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文化与大陆相差甚远,有什么记录台湾文艺的电影?

作者&投稿:李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台湾的青春电影与大陆的青春电影在感觉上有很大区别,这是导演们风格的不同还是两地的地理文化的不同?~

我觉得都有吧,相对於大陆来说,台湾整个历史和地域决定了在某些程度上的思考角度和大陆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就像从台北到台南,大家讲的话,吃的习惯等等都不会差太多,文化异质性不会太大,大陆就不一样啦,光是福建,闽北到闽南就差别很多,更不用说整个大陆地区了。况且目前台湾很多教育模式和美国是类似的,也有很多台湾人到外国留学,然後再回来发展,文化多元,等於说是在一个点上辐射出很多角度。而大陆是在很多不同的点上辐射比较一致的角度(和谐太多),所以差异也就出来了。

香港电影是从“警匪片”开始的,可以说“警匪片”是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在香港电影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早期的香港电影在故事取材上都比较单调,电影本身没有什么深度,主题比较明确,节奏很快,基本都是纯娱乐性质的。另一方面,香港电影的演员以及导演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使得电影在很多方面给人的感觉是在做秀,不过香港电影比较适合喜欢寻求刺激的人。

台湾电影总让人很郁闷,感觉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一场奇特的闹剧。台湾演员的演技之差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的,他们的表演方式就是一个字---喊,所有台湾演员的嗓门都很大,他们在电影里不停的喊,喊的同时摆出一些做秀的动作,或是挤出几滴眼泪来。台湾电影的节奏很差,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场面:某个人奄奄一息躺在他的情人(或好兄弟)的怀里,说着临死前最后要说的话。但这一说就是半个小时,说得观众都有些受不了了,只好请求他(她)快些死。总体来说台湾电影不应该称其为电影,应该归为“舞台戏”的一种比较恰当。建议大家在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台湾电影,以免影响食欲,台湾电影给人的呕吐感太强了。


大陆无论是演员、导演,还是制片的素质上都远远高于香港和台湾,大陆从影人士对汉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是香港和台湾所无法比拟的。大陆电影的层次和深度都要高于香港和台湾,在题材上也更为广泛,演员的表现力和对电影的把握都相对较强,不会有太多的做秀的成分。大陆电影往往都能够切入到生活中去,比较贴近普通百姓,像60年代的电影是以搞大生产,大建设为主流的,到了70年代农村题材的电影较多,80年代是知识分子的生活为主流,90年代是商战片较多,可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层次比较分明。

1、《海角七号》

2009年,一部名为《海角七号》的影片席卷了台湾电影界,其总票房达到了5.3亿新台币,它也被誉为台湾电影业的一剂春药。影片通过一场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而举办的沙滩演唱会展开,在当地人坚持下,暖场嘉宾由一支临时组建的当地乐团担任,故事也在主唱阿嘉和演唱会监督友子之间展开。影片的成功,在于它足够真实,贴近生活,引起当时台湾人的共鸣。

2、《夜奔》

“夜奔”两字,取自京剧《林冲夜奔》,这就像是影片中的少东与林冲雪夜分别,即使生离也是死别。这部影片围绕着三个人暧昧展开,这里面的夫妻,少东和英儿,他们爱着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少东知道,他的内心永远留有两个位子,一个给英儿,一个给林冲,不过一个位子是妻子,另一个位子是爱人!

