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发展的特点

作者&投稿:滑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格的主要特点包括哪些方面~

人格权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

  人的一生是发展变化的,其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人生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特别的时期或年龄阶段,此时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都有较大或显著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划分,虽然有不同的标准(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社会学等),但比较各种标准,发现都有共同之处,可大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当然,人的发展是连续的,尤其是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这些分期是相对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以下将重点介绍的是这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社会环境特点和人格发展特点。

  一、婴幼儿期的社会环境和人格发展特点

  婴幼儿期是指出生到3岁这一阶段。这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儿童的身高体重成倍增长,学会辨认物体,认识周围的人,学习走路,用语言表达自己和进行交流。

  这一时期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包括基本生活能力,感觉运动能力发展,运用言语能力和交往能力,如辨认物体和人,学习进食,学习控制大小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要求,称呼人,按照吩咐或执行一些简单指令。

  此期人格发展的特点是儿童自我概念初步形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表现出各种基本情绪活动特点,如焦虑、恐惧、羞怯、敌意和愤怒。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特征也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显。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儿童在这一时期面临着信赖危机和自主危机。若儿童在1岁左右得到适当照顾,如来自父母温暖、关心和爱,必要的生理和感情需要的满足,则儿童形成信赖感,危机得以解决,产生希望品质,否则出现信赖危机,产生不信任和焦虑感。在2岁~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探索环境活动增多,并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时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此时若父母管制太多,对儿童的不当行为加以过分责备甚至惩罚,则使儿童产生怀疑的性格,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不信任,若父母能够理解儿童行为,以引导、鼓励和适当批评结合,则使儿童增强自信,促进自主危机的解决,形成意志坚强的品质,在将来生活中出现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此期人格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依恋行为通常指婴幼儿寻找并保持与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亲密关系的行为倾向和表现。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对将来的社会化和人际关系发展有重大影响。由于依恋行为形成和发展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婴幼儿寻求保护,对父母的亲昵和依恋行为;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婴幼儿的关心和依恋,父母的行为同时对儿童产生影响,促进婴幼儿认识世界,形成信赖与不信赖,安全与不安全感等人格特征。如被隔离抚养的婴幼儿(孤儿院的儿童)由于缺乏与人的交往,依恋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限制,其长大后可出现对人冷漠、孤独,缺乏社会交往等人格特征。

  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学习理论都强调喂食对依恋行为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讨喂食的意义,动物心理学家Harlow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实验研究。他以罗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婴猴由人造母猴喂食。人造母猴则分为二种:一种由金属丝所构成,称为金属母猴;另一种外形与金属母猴相似,不同的是在其表层盖了一块绒布,称之为绒布母猴,两种母猴身上都附有可提供食物的奶瓶。如果让婴猴自由选择,无论绒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婴猴总是选择绒布母猴,花大部分时间依附在绒布母猴旁。婴猴只是在饥饿时才去金属母猴那里寻找食物。

  分别由两种母猴抚养的婴猴对母猴的依恋反应也不相同,当实验者将玩具熊等陌生物体放入猴子居住的笼中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立即逃到绒布母猴身边,紧紧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一定安全感,稍后,它会试图接近陌生物体,出现探索行为。但在这种情境下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产生的反应就大不一样,它发现有陌生物体时不是逃向母猴寻求保护,也不依偎在母猴身旁,而是紧张不安,或者想将陌生物体推开,或者躲在一边,局促不安。

  将婴猴与母猴分开一段时间后又放回原处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欣慰和依恋。但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则无此表现。

  Harlow由此认为,身体接触的舒适对依恋形成的作用比喂食作用更重要。其实,这个研究的意义还不仅于此,正如Janis等人指出,依恋行为发展至少有3个方面的意义:①满足生理方面的需要,如饥渴和寒冷时的需要;②感情表达接受、沟通,如恐惧时的依靠;③刺激心理的发展,如母亲对婴幼儿行为作出的微笑、模仿和鼓励。依恋行为中抚养者与婴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儿童早期(学前儿童期)的社会环境和人格发展特点

  儿童旱期指3—6岁阶段,这是儿童社会化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感知、运动和言语功能更进一步发展,活动和交往范围明显扩大,已不再局限在家庭的圈子。儿童通常在这一阶段开始上幼儿园、学前班,开始与周围环境广泛接触,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但更多还是与父母和年龄相近的儿童交往。

  此期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主要包括:①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和学习性别角色。②学习判断是非、对错,遵守基本社会规范。③进一步发展感知、运动和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控制、穿衣、吃饭等)。④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与同伴的相处。⑤发展初步的亲社会行为,如互相帮助。⑥开始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如学拼音、写字训练等。

