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冰灾算小冰川吗?

作者&投稿:国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于2007年大冰雪灾害的作文吗?~

雪中的背影 --谨把此文献给奋战在抗灾一线的人们 冰雪无情人有情。这个寒冷的冬天因为有了他们而显得格外温暖。 --题记 今年我们国家遭遇了罕见的雪灾,尤其是南方,受灾极其严重。电视上、报纸上、互联网上关于雪灾的报道不断,我的家乡安徽在这场雪灾中也未能幸免。据报道,安徽1202万人受灾,造成经济损失达72.3亿,受灾情况十分严重。 因为雪灾,许多人不得不推迟回家时间或取消回家的计划。火车站的候车室里都是急需回家的人们。火车的晚点、停运,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关闭使远途的人们无法回家。 雪灾发生以后,党和政府带领灾区人民展开了抗灾斗争。在抗灾中各地涌现了一批抗灾英雄,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 为抢修被冰雪压塌的高压线铁塔而牺牲的湖南省三名电力职工,欧光权——在抗雪救灾斗争因劳累过度而逝去的台江县公安民警,张新民,这个名字更不应该被我们遗忘,他是安徽人的骄傲——合肥市的一位交通民警,安徽省公安系统第一位在抗灾中牺牲的警察……他们都倒在了抗灾斗争的前线,全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些英雄们。现在仍然有许多身影还在冰雪中忙碌,他们在为需要救助者而奔忙。 是谁在为那些无法回家的人提供服务呢?是警察,是志愿者,是车站工作人员,是共产党员。我看到了一张照片,是一名武警战士在高速公路上利用除雪的间隙吃雪解渴,当时那名战士已经连续工作几天几夜了。就在那些被困者吃方便面,喝开水、矿泉水时,那些奋斗在一线的战士却只能吃雪。一旦道路上冰雪被清理那些被困者随时都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欢度新年,而那些工作人员,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他们的家人在翘首期盼,每天看电视、看报纸只为能得到一点关于他们的消息。他们的亲人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在想着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平安归来,尽早的结束工作回家。 谁不希望新年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团聚?谁不希望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谁不希望自己可以除夕在家看春晚?可是,有人有这些想法也不能回家。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奋战在抗灾一线。因为在他们心中,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与国家相比,自己的小家算不了什么。 正是因为他们舍己为人,正是因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正是因为他们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所以抗灾斗争的关键时刻他们站出来了,冰雪中他们给受灾的人们送去了温暖——灾区的人民在他们的帮助下吃住得以妥善安排,被冰雪困在车站、路上的人们喝上了开水吃上了热饭,回不了家的民工和学生在异地找到了家的感觉。今年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因为有了他们而显得格外温暖。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灾区人民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战胜了冰雪灾害,取得了抗灾斗争的胜利。 英雄们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了我。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不再是“众人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是“众人各扫门前雪,更管他人雪中寒”。现在,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邻里之间冷漠相待,而是彼此之间友好互助。 许多人都说“雷锋式”的人物在现代社会少了,“焦裕禄”式的人物也没有了。在这次抗击雪灾的战斗中,雷锋出现了,焦裕禄也有了,我们不会再说他们远去了。许多无名英雄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雷锋、焦裕禄的存在。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和骄傲。 我衷心祝愿那些还在抗灾一线奋战的人们能够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后记:现在随着天气的好转,冰雪已经停止,道路已经贯通,灾后救助工作也在有序进行着。

麻烦采纳,谢谢!

2008抗雪灾交警先进事迹材料
1月26、27、28日,罕见的大雪席卷了苏州大地,迫使沿江高速、京沪、苏昆太高速公路相继封闭,大量的车辆一下涌入204国道,太仓204国道交通压力顿时陡增。雪情就是命令。太仓交巡警大队180余名交警、300余名交通辅警,听到被堵的消息后,不论是在值班还是在家休息,也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过半百的,都第一时间赶到了工作岗位204国道、338、339省道。他们不畏暴雪冰冻,心系群众,始终冲在第一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

雪中“拚命三郎”

杨建明,沙溪中队指导员,已经连续3天站在道路上疏导交通没有回家的他,不知道他喊话喊了多少次,只知道他来回不停地在太仓市204国道杨林塘大桥、直塘大桥之间奔波着,嗓子喊哑了。特别是29日、30日的两天晚上气温下降,路上出现严重冰冻,为了让车辆经过桥梁、坡道、弯道、环形路口时不发生交通事故,他就是这样一手拿着话筒喊着,一手指挥着。

面对雪灾,交警把心都交给了被困群众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在他们的背后,却有着一份来自警嫂的沉甸甸的牵挂。29日晚上,当杨建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车上吃点方便面时,小舅子流着泪打电话告诉他,岳父癌症晚期住院已快不行,问他能否去医院见老人最后一面,他回答不能。因为他知道,只要脱离一会,车子就会积压很多,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回家,他硬是没有回去。事后,他妻子对教导员沈艳萍说:“这一夜,是我人生当中最漫长最难熬的一夜,丈夫在外执勤,可我老爸想让他去见最后一面,但他舍小家为大家,我怎能抱怨?”

