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补差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依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什么是库存补差 库存补差:
例如:原供价10元,现在做促销供价8元,那么如果你已经给超市供了一批10元的货100个,现在还有80个库存没有售出,现在就将这80个调整库存进价为8元,中间每单品产生2元补差,共80个,合计补差160元,这160元直接在你的货款中扣除,你要减税票,自己要做台帐,把你的帐给平了,否则你对不清帐。
超市和供应商是合作伙伴,利益共同体。
超市由于经营问题,或者意外情况造成部分损失,一般出现在生鲜的几率比较大,造成账面上的严重损失,为了弥补,可以请求供应商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进行资助,这个很常见。供应商也是没办法,从长远看,这种资助是应该的。
实销补差:
假如你进价是100元,但由于市场问题不得不降价,例如降到80元每件,你一件就亏损20元,但厂家会将这20元返还给你,或是再厂家建议零售价得基础上给你补差价,例如厂家建议零售价为:120元。那么厂家这时候会补给你40元每件。

问题二:超市算结中的补差是什么意思啊? 好像是
四舍五入吧

问题三:麻烦详细 ,最好带举例解释一下超市中实销补差和库存补差的意思。 20分 这个嘛有点潜规则的意思。
超市和供应商是合作伙伴,憨益共同体。
超市由于经营问题,或者意外情况造成部分损失,一般出现在生鲜的几率比较大,造成账面上的严重损失,为了弥补,可以请求供应商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进行资助,这个很常见。供应商也是没办法,从长远看,这种资助是应该的。

问题四:请问商超中的库存补差是什么意思,具体操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2倍的n余(n-2) 3n-2=2n+(n-2)

问题五:什么是库存补差? 库存补差,例如:原供价10元,现在做促销供价8元,那么如果你互经给超市供了一批10元的货100个,现在还有80个库存没有售出,现在就将这80个调整库存进价为8元,中间每单品产生2元补差,共80个,合计补差160元,这160元直接在你的货款中扣除,你要减税票,自己要做台帐,把你的帐给平了,否则你对不清帐。

问题六:超市月度让利,售后补差,库存补差会计上该入什么费用 库存扣补进成本,剩下的TG(端架)、RB(返利)都进其他业务收入,包含售后补差也是进其他业务收入。 所有与商品销售无必然关系的收费,如端架、促销、进场费等固定收费,一律视为营业税应税项目,有必然关系的为增值税应税项目,设置会计科目时要仔细分类。 当然了,其中还有一些操作小技巧,例如,固定收费项,最好请厂商付款,而不是用货扣,这是因为开立增票时,可能将货扣直接从货款里面也扣了,进项相对就少了,会造成税差,差额达12%,不得不注意,毕竟是一笔大钱! 在财务人员眼中,进货奖励似乎列为成本的减项会更贴切,但是,就营运单位而言,并非如此,首先我们得考虑到合同条款对进货奖励(含年度返利),是否能均摊到每一支商品成本?营运软件做得到吗?再其次,月度的返利(年度也是)是否有设定级距?如果有,那就不好在月度中间去做分摊,会影响每日销售报表(因为里面有毛利数字),所以,除了少数的库存扣补之外,应该放到其他业务收入。 库存扣补应列为成本减项,主要考量是因为促销期前后进货的因素,促销商品在促销期进货时会降价,那么超市只要在促销进价降价前一天,将即将降价的商品统统退货,隔天再全部进货,就不存在库存扣补,有关这一点,只能列进成本减项,而不适合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如果是供应商,问题就简单多了。 建议你最好全部都进成本,我的经验告诉我,有太多供应商被超市的游戏规则玩死,问题统统都是在成本上,稍不小心,做了赔钱生意都不知道,帐很好做,多设几个成本科目就行,看来您是会计,不要把重点放在帐怎么做,先算好成本以及现金流,确定实力够了,再做以下的工作: 1、别管书上写什么,把销货折让和销售费用的科目锁掉,不要用! 2、与销售有关的返利、库存扣补,全部做为其他业务成本,而且要单独核算,如果只有一家超市,明细就设一家(各门店都要单独视为一家); 3、超市的固定收费,合同应该都写了,把当年的总数加起来,按月先提列到其他业务成本,不要等到收了发票才做帐,记住了,等你收到发票再做帐,营业单位就先阵亡一大半了; 4、最后就剩下年度返利怎么估计了,建议您,先和营业单位沟通,营业单位也会有一个预算的,当年打算做多少,肯定在与超市做年度合同谈判时就已经说好的,还是那句话,先提列,到年末时再调整,估计您也不太可能做调整的,超市要是没达标,他们会凑数的,年底就看看,要是差了不多,超市会想办法进货补到足额,用不着您去担心! 5、如果您还有驻场人员,切记,把这些人的工资和驻场管理费统统放到其他业务成本,别吝啬,放成本永远不会错! 每个月紧盯成本,如果出现负毛利,天天拉警报,看紧成本就对了,毛利才是硬道理,和超市做生意,没有一个敏感度高的财会高手,东家就只能被宰! 要是有人想挑战你的会计准则,告诉他,所有要达到销售前的代价都是成本!书上都说了,达到销售状态前的必要支出都是成本!别怀疑,签合同时就应该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都是成本,签下去才能启动销售不是吗?统统是成本! 加油!老板就靠你把关了!

