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发生的故事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作者&投稿:马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黄继光、彭德怀、毛岸英、邱少云、牛保才等。
1、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
2、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钟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3、毛岸英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 ),谱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以字行。湖南湘潭人,是毛泽东与其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的长子。

4、邱少云
少云(1926--1952),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关建乡) 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他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5、牛保才
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追记特等功。1927年生,山西壶关县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1营营部电话班副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战役。

  抗美援朝故事:
  上甘岭战役
  在抗美援朝中,上甘岭战役是其最著名的一场战役。1952年10月8日,美帝国主义中断停战谈判,于14日发动“金化攻势”,妄图夺取朝鲜金化东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阵地。志愿军依托坑道,打退了敌人数百次冲击,坚守阵地四十三天,于11月25日粉碎了人的进攻。此役歼敌两万五千五百余人,志愿军指战员在缺水、缺氧、缺粮、缺弹等极端困难残酷的作战中,发扬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迫使美帝国主义于次年4月恢复了其无理中断的停战谈判。

  英雄人物: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还加入了共青团。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头号狙击手张桃芳
在济南军区空军导弹某团荣誉室里的这张照片乍一看并不显眼,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小战士。然而就是他,在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创造了在32天的战斗中用442发子弹歼敌214名的记录,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他就是特等功臣、该团首任副团长张桃芳。

1953年1月11日,入伍不满两年的张桃芳作为志愿军第24军214团八连的一名战士随部队进驻上甘岭阵地。他所在的九班是加强班,负责坚守上甘岭5975高地前沿,当面是敌人的一个营指挥所。为痛击敌人,上级决定开展冷枪冷炮灭敌运动,挑选技术过硬的射手建立狙击组。张桃芳训练刻苦,射击本领提高很快,获准加入了狙击组。1月29日,他第一次在狙击台发现敌人后,便立即瞄准开枪,连发12颗子弹未伤一敌,却引来敌人一发冷炮差点把他炸伤。事后,他认真分析初战失利的原因,总结领会射击要领。第二天,他就成功地击毙了1个敌人。随着实战经验的不断积累,射击本领的不断提高,他的杀敌数字也与日俱增。2月15日那天,张桃芳用9发子弹消灭了7个敌人,超过老狙击手的记录,荣立三等功1次。此后,他越战越勇,冷枪杀敌数在全班狙击手中上升最快,当狙击手40天时共耗弹240发,毙敌71名。团首长鼓励他要争当“百名狙击手”,并批准他加入团组织,他杀敌的劲头更足了,不久《阵地快报》上又刊登出他毙敌113名的战绩。

为还击敌方对谈判进程的无理阻挠,促成停战早日实现,5月13日我军发动强大的夏季攻势,战斗也愈加激烈。到5月20日,张桃芳歼敌数已上升到211名,军长皮定均听说后非常高兴,特意召见并再三叮嘱他要打出名堂来,说他们团是214团,让他再消灭3个敌人达到214个,有个纪念意义。回去后,他很快便完成了消灭3个敌人的任务。5月26日正当他想大显身手超额杀敌时,军部通知他撤离前哨归国,作为志愿军青年代表团成员列席青年团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当再次归队时,朝鲜停战协议就签字生效了。

张桃芳从1953年1月29日开始当狙击手到5月25日止,持续时间为3个月零26天。除去集训、开会等活动外,实际射击时间32天,耗弹442发,毙敌214名。同年,志愿军总部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役”发生的英雄故事

上甘岭,是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经过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一场激烈争夺战,名扬天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上甘岭成为一座丰碑!

黄昏时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得知在白天战斗中失去了一半的表面阵地,立即命令一三五团团长张信元连夜组织反击,夺回阵地。并让二线的一三四团团长刘占华即刻赶到师部,熟悉情况,准备参战。

美韩军占领阵地后,因为战斗激烈异常,官兵都疲惫不堪,也没时间构筑工事,只是用麻包简单地筑起了一些临时野战火力点。志愿军的反击部队共四个连,太阳落山后就准备完毕,进入攻击出发位置,十九时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原计划采取偷袭,但被美军发觉,随即改为强攻,美韩军立足未稳,顶不住志愿军生力军的冲击,经二个多小时的鏖战,反击部队就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全数收复。在这场夜间反击中,又有两个都是排长的孙占元和粟振林,身负重伤后,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为了永志纪念,粟振林烈士的家乡河南林县将县城南关街命名为振林街。孙占元被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追授“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金星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当晚十时,四十五师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讨论调整部署事宜。会上决定:报请军部批准,暂停对注字洞南山的反击,将为反击而储备的所有弹药、补给、器材,于15日二十一时前全部转用于上甘岭方向;为避免上甘岭两高地因部队建制过多而引起指挥上的混乱,由一三五团团长张信元指挥597.9高地作战,由一三三团团长孙家贵指挥537.7高地作战;炮兵由副师长唐万成和十五军炮兵副主任靳钟统一指挥;一三四团为二梯队,尽快完成一切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加入战斗;为便于指挥,团师各级指挥部重新展开,一三三团团部前移至上所里北山,一三四团和一三五团组成五圣山联合指挥所,师部前移到德山岘。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美韩军共投入了七个步兵营和十八个炮兵营,飞机五十余架,两百余架次,消耗炮弹三十余万发,航空炸弹五百余颗,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高地,在如此罕见的猛烈炮火轰击下,原本长满枝繁叶茂的树木,被炸成寸草不剩的光山,而且山头的岩石被整整削去了两米!坚实的土层全都成为粉尘状的虚土!根本来不及散去的硝烟完全遮蔽了太阳,使得很多幸存者都认为那个晴朗的日子是个阴天!而十五军四十五师在这两个高地的守备兵力仅两个连又一个排,加上全力准备反击注字洞南山,支援上甘岭方向的火炮只有3门105毫米榴弹炮、6门75毫米山炮、6门90毫米加农炮和12门迫击炮,根本无法与美军300余门大口径重炮抗衡,几乎是纯步兵作战,而且由于美军的炮火封锁,守备部队与后方联系中断,又得不到任何增援,就是在这样的兵力火力对比极端悬殊、后勤补给极端困难情况下,以伤亡550人的代价,打退了美韩军数十次的进攻,并通过夜间反击夺回了白天丢失的阵地,使美韩军付出了高达1900余人的死伤一无所得!

