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范家突然暴富?范进最后的成就有多高?

作者&投稿:乾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诗几乎妇孺皆知,形容的是古代读书人为了通过科考获得一官半职而埋头苦读的社会现象。在封建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主流思想引导下,读书考科举是平民百姓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无数读书人为了能考取功名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哪怕考试落第被人鄙视讽刺也不放弃;一旦考取了功名则欣喜若狂,一夜之间改头换面成为众人巴结羡慕的对象。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那科举制度下,考取功名不啻于一步登天。

关于这种现象,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有极其详细的刻画。其中《范进中举》选段最为令人印象深刻:当范进确认自己真的中举后,竟然惊喜得人事不省,最后"欢喜疯了", 这范进中举之后的癫狂一幕,几百年间不知笑喷多少后世人。不过《明朝那些事》这本书对此却风趣调侃:"换了你也可能会疯的"。那么,这是为何呢?这得从当时的科举制度、范进其人经历以及中举后的巨大好处来说起。

01 关于科举制度

说起来,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朝,从隋朝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进士科举。

如果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开始算,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长达1300年之久。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在各朝各代沿袭,或有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流程体系。

介于《儒林外史》的作者所处清朝且范进为其创造出来的明朝人,而明清科举制大致相同,因此就拿当时的科举制度为例: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在乡试之前,要先通过童试才能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参加童试的人被称为儒生或童生,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开始受学正之类的人管教。这一步才意味着"考功名"的起点。另外,生员也分等级,还会按成绩排名来升降,成绩最好的廪生,官家发粮食供养。

接下来是乡试,又称"大比""秋闱",通常每三年才在各省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参加乡试也是有门槛的:要先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且成绩优良才有资格被选送参加乡试。而乡试考中就成了举人了。

然后是会试,又称为礼闱、春闱。因为会试是在乡试后的次年春天于礼部举行,考中后被称为贡士,而且会试后一般还要举行复试。

会试之前的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在范围、措辞、结构、字数及句法等方面都有限制和要求,这也是有很多文学作品都抨击科举的主要原因。

最后当然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策问,通过的被统称为进士。一般来说,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仅三名,就是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除了这三名幸运儿被立即授翰林院、儒林院之外。,其余的进士还需要再参加朝考进行选拔任职,之后再根据成绩状况进行筛选……总之,要通过读书科考而谋得一官半职确实需要无数关卡、历经种种考验。

而如范进,自幼读书,考了20多场才考上秀才,又一直读到54岁才过了乡试,获得举人功名。在加上当时他的生活状况,一旦中举不可谓不欢喜癫狂。

02 中举前的范进:穷困潦倒、人人唾弃

范进怀着对功名的热切期望,穷尽一切精力屡次应试,又屡战屡败,周围的人无一不对他蔑视嘲笑。终于到了54岁时,他考上了秀才,但人们却都认为,是宗师怜悯而"舍与"他的。

就连他的岳父胡屠户也同样十分瞧不起他,哪怕在范进成了秀才之后也依然张口就是辱骂:"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很多言辞不堪入耳甚至骂到范进母亲的头上,而范进呢?不但毫不生气,还唯唯诺诺说"岳父见教的是"。

并非范进天生如此,而是他地位卑微而且太穷了。而且他一心读书应试,没个谋生技能,毫不关心家里的生计,全靠母亲和妻子苦苦支撑,从岳父胡屠户辱骂他的话可以得知范进中举前的生活状态:"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而他去乡里考试回来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只不过范进家中一直如此穷困潦倒,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因此没有一个邻里愿意周济他。眼见的母亲已经饿得两眼看不清楚了,但范进却无计可施,最后在母亲的吩咐下才抱着老母鸡去卖,可以说此时的范进家中经济已经又陷入了绝境。

半生考试屡试屡败、家里日子难以为继、邻里乡人讥讽辱骂,如此境地之下竟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功名!追逐功名多年的范进当然深切明白"高中举人"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财富利禄、社会地位、被人追捧都不在话下。巨大的冲击之下,范进先是昏厥,被救以后语无伦次疯跑,跌倒在水塘里"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还继续疯疯癫癫而去。

那么,到底中举后有什么好处,才能使范进惊喜到如此地步呢?