“交警同志,真诚地感谢你!”南通司机刘明激动地对城厢中队民警胡昊说。

30日凌晨2时25分,当民警胡昊在204国道苏昆太高速公路出口处指挥交通时,一名驾驶员急忙跑过来气喘地说:“民警同志,赶紧帮帮我吧,车子滑到了沟边上,我车上拉的是鸡,要是出现了意外,我这趟就全赔了!”胡昊急忙让辅警小张指挥,他就和驾驶员跑了过去。

危难之中显身手

原来,由于气温低,路面结了冰,这名驾驶员在行驶过程途中跟车太近,一个急刹车,车辆90度大转弯,车头到了沟边。

胡昊迅速叫来其他民警,帮他把车倒到安全地带,告诉他冰雪行车注意事项,要求他打开双闪灯,保持100米以上车距,慎用刹车。在警车带领下,该车安全驶出了太仓。

就在临别时,刘明突然把车停了下来,走到胡昊身边,惭愧地说:“我原来经常跑这条路,对交警管得太严一直有点偏见。这回我明白了,出门在外,行车安全还是靠你们交警。交警同志,真诚地感谢你!”


----------------------------------------------------
2008年抗雪灾的感人事迹
哭以身殉职的电力职工
1月26日下午1时,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的送电线路工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同志在望城县桥驿镇力田村沙坪变电站实施高压电线除冰作业时,因铁塔坍塌而壮烈牺牲。1月28日湖南省政府正式追认为他们为革命烈士,共青团湖南省委追授他们为“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标兵”。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在湖南长沙看望他们的家属时,动情地说:“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读到这则报道,我不禁潸然泪下!那可是三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的生命啊!

今年元月,黔湘鄂赣皖苏浙等省遭遇50年一遇的冰灾。持续多日的冻雨,长达半月的覆冰,平地积冰赢寸。处在高山峻岭风口的电杆铁塔,既要受到几近半尺的覆冰之压,又要受到前后长达几百米、数条结冰后重达十多吨的钢芯铝绞线和钢绞线之拉,纵然是钢筋铁骨,也难以承载。为了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输送,只有尽快清除覆冰。在这艰难危急的关头,三位同志志愿参加公司组织的抗冰灾保供电抢险队,奔赴抗冰抢险的第一线。在登上铁塔除冰的过程中,由于罗海文所在的那基已不堪重负的铁塔轰然坍塌,罗长明、周景华所在的铁塔也随之坍塌。罗海文当场以身殉职,罗长明、周景华坠地重伤不治身亡。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电力职工对社会的承诺!正如温总理所说“三位烈士都是人民的好儿子!他们是为抢修电网而牺牲的,是为人民的利益牺牲的!湖南电网的战友职工忘不了他们,湖南省全体人民忘不了他们,全国人民忘不了他们!”其实,全国的电力职工有何尝会忘不了他们——他们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湖南的好青年、不愧为电力企业的好职工。

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你们一路走好。你们放心,在你们倒下的地方,将屹立起更加坚实的铁塔——那就是你们永久的丰碑!
---------------------------------------------------
武和平:在抗击雪灾中已有两位民警殉职
近期,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数十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给灾区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公安部1月28日启动“抗击雨雪灾害信息协调机制”,收集掌握铁路、交通、民航和各受灾地区的灾情、道路交通情况。为更好地向人民群众介绍受灾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回答网民关心的问题,2008年2月2日9时,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保畅通保平安”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新华网北京2月2日消息:2008年2月2日9时,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保畅通保平安”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在访谈中,武和平说抗击雪灾中已经有两位民警献出了生命,感人的事迹举不胜举。

武和平说,公安民警也是人民子弟警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不怕困难,不怕危险,顶风冒雪站在最前方,体现了我们这支队伍的风貌。

