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民歌风格特征形成原因

作者&投稿:宋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由于民歌源自劳动人民的歌唱,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劳动人民地位较低,他们的歌曲也受到轻视。元、明、清三代时,甚至有皇帝禁令禁止唱民歌。关于民歌的历史记载很少,但从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陶盆上的舞蹈图像来看,六千年前的母系社会已经有了歌舞活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不可分割的,至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保持这种传统。古代文献《淮南子》提到古人搬运木头时会唱劳动号子,显示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关。观察不同民族的民歌,如阴山岩画上的歌舞图像、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满族的《萨满调》等,可知原始民歌与巫术等原始宗教活动有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反映了西周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民歌,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楚辞》则是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基础上,经屈原整理加工,展现了浪漫主义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汉乐府民歌则以故事歌为主,如《孔雀东南飞》和《本兰从军》,反映了战争和封建礼教的苦楚,影响深远。汉代以后,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开始明显分化。南北朝时期,我国各民族大融合,民歌分为南朝民歌(南方民歌)与北朝民歌(北方民歌)两大部分,显示出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唐代和宋代是封建文化兴盛时期,内外文化交流促进了音乐发展。元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民歌数量增多,人民性更加强烈。清代末年,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反封建、反侵略成为近代民歌的主题。20世纪以来,民歌进入新阶段,反映人民革命和抵抗外来侵略的新民歌繁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民歌进入新阶段,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大量涌现。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不少民族无文字,民歌仍是其主要艺术形式。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为基本特征。
答:民歌的风格,因地区、民族等不同而异。傣族民歌明丽,赫哲族民歌粗犷。汉族民歌,北方的多偏于豪放,南方的一般比较婉约。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民歌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

山歌的音乐有怎样的特点?
答:2、旋律进行起伏较大。3、上下句结构的较多(南方有一部分五句子体的)。4、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小调的形态特点:1、节奏较匀整。2、旋律进行较婉转、细腻。3、多为起承转合的规整结构。4、歌词往往有多段(分节歌),并常用长短句。山歌是一种中国民歌的类型,是农民、牧民在...

...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造就了民间音_百度...
答: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不同的民族风格。A、B、D三项都是对上述特征的正确说法,C项不符合实际,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有二胡、高胡、锣鼓等,“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唢呐和扬琴,它将北方吹打乐器唢呐与南方弹拨乐器扬琴混在一起显然是错误的。

南方,北方音乐特征
答:北方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 其风格细腻优雅。

怎样找到湖南民歌的艺术特点,至少要两千字。谢谢
答:汉族民歌区在六个区中属于最大的一个,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的南方,从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虽同属汉语,但各地方言不同。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多种特征。另一方面汉族在北方草原民歌区、西北半农半牧民歌区以及西南高原多...

民歌的分类和各自的特征?
答:民歌的分类:高原山歌、劳动号子、稻区‌“田歌”、城镇‌“小调”、云岭‌“双声”。特点:1、高原山歌 节拍、节奏较自由(即便主体部分节奏规整,也往往在乐曲起始部分增加一个呼喊(如《弥渡山歌》)。旋律进行起伏较大。上下句结构的较多(南方有一部分五句子体的)。歌词往往只有...

我国民歌一般分为哪三大类?分别说出三大类的特点。
答:中国汉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区分,可概括为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类别。一、劳动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二、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爬山调、 神歌)三、小调: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 花调)...

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并举例说明
答:它是一种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起来的民间欧谣。它伴随着劳动节奏歌唱,与劳动行为相结合,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等特殊功能。如:福建民歌《采茶扑蝶》、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时政歌 时政歌以民谣居多。它一般篇幅短小,句数和字数都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式。鲜明性是其主要特点。

陕南民歌类别划分
答:其中,汉族民歌区规模最大,涵盖了从寒冷北方到温暖南方,从西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的广阔地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丰富多样。虽然都使用汉语,但方言差异显著,南北方、东西部的民歌风格特征各异。值得注意的是,汉族民歌区在其他几个文化区也有大量人口,如北方草原、西北半农半牧和西南高原地区...

关于国内外民歌的历史
答:纳西族的相会调,在大量运用谐音同时,通篇以物拟人,如用蜂花、鱼水相会,比喻男女间的爱情。 民歌的风格,因地区、民族等不同而异。傣族民歌明丽,赫哲族民歌粗犷。汉族民歌,北方的多偏于豪放,南方的一般比较婉约。但同为南方民歌,吴歌又比楚歌更显细腻。同是花儿,不同民族或地区,也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