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武人物简介

作者&投稿:仰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刘仲武
刘仲武,1945年3月生于河北霸县(现霸州市)。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原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河北省戏剧家协会顾问、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京剧票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戏曲艺术委员会常务主任。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戏曲高清电影《少年赵子龙》总统筹等职。导演的戏曲广播剧《情系君子兰》、《寸草春晖》、《抬花轿》、《百年毛泽东》、河北梆子音乐剧《杜十娘》、杂唱广播剧《新柜中缘》、等20余部(集)。其中《抬花轿》、《百年毛泽东》等4部作品,在1992年至95年间,蝉联四届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比一等奖。1977年发表了小剧本《饮水思源》,之后又在报刊发表小剧本《新柜中缘》、鼓词《自行车当红娘》、《没良心》等。
中文名:刘仲武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霸县(现霸州市)
出生日期:1945年3月
职业:戏剧家
毕业院校:河北省戏曲学校(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前身)
主要成就:主编《燕赵梨园百家》,导演戏剧广播剧20多部
代表作品:《情系君子兰》、《百年毛泽东》、河北梆子音乐剧《杜十娘》、杂唱广播剧《新柜中缘》
基本信息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原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河北省戏剧家协会顾问、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京剧票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戏曲艺术委员会常务主任。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戏曲高清电影《少年赵子龙》总统筹等职。
主要成就
1945年3月生于河北霸县(现霸州市)。1959年入河北省戏曲学校(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前身)学习河北梆子表演专业。1965年毕业后,留校进修两年。1968年,参加了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组织的河北省创作组的剧本创作。之后,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从事编导工作。在剧院工作期间,曾担任编导室副主任兼艺术档案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一团(裴艳玲剧团)书记兼副团长等职。1985年,参加了由曹禺、吴祖光、马少波等名家亲自授课的首届全国戏剧评论讲习班学习。1987年调入河北省文化厅艺术处工作。1991年调入河北省文联至今。前后担任副秘书长、秘书长、驻会副主席等职。曾作为正式代表参加第七次全国文代会和第五、六两届全国剧代会。
刘仲武同志编剧、导演的戏曲广播剧《情系君子兰》、《寸草春晖》、《抬花轿》、《百年毛泽东》、河北梆子音乐剧《杜十娘》、杂唱广播剧《新柜中缘》、等20余部(集),分别由中央、河北、石家庄电台播出。其中《抬花轿》、《百年毛泽东》等4部作品,在1992年至95年间,蝉联四届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比一等奖。1977年发表了小剧本《饮水思源》,之后又在报刊发表小剧本《新柜中缘》、鼓词《自行车当红娘》、《没良心》等。
刘仲武同志曾在《人民日报》、《中国戏剧》、《河北日报》、《大舞台》等报刊发表理论、评论、评介文章数百篇。有些文章被收入各类专集中。他评介过我国的大家有曹禺、高占祥、李默然、京剧名家有:谭元寿、罗蕙兰、刘长瑜、裴艳玲、胡芝风、赵立华、赵玉华、河北梆子名家有张淑敏、齐花坦、张慧云、田春鸟、王瑞楼、杨玉华、雷宝春、张秋玲、彭艳琴、彭蕙蘅、王云菊、许荷英、李玉梅、陈宝胜、张树群、评剧名家洪影、谷文月、刘秀荣、尚丽华、李红霞、袁淑梅、韩建光、贾玉兰、苏丽薇、梁志辉、,豫剧名家胡小凤、牛淑贤、苗文华、张宁,美术界名家赵贵德、张素玉、常福臣、曲艺界名家常志、武振英,木偶剧名家许虹,剧作家王昌言、孟翔龙、著名导演陶先露等近百人。
另外,有三百余首诗词在《诗神》、《河北画报》、《大舞台》等杂志和河北、天津、河南等美术出版社出版。
刘仲武同志主持剧协工作期间,前后推荐并取得成功的梅花奖演员有:李萍、梁维玲、苗文华、刘秀荣(二度)刘莉莎、王洪玲、徐金仙、王晓英、赵立华、李玉梅等10余名。红梅大赛、小梅花评比等全国性活动,河北总是名列前茅。
2001年中央电视台在“锦绣梨园”中做了刘仲武的专题介绍。
2003年在石家庄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中讲三国戏。
河北电台、电视台多次做嘉宾讲解戏曲知识。
主编了《燕赵梨园百家》一书。
《当代河北戏剧家》一书任副主编。
编写了一百名河北戏剧界名家资料在《燕赵晚报》开辟专栏,连续刊登了一百天。
还办了“小梅花”等专刊并发表。


