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道物理题目

作者&投稿:成王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道物理题~

水深应为1.5m
设水深为x(米),则红莲高为x+1。在红莲移动后构成了直角三角形,其中斜边长x+1,直角边分别长2、x,列式解得x=1.5
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现约有5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在中国,商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

广东高考06年最后一道题,应该全省没人做出来。还有一道就是广东07年最后一道题,当时全省只有60多个考生算出,连考了149分的省单科物理状元也做得出汗

理解图中的几个时刻对应该小球的位置

小球的起始时间对应该时间零点O
小球下降到刚接触弹簧对应该t1,此时,刚有弹力,此后弹力随着形变量慢慢变大而变大
当弹力增加到等于物体重力,这是一个临界点,应该在t1和t2之间,速度最大,之后弹力继续变大,大于重力,速度开始减小,到t2时刻,弹力达到最大,弹簧压缩到最短,速度为零
之后弹簧开始恢复原状,弹力又开始变小,直到t3时刻,小球离开弹簧,弹簧恢复原状。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的。根据这些来分析答案就可以了。

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大,动能也大
当弹簧上的F越大,小球的速度就越小,因为动能和势能转化成弹性势能

选项里没有时刻显示
弹性势能应该是转化成小球的动能和势能,D 肯定错啦

假设小球从落点开始到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小球从落点开始到接触弹簧的距离为h。从落点开始到V最大时候的距离为L。
小球从落点开始到接触弹簧之间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那么 mgh=m*v*v/2 。
图乙 t1 即为小球刚开始接触弹簧。因为从t1开始弹簧开始对小球有弹力。
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开始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开始由g变0。当加速度等于0时。速度最大。即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之后小球速度开始减小到0。做的是加速度向上的变加速运动。当速度为0时。即是小球落到弹簧上的最低点。
图乙 t2 即为小球落到弹簧上的最低点。
然后小球开始做加速度向上的变加速运动。加速度从(Fmax-mg)/m变为0。
之后做加速度向下的变加速运动。加速度从0变为g。当加速度为g时。即是小球离开弹簧的时候。
图乙 t3 即为小球离开弹簧的时候。

具体哪些细节不明白的可以补充。

小球与弹簧接触时,动能开始转换为弹性势能,但是由于重力做功,小球的动能还在不断增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动能最大,之后由于小球所受合理向上且不断增大,所以小球的动能不断减小.当小球动能为0时,弹性势能最大.

一道高中物理题
答:刚好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列车反向之后向下的速度与车厢的速度相同时,两者恰好相遇。取沿坡道向下为正方向,列车以初速度vo=-16m/s,a=2m/s²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vt=4m/s。列车的位移 2ax1=vt²-vo² x1=(vt²-vo²)/2a=(16-16²)/4=-60...

一道高中物理题
答:明确工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和物体的相对运动相反,正确判断出工件所受摩擦力方向,然后根据其运动状态即可正确求解该题.解:工件有相对于钢板水平向左的速度v1和沿导槽的速度v2,故工件相对于钢板的速度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有:F=fcosθ=...

求教一道高中力学物理题
答:以C点为研究对象。受到三个力。cb方向为拉力mg,ce方向为cb拉力和ac拉力的合力Fce.又Fce=m'g.其后Fce不变。上面三个力组成蓝色矢量三角形cef.由题意知Fce=m'g不变,mg减小,同时二绳子ac bc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上述三个力的矢量三角形变为蓝色三角形内部以红点为一个角的三角形,对应ac...

一道高中物理题目
答:15A。根据题意:P没有右移时,通过R2的电流=0.6A 此时的干路电流I1=0.3+06=0.9A P右移时,通过R2的电流=0.3A 此时的干路电流I1=0.3+0.15A =0.45A R并=6*12/(6+12)=4Ω E=0.9*4+2.5+0.9r (1)E=0.45*4+5+0.45r (2)解得E=7.5V r=14/9Ω ...

问一道高中物理题目,求详解
答:题中说,小木块在斜面上是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的,而小木块除了受到斜面的合力,再就只有重力了 而重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先考虑c 它的合力只有A(右上)或B(右下)两种可能,但小木块却是沿斜面下滑的,它的合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一定是向左的,所以c是不可能的。再考虑b,发现小木块在水平...

高中一道物理动量守恒题目
答:原来你要问的是这个问题啊,和上个问题很类似。只说第4个问题。B球离开桌面时做了平抛运动和在斜面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离开桌面C点时做平抛运动,初速度为Vo,Vo=√5gR/2=1.1√gR,这个就不推导了。题中说了B到达斜面时恰好相切与斜面,说明速度和斜面平行,设B到达斜面时速度为V1,Y轴上...

高中物理题目一道
答:在地面 :mg=GMm/R^2=16N g=10m/s^2 m=mg/g=16/10=1.6kg 在高空:设此处重力加速度为g'F-mg'=ma mg'=F-ma=9-1.6*5=1 g'=1/m=1/1.6 g'/g=[GM/R^2)/(GM/(R+h)^2][(R+h)/R]^2=g/g'=10/(1/1.6)=16=4*4 H=3R h/R=3 ...

一道高中物理题目
答: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即:mgsinθ=f,由胡克定律知:f=kx,所以在平衡位置时弹簧被拉长的长度x=mgsinθ/k 由平均速度公式:v=s/t得 振子从B到O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mgsinθ/kt 即答案是B

问一道高中物理题目,求详解
答: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D)

一道高中物理题(急)
答:重力G分解为 沿斜面向下的里 F1 和 垂直于斜面的力F2。其中 F2 与斜面支持力 相平衡。F1 = G* sin37 再将 F1 分解成 垂直方向的力f1 和水平方向的力f2 f2 产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速度、位移。与重力垂直,对题目的所求物理量不产生影响。f2 = F1*sin37 = G*(sin37)^2 = 0.36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