  此期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常问“为什么”,他们模仿成人的行为,常以父母作为榜样,他们对性别差异有较多的兴趣,日益清楚男女的差别,学习认同性别角色。他们的自我概念进一步发展,并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和独立性,开始违拗,拒绝父母的要求,不照规距行事,凭自己意愿和想象尝试不同事物。

  此期儿童的另一个特点是心理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他们想独立,又怕独立;他们提问,提出要求,与人交往,希望被注意,被重视,若问题被忽视,要求被拒绝,需求不能满足,受到过多责备或批评,便会感到挫折、失望、愤怒或自卑,可能形成被动、退缩、循规蹈距的保守性格。但若父母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引导、关心和支持帮助,则儿童会发展较多的自信,独立和进取特征。

  攻击行为增多也是此期儿童特征之一。对于攻击行为的发生的认识,有些不同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①本能的观点,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认为攻击行为是生物本能的表现。②挫折—攻击的观点,认为攻击行为主要是由于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反应。③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和强化发生。本能论过分强调遗传和生物因素的作用,挫折论则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社会学习观点不否认生物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的交互作用,较好地说明了攻击行为的发生。

  在攻击行为发生中,榜样的作用和个体的认知评估非常重要。班都拉等人对此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儿童观察到有攻击行为的榜样得到奖励时,他的攻击行为会增多;但当儿童观察到榜样因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时,他的攻击行为便很少或不发生。行为产生的积极后果可以促进相应行为的发生,行为产生的消极后果则抑制了该行为的发生。这里,观察学习和认知评估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表现为一种理想,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几种的某些身体部位就是个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即“性感带”。儿童时期,三个重要的性感带分别是口腔、肛门和生殖器。这三个区域以特有的阶段依次成为儿童发展的五个阶段。
① 口唇期(0—1岁):吮吸是生存所必须的,同时它又产生快感。所以婴儿在不饿时也吮吸自己的大拇指等物品。
② 肛门期(1-3岁):成人开始对孩子进行排便训练,儿童的行为受到外界的要求和限制,儿童获得快感的行为受到干涉,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强烈的冲突导致人格异常,形成肛门期人格。
③ 前生殖器期(3-6岁):力比多集中在生殖区域。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男孩子十分爱恋自己的母亲而嫉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又害怕父亲的惩罚,就转而模仿父亲的行为表现,企图以此获得母亲的爱,这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而女孩则恰恰相反,她们眷恋父亲而嫉恨母亲,形成“恋父情结”。这两个情结对以后的精神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与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性别角色的认同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④ 潜伏期(6-11岁):性冲动减缓直至暂时停止活动。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主要与同性别同伴玩耍。
⑤ 青春期(约12-20岁):儿童前一时期平静下来的冲动与能量重新活跃起来,对性的兴趣剧增。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的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观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药经过八个有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任务,就会获得积极的品质,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完成的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儿童完成任务的程度各不相同,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某一点上,健康人格倾向于积极的那一端。
上一个任务的完成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的顺利通过,但是埃里克森不像是弗洛伊德那样悲观,她认为儿童若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不好,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中完成,并不一定导致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种病理性后果。同时,埃里克森也指出,即使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也并不等于这个矛盾不复存在了,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里仍然有可能产生已经解决的矛盾。
① 婴儿期(0-2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② 儿童早期(2-4岁):基本的自立感对羞耻感和疑虑。主要任务是获得自立感,克服羞耻感和疑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
③ 学前期(4-7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主要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实现。
④ 学龄期(7-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⑤ 青春期(12-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避免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
这一阶段埃里克森提出了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续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续的承担义务,感觉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作出最后的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的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认同提前完结的心理需要。虽然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是能导致个体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⑥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⑦ 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克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⑧ 成年晚期(50- ):自我完善感对失望和厌倦感。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完善感,克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维果茨基的人格发展观

维果茨基在心理种系和个体发展上都做了研究,他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① 他创立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说明了人类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能分为两种: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是种系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因而它受生物学规律所支配;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两种心理机能是相互交织、融合的。传统的心理学由于没有划分心理的两类机能,甚至习惯于用初级心理机能的成熟来囊括儿童的心里发展,实际上是否认了了高级机能的存在。
② 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是: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三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标志有: i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ii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iii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iv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③ 阐述了教育与发展,特别是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在此方面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 维果茨基认为发展水平至少要确定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指儿童独立活动时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和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了教育应走在发展前面。教育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育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 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④ 分析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维果茨基认为,高级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活动而形成,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在头脑中“默默地”进行的内部活动。