3、《最遥远的距离》

几年前,一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火遍大江南北,当时的人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似有淡淡的哀愁。这部影片,就是那关于那个最遥远的距离。小汤在努力的寻找丢失的爱情,小云在努力的找录音的主人,阿才则在努力寻找昔日的情人。三个人,好像毫无瓜葛,但却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在经历一段叫做追寻的旅途。影片的最后,小云在海边的左边,另一个身影慢慢走进画面的右端,就这样,小云与小汤,在同一个海滩。他们是否相遇了?这是导演给我们的留白。这一段距离,也就构成了最遥远的距离。

4、《蓝色大门》

青春是什么?近年来有很多关于青春的影片,关于青春的定义,有着很多不同的诠释。在这部影片中的青春,就是在那蓝色大门下,你骑着单车,而我跟在你身后去追随。在这部影片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初恋时的影子。无论是张士豪还是孟克柔还是林月珍,这都是你我青春的影子。那扇蓝色大门,就是寓意着成长的大门。

5、《恋恋风尘》

“查无此人,唯有风尘”,侯孝贤的片子似乎都与时光有关。影片就像是一幅老照片,在昏黄的背景下,一段关于时光的恋情在此展开。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带走了时光,也带走了阿远与阿云的爱情。青梅竹马的爱,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洪流。阿远和阿云就像是两辆列车,在一个岔路口,驶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恋恋风尘》

该片根据吴念真的初恋经历改编而成,讲述了青梅竹马的阿远和阿云,因阿远入伍而渐行渐远,最终阿云和他人结婚的故事。

《恋恋风尘》本身的故事原型是吴念真自身对青春的记忆,剧本的文学表达走的是与七十年代以来盛行的台湾乡土文学特点基本相近的路线,故事中透着浓厚的台湾乡土气息,很质朴,也很真实,让时代与人性的变迁衍化在山野田间的云淡风清之中,更加彰显了作者自身的感怀与忧郁。

今晚的夜色多美呢?美过两人之间的爱情吗?我想不是倒月色多美,只是因为感情难以放在嘴上,而找了这么一个依偎的意向罢了。不管看了多少壮丽凄美的欧美爱情电影,但回归最真实的爱情还是逃不出《恋恋风尘》中的山乡。

影片中阿云与阿远是来自山乡的一对青梅竹马的情侣,学生时代的他们每次的上下学都要乘坐蜿蜒在山区里的电车。坐落在葱翠的山林里的是伴随他们成长的地方,如果有来自农村的,大多会对影片中的画面有一丝丝感触。

他们的感情没有海枯石烂,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儿女情长,它不失爱情的本质,又不缺生活的本真,影片用意境将爱情的韵味描绘的平易近人。

影片多次出现火车铁轨的画面,铁轨的不断延伸即是离去,也是归来。从头到尾都有些沉闷的影片,似乎只有铁轨才是影片中唯一有进展的东西,车轨承载着太多的记忆,承载着每次离去和每次的归来,见证了阿远和阿云从学生时代到步入城市,再到两人的别离。一场平淡的感情,平淡的落幕,平淡到也许感情中的两人都不自知,而“铁轨”才是唯一的见证者。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部自己喜欢的台湾文艺片,仅代表个人意见

一、《河豚》

这部电影拍摄在2011年,是一部爱情文艺片,是由李启源导演进行监制拍摄的,剧情很赞!

大致剧情为:个性孤僻又沉默的小学棒球教练(吴慷仁饰)眉宇间总带着些许颓废的气质,白天悉心的教小朋友打球,晚上则独自一人到面店吃面。镇上的居民都知道他的老婆六花(姚安琪饰)跟人跑了,只留痴情的他一人寂寞又空虚的生活着。   电梯小姐小尊(潘之敏饰)性格温和,不喜欢与人相争。训练有素的笑容永远挂在她的脸上,对生活从没有抱怨。直到有一天,她撞见男友与别的女人私会。但小尊居然没有丝毫的愤怒,此时,她才决心改变目前的生活。小尊带走了她和男友一起养的河豚,并决定把它拍卖掉,开始新的生活,而它的买家正是独来独往的棒球教练。   一尾曾经是爱情见证的河豚,改变了两个恋人的生命方向,他们的爱情就像河豚一样摇晃。

二、《这儿是香格里拉》

这部电影拍摄于2009年,采景在香格里拉,被誉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拍摄出来的镜像真的让人有一种向往。

