明月千里寄相思,明月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高山阻隔在我们中间,他也因为与我们的相思有关而变得更有价值,正因为我们相隔千里,相思才更显得珍贵。虽然我们不能相约,但我的心早已飞向你那一方。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说明作者对于所处的环境非常高兴,从而赋予身边的山山水水以感情。

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

“近水遥山”对“清风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与“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



什么本无价什么皆有情?
答:出自: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苏舜钦。原文: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路遥千里,难断相思,人虽不至,心向往之。释义:明月千里寄相思,明月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高山阻隔在我们中间,他也因为与我们的相思有关而变得更有价值,正因为我们相隔千里,相思才更显...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人虽不至,心向往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的作者”
答:上联:“明月本无价”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高山皆有情”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人虽不至,心向往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水调歌头》。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什么本无价,什么皆有色?
答: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原文: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路遥千里,难断相思,人虽不至,心向往之。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人虽不至,心向往之什么意思?
答:明月千里寄出相思,明月的价值自然是无法衡量的,即使有高山阻隔在我们中间,但也因为与我们的相思有关而变得更有价值,正因为我们相隔千里,相思才更显得珍贵。沧浪亭上刻有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此联为清代学者梁章钜为苏州沧浪亭题的集句联,该对联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

有哪位大侠知道“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的出处和意思
答:宋代名园沧浪亭的美在于借景,通过内外两道长廊,集园内古典建筑、红花绿树、碧水青山等自然景色融一体。沧浪亭石柱上的联语道出其中情趣: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此联更是一幅高超的集引联,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经大师契合,相映成辉。清风明月...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什么意思
答:根据佰学网资料显示,“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意思是:明月千里寄出相思,明月的价值是无法取估量的,高山阻隔在你我之间,明月和高山也因为我们彼此的思念而变得有情。“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和苏舜钦的《过苏州》;原文欣赏: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路遥千里,难断...

清风明月本无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

清风明月本无价的下一句对联?
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是镌刻于苏州名园沧浪亭石柱上的一副楹联。上联出自北宋名臣欧阳修《沧浪亭》中的诗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的上句。下联出自沧浪亭始建者、与欧阳修同时代的文人苏舜钦《过苏州》中的诗句“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的下句。上下联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