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

作者&投稿:劳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文言文~

应该是在山中给裴秀才写的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译文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写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事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形容文言文
答:"不足为外人道也",“道”与“此中人语云”,“语”都是“说”的意思编辑本段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叹惋 3)咸:咸来问讯 4)并:并怡然自乐 沿---1)缘:缘溪行 2)扶:便扶向路编辑本段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山有小口,仿佛若...

叙述句文言文
答: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4. 经典古文诗句 江城子①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②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

400-500字以内的文言文
答:《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 3. 关于周瑜的文言文故事 400到500字 左右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

求关于友谊的文言文
答:自然,这个故事,也就和“秦二哥”有关。 话说“秦二哥”为去登州救朋友,染面涂须冒充响马。 路过两肋庄时,出现了三条岔道,一条路去历城,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二哥”不由得想起老母妻儿,真是“孝义难两全”,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 5. 【关于友情的古文.最好有解释.(文章,不...

景物的文言文
答:1. 关于写景的文言文有哪些 1、《水经注·河水·孟门山》: 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2、杨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 3、、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堂东...

关于读书的文言文
答: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关于学习的文言文有哪些?
答:1、战国荀子的《劝学》节选: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释义:君子知道他学得不全不精就足以认为是完美的,所以诵读群书来力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2、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节选: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释义:玉如果不经过打磨和雕刻,就...

文言文关于书
答:1. 关于读书的文言文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 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

关于人的文言文及翻译
答:4. 文言文的翻译 1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2子贡问说: “孔文子凭什么作为而成名的?”...

与友情有关的文言文
答:1. 关于友情的文言文 1.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 伯牙弹琴,志向在高山,钟子期说:“妙呀!巍峨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