高球怎么死的
答:病死的,算是善终。高俅(?-1126年),北宋末年权臣,与蔡京、杨戬、童贯合称北宋末年四大奸臣。他为人乖巧,擅长于抄抄写写,对宋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好名贪功的喜好。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随徽宗南逃,返京后就病死了,算是善终,恶人也未必全有恶报。根据《靖康要录》记载徽宗南...

水浒传里的高俅,最后是怎么死的
答: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竟以边功至殿帅。"宋徽宗只是让高俅到边关去镀镀金,好日后提拔。边帅刘仲武等知道高俅是皇帝派下来"镀金"的,便格外帮衬。恰好,高俅在边关的时候,大宋朝在边境打了几个少有的胜仗。高俅升迁的资本,毫无疑问当是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并最后做到了殿帅,掌管禁军...

高衙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他本是高俅的 远房弟弟 后高俅发迹 过继给高球当儿子的 此人 是正宗的纨绔子弟 不学无术 贪财好色 玩物丧志 小人 卑鄙 龌龊 下流 无耻

《刘锜》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答:人物简介:刘锜,字信叔,是德顺军(今宁夏隆德北县北)人,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个儿子。他外表英俊,声音如洪钟,擅长骑射。起初在朝廷中担任阁门祗候的职位。在靖康二年(1127年),宋高宗即位后,刘锜被召回朝廷,高宗见到他后感到非常惊奇,于是任命他为岷州知州,并让他担任陇右都护。在与...

刘锜人物生平?
答:少时随从父亲刘仲武征战,有一次营门口水缸中盛满水,刘锜一箭射中水缸,拔出箭矢缸中水如注涌出,刘锜随后又射出一箭正好将原来的箭孔塞住,人们叹服其射技精湛。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朝廷采用高俅的推荐,特授予刘锜为阁门祗候。 宋高宗继位后,录用刘仲武的后代,刘锜因此得以被宋高宗召见,宋高宗...

《刘锜》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答:《刘锜》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字信叔,德顺军(在今宁夏隆德北县北)人。泸川军(今四川泸州市)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锜仪表堂堂,声如洪钟,善骑射。初为阁门祗候。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召锜,见而奇之,命知岷州(今甘肃岷县),为陇右都护。与夏人战,屡胜,威振西北;夏人...

水浒中高俅是哪里人?
答:对于高俅这类人物来说,显然是步入仕途的捷径。不过宋朝的武官任用也有制度,没有边功,就不得为三衙的长官。徽宗为提拔高俅可谓煞费苦心,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托给守卫边境的大将刘仲武,以此来“镀金”,为以后升迁打下基础。《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錡传”中说:先是高俅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

水浒人物的特点及典型故事
答:对于高俅这类人物来说,显然是步入仕途的捷径。不过宋朝的武官任用也有制度,没有边功,就不得为三衙的长官。徽宗为提拔高俅可谓煞费苦心,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托给守卫边境的大将刘仲武,以此来“镀金”,为以后升迁打下基础。《宋南渡十将传》卷一“刘錡传”中说:先是高俅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

历史人物高俅那一年出生
答:而高俅这个搭上末班车的潜邸“旧臣”,徽宗为提拔高俅可谓煞费苦心,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托给守卫边境的大将刘仲武,高俅竞以边功至殿帅。”如果高俅仅仅是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皇帝宠爱以至平步青云。这未免小看了高俅。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还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

高俅人物特点
答:其次,高俅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之前有刘仲武在边关对他的提携,之后他与刘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刘仲武在政和五年(1115 年)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锜担任大将。蔡京等残酷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