大致剧情为季玲(朱芷莹 饰)在一场意外之中失去了儿子,陷入了绝望和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在整理儿子的遗物时,季玲发现了一张神秘的纸条,在纸条的指引之下,季玲决定前往人间仙境香格里拉,在那里,或许还留存着她和儿子之间的羁绊。 途中,季玲结识了名为艾利克斯(吴中天 饰)的男子,两人结伴而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稳重的艾利克斯渐渐吸引了季玲的注意。婚姻生活因为丧子之痛而陷入困境之中的季玲,无法压抑心中对于艾利克斯的感情。之后,季玲于意外之中坠入了山谷,被藏族人家收留,并因此结识了善良淳朴的藏族男孩(格桑定主 饰),在和男孩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季玲心中的阴霾和迷雾渐渐散去

不错的两部台湾文艺片,推荐大家可以有时间看一下



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台湾文艺片是《听说》,该片由郑芬芬编剧并执导,由彭于晏、陈意涵、陈妍希主演的励志爱情电影,于2015年6月26日在内地上映。影片讲述了秧秧和便当店男孩黄天阔互相以为对方是听障人,发生的一段奇妙美好的爱情故事。

阳光男孩黄天阔(彭于晏饰)的父母经营着一家便当店,某天,他在为听障游泳队送便当时邂逅了清纯美丽的姐妹花——小朋(陈妍希饰)和秧秧(陈意涵饰)。姐妹俩的父亲是一名传教士,常年在非洲工作。为了保障姐姐顺利参加听障奥运会,秧秧担负起赚取家用的重任。她每日来去匆匆,辛苦打着几份工。本身即掌握手语的天阔自然而然融入了姐妹俩的生活当中,为了接近心仪的秧秧,他时常在体育馆门口做生意,还费尽心思为秧秧制作爱心便当。相识时间虽短,却让两个年轻人的心越走越近。然而某次约会中,一个小小的误会阻断了他们的交往,与此同时,小朋也遭遇了一场灾难。

文艺片从来都是回忆的存在,我女朋友也特别喜欢彭于晏,所以我也看了这笔电影,布满了青春与爱恋的味道,这就是现在年轻人该向往的,去认真品味其中内容,你会发现,原来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可以更加精彩。



《听说》

《听说》是纯叙事性的故事,剧情简单直白却耐人寻味,虽然是在表现纯净爱情,但没有落入青春片相爱相斗的窠臼,而是把将欲说还休的初恋细致研磨。影片构思精巧,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互相以为对方是听障人,从而发生了奇妙美好的爱情故事。片中的台词非常稀少,除了结尾部分,男女主人公完全是用手语来交流。他们没有张嘴说话,但打开的肢体与表情,却胜似千言万语,没有爱你爱我的陈词滥调,也没有你情我愿的油腔滑调,有的只是一对青春男女于无声处见纯情的细腻感动。

“爱情跟梦想都是很奇妙的事情,不用听,不用说,也不用被翻译,就能感受到它。”这句话放在任何一部时下流行的国产青春片里,可能都会显得矫揉造作不合时宜。恰巧,它出现在电影《听说》的片尾部分,一切都对了。男女主人公用手语交流,肢体语言配合着神情的场景,会让你不由想起顾城那句著名的诗:“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听说这部电影,台词真的不多,都是手语,天阔带央央去见父母,天阔的父母真的好温暖。央央很善良,为了姐姐不停的打工,明明是妹妹却像姐姐一样,甚至把姐姐的梦想当成了自己的梦想,从未想过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姐姐真的很坚强,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坚持下去。最大的彩蛋应该就是,天阔:因为我喜欢你 ,所以我愿意当个哑巴。央央: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接受不会说话的你。