问题七:在商场或超市中,什么叫做补差? 所谓补差一般是指库存补差,例如:原供价10元,现在做促销供价8元,那么如果你已经给超市供了一批10元的货100个,现在还有80个库存没有售出,现在就将这80个调整库存进价为8元,中间每单品产生2元补差,共80个,合计补差160元,这160元直接在你的货款中扣除,你要减税票,自己要做台帐,把你的帐给平了,否则你对不清帐。

问题八:超市月度让利,售后补差,库存补差会计上该入什么费用 库存扣补进成本,剩下的TG(端架)、RB(返利)都进其他业务收入,包含售后补差也是进其他业务收入。
所有与商品销售无必然关系的收费,如端架、促销、进场费等固定收费,一律视为营业税应税项目,有必然关系的为增值税应税项目,设置会计科目时要仔细分类。
当然了,其中还有一些操作小技巧,例如,固定收费项,最好请厂商付款,而不是用货扣,这是因为开立增票时,可能将货扣直接从货款里面也扣了,进项相对就少了,会造成税差,差额达12%,不得不注意,毕竟是一笔大钱!
在财务人员眼中,进货奖励似乎列为成本的减项会更贴切,但是,就营运单位而言,并非如此,首先我们得考虑到合同条款对进货奖励(含年度返利),是否能均摊到每一支商品成本?营运软件做得到吗?再其次,月度的返利(年度也是)是否有设定级距?如果有,那就不好在月度中间去做分摊,会影响每日销售报表(因为里面有毛利数字),所以,除了少数的库存扣补之外,应该放到其他业务收入。
库存扣补应列为成本减项,主要考量是因为促销期前后进货的因素,促销商品在促销期进货时会降价,那么超市只要在促销进价降价前一天,将即将降价的商品统统退货,隔天再全部进货,就不存在库存扣补,有关这一点,只能列进成本减项,而不适合作为其他业务收入。
如果是供应商,问题就简单多了。
建议你最好全部都进成本,我的经验告诉我,有太多供应商被超市的游戏规则玩死,问题统统都是在成本上,稍不小心,做了赔钱生意都不知道,帐很好做,多设几个成本科目就行,看来您是会计,不要把重点放在帐怎么做,先算好成本以及现金流,确定实力够了,再做以下的工作:
1、别管书上写什么,把销货折让和销售费用的科目锁掉,不要用!
2、与销售有关的返利、库存扣补,全部做为其他业务成本,而且要单独核算,如果只有一家超市,明细就设一家(各门店都要单独视为一家);
3、超市的固定收费,合同应该都写了,把当年的总数加起来,按月先提列到其他业务成本,不要等到收了发票才做帐,记住了,等你收到发票再做帐,营业单位就先阵亡一大半了;
4、最后就剩下年度返利怎么估计了,建议您,先和营业单位沟通,营业单位也会有一个预算的,当年打算做多少,肯定在与超市做年度合同谈判时就已经说好的,还是那句话,先提列,到年末时再调整,估计您也不太可能做调整的,超市要是没达标,他们会凑数的,年底就看看,要是差了不多,超市会想办法进货补到足额,用不着您去担心!
5、如果您还有驻场人员,切记,把这些人的工资和驻场管理费统统放到其他业务成本,别吝啬,放成本永远不会错!
每个月紧盯成本,如果出现负毛利,天天拉警报,看紧成本就对了,毛利才是硬道理,和超市做生意,没有一个敏感度高的财会高手,东家就只能被宰!
要是有人想挑战你的会计准则,告诉他,所有要达到销售前的代价都是成本!书上都说了,达到销售状态前的必要支出都是成本!别怀疑,签合同时就应该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费用,都是成本,签下去才能启动销售不是吗?统统是成本!
加油!老板就靠你把关了!