武和平说,压力比较大的广东目前统计情况是出动了40万人次的警力,光广州火车站每天就有5500名警力在执勤,各种力量加起来有1万多人,主要是防止拥挤踩踏,并且要保证向群众输送衣物。我们的民警也打破界限,和很多相关部门携手完成了很多业务,包括广州的民警,向滞留在火车站的旅客们捐助物资就达到了百万件。按箱统计矿泉水就达到了3万多,为群众解困27万人次,不少民警过度劳累,长时间执勤出现感冒、昏厥的情况很多。

1月31日,贵州有很多民警由于摔倒手臂粉碎性骨折,参加整个行动的巡逻警察、刑事警察、户籍警察等都到了岗位,包括后勤人员也都上了前线。其中贵州疏导被困车辆已经达到了10万多人(包括司乘人员和旅客),解救了在雪中被困的群众20万人次。湖南公安厅有一个副厅长叫阳红光,26日晚上八点钟用自己的巡逻车将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从高速公路的拥堵路段紧急送到了医院,当时气温很低,为抢救孩子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还有交警总队的领导率领了京珠高速公路的紧急救援小分队,带着救灾物资送到京珠高速公路受堵的群众手里。

在抗击雪灾中我们现在已经有两位民警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一位是合肥市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二大队的民警张新民,今年已经51岁了,由于路面巡逻力量紧张,他主动报名到一线执勤,23号这一天他连续工作了5个半小时,在合徐高速公路执勤的时候因为交通事故殉职了。从元月10号到23号,这段时间中他仅仅只在14号换休了一天,有七天他连续从晚上11点工作到第二天晚上6点才下路,有一天晚上他因为发现有一个车辆尾灯没亮,就在路上一直蹲守了好几个小时。

元月21号贵州省台江县的一个执勤民警,59岁了,叫欧光权,连续工作26小时候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在他们那个偏远的地方这样的信息现在才送到了我们手里。

为了鼓舞士气,在前方,我们的部领导和17个工作组在一线慰问民警,同时公安部也向一线发出了慰问电,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网民朋友们对广大公安民警、武警官兵的关心和厚爱,同时,我们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做好慰问、宣传、鼓舞的工作。同时我们也组织好救灾物资,针对一线民警防寒装备缺乏的情况,公安部紧急调拨专项资金达到1460万元,消防局向基层消防部门拨出的两千万资金,总数达到了3400多万,重点补充了贵州、安徽、湖南等七省公安机关,以及15个灾区的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根据受灾地区公安机关的需求,我们连夜为江西、湖南、广西调运了很多物资,为发电不足地方调运了发电机80台,为贵州调运了搜索灯,为广西调运了大量的毛毯,现在物资已经运抵了。

冰灾也就是冰雪灾害,是指因为长时间的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结冰成灾的自然现象,冰灾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就发生过一起严重的冰灾,那么冰灾是07年还是08年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冰灾是07年还是08年

1、我们国家在2008年1月份的时候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冰灾。在2008年1月10日,第一场大雪落在南方大地。那一年,先后四轮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席卷了包括湖南、贵州、安徽以及湖北在内的19个省。

2、冰灾摧毁了湖南、贵州等地的电力系统,而郴州甚至是全城停电超过15天,春运大动脉京广铁路南段一度中断,广州火车站先后滞留了超过200万等待回家过年的旅客。而南方各个地区的高速公路瘫痪,各种物价不断飞涨,数十万人被堵在回家的路上。

3、从2008年1月13日开始,罕见的冰雪天气就袭击了贵州省,从而使得黔东南大地遭受了自1984年以来最大的冰雪灾害。到1月21日中午, 黔东南州下辖的3穗、天柱、 锦屏、 黎平、从江、榕江、雷山七个县的供电都出现了中断,累计受灾户数达12.98万多户。

4、当时有2000多名电网职工组成了8支抢险突击队到这七个县去进行昼夜抢修。在黔东南州 凯里市,还有许多武警参与了抢修电网的工作,武警用力的使用冲锋枪击碎电线上厚厚的覆冰。

5、2008年1月28日,长江流域持续出现特大风雪,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十四个省同时受到冰灾危害。据统计,一共有7786.2万人受灾,死亡人数24人,直接经济损失大约220.9亿元。

6、由于这场冰灾导致了各地的高速公路、机场路面结冰和大量积雪,陆空交通瘫痪。从而导致了15万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特别是白云机场大约有100班飞机取消飞行。

7、由于京广和京九铁路的供电网受到冰灾摧毁,加上煤的运输受阻,从而导致铁路电力供应中断,使得大量旅客被困在湖南铁路上。也造成粮食运输的停顿,从而导致各地包括香港的猪肉蔬菜的价格暴涨。

