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蒙毅是亲兄弟吗 蒙恬的父亲是谁

作者&投稿:郭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蒙恬蒙毅

蒙恬和蒙毅是亲兄弟,他们出生于将才世家,从他们的祖父起就开始为秦国效力,整个蒙氏家族的命运紧紧的跟秦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蒙恬和蒙毅自幼习武,家中还遍请名师为他们兄弟两个讲授兵法策略律法典籍等。

动漫中的蒙恬

蒙恬的兴致在于习武,他身上秉承了蒙氏家族英勇善战的气质,一心想着为国浴血杀敌。蒙毅志不在此,他比较喜欢研究国家的律法典籍,认为国家管理的根本在于统治秩序的维护。家族长辈见兄弟两个都是可塑之才,便由着他们的志向兴趣自由发展。蒙恬在跟随大将军王卉对战齐国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开始在秦国政界崭露头角。秦始皇非常看重蒙恬,经常与他共商国是。机缘巧合之下,蒙恬向秦始皇推荐了自己的弟弟蒙毅。秦始皇在见过蒙毅以后对他的文学才华非常满意,大大封赏了蒙毅,赐官职上卿,让他主管朝廷律法。

这兄弟二人一个武功盖世一个熟读律法,一文一武相互搭配,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蒙氏家族家教甚严,虽然家族荣耀光辉万丈,但是仍然教导蒙恬蒙毅兄弟要恪守人臣本分,不能持宠而骄。蒙恬跟蒙毅两个人对秦始皇忠心耿耿,追随在秦始皇左右不敢有丝毫怠慢。

可是秦始皇突然暴毙,蒙恬和蒙毅的命运也就发生了大逆转,最终被阴谋篡位的胡亥送上了断头台。作为臣子,是该对君主效忠还是对皇权效忠?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蒙恬的父亲

秦昭王时,齐国的蒙骜到秦国谋仕,为官一直到上卿。秦昭王去世,秦庄襄王在位,任命蒙骜为率秦军攻打韩国,夺取了韩国土地,建立二川郡。第二年,蒙骜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连着攻下了韩国的几十座城池。秦始皇继位的时候,蒙骜先后攻打了韩国,魏国,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

动漫中的蒙恬

蒙骜在秦国得到秦王信任,一代名将,威震中原,蒙氏后代的将领才能也在他的名望下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和赏识。蒙骜的儿子去名武,也就是蒙恬的父亲。公元前225年,秦王攻打楚国,以李信为将,蒙武为副将,统领二十万兵力。两人分开进攻楚国,打败楚军。之后李信攻乘胜追击,反而被楚军打败了。第二年,蒙武再次攻打楚军,追杀到楚地蕲南,灭了楚国大将项燕,凯旋而归。第三年,蒙武再次领兵出击,攻打楚国,直接俘虏了楚国国王,至此楚国覆灭。第四年,蒙武南下征伐越国一带,越王投降,秦国因此得以设立了会稽郡。

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里少不了蒙骜和蒙武的功劳。蒙骜主要是攻打韩国,魏国立了大功,蒙武帮助秦王攻下了强敌楚国,平定了长江的吴越地区。因此秦始皇对蒙氏家族非常器重。蒙家向来出良将。到了蒙恬时代,秦始皇只差齐国没有攻克,因此蒙恬捡起了蒙氏家族的接力棒,亲率大军攻打齐国都城,果然不负蒙家猛将之风,名门之后的声望,成功征服齐国。

至此,秦始皇实现了统一六国的梦想。蒙氏家族世代为将,蒙恬征讨匈奴时期达到了权力的顶峰。蒙家成为历代帝王眼里的忠臣良将,虽然蒙家三代都手握军权,但是从来没有过秦王怀疑蒙家,蒙家叛乱的传言,可见蒙氏家族是一个人品信得过,值得托付,耿直厚重至忠至诚的优秀军事家族。

蒙恬后人

历史上有关蒙恬后人的笔墨很少,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蒙恬后代的信息是后人根据史书里记载的内容推断出来的。有人认为蒙恬并没有子嗣,但有的人认为根据史书推论出来的关于蒙恬后代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蒙恬剧照

根据记载蒙恬很早之前就在一个叫“安定”的地方定居了,近代很多人一致认为中国的蒙氏就是从安定这个地方开始出现的,根据秦朝地图中“安定”的位置大致在甘肃和陕西的交界处。现在蒙氏一族的分布范围特别广泛,主要原因就是蒙毅蒙恬被陷害以后,他的后人为了躲避敌人追杀四处流散。蒙氏族谱上有“居上林”这一说法,可是世上的上林实在太多了。据载蒙恬原配妻子胡氏带着他的俩儿子和家人向西逃去,在现在的淳化县有一个叫蒙家村的地方,蒙姓人口达到90%以上。此地夏天经常下大暴雨,暴雨过后就会从地里冲出秦朝时的古钱陶罐,使得这一观点更具有可信性。根据历史记载和分析,蒙家村在秦朝时就出现了,而且在这里住着的人大多数都是蒙姓先民。从蒙家村位置来看,它距离“上林”仅仅有大约 10公里左右。蒙恬去世以后,居住在“上林”蒙府的妻儿老小落脚在这。

