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内部若没有发生内乱,太平军能够战胜清军吗?

作者&投稿:邗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几乎不能。首先,消灭一个强大王朝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歼灭其大股有生力量,二是占领其绝大多数领土,而这两点太平军都没有、也不可能做到。太平军在定都天京前是全家入营,在抵达湖南道州前全军最多时也就两三万人,但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老弱妇孺,所打的最大一次歼灭战,即壬子二年(1852年,清咸丰二年)永安突围后的大峒之战,战果不过歼得三四千,杀死清方四个总兵,此后除了攻下武昌、南京歼敌较多,野战并没有占太大便宜,且太平军的战法是营垒战、阵地战,攻防节奏不快,在兵力相当时也不容易达成合围,而合围是歼灭战的前提。

大峒之战后仅几天,清方受损失最大的向荣部(麾下五个总兵死了四个)就抢在太平军之前进入广西省城桂林,把太平军挡在城外,另一支同样遭受重创的清军乌兰泰部则一路追到了桂林将军桥(当然结果很悲剧,仅带几十人冲锋的乌兰泰挨了一冷枪),而清军中尚有刘长清、许祥光、张敬修等部几乎毫发无损,一直躲在后方的主帅赛尚阿更安全得很,桂林省城内也有大队清军驻守,北面湖南衡州、东面广东肇庆,更有大队清军,即便当时太平军侥幸夺取桂林,也只是局部胜利。

同样,稍后攻打长沙时,太平军能战的兵力扩展到两万,但清军却在长沙周围集结了“两钦差、两巡抚、四提八镇”,六万以上兵力,以至于太平军只能堵在南门,东西北三面无法合围,攻打81天后只好撤围。

攻下武汉、安庆、南京,更多依靠水路的优势,能甩开追兵数日,并达成对沿江城市的合围,但从广西追起的向荣仍然一路追到南京城东孝陵卫,并配合江北的琦善等部,将太平天国的版图压缩在宁镇扬、确切说是南京镇江扬州三座孤城里,孤城以外的据点,如南京城外的孝陵卫,一江之隔的浦口、江浦、六合,镇江城外的高资,焦山,扬州城外的仙女庙,要么拿不下,要么守不牢,要北伐北京,就只好收缩三城防御,要北援,就不得不放弃扬州,结果北伐只派了9军二万人,这已经是分兵北上的极限。

什么?全军北上?几十万老弱妇孺没了船只的便利,成群结队北上,每天能走几里?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北伐的两万人是太平军精锐中的精锐,且家属都在安全的地方,这才能心无旁骛一路北上,如果全军北上,只怕死得更快——而两万北伐军在天津附近,碰上的是清军迅速集结的,总数达八万以上的勤王军队,而且清军还有进一步集结更多兵力的潜力。

太平军直到丙辰六年(1856年,清咸丰六年,也就是天京事变当年)击溃江南江北两大营,才勉强腾出手来,巩固了长江流域、尤其皖北和江西中部、北部的根据地,但此时清军已缓过手来,北方再也不能撼动(这意味着无法灭亡清朝),而攻破江南大营的太平军秦日纲部打不下败兵困守的丹阳、金坛,韦昌辉、胡以晄部在江西屡战屡败,石达开部救援武昌顿足不前,这不能仅仅用“准备内讧”来解释,因为打了胜仗对内讧时占据制高点只会更有利。

这样的战斗力,如果没有天京事变,可以坚持更久,但仍然不能灭清。再说,没有天京事变也多半会有内讧。太平天国政体上最大的命门,是政教合一,上帝教是这个国家立国合法性的依据,这个依据的前提,是洪秀全是上帝次子、耶稣弟弟,和天父天兄派来“管制天下万国”的“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但这个权威必须由上帝和耶稣赋予,上帝和耶稣却是杨秀清、萧朝贵扮演的,他们一方面假扮天父天兄下凡,授予洪秀全合法性,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争权夺利,而洪秀全则心领神会,通过承认杨秀清、萧朝贵代天父天兄传言的真实性,换取对方为自己的天王身份背书。

即便不闹到1856年那个地步,这样尴尬的政体也存在巨大的问题:首先,洪秀全能力平常,远不如杨秀清,却是杨秀清的“君”,并已得到朝野、包括一开始杨秀清本人,以及他所扮演的上帝的承认;其次,杨秀清觉得不爽或不方便时,又可以随时切换到上帝模式,一下从洪秀全这个天王的臣子、义弟,变成他的爸爸,可以对洪秀全发号施令,甚至打他屁股。这样奇怪的关系如何可以维持长久?