8、2008年1月30日,中国民政部透露,自10日以来的华中华东雪灾已使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17个省级行政区及新疆建设兵团受灾,38人死亡,161.7万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326.7亿元。广州地区滞留旅客近80万人,沪宁杭地区滞留旅客逾10万人。

9、据统计自2008年1月10日到2008年1月31日的冰灾已经使得湖南、湖北、贵州等19个省级行政区受灾,60人死亡,2人失踪,175.9万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大约是537.9亿元人民币。

发生在2008年的冰灾至今让人难以忘怀,那次也是自1954年以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冰灾,造成了很多人的死亡,让人悲痛,以上就是关于冰灾是07年还是08年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是指自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题主所说的小冰川期应该指的就是小冰河期。“小冰河期”顾名思义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但是比主要的毁灭大量动植物生命的冰期还是要暖和。历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导致了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2012年2月,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2012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并最终在大约200年前减缓了活动趋势。在它的巅峰时期,北欧一带饥荒肆虐。有人认为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饥荒中丧生。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冰雪蔓延:埃塞俄比亚的部分地区白雪皑皑,中国的农作物欠收,苏必利尔湖湖面开始结冰。

科学家无法断定小冰河期开始的确切日期,因为欧洲各地气候变冷的时间都不相同;但是,回暖的时间则大致相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欧洲大部份地区皆经历了数百年的寒冷恶劣的气候。有关小冰河期的相关资料以欧洲地区最齐全,在世界其他地区资料则残缺不全。但是冰河学家发现公元1600年左右,世界各地许多冰河开始向低处延伸,而在过去一百年,世界各地的冰河则明显往高处退缩。虽然尚缺乏颠扑不破的证据,许多资料皆显示小冰河期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各种古气候资料证实了这一观点。譬如,中英格兰的温度、加州白山的树木年轮宽度,皆显示气温在13世纪开始下降,一直到19世纪才明显回升。这些资料取自不同地点,估算方法也各自不同,但是都指出小冰河期曾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生的事实。

小冰河期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小冰河期的另一特色是天气变异相当大,亦即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较高。中英格兰的气象资料显示,在1659-1979年之间,最冷及最热的冬天与夏天多发生在小冰河期。伦敦的泰晤士河河面在1664-1665到1813-1814之间结冻20-22次,伦敦市民甚至在冰冻的河面上举办舞会等活动。此段期间,荷兰的运河也经常结冰。冰雪覆盖的地貌成为常态,也因之成为画家笔下常见的景色。

