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话的方言词汇

作者&投稿:诸葛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营口的方言是什么?~

华北东北次方言(狭义的北方话)
例如
营口银 -- 营口人上肖(2声) -- 上学家巧 -- 麻雀,鸟粗溜 -- 溜达糖梨膏 -- 糖葫芦指定 -- 肯定杀愣(1声) -- 赶快,赶紧砢碜 -- 难看鸟(1声)儿敲地 -- 安静地埋汰 -- 不干净,脏得瑟 -- 装老了 -- 很多,非常多天夜 -- 天热愣(1声)东西 -- 扔东西上该,上市场 -- 逛街磨叽 -- 磨磨蹭蹭,慢吞吞聊欠儿 -- 聊闲坑吃瘪肚 -- 说话吞吞吐吐玻璃盖 -- 膝盖唠嗑 -- 聊天衣服斤不斤 -- 缩不缩水生易 -- 生日赶趟 -- 来得及以巴 -- 尾巴闺娘 -- 闺女,女儿瞎吃吃 -- 瞎说,胡说编白话 -- 说谎棉脑 -- 棉袄脑不脑和 -- 暖和干哈呢,干啥呢 -- 做什么呢花胡铁 -- 花蝴蝶得(dei-3声)没得着 -- 抓没抓着拢梳 -- 梳子油子笔 -- 圆珠笔牛又 -- 牛肉

营口方言属于胶辽官话中较接近普通话的方言。

声调:用五度标记法,四声平均为312,24,213,41,阴平读降调,其它调比普通话整体低一度。
调类归属方面,古清音入声字今读上声。

声母:平卷舌不分,南部全平舌,北部与北京官话区(锦州、盘锦一带)接壤处全卷舌。

韵母:一般无圆唇音。凡bo、po、mo、fo音节均读为be、pe、me、fe。北部韵母接近普通话,南部韵母简化,双元音多简为单元音,例如ai读单元音ε。

另外,古“蟹止三臻”四摄合口一三等韵的端系字一般无[-u-]介音,即:在d、t等辅音后,大多uan变为an,ui变为ei,如“腿短”těidǎn。


我是丹东的,胶辽官话是我的本行。

哎嘛——感叹
胡铁——蝴蝶
拢梳——梳子
糖梨膏、犁膏——糖葫芦
磕了——被折磨惨了
没治了——没救了
长豆——豇豆
焦酸——非常酸
镏子——戒子 (金镏子)
萝贝——萝卜 (胡罗贝)
卡了——摔了
洋柿子——西红柿
犯车车、打罗罗刚--相互争辩
后金娘——后背、后脊梁 (后金娘细痒)
脖梗子——脖子 (后脖梗子木了)
叽歪、叽闹闹——不耐烦的语气和口吻
急了个生——指不对付的人见面的状态
不给好脸、没给好脸——不好的态度
赶紧——快些
折服——服气
刁歪——不讲理
铰——剪
烂糟糟——乱七八糟
被、败——别
不好条理——不好对付、不好糊弄
不让锵——很厉害,不甘心
熊塞(三声)样、德行——表情难看
又——肉
待银亲——指小孩很可爱,讨人喜欢
稀罕——喜欢
工夫——时间或精力 (没工夫)
yong二声--荣 (光yong二声--光荣)
远——软 (希远、面--很软)  夜——热
齁咸,齁嗓子--非常咸
电遇子——电褥子
家巧——麻雀
不善乎——不容易,不简单
银——人
孬——炖(孬鱼、孬汤 天津移民口音)
烀——蒸 (烀地瓜、烀茄子)
老、可——非常
埋汰——脏、环境不好
掉相、掉链子——丢人
磕碜——难看  闺宁——女儿 女孩
帮硬——很硬
老了、老鼻子了——很多
耍怪——出洋相
腚、屁呼蛋子——屁股
瞎掰——胡说
赶趟——来得及
选儿巴——显摆
滚刀又——艮
囔囔踹——窝囊(还用在买肉吃,指那些肥烂肉)
脑混——暖和
不够手——不讲义气
特(te三声)勒——邋遢
瞎咧咧——信口开河、胡侃
卖单儿——发呆,走神
蚂蛉——蜻蜓
意本——日本
多前儿了——什么时候了
可劲造——多吃点
恶臭——非常臭
豁楞——搅和
秀咪——腼腆,不好意思,憨态可掬的样子
不忿——不信,不服
哈(四声)拉味儿——油脂性的食品发霉变质后,产生的气味
借比儿——邻居
长虫——蛇
扒瞎——说话虚假成分大,顺嘴跑火车
各应——烦人,讨厌
秃噜——事情没办好
瘪犊子——混蛋
二倚子——不男不女
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
吭呲瘪肚——速度慢,吃力,费劲儿
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
细痒——痒痒
胡嘞嘞、胡咧咧——形容胡乱说 祸祸——践踏,糟践
掺攉——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
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
吁叨--絮叨,例如:那个老伙计,那点破话翻来覆去、吁吁叨叨、磨磨唧唧的跟和尚念经似的,我这个心烦呐
猫赖、有鬼儿、吃苍蝇——耍赖
好信儿——好奇
冲——蛮横
害事——挡碍,障碍
不挡害——没关系,不影响
五迷三道、迷迷瞪瞪--神志不清
玄——说大话
呲溜——脚下滑动
有章程——有能耐,有办法、办事有条理
蹿稀——腹泻
寸劲儿——巧劲儿
二五眼——能力差
发苶(nie二声)——精神不振
打把势——睡觉不老实,总翻身
兴许——有可能
估莫——估计,也许
虎——又鲁莽又笨
大该——大街
牙碜——食物里面沙子多
碗架(jia四声)柜——厨柜
棉猴——棉大衣
胰子——肥皂
整景儿——整事、装相儿
突噜扣——事没办好,东西没固定好松了
吐露皮了——比破皮严重一些,例如:跑卡了,腿锵破了,吐露皮了。
先头——刚才,事情开始的时候
撩了——跑了
杨树拉子——毛毛虫
罢瑟(轻声)——在水或泥里走,脏脚或鞋在地上留印
藏猫猫——捉迷藏
板正——规整、干净
不着调——不正经地
夹剪儿——指甲刀
稀能(四声)——泥泞
瞎次次——胡说
耍唬——骗
巴苦、列苦——非常苦
稀喧——不硬实、软和
歇咧——指表达或表现的严重,故意夸大事实的一种表现
骂糊涂杆儿——指骂街,没有明确指向的指桑骂槐。杆儿——街,按照本地发言儿话音来描述的
堆(三声)、捅乎(轻声)——捅
歪侧(轻声)——不讲道理的狡辩、颠倒黑白
丘(三声)了——粘稠的东西粘连了,东北方言为砣了。例如:快点趁热吃,一会面条(粉条)丘了
櫈一櫈——1、比如说饺子粘在盘子里,需要摇晃、撞击将饺子分离。例如:快把饺子櫈一櫈。
2、往容器里装东西,快要满的时候,顿一顿的意思,也有说櫈一櫈的。



