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高考是几几年?考几门?

作者&投稿:貂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中国成立60年高考政策变化~

 一、考生报名资格审查更加严格。一是考生到户籍所在地的旗县区招生考试机构正式确认报名;二是考生使用二代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确认报名;三是根据教育部规定,在上一年度参加全国统考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不具备报名资格。为配合前两项措施的实施,今年网上报名时间也有所提前,普通类考生从2009年1月5日开始报名,较2008年的3月1日提前了近两个月。由于加大了对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查力度等原因,2009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人数十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共报名246306人,较去年减少了25807人,降幅为9%。

  二、民族汉考三级考试时间与高考同步。为使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三级)同普通高考其他科目的考试纳入统一管理,以方便考生应考、方便旗县(区)招生考试机构实施相关考务工作,从2009年起,将民族汉考三级考试时间由原来的4月26日调整至6月7日上午9时至11时。

  三、优化部分批次设置,汉授少数民族预科计划单设批次。2009年取消本科第一批定向、本科第二批定向这两个批次,相应增设本科第一批B、本科第二批B两个批次。其包含的招生计划属性为:本科第一批B:本科一批招生院校的普通文理科少数民族预科班本科、民族班本科及定向就业本科;本科第二批B:本科二批招生院校的普通文理科少数民族预科班本科、民族班本科及定向就业本科。

  四、自治区体育竞赛优胜者降分录取资格有新规定。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竞赛优胜者高考降分录取资格暂行规定》,2009年享受政策性照顾分的自治区体育竞赛优胜者资格为:高一年级在自治区中学生体协注册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自治区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单项前六名的队员或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并经自治区教育厅认定后的考生。与2008年的规定相比,其主要差别是:一是取消了二级运动员享受政策性照顾分的自治区体育竞赛优胜者资格;二是将集体项目的名次范围由前五名扩大到前六名;三是享受政策性照顾分的比赛项目范围确定为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搏克、毽球等项目;四是获得其他省市比赛成绩或等级证书者不予认定。

  五、考生填报志愿更加精确。在2008年做法的基础上,2009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仅可实时查询本人在所报院校中的排名,还可以实时查询所报专业中的排名,考生填报志愿将更加科学、合理。鉴于我区实行动态排名精确填报志愿的办法,经请示教育部同意,在我区招生的所有院校在本科一、二、三批及高职高专批录取新生一般按专业志愿清的原则进行,即投档考生按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六、考生持《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入场参加考试。今年,所有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含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考试)的考生均持《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到报名所在旗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参加高考。增加持二代身份证入场的规定,一是可以有效查处替考行为;二是引导和增强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提前办理二代身份证的意识。

新中国国防建设共经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底到1953年,国家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争创伤和恢复经济时期。
第二个时期:从1953年底到1965年,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重要时期。。各军兵种的相继建立,使我军在编制体制发展上由单一陆军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这是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第三个时期: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10年。1966年,发射了中程地对地导弹。1967年爆炸了氢弹。经过十年建设,初步形成了科研、生产、试验的后方基地,改变了建国初期国防科技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和边疆地区的布局。
第四个时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提出了" 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观点,从而确定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扩展资料:
新世纪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胡锦涛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胡锦涛又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
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
2、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
3、坚定不移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创新;
4、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军队最根本的建设;
5、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6、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7、实现我军武器装备的自主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把依法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不放;
8、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高考是1952年,考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8个科目。

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

1952年8月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4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4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扩展资料:

相关高考历史: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77年10月21日,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或者参考,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 [9]  文6理7模式形成,直到1994年。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一般选择为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史上的今天:1952年举行首次全国统一高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是1952年。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从此建立的全国统一性高考为新中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建设人才。

每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每单元考试两科,语文、数学、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物理、政治、生物、外语(俄语、英语),每名考生必须参加全部8科考试,17天安排额外的笔试和实习,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

同样在1952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根据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进行高校院系大调整。北京新建航空、地质、钢铁、石油等8大学院,培养“未来的红色工程师”。同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规定全国高校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在《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期招考新生录取名单》中,不少名字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关键领域内的带头人。

扩展资料:

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15年1月1日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9年9月3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是1952年。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4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4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高等学校仍然采取单独招生。1950年开始,同一地区的高校进行联合招生。
一直到1952年,新中国有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从此进入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高考时代。当年,重庆市有5000多名考生参加了第一次全国高考,那一年的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新人新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被废除,高校停止招生。直到1978年正式恢复全国高考。当年全国570万人参加了高考,录取了27万人,录取比例为27:1。

恢复高考32年以来,高考形式逐渐多样化,也不再是独木桥,已有超过100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学生的升学渠道更加丰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高等学校仍然采取单独招生。1950年开始,同一地区的高校进行联合招生。
一直到1952年,新中国有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从此进入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高考时代。当年,重庆市有5000多名考生参加了第一次全国高考,那一年的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新人新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被废除,高校停止招生。直到1978年正式恢复全国高考。当年全国570万人参加了高考,录取了27万人,录取比例为27:1。

恢复高考32年以来,高考形式逐渐多样化,也不再是独木桥,已有超过100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学生的升学渠道更加丰富。

河北省高考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高考的历史 高考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教育体制也正在重建中。1952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性的高考招生计划,该计划被称为“高考”,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用来选拔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当时的高考主要考察的科目是文科知识,考试形式...

关于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资料
答:是的,新中国在几代领导人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变强了,世界承认了中国的地位,中国人挺直了腰板做人。六十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虽然国民...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至今的每一年的中国重大事件
答:1998年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复澳门 2001年10月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003年上海开通了世界第一条...

高考数学最难的几年
答:1984年,数学命题组提出了高考“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创造了大批新题,即所谓活题。广大考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新题或活题,感到非常难。据说,北京市当年考生的平均分只有17分,安徽省当年考生的平均分是28分,全国平均分只有26分。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学高考难度之“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哪一年?
答:1952 ...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至今的大事记都有什么?
答: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升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

2020年南宁中考考生有多少考生?
答:有89278人。2020年南宁市高考报名人数89278人,其中51808人参加统考。全市设7个考区,共49个考点,1745个考场。考务队伍庞大,涉考涉密人员多,疫情形势影响,高考安全保密工作面临新挑战。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那一年?
答:1984

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会议?
答:八大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 [ ] A、中共一大 B、中 ...
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