小冰河期也在中国发生。从竺可桢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

什么叫做小冰川

“小冰河期”顾名思义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但是比主要的毁灭大量动植物生命的冰期还是要暖和。历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导致了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2012年2月,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2012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研究历史编辑
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并最终在大约200年前减缓了活动趋势。在它的巅峰时期,北欧一带饥荒肆虐。有人认为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饥荒中丧生。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冰雪蔓延:埃塞俄比亚的部分地区白雪皑皑,中国的农作物欠收,苏必利尔湖湖面开始结冰。
科学家无法断定小冰河期开始的确切日期,因为欧洲各地气候变冷的时间都不相同;但是,回暖的时间则大致相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欧洲大部份地区皆经历了数百年的寒冷恶劣的气候。有关小冰河期的相关资料以欧洲地区最齐全,在世界其他地区资料则残缺不全。但是冰河学家发现公元1600年左右,世界各地许多冰河开始向低处延伸,而在过去一百年,世界各地的冰河则明显往高处退缩。虽然尚缺乏颠扑不破的证据,许多资料皆显示小冰河期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各种古气候资料证实了这一观点。譬如,中英格兰的温度、加州白山的树木年轮宽度,皆显示气温在13世纪开始下降,一直到19世纪才明显回升。这些资料取自不同地点,估算方法也各自不同,但是都指出小冰河期曾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生的事实。
主要危害编辑
小冰河期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小冰河期的另一特点是天气变异相当大,亦即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较高。中英格兰的气象资料显示,在1659-1979年之间,最冷及最热的冬天与夏天多发生在小冰河期。伦敦的泰晤士河河面在1664-1665到1813-1814之间结冻20-22次,伦敦市民甚至在冰冻的河面上举办舞会等活动。此段期间,荷兰的运河也经常结冰。冰雪覆盖的地貌成为常态,也因之成为画家笔下常见的景色。
小冰河期也在中国发生。从竺可桢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变动缺乏史料记载。东汉末,汉族人口是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一统时汉族人口仅剩七百七十万。随后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国南北汉族人口仅存四百万。当时人口锐减是相当惊人的。唐末汉族人口也是六千万,至北宋初期只剩两千万。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至清初社会安定时剩五千多万,此赖美洲传入的土豆、红薯和玉米等抗旱高产作物以救命。
相关研究编辑
气候脉动
对有些人来说,小冰河期只是一段历史奇闻——一直温和的世界上的一次偶然的气候波动。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小冰河期预示着今天的气候将发生变化的危险。而在过去的3年里,有人又提出了第三种解释。纽约帕利塞兹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的杰勒德·邦德认为,小冰河期是世界气候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脉动”的最近征兆。这种大约每1500年出现一次的气候脉动,看起来基本上不受冰河作用(即大约每10万年一次的“大冰河期”)的影响。小冰河期的历史可能要比后者长得多。
令人着急的是,这种气候脉动的起源仍然是个谜。地球轨道的摆动被普遍认为是冰河作用的起因,但是没有公认的天文资料能够解释这种新发现的气候循环。不过,一些有趣的说法可能会有助于我们了解未来气候可能出现的变化。
若干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无意间跟踪着行星脉动的踪迹,但他们对其规律却不甚了了,因为他们所“听到”的只是偶然的波动。80年代初,德国一位研究生取得了第一个突破,他发现了现在被称作海因里希活动的现象。
在戈丁根大学学习期间,哈特穆特·海因里希发现在北大西洋海底的沉积物中埋着若干奇怪的岩石碎片层。这些岩石碎片层从加拿大沿海一直延伸到不列颠群岛以西的海域,甚至在南边很远的百慕大海底钻取的沉淀物样本中也发现了它们的存在。碳-14年代测定法检测表明,这些呈带状的岩石碎片层,是1万年前上一次冰河作用结束之前,以大约8000年的时间间隔断断续续地沉积下来的。
奇怪的是这些岩石碎片来自加拿大北部的哈德逊湾地区。它们怎么能往南移动得那么远?海因里希得出的唯一解释是,它们是由从北美主冰原上分离出来的冰山带来的。他说,浩浩荡荡的冰山“舰队”,在最终融化并把所携带的岩石碎片沉到海底之前,肯定往南漂流了几千公里。
90年代初得到的另外一项重要发现,是丹斯加德/厄施格循环,即D/O循环。它指的是同样是在上一次冰河期发生于格陵兰岛上的一系列突然而且巨大的气温变化。哥本哈根大学的维利·丹斯加德在分析格陵兰冰层中氧同位素的组成时发现了这一循环,他发现该地区气温的波动平均至少在2摄氏度以上。
全球冷化
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global cooling),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至30年。这些科学家的预测是根据他们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周期分析的推翻了一些已广为接受的气候变暖理论。这些理论宣称,到了2013年夏天,北极圈将完全无冰。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科学家的这项预测也推翻了气候变迁电脑运算模式,这些模式认定自1900年以来的地球变暖完全是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就会继续变暖。科学家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气候变暖是因为过去海洋周期处于“温暖期”,而目前正处于“寒冷期”。