03 中举后的种种好处

第一,社会地位提升。这个从范进中举后众人对他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周围众邻居称呼他"范老爷"、胡屠户对他各种夸、而平时被人称"文曲星"的做过县官的张静斋还亲自上门攀扯关系……总之,有人送钱送田产,还有人要投身为仆,甚至也有送房的、帮忙大摆宴席请戏班庆贺的。范进中举后,仿佛一夜之间,社会地位极速提升,他可以跟乡绅贤人平起平坐,顺带着家中经济条件也水涨船高。在当地再也没有人敢嘲笑他了,而范进也确实就立马一改往日卑微怯懦的表现,与张静斋也能你来我往圆滑相处。

第2, 举人不用交赋税服徭役。每个朝代一般都有无数苛捐杂税,层层盘剥之下,老百姓即使每天辛苦劳作也吃不饱穿不暖,有了举人的身份之后,这些都免去了,而且很多富户乡绅为了逃避税收也往往会偷偷把产业挂在举人名下,其中利收自然也少不了举人一份。

第三,享受特别待遇:例如,不用向当官的下跪磕头行礼了。还有,假如不小心违法犯罪,官府对有功名在身的人也不能轻易动刑,相当于有了护身符。

第四、有了做官的资格。这个当然是最大的好处了。读书人中了举人之后,不但能公费去京城参加会试,还意味着可以开始做官了。当时选拔地方官员,要么京官外调要么从举人及进士中选拔。如果有好的机遇,举人是可以当县令的,一县父母官是什么概念?最起码比范进中举前的境地可是提升不止千万倍。万一没机会立即做官也没关系,县衙管理人员一般很少,地方乡绅和举人对于地方政务的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除了以上所述的几种主要好处,举人身份带来的利益或许更多。可以想象,一个在社会底层的泥沼里挣扎、人人都可以揉搓嘲弄的书生,忍辱偷生仰人鼻息地活了50多年,整天煎熬苦苦挣扎,终于一朝中举,瞬间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曾经羞辱他的众人眼中的"文曲星"官老爷,诸多好处加身,这种强烈反差,一般人确实难以把持啊!难怪范进中举后竟疯了。

据《儒林外史》讲述,范进并没有立即当官,他的老母亲因儿子咸鱼大翻身而过度兴奋,没来得及享受就逝世了。于是,范进在家一边守孝一边继续读书,三年后继续参加考试并考取了进士,当了一段时间京官后,被外调到山东担任"学道",负责整个山东整治文风及人才选拔大任,其中权力可想而知,而钱财之物的获取更是如抬手那么简单。拿清朝来说,当时同等于范进这个职位的官员,每年光"养廉银"就能拿到五千到六千两,相当于总督年俸的27倍多。



范进中举后,乐得差点疯掉,但这样的人最后居然当了大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一句话,说出了多少埋头苦的书生们的心声。古时候,学者们经常挑灯夜读,甚至头悬梁、锥刺股,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

读十年的书,能考上状元,那都算天赋异禀的人了。古代很多状元们,都是读了几十年的书,才考取了功名,入朝为官。

几十年的寒窗苦读,人都变呆了,书呆子一称也由此而来。

人在呆呆木木的情况下,突然间获得中举的喜讯,很有可能精神受刺激。

当年,范进就是如此。他中举以后,兴奋不已,差点就疯掉了。

大家知道他差点疯掉的事情,可大家知道,这样一位心理素质低的人,最后居然当了大官吗?



01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具有着讽刺意味。

这一部长篇小说,是由清代作家吴敬梓所著,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范进,在参加科举考试后,成功的考中了举人。

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先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然后高兴的发疯。

周边的人看到以后,纷纷表示:范进高兴的疯了,这才刚中举,人就疯了。

之后,还是他的老丈人胡屠夫出面,将他的"疯"病给治好了。

整个故事讲述的内容并不多,但是,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陋习。

范进考中举人以后,他的岳父一反常态,左右的邻居也收起了以往的刻薄形象,开始对范进阿谀奉承。

这些人前后形象的对比,体现了人性的丑陋,展现了世态炎凉的风气,所以这一个故事,是对当代社会现象的一个有力讽刺。



02

后续内容

对于范进中举的故事,众人只知道他中举以后,周边的人对他谄媚,然后这个故事就结束了。

但事实上,这个故事还有着后续内容。

范进中举之后,先是喜极而泣,表现出疯疯癫癫的样子。在他岳父的恐吓下,他才逐渐平息了心情,接受了自己中举的事情。

事后,这位新晋的举人老爷,端起了姿态,和周边的乡绅进行了一番交锋。

在这次交锋中,他一改以往的形象,不再唯唯诺诺,而是显得底气很足。和对方交谈时,他一点不落下风,从容优雅的样子,的确有几分举人老爷的气派。从这时候起,范进就已经成长了,他开始懂得人情世故,知道跟人虚与委蛇。