台湾人会不会比大陆人更传统
答:说最直白的一点,大陆人不信佛不信教,只信人民币为主要,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不顾脸面,不顾家庭,不顾亲情...以自己个人私利为重,比较自私,不尊重父母也无法可判,不赡养父母的被告上法庭也面无羞色,公然带着外遇对象出入各种场合还认为是一种荣耀,...还有太多,说太累了。

台湾的习俗有哪些?
答:天子御宴:此宴共有108道菜,供坐在椅子上的神像享用,众侍从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服务达五、六个小时。普渡祭品:台湾各地都要举行普渡,普渡的祭品多为猪、鱼、面仙等。基隆放水灯:农历七月十四夜,在台湾基隆八斗子望海港举行中元祭放水灯的民俗活动,水灯飘得越远,预示家族越兴旺发达。

郑成功建设台湾主要是指什么和什么两件事
答:郑成功收复台湾後,百废待兴,他动员部属与军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措施,扫清荷兰侵略者在岛上遗留下来的殖民地事物和影响。郑成功用中华文化与制度建设台湾,发展经济,岛上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色。 (一)建立台湾地方政权 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立即废除荷兰的评议会殖民政治制度,建立同大陆一样的府...

台湾三月初四有什么传统
答:岁时节俗,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台湾民间的传统节庆和大陆大同小异,特别是与闽粤地区如出一辙。最重要的节日依次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送灶、除夕等。过节的形式也和大陆相仿,如春节有“开春”拜年之礼;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端午吃粽子、...

去台湾读大学,与在大陆相比,有何利弊?
答:如果是想读近现代史,则建议去中研院近史所。学校方面,如果不是台成清交这四所,不建议读,因为只有这四所的水平比大陆的985一批高,其他的跟大陆985持平,有的甚至更差~~可关键的是本科层次台湾教育部只允许私立学校招,消费方面倒还好,台湾现在除了台北其他地方消费水平跟北上差不多 ...

闽台两岸有什么关系?
答:这就是为什么有福建台湾行省。行省是军务经费独立,内务仍属福建管辖。1885年10月12日,台湾府改为福建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巡抚。原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台湾晋升为行省,福建巡抚改为闽浙总督兼任〔兼任福建巡抚一职〕,福建恢复总督省〔福建总督省巡抚级别高于台湾巡抚〕。因福建巡抚是闽浙总督,所以...

大陆与台湾的经济相差多远?
答:(13年的台湾数据可能有少许误差)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人均GDP方面中国大陆跟中国台湾还有很大的差距 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台湾还是人均方面遥遥领先的,只有认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海峡两岸人均收入50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很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大陆经济的掘起,力量的对比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1949年大陆刚解放...

我是大陆人,很想了解一下你们台湾。
答:在台湾夜市都吃得到,台湾的夜市跟大陆的夜市也有很多不同,譬如台湾的夜市就没有像北京王府井大街一样还有卖炸蜈蚣,炸海星这种奇特的东西 差不多就这样吧 最后想说的是:两岸差异大,虽乃同文同种,但各方面文化已随著隔离许久而相近甚远。参考资料:我是台灣人 ...

港台在八九十年代对大陆的文化影响有多大?
答:当然当时的娱乐文化也不是像我们现在的娱乐文化这么浮躁。当时娱乐文化的那个圈子虽然黑暗,但是也确实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影视作品当时香港的电影台湾的电视剧都是非常出名的,就光电影来说香港当时的电影是内地比不上的。香港出了一系列影视明星,比如刘德华,周润发,周星驰等等。这些人的作品可以说是...

求一篇曾在《读者》上看见的文字,是几位定居在台湾的大陆老人,对家乡极 ...
答: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大陆作家张慧敏的纪实小说《回家》,小说以台湾老兵高秉涵为原型记叙了他崎岖波折的人生经历,这也是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展现台湾老兵生存境况和难以化解的乡愁的长篇小说。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高秉涵老先生在他12岁那年,为了逃避战火离开了自己的山东老家菏泽,第二年随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像所有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