形成原因编辑
这两种周期性活动的重要性,并没有马上被人们认识到:最初看起来,它们都是局限于上一次冰河作用范围内的不同寻常的小规模局部事件。海因里希活动被归因于冰原固有的不稳定性,而D/O循环则被归因于格陵兰岛附近洋流的局部变化。
后来的两个发现改变了这种观点。同样是来自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的海洋学家华莱士·布勒歇尔发现,与D/O循环有关的海洋环流变化,是被称为“传送带”的全球海洋环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种对于全球热量分配十分重要的机制——相当于地球的温度调节器,因此,它的作用不大可能是局部性的。
于是邦德开始怀疑海因里希活动同D/O循环是有关系的,并且是与其他地方的气候变化——如欧洲和北美冰河的扩张或缩小——同时发生的。他推测它们可能有共同的原因。
为了证实这一点,邦德重新检查了从北大西洋海底钻取的沉积物样本。过去的5年中,他分析了取自大西洋底3个不同地方的沉积物。其中有些是几年以前由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的韦玛号科学船从爱尔兰附近的海底和格陵兰岛与冰岛之间的海峡中钻取的,另一些则是邦德自己在纽芬兰附近海域重新钻取的。他仔细研究这些沉淀物样本,寻找过去3万年里的气候信息,这段时间涵盖了上一次冰河期的末期和冰河期之后的全新世——即我们现在所处的被认为是温和平静的时期。
当然,邦德发现了海因里希观察到的每隔8000年出现的岩石碎片。但他还发现了另外一些频繁得多的意外气候变化迹象。沉积物样本都显示了大约每1500年出现一次的层状物,其中包含了两种外来的物质,即被格陵兰和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赤铁矿染红的石英和长石颗粒。邦德断定,它们都是被冰摩擦下来,并随着从冰原上分离出的冰山一起往南漂流到北大西洋的。在样本中还有在冰岛历史上不断发生的火山爆发中形成的熔岩速凝体。邦德认为,这些通常散落在冰岛附近海洋里的暗棕色玻质碎片,定期随巨大的冰山队伍漂流到温暖的大西洋水域,最后沉到海底。
海因里希认为,这些冰山“舰队”肯定是大陆冰原不断扩展的结果。冰原扩展到某种不稳定的程度时便开始瓦解。邦德证实了这种说法不足以解释他所发现的每1500年一次的脉动。首先,在冰川期和间冰期,无论是否存在冰原,寒冷期都会以长度相似的间隔出现。其次,来自格陵兰岛和冰岛两地的岩石数量是同时达到高峰的,如果它们是由区域事件决定的,就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气候变冷的脉动呢?邦德再次分析了从海底钻得的岩芯。在显示冰河迹象的那些岩层中,还含有数量异常庞大的冷水浮游生物遗骸和数量明显稀少的暖水浮游生物遗骸——这表明海水表面温度在低温脉动期间比现在大约要低2摄氏度。至关重要的是,海洋似乎在冰山舰队启航之前大约500年就开始变冷了。看来是海洋温度的降低引发了冰山漂流,而不是相反。
结论似乎是再明显不过了。快速的气候变化不断出现于冰川期和冰川期之后的时期——直到最近,科学家还认为冰川期之后的时期是风平浪静的。此外,这些以脉动形式出现的快速的气候变化,并未因为上一次冰河期的结束而改变。脉动几乎是定期出现的——当然不会像音乐节拍器那样按部就班。邦德说,脉动的间隔会有差异,从1300年到1800年不等。但这种脉动是可以辨别的,就像人的心跳加速或变缓是可以辨别的一样。邦德说,这种脉动“决定了气候变化的速度”。
这样的脉动已成为历史,抑或仍将是以后气候变化的一部分。邦德1998年在纽芬兰附近海底钻取的新岩芯首次表明,小冰河时期的海底沉积物中含有这种脉动的所有特征。火山熔岩速凝体层、被赤铁矿染红的岩石层和冷水浮游生物层都出现在相应的位置上。因为小冰河时期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所以有人认为20世纪气候变暖是地球逐渐从寒冷时期恢复的证据。难怪布勒歇尔说,理解人类在全球变暖趋势中所起作用的关键“也许在于解开小冰河时期终止之谜”。
相关推论编辑
是什么造成了神秘的脉动?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重要的线索在于海洋环流以及海洋与大气的密切关系。海洋与大气关系的关键是北大西洋,即出现冰山舰队的地区。向北的墨西哥湾流就是在该地区停止向前,并降温结冰的。冰冷的、含盐量逐渐增加的海水下沉至海底,使被称为“传送带”的全球海洋环流中的慢速系统得到维持。布勒歇尔称这种环流系统为我们气候的“阿喀琉斯之踵”。
邦德说,“传送带”自发的内在摆动可能会导致大气的脉动。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推测可能存在着外部力量的作用。这种外部力量可能是到达地球的太阳射线的变化,或者正如最近出现的引人入胜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可能是对地球潮汐产生影响的宇宙引力。
研究气候的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基林早些时候指出了有关海水潮汐的值得注意的东西。他发现地球、月球和太阳排列的不断变化改变着潮汐的大小,这些变化的发生频率与邦德发现的气候周期的频率基本一致。基林同时提出了原因。他说,强烈的潮汐加强了海水在垂直方向的混合,把海底冰冷的海水带到海面,从而降低了上空大气的温度。
基林计算出上次潮汐强度出现峰值大约是在1425年——这恰巧也是小冰河期的高峰时期。这种令人吃惊的说法引起了邦德的注意,他说这种说法至少与其他的说法“一样有道理”。
产生后果编辑
太阳休眠
科学家警告称,地球气候正在朝向“迷你冰河时代”发展。最新一项研究显示未来太阳活动周期将发生异常,2020-2030年之间的太阳活动周期将彼此抵消,从而产生一种现象——“太阳活动极小期”。该现象曾出现在1646-1715年,当时被称为“迷你冰河时期”,甚至导致伦敦泰晤士河水冻结。第26太阳活动周期将覆盖2030-2040年,两个能量波将恰好不同步,使太阳活动周期显著减弱。瓦伦蒂娜教授说:“在第26太阳活动周期中,两个能量波将彼此镜像,在同一时间达到峰值,但它们位于太阳不同的两个半球。这种交互作用将彼此抵消,我们预测这一时期将出现‘太阳活动极小期’。”
一、太阳活动≠太阳辐射
查看《每日邮报》的报道原文,他们称这个报道的依据是英国国家天文学年会上的一项研究成果。然而,阅读了英国2015年国家天文学会议的官方新闻后可以看出,“气温下降”、“小冰河期”其实来源于记者自己的推测和演绎。他们所报道的Valentina Zharkova教授的研究结果,的确认为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下降60%。但是,太阳活动和给予地球光和热的太阳辐射并不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的总能量影响非常有限,仅仅在0.1%左右。
