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岩溶区水资源的特点

作者&投稿:乌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重庆岩溶区水资源的特点是:岩溶水分布的不均一性、岩溶含水层的含水介质特征、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一、特点介绍

1、岩溶水分布的不均一性:是指岩溶含水系统中不同地段富水的差异性和水力的各向异性。它是由于岩溶发育过程中的分异作用造成的,而且也控制了岩溶地区一些环境问题的分布和发展,污染质在岩溶含水层中的扩散晕,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甚至线状分布。

2、岩溶含水层的含水介质特征:碳酸盐岩地区并不一定都是岩溶含水层,在那些岩溶不发育,岩块致密,仍以原生孔隙为主的地区或地段,实际上是碳酸盐岩地区的“相对隔水层”。岩溶水含水体中存在着溶蚀孔隙、微裂隙,层面等扩散流介质,溶蚀大裂隙含水介质和管道流介质,可以根据它们各自在岩体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来划分岩溶含水层类型。

3、岩溶水的运动特征:岩溶含水体中多重含水介质并存,所以导致岩溶水的运动非常复杂多变,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并存:层流和紊流并存;在压流和无压流并存;统一水流与孤立水流并存;明流与伏流并存。

二、岩溶水介绍

岩溶是指流动的侵蚀性水流与可溶的岩石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其作用包括化学溶解、沉淀、水流冲饰,重力崩塌及生物溶蚀等;作用结果指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溶沟、石芽、溶槽、落水洞、漏斗、洼地、峰林等地表形态和溶孔、溶隙、溶洞、管道等地下空间。



重庆岩溶区水资源特点
答:岩溶区水资源特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分布的不均一性、岩溶含水层的含水介质特征、运动特征、补给、排泄、和动态特征、化学特征。一、岩溶水分布的不均一性 岩溶水的不均一性是指岩溶含水系统中不同地段富水的差异性和水力的各向异性。它是由于岩溶发育过程中的分异作用造成的,而且其不均一程度取决于...

重庆岩溶区水资源特点
答:重庆岩溶区水资源特点如下: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背斜山区。岩溶水的分布面积共计28407.1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46%,是重庆市地下水中最丰富的一类,但含水极不均匀。基岩裂隙水广布于向斜丘陵区。该类地下水区在本市出露总面积54023.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54%。...

岩溶区水资源特点
答:岩溶区水资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不均匀分布、含水层特征、水运动学、补给与排泄以及动态和化学特性。1. 不均匀分布 岩溶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这种不均匀性是由岩溶形成过程中的分异作用造成的,并随着岩溶发育程度的增加而加剧。这种特点不仅给岩溶水资源的调查、评估带来了挑战,而且...

岩溶水源地的特征
答:水池积蓄、小水沟、水管蓄引开发。隐伏的岩溶水源地中,饱水带富水块段主要有泸西、白水两个富水块段,面积约80km2,对城市、村镇及厂矿集中供水意义最大,适宜深井开采。表层带富水块段主要有纳堡富水块段、善导富水块段,面积约15km2,对海拔较高的农村庭院供水意义最大,适宜采用浅井开采。

岩溶水系统资源条件
答:(一)岩溶水系统结构特征 岩溶含水层由泥盆系下统郁江组上段至石炭系上统(D1y2—C3)的碳酸盐岩组成,非岩溶区主要分布寒武系至泥盆系下统郁江组下段(∈b—D1y1)的碎屑岩,部分地段近地表浅部分布有白垩系碎屑岩,局部分布厚1~10余米的第四系。本区地下水主要赋存空间为碳酸盐岩含水层。 岩溶地下水是本区...

岩溶水系统资源环境特征
答:1—峰林、峰丛补给区;2—峰林平原不纯碳酸盐岩区,弱富水带;3—峰林平原纯碳酸盐岩区,强富水带;4—地下水系统排泄带;5—岩溶水系统山前内排带;6—地下水流向;7—红层埋藏岩溶区 区内主要含水层是强烈岩溶化的马平群(C3Mp)和黄龙组(C2h)灰岩,上覆为相对隔水的栖霞组(P1q)灰岩...

岩溶地质环境及水文地质特征
答:相应地在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下,岩溶水的资源特征及生态环境功能,岩溶水源地的类型、水文地质特征,开发技术条件与脆弱性,供水需求等都有所差异。因此,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与岩溶地质环境条件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于岩溶水运动和赋存规律、岩溶水开发技术条件研究的需要,也...

岩溶水的化学特征
答:在岩溶地区,地下水径流活跃,因此岩溶潜水通常具有矿化度小于0.5g/L的HCO3-Ca型特征,而在白云岩分布区,则多表现为HCO3-Ca-Mg型。岩溶水的化学特征与其水文地质条件紧密相关。在补给区,受降水冲刷作用,水体矿化度较低;随着水体向深部或排泄区迁移,不断溶解岩石介质,矿化度逐渐升高,每升可...

重庆青木关地下水调查报告
答:(二) 承压水:青木关地区承压水多有出露,温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实习中主要考察遛公桥、青木关温泉游泳池、田坎间等处出露的承压水。该地处于破碎断裂带上。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存在于岩层空隙中的泉水随着地壳的下沉而随之下降,越下地温越高,泉水温度也随之增高,在承压作用下,便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

岩溶地下水资源状况与开发潜力
答:凌口地下河与地表河有相似的展布态势,汇集小平阳东南部岩溶地下水,由东南向西运移;三洲地下河发育于岩溶平原和峰林谷地交接地带,主要汇集小平阳东北部岩溶地下水,由东北向西径流,排出地表后汇入廖平河。 区内岩溶含水层主要由石炭系和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构成,含水介质具有溶蚀管道-裂隙特征。大气降水是本区地表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