皮亚杰的人格发展观

第一, 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有一定的次序,阶段可以提前或者推迟,但阶段的先后顺序不变。
第二, 每个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它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
第三, 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第四, 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个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质的差异。
● 认知发展阶段:
i. 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是通过感觉,而不是动作去感知世界。
• 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运动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知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一般9-12个月达到)
ii. 前运算阶段(2-7岁):
•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 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个时期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直接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
• 守恒实验:不能同时注意事物变化的两个方面或两个维度。只注意到某种状态,而看不到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化的过程。
• 自我中心现象:指儿童往往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进行协调。
• 三山实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iii.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 “运算”一词是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指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
•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获得了守恒性。(能兼顾事物的几个方面,显著特征与不显著特征)
• 但是,该阶段儿童进行的运算是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运算。
iv.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 形式运算阶段又称为命题运算阶段,它的最大特点事儿童的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 具体运算的儿童只能在联系具体事物时才能解决问题,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只运用命题解决问题。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
  人的一生是发展变化的,其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人生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特别的时期或年龄阶段,此时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都有较大或显著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划分,虽然有不同的标准(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社会学等),但比较各种标准,发现都有共同之处,可大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当然,人的发展是连续的,尤其是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这些分期是相对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以下将重点介绍的是这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社会环境特点和人格发展特点。
  一、婴幼儿期的社会环境和人格发展特点
  婴幼儿期是指出生到3岁这一阶段。这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儿童的身高体重成倍增长,学会辨认物体,认识周围的人,学习走路,用语言表达自己和进行交流。
  这一时期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包括基本生活能力,感觉运动能力发展,运用言语能力和交往能力,如辨认物体和人,学习进食,学习控制大小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要求,称呼人,按照吩咐或执行一些简单指令。
  此期人格发展的特点是儿童自我概念初步形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表现出各种基本情绪活动特点,如焦虑、恐惧、羞怯、敌意和愤怒。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特征也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显。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儿童在这一时期面临着信赖危机和自主危机。若儿童在1岁左右得到适当照顾,如来自父母温暖、关心和爱,必要的生理和感情需要的满足,则儿童形成信赖感,危机得以解决,产生希望品质,否则出现信赖危机,产生不信任和焦虑感。在2岁~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探索环境活动增多,并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时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此时若父母管制太多,对儿童的不当行为加以过分责备甚至惩罚,则使儿童产生怀疑的性格,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不信任,若父母能够理解儿童行为,以引导、鼓励和适当批评结合,则使儿童增强自信,促进自主危机的解决,形成意志坚强的品质,在将来生活中出现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此期人格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依恋行为通常指婴幼儿寻找并保持与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亲密关系的行为倾向和表现。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对将来的社会化和人际关系发展有重大影响。由于依恋行为形成和发展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婴幼儿寻求保护,对父母的亲昵和依恋行为;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婴幼儿的关心和依恋,父母的行为同时对儿童产生影响,促进婴幼儿认识世界,形成信赖与不信赖,安全与不安全感等人格特征。如被隔离抚养的婴幼儿(孤儿院的儿童)由于缺乏与人的交往,依恋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限制,其长大后可出现对人冷漠、孤独,缺乏社会交往等人格特征。
  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学习理论都强调喂食对依恋行为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讨喂食的意义,动物心理学家Harlow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实验研究。他以罗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婴猴由人造母猴喂食。人造母猴则分为二种:一种由金属丝所构成,称为金属母猴;另一种外形与金属母猴相似,不同的是在其表层盖了一块绒布,称之为绒布母猴,两种母猴身上都附有可提供食物的奶瓶。如果让婴猴自由选择,无论绒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婴猴总是选择绒布母猴,花大部分时间依附在绒布母猴旁。婴猴只是在饥饿时才去金属母猴那里寻找食物。
  分别由两种母猴抚养的婴猴对母猴的依恋反应也不相同,当实验者将玩具熊等陌生物体放入猴子居住的笼中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立即逃到绒布母猴身边,紧紧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一定安全感,稍后,它会试图接近陌生物体,出现探索行为。但在这种情境下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产生的反应就大不一样,它发现有陌生物体时不是逃向母猴寻求保护,也不依偎在母猴身旁,而是紧张不安,或者想将陌生物体推开,或者躲在一边,局促不安。
  将婴猴与母猴分开一段时间后又放回原处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欣慰和依恋。但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则无此表现。
  Harlow由此认为,身体接触的舒适对依恋形成的作用比喂食作用更重要。其实,这个研究的意义还不仅于此,正如Janis等人指出,依恋行为发展至少有3个方面的意义:①满足生理方面的需要,如饥渴和寒冷时的需要;②感情表达接受、沟通,如恐惧时的依靠;③刺激心理的发展,如母亲对婴幼儿行为作出的微笑、模仿和鼓励。依恋行为中抚养者与婴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儿童早期(学前儿童期)的社会环境和人格发展特点
  儿童旱期指3—6岁阶段,这是儿童社会化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感知、运动和言语功能更进一步发展,活动和交往范围明显扩大,已不再局限在家庭的圈子。儿童通常在这一阶段开始上幼儿园、学前班,开始与周围环境广泛接触,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但更多还是与父母和年龄相近的儿童交往。
  此期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主要包括:①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和学习性别角色。②学习判断是非、对错,遵守基本社会规范。③进一步发展感知、运动和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控制、穿衣、吃饭等)。④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与同伴的相处。⑤发展初步的亲社会行为,如互相帮助。⑥开始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如学拼音、写字训练等。
  此期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常问“为什么”,他们模仿成人的行为,常以父母作为榜样,他们对性别差异有较多的兴趣,日益清楚男女的差别,学习认同性别角色。他们的自我概念进一步发展,并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和独立性,开始违拗,拒绝父母的要求,不照规距行事,凭自己意愿和想象尝试不同事物。
  此期儿童的另一个特点是心理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他们想独立,又怕独立;他们提问,提出要求,与人交往,希望被注意,被重视,若问题被忽视,要求被拒绝,需求不能满足,受到过多责备或批评,便会感到挫折、失望、愤怒或自卑,可能形成被动、退缩、循规蹈距的保守性格。但若父母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引导、关心和支持帮助,则儿童会发展较多的自信,独立和进取特征。
  攻击行为增多也是此期儿童特征之一。对于攻击行为的发生的认识,有些不同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①本能的观点,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认为攻击行为是生物本能的表现。②挫折—攻击的观点,认为攻击行为主要是由于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反应。③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和强化发生。本能论过分强调遗传和生物因素的作用,挫折论则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社会学习观点不否认生物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的交互作用,较好地说明了攻击行为的发生。
  在攻击行为发生中,榜样的作用和个体的认知评估非常重要。班都拉等人对此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儿童观察到有攻击行为的榜样得到奖励时,他的攻击行为会增多;但当儿童观察到榜样因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时,他的攻击行为便很少或不发生。行为产生的积极后果可以促进相应行为的发生,行为产生的消极后果则抑制了该行为的发生。这里,观察学习和认知评估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情感疗愈师:王昊泽,有任何心理,情感困惑可私信咨询,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提问,不定时出视频帮大家答疑解惑