在咸阳市里,以“蒙家”为名的村子还有四个。据《咸阳市志》里的相关资料的记载,以及有关家谱的记录,这些村子都可能是从淳化县蒙家村移民过去的。

蒙恬的妻子

蒙恬的妻子叫卜香莲,她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笔祖娘娘”。在浙江省善琏镇的蒙公祠里,有两尊雕像,一尊就是秦朝著名的大将军蒙恬,另一尊呢就是被人们称为“笔祖娘娘”的卜香莲,关于“笔祖娘娘”这个称号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据传秦始皇为了搜刮钱财派蒙恬来到江南,一天傍晚,蒙恬的军队经过善琏时忽然听到有一个姑娘在河里大声呼救,于是不加思索的跳入河里救上了那位姑娘,这就是蒙恬未来的妻子卜秀莲,此时的卜秀莲父母双亡,已家徒四壁,还受官府的剥削,所以想要自杀,被救了上来,就这样他俩相遇了。蒙恬了解了当地农民的辛劳,于是把运送的饷银发给贫苦的乡亲们,解散了军队便弃军退隐田园了。

一次,蒙恬在去找卜香莲在路上捡了一撮羊毛,随手插在一枝竹管上拿到了卜香莲家,香莲听说蒙恬写字特别好,于是蒙恬用刚刚造的弗聿笔给香莲写了几个,虽然字好看但是羊毛太硬用起来很不顺手。

蒙恬把打算迎娶香莲并以做笔谋生的想法告诉了香莲,随手将笔放在窗台上了。可是笔不小心滚落到了窗下的石灰函被泡了一夜,第二天香莲找到了笔,用角梳把毛梳好,又用簪子把杂毛弄掉,爱惜如宝。等到蒙恬再次用笔时好用多了。卜秀莲辅助蒙恬做笔的消息传出来,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建了一个蒙公祠,将两人的雕像立于此内,还把他们相遇时的那条河改名为蒙溪。

蒙恬和项羽

蒙恬和项羽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们能够洞察人性,对兵法研究透彻,武艺高强,在彼此时代里无人能够与之匹敌。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爱将,深得秦始皇信任,将秦王朝的八十万大军交付蒙恬之手,让他挥师北上,与匈奴决一死战。项羽是楚国霸王,做为后起之秀登上历史舞台,金戈铁马,意气风发。

蒙恬剧照

蒙恬带领秦国大军踏伐六国土地时,项羽还是楚国没落贵族家的小公子。等到项羽称霸之时,蒙恬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虽然都是盖世英雄,但两个人并没有交过手。不过论起雄才伟略,蒙恬和项羽还真是有的一拼。

蒙恬的卓著功勋在于帮助秦始皇平定六国,等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又派了蒙恬前去镇守边关。蒙恬统兵之道在于顺应皇帝旨意,在忠心报国的前提下施展才能。有的时候与秦始皇意见不统一,他也不敢违抗圣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蒙恬的思想和军事主张。而项羽则不一样了,混世魔王,起兵打仗之时只遵从内心的想法,誓于天下英雄分出胜负。从这一点上来看,项羽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有句话叫做生不逢时,如果蒙恬晚生个几十年,与项羽同处一个时代,那么蒙恬就不会惨死在奸佞之臣手里。在项羽踏平秦二世的统治之后两位豪杰很有可能对酒当歌,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

看完《神话》,或许很多人都会问:“蒙毅和蒙恬真的存在吗?”电视剧里的大将军在历史河流中是否真的出现过,然后留下一些痕迹?他们是否有像剧里那么绚丽斑斓的人生,敢爱敢恨,饮酒对歌,驰骋沙场。

蒙恬剧照

据史料记载,蒙恬是秦时的将军,山东省蒙阴县人,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名将,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所以,蒙毅和蒙恬是切切实实真实存在的人物。蒙氏兄弟同时效力于秦始皇,蒙恬担任外事,在边疆之外带兵打仗,抵御外侵;蒙毅常为内谋,在朝廷之上为秦始皇出谋划策,进谏忠言。他们被合称为“忠信”,皇宠国恩,荣耀一时。

司马迁有云:“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说的就是蒙恬在率三十万蒙家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一带后,修筑万里长城,西起陇西东至辽东,把原来燕、赵、秦的长城连在了一起,抵御外敌的同时还方便了百姓生活交通。正是因为有了蒙恬的一番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万里长城。现在万里长城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国的标志。再踏上长城的驿道,抚摸每一块古砖,似乎都能听得到,它们讲述蒙恬当年风光无限的岁月往事。

真正光芒闪耀过的人,是不会被历史长河冲刷走的,也不会被时间岁月蒙尘。他们留下的每一处痕迹都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