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的历任馆员

作者&投稿:徭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央文史馆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是党和政府为团结和安排老年知识分子而设立的、具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文史研究机构。它的宗旨是"敬老崇文"。馆长、副馆长、馆员由国务院总理聘任。受聘者都是耆年硕学之士、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

  中央文史研究馆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倡议设立的。北京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在石家庄对他的师长符定一先生说过,共产党对德高望重、生活困难的老学者的生活应有一个安排, 要设一个机构。1949年12月2日,毛泽东同志致柳亚子先生信中又提到"文史机关事"已交周恩来总理办理,"便当询之"。嗣后,毛泽东、周恩来请符定一、柳亚子、章士钊诸位先生参加筹划事宜,并指定林伯渠、齐燕铭同志负责办理此事。1951年7月29日,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郑重宣告"政务院文史研究馆成立"。符定一为第一任馆长,叶恭绰、柳亚子、章士钊为副馆长。1958年符定一馆长逝世后,由章士钊继任第二任馆长,又增聘各地名流徐森玉、陈寅恪、沈尹默、邢赞亭、谢无量、商衍鎏为副馆长。1974年杨东莼继任第三任馆长。1980年叶圣陶继任第四任馆长。1989年萧乾继任第五任馆长。1999年启功继任第六任馆长。副馆长一职,自1986年至今,先后由萧乾、吴空、启功、王楚光、袁行霈相继担任。现有馆员29人,平均年龄79.2岁。

  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五十年来,先后聘任了馆长、副馆长20位,馆员237位。其中包括符定一、叶恭绰,柳亚子、章士钊、徐森玉、陈寅恪、沈尹默、谢无量、邢赞亭、杨东莼、商衍鎏、齐白石、陈半丁、朱启钤、萧龙友、张伯驹、张恨水等文化界的耆年硕学之士,或是全国知名,或为一方之望。老先生们入馆后老有所养,喜见政治清明,焕发了生命的青春,他们或修史编志,或著书立说,或潜心书画,或诗词唱和,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馆员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为社会服务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文史研究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的出版全集,有的举办个展,有的专著问世,有的走上国际讲坛。比如,已故馆长章士钊的《章士钊全集》出版,我馆举办了首发式;萧乾馆长的《萧乾文集》出版,朱镕基总理亲自写信祝贺。近年来,王世襄先生的《锦灰堆》在两年内五次再版;朱家溍先生的《故宫退食录》深受文史界的喜爱;吴小如、袁行霈先生均在当代中国学者文库中立卷;孙天牧、秦岭云、卢光照、黄均、郁风、许麟庐、冯忠莲、杨萱庭、孙瑛、侯及名、刘继瑛等馆员,出版了画册或举办了个展。另外,程莘农等馆员也在各自的领域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央文史研究馆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兴旺,中期的停顿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恢复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在团结有"德、才、望"的文化名人;在编志、著书、文史研究和书画创作;在开展统战联谊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史馆馆员待遇与政府参事一样。
  参事室是政府领导下的具有统战性、咨询性的政府工作部门,它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建立的。参事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统战联谊为己任。文史馆则是党和政府为团结知识分子而设立的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文史研究机构。‍

陕西省文史馆为三秦文人雅士荟萃之地, 珍贵书画收藏研究之所。 历任馆员都是具有相当学识和社会名望的老年知识分子,“德、才、望”皆高的硕学耆宿。其中包括清朝的进士、举人、拔贡、秀才,辛亥革命的元老、民国时军政界人士,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归国留学生和海外回大陆定居的爱国人士及宗教界人士。如: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接见的中医学家景莘农、李殿君,追随孙中山进行反清活动的书画艺术家张寒杉,语言学家高元白,香港陕西同乡会会长田一明,书法艺术大师高乐三、程克刚、陈少默,著名文物考古专家石兴邦,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 ,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博士生导师霍松林, 原中国美协副主席、 人民币上毛主席头像的绘画者刘文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十大建筑设计师张锦秋, 中国作协副主席、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等123位。 还有研究员130人我省优秀的文史艺术人才,他们都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王天任哪里人
答:王天任王天任,1939年生,河南荥阳人,原陕西省雕塑院院长;雕塑家、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第八届委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历史小说人物王重九
答:王重九,字重光,男,汉族,1915年10月出生。陕西省大荔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荔县委员会委员,大荔县人民代表,陕 西省旧志整理委员会委员。1984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被誉为“陕西省四大文人之一”。王重九出生于农家。1938年从陕西省立同州...

李裕民的介绍
答: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山西省高校古籍整理小组组长。《山西文史资料》主编、山西省地方志特邀编审,《北朝研究》主编。杭州大学(现浙大)历史系兼职教授。1996年后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座教授与国学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

李成海的书法风格受哪些前辈影响?
答:李成海,字号容川,斋号分别有粟庵和赏荷轩,他的祖籍在河南省温县。生于一九四五年,地点是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自幼对书法和篆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得益于陕西书界的老前辈陈少默和程克刚先生的悉心指导,他的艺术之路始终保持不懈的追求。在书法的探索中,李成海广泛临摹北朝时期的诸多碑刻,深入研究其...

宫葆城的个人简介
答:二届书法展览,“辛亥革命70周年书画展览”,“中日20人书法联展”等,为国内博物馆、纪念馆及加拿大温哥华观音寺等收藏或被碑刻。亦擅篆刻,间作国画,工诗词。书作内容大多为自作诗联。1944年在西安举办个人画展。现为陕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终南印社顾问,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

黄留珠的介绍
答:《秦汉历史文化论稿》、《刘秀传》等。主编的专著有《中国地域文化·秦文化卷》、《周秦汉唐文明》。合作的专著有《秦汉社会文明》、《陕西通史·秦汉卷》等30余部。并在全国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1998年10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任馆员文史研究会副会长。

孙韶的个人简介
答:孙韶,男,汉族,1934年生。中国共产党、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  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原团长、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理事,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终身奖获得者。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

探访清湫太白庙
答:1983年5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原郿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张自芬造访清湫。曾留墨叹惋曰“饮马河渠架便桥,两块石碑渡小波。乾隆皇位无足贵,铁画银钩却不多。”看到这首诗后,人们将架在小河上“度小波”的乾隆御笔碑拯救回来。在太白庙原址上建一小庙,将石碑保护起来。由于当时人用的手推车都是铁轱轮,所以对...

宋亚平的幼年
答:宋亚平自幼随父宋曾诒(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书画艺术家)研习中国书画,擅长山水、花卉等,在继承传统书画艺术的基础上,积极汲取西方绘画之有益成份并努力融汇南、北画派之精髓,在设色、泼彩方面大胆出新,拓开一面,逐步形成苍劲豪放、凝重典雅的独特风格。

薛铸人物简介
答:研究生学历,无党派人士、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书法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成就与荣誉长期从事碑帖研究鉴定工作,精心研究中国书法,得著名书法家段绍嘉先生亲授,著作极尽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重传统而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