15日,美韩军再度猛攻,又是一整天的残酷恶战,日落时分,美第七师终于拿下了597.9高地西北山梁上的6号、5号、4号、0号阵地和主峰,韩第二师也占领了537.7高地大部分阵地。——直到此时,上甘岭的战斗已持续了两天,志愿军还没有判明美军的作战企图。志愿军总部虽在当天下午致电十五军,但那是对十五军13日上报的反击注字洞南山计划的答复,指示根据其他部队的经验,反击敌营以上部队据守的阵地,代价太大,而且因敌兵力较多抵抗也激烈,战斗不易迅速解决,故对注字洞南山的反击暂不进行为宜。电文中只字未提上甘岭战斗,因此完全可以说,经过两天的激战,志愿军总部首长还没有意识到在上甘岭是美军的主攻方向!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美军此次“金化攻势”准备之充分,战略之狡诈。

16日,美韩军继续猛攻不止,四十五师先后已有15个连投入战斗,秦基伟当即决定,四十五师改为主攻,四十四师则改为助攻;军、师组织火炮向上甘岭机动,并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建立后方供应机构,加强后勤保障,除原先储备的弹药外,另为一线部队每连增加配备8000枚手榴弹,三个月的补给品储备量,并积极组织向坑道补充弹药、食物和饮水。

四十五师,这支长期充当配角跑龙套的部队终于得到了补偿,在这样一场举世罕见的大战中当一回主角。无论在范佛里特还是秦基伟眼里,四十五师都比四十四师要弱,但这是从两个师攻击力上的对比,四十五师由于长期作为偏师,经常为保障主力攻击而担负阻击防御任务,有着丰富的防御战经验,形成了顽强坚韧寸土必争的战斗作风,在这一点上,范佛里特无疑是选错了对手。现任师长崔建功,1915年出生在河北魏县的一个家道中落的进士家庭,1934年为家事愤而出走,在汉口投军参加了东北军的第一零九师,1935年在直罗镇战役中被红军俘虏,随即参加了红军,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政治部敌工干事,抗日战争中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敌工股股长、营教导员、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政委。直到1945年10月,解放战争刚开始的邯郸战役中,因太行军区七分区司令张廷发在战斗中负伤,临时指定他来指挥,这一仗他尽展其指挥才干,率部坚守阵地两天两夜,将敌援军击退。——当晚就被刘伯承任命为七分区代理司令,从此就由政工改行,成为指挥作战的军事主官,后历任副旅长、旅长、师长。朝鲜战争结束,回国后历任副军长、昆明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抗美援朝简短小故事50字以内
答: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反击中,通信员黄继光所在连冲到半山腰,突遭敌火力点阻拦,危急时刻,黄继光奋勇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其实,何止在上甘岭,又何止是黄继光、孙占元,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样的激烈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这样英雄的壮举几乎在每一次战斗中都会涌现。

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事迹
答:1949年3月,杨连弟成为解放军铁道纵队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三连的随军职工,后来由职工入伍。他以技术工人身份入伍时已经30岁了,这在解放军中是少有的。1950年9月,杨连弟出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副连长。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展开,铁路、桥梁大部分被敌机炸毁,...

抗美援朝的人物或故事20字
答: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涌现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以及罗盛教这样光彩照人的国际主义战士,很多烈士没有留下照片。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更多的英雄甚至连名字也不为百姓所知,他们仅仅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 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

抗美援朝时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答:这个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统治阶级对所有的黑人部队都不放心了,从此,朝鲜战场的美军再没有单独编制的黑人部队,所有黑人部队都被拆散,和白人混编 这位霍尔就是当时哭泣的一个,他说:也就是从这时起,我第一次认识了中国人民。以后经过的种种事情,使我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中国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伟大的人民,你们确实是...

抗美援朝的故事.资料和英雄人物和抗日援朝的故事.资料和英雄人物
答:★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多指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

查找抗美辕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的感人故事
答:其实,何止在上甘岭,又何止是黄继光、孙占元,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样的激烈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这样英雄的壮举几乎在每一次战斗中都会涌现。王海,这位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一级战斗英雄”,站在挂有他和他的战友的巨幅照片的展板前向人们介绍说:“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空军共击落...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
答:在战斗中涌现出30多万的战斗英雄和模范,其中,杨根思、黄继光、郭忠田、黄家富、孙占元、邱少云、罗盛教等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郭忠田1950年10月,郭忠田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1月30日,他带领全排战士在朝鲜西部龙源里北山的高地上,执行阻击美军南逃的任务。在这次战斗中,郭忠田带领全排战士打退了...

抗美援朝有哪些著名战役?
答: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提高了地位。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由于共产党中国有...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及故事
答:抗美援朝故事:上甘岭战役 在抗美援朝中,上甘岭战役是其最著名的一场战役。1952年10月8日,美帝国主义中断停战谈判,于14日发动“金化攻势”,妄图夺取朝鲜金化东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阵地。志愿军依托坑道,打退了敌人数百次冲击,坚守阵地四十三天,于11月25日粉碎了人的进攻。此役歼敌两万五千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