曾国藩的情报官、《贼情汇纂》主编张德坚在天京事变前一年多就预言洪秀全、杨秀清必然内讧,而1983年史学家王庆成在英国伦敦图书馆发现一套1853年英国特使文翰带回去的《太平礼制》,里面有一位1855年时某无名作者写在书上的读后感,这位作者表示“天王显与东王敌体,自古大都耦国尚能为乱,此决不能成事”,同样预言必然出乱子。

如果说张德坚是“敌人”,这位当时远在异国的读者,从其其它批注看是一位没有倾向的中立者,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很有说服力的。更关键的是,太平天国赖以立国的这套“天父天兄”的“盗版假基督教”,离开闭塞的广西山区,到了两湖、三江,就已经没有什么说服力和吸引力,只能靠强制来维持,在北方甚至引发群众反感、抵制,这样的基础,又如何能改朝换代?



太平天国内部若没有发生内乱,太平军能够战胜清军。当时导致太平天国势力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天京事变。在天京事变发生之时,太平天国已经夺取了很大面积江山。当时如果他们能够团结一致,各自做好本职工作,真的按当时宣传的天国理念执行,战胜清军,夺取天下肯定没问题。

个人觉得太平军是不能够战胜清军的,毕竟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并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所以只能取得短暂性的胜利。

个人觉得太平军并不能够战胜清军,因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缺乏长远的规划,可以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政治头脑,所以能够取得短暂性的胜利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没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命运会怎么样?
答:如果没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最终恐怕也很难逃脱覆灭的厄运。一、太平天国的权力斗争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天王洪秀全虽然贵为众王之首,却没有调兵遣将、处理政务的实权,而仅仅是一个太平天国这个政教合一的割据势力中象征性的首领。之前太平天国艰苦创业、南征北战的时候,众王还能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

如果太平天国没有出现内讧的话,清军还能赢吗?
答:大家都知道阶级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可以说是有你没我。如果太平天国高层不妥协,那只有死路一条。看看历朝历代开国班底都是什么人就知道,哪怕是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也要拉拢和团结地主和士大夫。尽管杨秀清可以统一指挥全军,但是巨大的消耗却是实实在在会发生的。太平天国以江南一隅之地来对抗全国的武装,由于...

若无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内部一直团结一致,能否最终胜利
答:如果他们内部团结,只是纵向的讲历史;如果从横向来看,当时社会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是由资本主义所领衔的,而不是农业社会所领导。从古到今,真正取得胜利的政权往往不是那些用武器取得政权的,比如中国共产党。人民基础和是否站在社会经济前沿的创造力往往是决定这个政权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要素。即使太平天...

太平天国要是不内乱能推翻吗?
答: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当时 太平天国有半壁江上 而且有百姓支持 所以胜利大有希望 但是 他们毕竟只是农民起义 没接收过正规训练 所以虽有士气 但也难成大事况且 当时清朝联合其他国家的反叛势力联合绞杀 所以太平天国的前途也是渺茫的

如果太平天国没有内战,是否能取代清朝?
答:如果太平天国没有内战,我觉得还是不会取代清朝的,首先我们先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尤其以太平天国运动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外有列强的不断侵略剥削,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首先清朝经历了洋务运动训练了一系列的新军,军事实力增强了许多,...

太平天国运动如果没有内讧最后能成功吗?
答:说到太平天国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运动其实也还是争议巨大的,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说法的,有的人说其实就是因为太平天国内讧才导致最后的失败的,有的人表示不管内讧不内讧其实太平天国注定是要失败的,那么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太平天国运动如果不内讧看看最后到底会不会成功吧!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运...

如果没有“天京事变”的内讧,太平天国运动会成功吗?
答:并没有马上以全师北上而只是让林凤祥李开芳率领2忘人北伐。北京是清王朝的心脏。清王朝一定会尽全力防守。而以孤军偏师的冒进肯定会越打越远越打越孤虽然开始连战连胜并且攻到天津郊区可终因人困马乏被为在连镇。最后导致北伐的失败。如果当时太平天国在攻陷南京后趁清廷不备马上挥全师北上。也许真的...

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运动不会失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其次没有正确的革命纲领,即便是天朝田亩制度度和资政新篇都是流于形式而不能认真执行。再次,利用宗教倡导的起义,随着起义的发展会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再者,天平天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加选择的摧毁,严重伤害了人们的文化感情,激起了人们的反抗。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是领导集团出现了分裂,内部斗争已经...

如果没有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
答:不久之后,翼王石达开因受到洪秀全猜忌而率部出走,太平天国主力一分为二,自此元气大伤。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七年后,清军攻破了天京城(今南京),太平天国灭亡。那么,如果当初没有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首先,要回答这个...

假如没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还能持续多久?你怎么看?
答:可以说太平天国只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后的天平天国虽然坚持了一些时间,在我们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将死之人回光返照罢了,太平天国依然没有逃脱消亡的结局。很多人为这次起义感到惋惜,如果天平天国不发生天京事变或许能取得胜利,天平天国胜利之后是福是祸我们不在诉说,但很多人会疑惑,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