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

作者&投稿:酉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

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2. 初中语文1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详述: (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3. 浅谈初中生怎样学习文言文

摘要:文言文是我们祖先交流的语言,它有着深远的历史,蕴涵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哲、医、佛、道等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是中国语言的根基所在。

学习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个人方面来讲,有助于明理、明善、修身养性;对整个社会来讲,也是一种无价之宝,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不知有秦汉,无论魏晋”,做人不能忘本,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根。

作为中国人,应该对中国民族性的东西有所了解,学习、熟悉它,并传承它,让它继续哺育着子孙后代。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引导;学习 从小学到初中的每一册语文教材都有文言文,尤其是初中,文言文单独作为一个专题,由此可见文言文的重要性。

初中的文言文相对小学来说难度提高了很多,它不再是简单的言语和简短的课文,而是句式复杂、内容多的文章。因此,很多学生都害怕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文束手无策,遇到文言文的题目就像一只无头苍蝇,随便填填写写,词不达意,达不到学习的目标,也因此而错失一个争取更好的中考分数的筹码。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让学生真正学懂文言文,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呢?下面笔者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从易到难地导入课文 由于文言文与白话文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比较困难,文言文的一个字往往富含许多种意思。那么,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应该由易到难。

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先导入比较简单的文言文,让学生学得轻松,并且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喜欢探讨钻研文言文的知识。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才能将文言文学好。

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才能够将学生的基础打扎实,才能够将教学的意义体现出来。这样,不仅教师的教学更加容易进行,而且学生学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二、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经典的文言文。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文章的音乐美,提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1323637高学习兴趣。

如果能将经典的文言文背诵下来的话,那么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有很多句型和词汇量,才能身临其境地解读文言文,体会文言文的真正含义,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或者道理,才能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了能力,才能在解读其他文言文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在考试的时候运用自如。

由此可见,背诵文言文对于学好文言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掌握词句规律 1.词语的古今异义 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

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发”字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等。

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

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

4.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是要用心去理解。

四、让学生试讲 许多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下往往能够比较快速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不注意巩固,或者是由于自信心不足,在做有关文言文的试题时还是不能够抓住要点,回答完整题目。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一些方法,为了增强学生在答题时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地。



初中常考文言文
答:【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

求人教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
答:求人教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一)七年级上册1、郑人买履一、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

找初中所有的文言文 原文加解释
答:找初中所有的文言文 原文加解释 要中考了各位帮个忙谢谢了要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杂说小石潭记陋室铭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和解释(有分析跟好)... 要中考了 各位 帮个忙 谢谢了 要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杂说 小石潭记 陋室铭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记承天寺夜游 爱莲说 送...

初中语文文言文所有翻译
答:可以买本初中文言文的参考书。有些翻译在于读的人资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zzzzxxc123 2011-01-06 · TA获得超过108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5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24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http://wenku.baidu.com/view/...

初中古诗文鉴赏的一本书,里面有所有课本上的古诗文及翻译,封面是黄色的...
答:《文言文完全解读》叫这个名字的有好几个出版社的,都符合 “里面有所有课文上的古诗文及翻译”我买过这种书,我觉得文言文最好不要太依赖这些书,这些书里翻译的很详细,有时候具体到某个字的意思,但是很多字的翻译存在争议的,意译最佳。优点是这些书涵盖了所有文言文,没带课本时的绝佳选择。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
答: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 希望全面些!... 希望全面些! 展开 1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囧囧囧蔇n 2014-07-01 · 超过5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9.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备bèi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初中语文文言文总结
答:2016-04-01 初中语文文言文绝字的总结 2 2008-11-28 初中人教语文所有古文古诗词总结 37 2011-08-03 初中人教版语文文言文词语总结 23 2011-05-24 关于初中所有的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归纳 4 2012-01-08 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总结。 2009-09-15 初中语文文言文 22 2011-11-21 初中文言文知识归纳 17 ...

新课标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哪里有买
答:新华书店或者在亚马逊网站上(卖书的网站中算是比较好的)都可以购买。关于新课标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的参考书籍,推荐买熊江平主编的《最新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7-9年级)(人教版·第5次修订)》,网站报价为15元。谢谢~(选择精锐教育,与您共同成长)

万唯文言文完全解读怎么样
答:《万唯文言文完全解读》是一本主要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古文学习教材。这本书收录了许多经典的古文课文,并给出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该书特点在于注重思想和文化背景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此外,这本书还附有练习题和答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总体来说,万唯文言文完全解读是一...

人教版初中三年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句解释,重难点考点归纳
答: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4、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5、 对镜帖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