太阳活动(Solar Activity),指的是太阳大气中爆发性现象的活跃程度。太阳活动程度高时,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就更频繁,产生更多的太阳风暴。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强磁场区域,从太阳黑子发出的磁场会在太阳大气中形成复杂的磁场结构,为太阳活动提供动力和能源。因此,我们用太阳在同一时刻的黑子总数来表征太阳活动的强弱程度。累积的观测资料表明,太阳上的黑子数存在11年的周期性变化,在11年中,太阳黑子会先变多,再变少,最终回到和一开始相似的数量。
二、太阳辐射相当稳定
一般来说,在11周期里太阳活动最高的年份,可能在一天内连续产生多个太阳风暴。然而,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太阳并没有在某一天因为太阳风暴的发生而忽明忽暗,每年四季的温度也都相差不大。太空飞船的观测表明,在地球大气层外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相当稳定,总在1366W/m^2左右。虽然它会随着太阳活动变化,但太阳活动高年的总辐射量比太阳活动低年仅高出0.1%。要感受到这样微小的变化,太空飞船上测量这个量的仪器都必须进行特殊设计。有研究者用模型重建历史数据后,发现即使在1646-1715年的“小冰河期”,太阳的总辐射量不过降低到了1360.0W/m^2,仅比现代平均值低0.4%。
太阳活动的变化无法引起太阳辐射量较大的变化,是因为太阳给予我们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而太阳活动增强时,辐射增强的主要是波长较短的X射线、极紫外和紫外波段。它们在太阳辐射的能量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太阳辐射的微小变化,能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多大影响?
部分学者认为,太阳活动增强或减弱时,极紫外波段的辐射能量变化会对高层大气的对流产生影响,从而“四两拨千斤”式的影响整个地球的气候。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发现,太阳在11年活动期里0.1%的辐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在太平洋地球的气候系统中被放大了。然而,学界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太阳辐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依然处于激烈争论的状态。对于太阳活动的蒙德尔极小期和地球气候的小冰河期之间联系的研究,也停留在推测机制的阶段,没有找到确切的因果关系。然而不管这些研究的结论怎样,Valentina Zharkova教授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说太阳会休眠,也没有关于冰河期的预言。
全球极寒
2012年1月以来,欧洲寒冷天气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除了乌克兰、波兰及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情况严峻外,意大利、法国亦相继受冷锋侵袭。过去一周,欧洲地区因寒流死亡的人数已超过223人。此外,日本雪灾迄今夺去至少63人死亡,韩国首尔低见摄氏零下17度,是55年来最低纪录。
欧洲成严寒重灾区
乌克兰在此次寒流中受损最严重,官方消息称,一周以来,乌克兰因严寒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01人,其中64人死于街头。另有约有1600人因冻伤和体温过低而就医,数千人蜂拥至临时避难所。
波兰部分地区气温低至零下35摄氏度。该国警方透露,在过去的24小时,又有8人死于严寒天气,使波兰全国因严寒丧生人数上升至37人。
俄罗斯莫斯科市卫生局称,2012年年初以来莫斯科约有200人因受冻体温过低和冻伤到医院就医,其中5人被冻死。
在塞尔维亚的山村,数千人因暴风雪被困。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气温也已降至零下5摄氏度,运河已开始结冰。全欧洲地区夜间最低温为零下38.1摄氏度,出现在捷克西南部。
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有自动柜员机因低温失灵,居民发现纸币结冰。
意大利中北部的公路、铁路及机场受大雪影响,服务受阻,数百名乘客被困火车内过夜,气象部门表示当地经历27年来最寒冷冬天,一名婴儿及一名长者冻死。法国28个省份发出“严寒”橙色警告,部分地区昨晚气温降至零下14度。
另外,法国也报告了该国首例因严寒死亡者,为一名82岁的老人。
由于多瑙河部分结冰,欧洲多个国家要把货轮驶至较远的港口。
日本部分地区气温创新低
日本气象厅3日发布了去年年底至2月的全国低温和大雪天气的分析结果。北海道、秋田、山形和长野各县以及京都府的共计7个观测点的积雪深度刷新了历史纪录。其中,北海道新筱津村的积雪达213厘米(1月16日观测)。
另外,日本部分地区的气温创下了历史最低点。日本气象厅发表的消息说,北海道枝幸町的气温达到零下32.6度。
日本气象厅称,由于连日的严寒袭击,地表的温度被严寒吸取,出现了“放射冷却现象”,导致全国38个地点的气温创下了历史最低点。靠近东京的长野县南牧村的气温也达到零下26度。
日本总务省消防厅发表统计,截至本月3日下午6点,今冬的大雪已造成63人死亡,其中包括在秋田县玉川温泉雪崩中遇难的3人。
虽然日本海一侧强降雪的担忧已经消除,寒冷将于下周初出现缓解,但预计8日前后还将迎来冬季型气压。预计以北日本和东日本为中心至2月中旬将迎来严寒天气,日本海一侧的积雪或将进一步增加。
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今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报道说,这些科学家的预测是根据他们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周期分析而来,推翻了一些已广为接受的气候变暖理论。这些理论宣称,到了2013年夏天,北极圈将完全无冰。
报道称,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
而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遭遇寒冬,并非是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球出现了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震荡造成的。北极上空的大气压力会出现两种极端变化,直接影响北半球出现暖冬或寒冬。