营口地区方言daijia俩字怎么写,意思就是好的意思?
答:形容一个东西,做得好,做得漂亮或事办得明白,就用daijia那这个领子字怎么写呢啊?其实就是这样的:带架!

辽宁有哪些土话是只有辽宁本地人才能听得懂的?
答:辽宁话是汉语方言之一,通行于全辽宁省,主要有东北官话(沈阳话、本溪话、鞍山话、铁岭话、阜新话),与东南部的胶辽官话(大连话、丹东话、营口话)两种大区。辽宁本地土话很多,也叫方言,如果本地人不给你翻译过来,外地人真的听不懂是啥意思。举几个例子?1:秃鲁反仗,这件事你做的秃鲁反仗...

营口方言你就是个不上线的人是什么意思?
答:上线就是在线上 不上线就是偏了,指不上道,不懂规矩等等。你这句话有点你就是个给脸不要脸的意思。

辽宁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与区分
答:方言哪有什么历史,辽宁属于少数民族与汉族聚居区,语调特性就是集中语言融合产生,与普通话差别最小的应该是黑龙江和吉林的语言,辽宁的就差别大了一些,最难听的就是大连话,大连赋予大连可以说是东北的南方人,性格使然欺软怕硬瞧不起其他东北人,总以上人自居。

营口话的介绍
答:营口话隶属于胶辽官话——盖桓片。是以胶辽方言音为基础,以天津方言音为辅助音,夹杂东北方言词汇的特殊混合口音。

东北方言,埋汰人是什么意思?
答:埋汰人指用尖刻的话挖苦人、中伤人的意思,故意降低应有的评价。“埋汰”[mái tài]是北方话,一般是在东北三省用的最多,可以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是指物品:弄脏了。就会说:“都埋汰了,不能吃了”。二:指非常疲劳的状态,比如:“年纪大了,走路赶个集,回家就埋汰了”。三:是指情感方面:...

彪子是什么意思
答:音调上因地区差异有所不同,但表达意思基本一致。 但在营口以北的地区属于极为侮辱的词语。属于贬意色彩,区别于"婊子"。可以单独简单使用为"彪",如:"你真彪!"以上是基本含义,在熟人之间可以引申指那些做事不受约束,坦然自得而又忠诚友好的玩伴。意指某人很厉害,让人折服。无贬意色彩,属于中性偏...

营口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差别
答:营口方言属于胶辽官话中较接近普通话的方言。声调:用五度标记法,四声平均为312,24,213,41,阴平读降调,其它调比普通话整体低一度。调类归属方面,古清音入声字今读上声。声母:平卷舌不分,南部全平舌,北部与北京官话区(锦州、盘锦一带)接壤处全卷舌。韵母:一般无圆唇音。凡bo、po、mo、fo...

东北方言细分为哪几种方言?
答:东北方言,包括东北官话、北京官话(朝峰片)、胶辽官话。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官话多得多...

营口话和宿州话相似
答:题主是否想询问“营口话和宿州话相似吗”?不相似。营口话是以胶辽方言音为基础,以天津方言音为辅助音,夹杂东北方言词汇的特殊混合口音。宿州话,属汉语北方官话区,天津话源于宿州方言,为淮海平原上有特色的方言,具备部分江淮官话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