弗洛伊德都搬出来啦,呵呵~~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人格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1. **思维的开放性**:他们积极吸收各类知识,不断拓宽视野,形成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2. **行为的自主性**: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大学生开始独立作出生活和学习上的选择,自我管理能力增强。3. **情感的稳定性**:他们在面对学业压力、...

艾瑞克森心理社会理论中人格发展的特点是
答:简述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答: (1)婴儿期:一般为0~18个月,此期发展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危机。(2)幼儿期:指18个月~3岁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危机。(3)学龄前期:指3~6岁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是主动对内疚危机。(4)学龄...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答: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守纪律、乐观、富于同情心、助人为乐、正直诚实、有礼貌等。根据大学生人格的特征简述:大学生主要表现出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守纪律、乐观、富于同情心、助人为乐、正直诚实、有礼貌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人格毕生发展及特征是什么?
答:统一发展中的不均衡性各种人格特性或成分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发展过程中,但发展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人格整体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速度的不均衡及其各种人格特性在发展的起始时间、速度、成熟程度等方面的不均衡。共同模式下的个别差异人是不同的个体,由于他们各自的遗传因素和所处的...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答:该特点类型有: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等。1、多血质: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2、粘液质:特点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这种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

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我意识的觉醒: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新环境的挑战,这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我认知。他们开始意识到,以往由家长、教师和同伴塑造的自我形象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需要在大学生活中进一步探索和建构的。2. 情感的丰富与复杂性: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的情感体验更...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有何特点?
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即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把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发展...

大学生人格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1、从男女大学生的性格差异来看,女生比男生较易情绪激动,兴奋性强,易烦恼,更倾向于服从权威,守纪律,按章办事,依赖性强,在怀疑性和忧虑因素方面居于低分。2、从不同专业学生的性格差异看,文科的男生比理工科的男生较为外向、热情,易感情用事,富于幻想;文科的女生比理工...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有:有上进心,不服输的精神 。大学生有一种把事情做好的强烈愿望。有独立思考能力 。大学生遇事有自己的主见,能完整概括出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学生具有较的阅读品味。多重协调与平衡 。大学生具有社会性方面的特点,在大学生活中有着新的生活环境、...

人格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阶段特征有哪些?
答:表现在人格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环境与遗传之间,已形成的人格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正是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人格的进一步发展。 遗传因素制约人格发展人格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个人的先天素质是一个人人格发展的基础,为人格的发展提供范围和潜力,个人在气质等方面的特点与差异对人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