有着举人身份的范进,可以说是未来的准官老爷。周边的人都开始巴结他,希望他进入官场以后,不要忘了照抚他们。

于是,每天都有人给范进送礼,这些人想尽一切办法和他攀关系。

而对于这些送上门的礼物,范进从不会拒绝,而是乐呵呵的收下。然后对前来跟他攀关系的人,笑脸相迎,说着圆滑的话。从这看出,范进还未进官场,就已经有了官场的圆滑。

不过,范进中举后,并未顺势而上进入官场,反而是为母亲守孝三年。

这是范进的聪明之处,在古代,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有着孝的名声,那么他不管在哪一行,都会更容易混的风生水起。



范进在此时为母亲守孝,就是为了博得一个孝的名声,这样他未来做官时,官途才会更顺畅。

当然,那时古代也有一个准则,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孝三年,并且三年内不准任官。

所以碍于规则,也出于对他名声的考虑,他并未即刻进京继续考试。而是三年后才进京会试,一举夺得进士。

之后他便被授予官职,成了一名官老爷。

从范进中举后的作态来看,他是一位很有当官天分的人。在没人教导的情况下,他都能立刻习惯和人周旋,可见此人是一个知人情,懂事故的人。

在官场混迹了数年之后,范进变得更加圆滑,这样的圆滑帮助他加官进爵,让他坐到了山东学道位置。

山东学道这个官职,等同于是如今的省教育厅厅长,可见他当时是爬到了多么高的位置上。

而这个,都还不是他当过的最大的官,他后来是进京为官,做了中央官员,甚至地位还不低,不少中央官员都还对他巴结不已。



03

范进的两面性

范进中举的这个故事,其实表现出了范进的两面性。

范进的第一面,显得很是呆板迂腐,他寒窗苦读几十年的书,一朝中举以后,居然会变得疯疯癫癫。可见这个人想要求得功名利禄的心是多么急迫,以至于这件事情成真之后,他反而有一种不敢相信的心态。

看到故事的前半段,大部分人只看到了他的第一面。



但如果看了故事的后半段,大家会看到他的第二面。

第二面的范进,有着聪明劲儿,显得格外圆滑。

在古时候,寒门子弟想要一朝得势,要么就是娶得高门贵女,得了老丈人的青睐,有了被提拔的机会。要么就是寒窗苦读,考中举人,从此踏入官场,成为人人羡慕的达官贵人。

第一种方法,能被实现的可能性太低了。所以,古人们通常是选择第二种方法。

但是,考取功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次参加考试的人众多,但是能够考上的人极少。当然,这样的低概率事件,若是成功了,会显得格外了不起。

范进考中举人,可见他是一位有真材实料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这反映了范进执着认真的优点。




而当官后的范进,一路步步高升,成为了高官。古代中举的人不少,但是能爬到像范进这么高的位置的人,却是极少的。

这就表明,范进身上有着独特的魅力,他在做官这一方面,有着独到一面。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指导他,他却能在官场上一路摸爬打滚,走向高位,说明他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

由此看来,范进这个人并非像大家以为的那般无能,他其实有着个人的魅力。

在范进的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一点:不管是看人还是看问题,都不能片面化。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成功塑造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痴迷于八股取士制度的知识分子虚伪、丑恶的面貌。本文通过对这类知识分子的分析,揭示八股取士对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戕害,从而达到批判的目的。

而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著名的《范进中举》了,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考,考了三十年连一个秀才都没有中,而他却就坚持了三十年,此外接受了来自各界的冷嘲热讽,连自己的岳父都看不起他说他倒霉才将女儿嫁给了他这么个人,说他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每次去范进家里都会腆着肚子教训他一番。