问题九:什么是实销补差? 加入你进价是100元,但由于市场问题不得不降价,例如降到80元每件,你一件就亏损20元,但厂家会将这20元返还给你,或是再厂家建议零售价得基础上给你补差价,例如厂家建议零售价为:120元。那么厂家这时候会补给你40元每件,就是这个意思啦

问题十:2016年度家用空调一版价格库存补差怎么算 5分 你是哪里的?也有库存补差吗?

关于销售补差业务,补差价视同价格上调,可通过什么处理
答:一般设置销售费用科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具体做账。企业购入产品补回差价时,应当通过“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科目冲减存货成本。企业销售产品补回差价时,应当通过“销售费用”或“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核算。企业收到产品补回的差价时,借: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存货核算结帐时,有一个物品没结转成功,原因有二:1负库存单据的暂估金额...
答:没懂你的意思

用友软体的库存管理怎么用.越详细越好
答:设定存货暂估入库的成本处理方式,包括:月初回冲、单到回冲、单到补差。 采购入库单由采购系统生成,存货核算系统可修改采购入库单的单价和金额,对采购入库单进行记账。 采购入库时,如果当时没有入库成本,采购系统可对所购存货暂估入库,报销时,存货核算系统可根据使用者所选暂估处理方式进行不同处理。 (2)与库存管理...

以旧换新销售金银首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答:依据上述规定,以旧换新销售黄金首饰,企业可以按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按实际收到的不含税价计算增值税、消费税会计核算如下:借:库存商品等(旧首饰作价)库存现金等(首饰补差)贷:主营业务收入(倒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税金及附加---消费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金银...

上月暂估入库,本月票到冲销暂估的同时需要冲销上月结转的成本吗?_百 ...
答:一、对于上月暂估入库并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从理论上应当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购销活动的经常性和大量性,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出发,出于简化会计核算的考虑,对于暂估成本的发出成本,不予单独进行调整,而是随库存商品今后的收发业务自行消化。这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的暂估入库成本时应当合理估计的...

请问高人,谁能解释一下近期钢材市场价格为什么跌的这么快?
答:由于钢厂产能持续释放而下游需求不乐观,预计本周库存下降速度将进一步放缓。需求方面,终端采购量持续回落。截至5月11日,周终端采购量为1.67万吨,环比下降10%,终端采购量已经连续5周回落。由于沙钢对5月中旬出厂价格下调50-70元/吨,并对上旬补差70元/吨,钢价下跌通道已经确认。在买涨不买跌的...

易货教程来了,建议收藏!!!
答:易货交易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企业间的直接交易(点对点易货)、记账凭证结算(额度易货)、销售库存的消极易货,以及为了增加销量和拓展市场渠道的积极易货。结算方式则有全额易货(等值交换)和比例易货(部分现金补差),这为不同企业提供了灵活的选择。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易货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源于工业社会...

用友T6如何进行存货核算?步骤是什么?
答:与采购管理系统集成使用时 设置存货暂估入库的成本处理方式,包括:月初回冲、单到回冲、单到补差。 采购入库单由采购系统生成,存货核算系统可修改采购入库单的单价和金额,对采购入库单进行记账。 采购入库时,如果当时没有入库成本,采购系统可对所购存货暂估入库,报销时,存货核算系统可根据用户所选暂估处理方式进行不同...

金蝶K3委外加工入库的核销是什么意思
答:委外加工入库产品与所之耗用委外出库材料之间的核销,即确认委外加工入库的产品实际耗用了多少委外发出的材料,以核算委外入库产品的材料费用,根据委外核销可以知道发了多少材料给加工商,还有多少材料在加工商那里。K/3系统委外加工流程,提供委外加工单下达、委外加工材料出库、委外加工件收料/验收入库、委外...

金蝶 结账时 出库核算 核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答:根本的原因是你的暂估补差单金额太大,导致的。判断问题的关键就是看成本计算表计算过程,下面举例说明,这些是我遇到的情况。情况一:由于本期没有入库,是由于暂估补差单金额过大造成的单价为负数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在存货核算模块——期初调整——成本调整——生成入库成本调整单。调整的金额=外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