因为自己要去参加乡试 ,没有盘缠只能去岳父家里借“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不但没有借到钱,还被岳父挖苦和讽刺了一番,到出榜的那天家里甚至都没米下锅,他还在大集上卖鸡买米。

当他听到自己中举了以后一跤跌倒,牙关要紧,不省人事,醒来之后大疯一场,一前一后差距如此之大,前一秒还是被别人瞧不起的穷酸样,后一秒便成为人人都钦羡的对象,这也是古代知识分子,尤其是明清时期知识分子飞黄腾达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方式。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导致了他生理上的失常,这种生理上的变化,深刻反映了他这几十年的迫切希望与辛酸。

中举之后的范进人生就从此而改变,邻居拼命巴结,岳父也由之前的挖苦,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说他这个女婿是文曲星下凡,而平常看不起他的邻居也开始给他送鸡蛋,送白酒,送米送面,前后差距如此之大,这也说明,范进经过这三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只要是中了举就可以当官,就成为官场的一员,所以范进家里也就门庭若市,当然也是当了学道的周进看他们两个同病相怜,经历相似才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有机会进入官场。自己有个邻居是当官的,自然要巴结,以后还要依靠官老爷的提携。

一旦进入官场以后,虽然中举之后只是个小官,但是对于范进来说终于开始往金字塔上爬,当了官之后肯定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还有人给他送钱,中举之后,乡里有个张乡绅送给他50两银子,三进三间的院子,刚中举就有了这么多的收入(贿赂),并且范进悉数尽收囊中。更何况以后,送田地,送房的,送钱的,送丫环奴才的,范进家里自然也就成为了暴发户。

这也说明了科举制度的弊端,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江山社稷,不再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而抱着的主要目的是名利双收,对这也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沉迷于科举考试的根源,他们只是把读书当作求取功名的工具罢了。



范进中举后突然暴富,离不开因身份和地位的转变而带来的一系列福利。他最后的成就是成为了一个四品官员,这个结局对于他来说已是非常好了,具体分析如下:

一.因连续三十年考试落榜,被岳父和乡亲们看不起,中举后乐疯。

在吴敬梓所写的《儒林外史》中,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范进。小说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反差对比描述,以及中举时的疯癫状态描写,深刻的讽刺和批判了古代的科举制度,同时表达了八股制度对知识分子残害的不满。

在小说中,范进是一位从二十岁开始考试,却直到五十岁也没能考中的穷酸秀才。不仅邻里和乡亲们很是嫌弃和嘲笑他,连他的老丈人也非常看不起他。本来将女儿嫁给范进,是因为他是一个秀才,以后有当官的潜力,却没想到失了算,范进到了五十岁还依然是落了榜。

由于读书和参加考试花费较多,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起的,尤其是范进还一考就是几十年。所以家中可谓是一贫如洗,就连中举之前参加考试的费用,也要向岳父借,还因此受到了岳父非常难听的辱骂。终于老天有眼,范进在考了三十年后中榜了,从乡亲们那里得知自己中榜后的范进,一下子就疯了,最后是被老丈人一巴掌打醒。

二.成为举人后,岳父、邻里乡亲和当地权贵争相巴结,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范进中举后之所以会乐疯,是因为中举后给他带来的好处,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古代科举制度,中了举人后共有以下几点益处。其一是身份和地位明显得到提高,不仅能一雪前耻,在乡亲和老丈人面前扬眉吐气。还被尊称为老爷,见了一些县官也不必下跪。

其二是不要交赋税和徭役,衣食住行都会由朝廷来安排。赋税在古代是普通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所以能够免除赋税,有时真的能让贫苦百姓乐坏。其三是还能继续考试,在官场担任一些职位,比秀才强太多。若是自己犯了不大的错误,还可以减轻罪过,不会受到严惩。有了这些福利和待遇,邻里乡亲对范进的态度自然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首先是岳父由之前从嘲讽看不起,到尊敬和奉承,还称赞他是文曲星下凡。邻里也开始巴结,送来米面酒肉等东西。其次,有些乡绅权贵还为了将自己的土地挂在范进的名下,主动送来钱财,甚至为他置办了房产住所。因为范进成为举人后,他名下的良田土地是不用交税的。此外,不用徭役,也让许多人争相往范进家中送丫环奴才等。如此一来,范进中举后想不暴富都难,而他因中举就开心到疯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之后又考中进士,五六十岁高龄时成为一位四品官员。

另一方面,据相关资料介绍,范进在中举后并没有就此满足,选择了继续参加考试,并考中了贡士。之后因母亲去世守孝,中断了考试三年,最终考取了更高级别的进士,被朝廷分配了一个四品官员的官职。对于已是高领的范进来说,这个职位也算是一种圆满了。



首先,第一个问题非常好解释。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钱和权都是紧密结合的。而权力的优先级别更是要高于金钱的。有金钱的人不一定有权力,但有权力的人基本不会缺钱。而范进就是属于后者。

说完了概况,咱们再聊聊范进的发家史。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会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范进是属于那种人在家里坐,财从天上来的类型。首先,当时朝廷对举人有很多的优惠,比如举人名下的田地是不收任何税赋的。所以,很多富户都会选择把家里的田产挂靠在范进家的名下。当然,他们不可能让范进白白付出,肯定会给范进各种各样的好处。

除了那些地产非常多的富户,周围的大户人家也会派人来送范进礼物。他们并不是在做无用功,而是在做投资。如果未来范进发迹的话,只要稍微帮衬他们一把,他们或许就会一飞冲天。

他们当然知道未来范进再次升迁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哪怕是他维持现在这个状况,都能给周边的人提供很多的便利。这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他们给予范进利益,而范进帮他们打通一些关系。这在现代来说是权钱交易,但是在古代这是被默许的。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范进未来的成就必然不会很高,这是毫无疑问的。范进并不是属于怀才不遇,他在学习这方面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的有天赋,要不也不会这么久一直没中。他能中举,或许是因为幸运。在《范进中举》的原文当中,就有证据证明这点。

范进不看便罢免,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经历无数失败的范进,自己其实也没有想到他能够有幸中举,可能是当年的题目碰巧是范进比较擅长的,或者是他超常发挥,所以这次才能榜上有名。

未来的时候,范进不太可能取得什么大的成就了。皇帝喜欢提拔那些俊朗和有才学的人,而范进明显不属于这两类,所以举人便是他能抵达的终点了。

至于范进的后人,肯定会以先祖为荣。虽然范进的性格有些扭曲,但是这不妨碍后人对他的崇拜。他中举之后不只是自己地位升高,同时他还帮助家族实现了跃升。

他在成为举人后,肯定会让两个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情况理想的话,那么范进的时候也能高中举人。如果两个孩子不争气的话,他们也能做到一生一世无忧。在没钱的时候,想要赚到第一桶金有些困难。但是在钱累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这便不再是问题。



范进中举,不过是一介举人,为什么后来能够一夜暴富
答:而且范进执着科举,其实也并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富贵,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古代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并不是胡说八道的,在当时范进家徒四壁,手无缚鸡之力,要想成为人上人,只能通过考取功名。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范进中举之后,各种各怀鬼胎的那些达官显贵都放下身段巴结于他,有...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范家突然暴富?范进最后的成就有多高?
答:而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著名的《范进中举》了,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考,考了三十年连一个秀才都没有中,而他却就坚持了三十年,此外接受了来自各界的冷嘲热讽,连自己的岳父偶看不起他说他倒霉才将女儿嫁给了他这么个人,说他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每次去范进家里都会腆着肚子教训他一番...

范进中举后,到底当了多大的官?
答:在古典名著《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后的癫狂一幕,几百年间不知笑喷多少粉丝。但为何范进会当场“欢喜疯了”到“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的地步?多年前红遍全国的“白话写史”读物《明朝那些事》里,对此也有一句风趣调侃:“换了你也可能会疯的”。 如此“疯狂”,当然因为明清年间举人的“优厚待遇”。

范进中举后,到底当了多大的官?
答:在古典名著《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后的癫狂一幕,几百年间不知笑喷多少粉丝。但为何范进会当场“欢喜疯了”到“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的地步?多年前红遍全国的“白话写史”读物《明朝那些事》里,对此也有一句风趣调侃:“换了你也可能会疯的”。 如此“疯狂”,当然因为明清年间举人的“优厚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