冰川断裂都可能导致哪些自然灾害?
答:冰山战略都可能导致哪些自然灾害?其实兵团锻炼以后导弹自然灾害实在是太多了,因为会使整个冰灾系统受到严重的震荡破坏,使兵团过于过早融化,造成加工和物流都要拥挤,所以说平常锻炼了以后会形成的自然灾害是我们不可想象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包括我们的气温变化。

被誉为“东方小马代”的湖南郴州,低调了2200年,为何突然火了?
答:郴州体现了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郴州素有“楚粤之孔道”之称。长期发展中,郴州人既充分汲取了湖湘文化“敢为天下先”的豪气和自强不息的锐气,又继承发展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的大气和拼搏进取的勇气,成就了一座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城市。虽然郴州在历史上辉煌过,但是在几十年前旅游业突然由于...

湖南长沙冬天一般什么时候下雪呢?
答:长沙与望城大部分地区升出海面,成为江南古陆的西北缘。距今约1.4亿年,长沙地区海浸结束,上升成为陆地,由于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影响,形成长条形的山间坳陷盆地——长(沙)平(江)盆地。新生代开始,整个长平盆地上升为陆地。距今约35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第三次冰期,浏阳保留冰川地貌遗迹。

亲们。2012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答:迎来了4度空间,第5个纪元。个人理解:玛雅人说的不是世界末日,他明明写的是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来临,12月22日的黎明不会到来。想必玛雅人也是与我们生活在一个空间,他自然无法预测4度空间的事情了,而且12月22日没有白天,但3天后,差不多是圣诞,白天会来的!12种预言都记录了2012是不平凡的...

为什地球要一天天变暖?拜托各位了 3Q
答: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但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而且还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快。 与任何物体一样,水的体积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海洋温度的增高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专门构建了一个计算机模型,以计算200年后海平面的高度。

快生活和慢生活演讲稿参考7篇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7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40.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快生活和慢生活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时间的脚步是那样匆匆,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尾声了。看着校门的四个大字——南园小学,我的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 重游...

跪求我的低碳生活演讲稿!!!今天给我!!!
答:其实这只是心理作用,水量大或小都没关系。像我,平时只把水龙头轻轻扭几下,水量适中就可以了。然后细细洗,细细擦,最后手依然洗净了,也省了不少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年龄,一件崭新的衣服往往穿不了半年就小得不能再穿了。对这些还比较新的衣服,你打算是像对废品...

交通征文
答:防洪抢险、冰灾人祸、非典防治、社会维稳,政府的大型活动都能看到我们的交通运政队伍。 在日新月异的道路运输事业大发展时代,为了使家乡的建设插上腾飞的双翼,一代又一代xx交通运管人,用最美好的年华燃烧起激情的光芒。车轮滚滚,大道车影勾通城镇乡村,物流、客流,畅通运输造福黎民百姓。像是一幅画卷,融汇了一代代...

倡导低碳生活发言稿
答: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风力发电机的柱子,这是2011年世界地球日官方海报上的令人担忧的画面。中国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而专家估计未来30年内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有80%将消失———这是全球变暖的表现。 那变暖和各位有关系吗?这意味着———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各类极端气候,旱灾、水灾、风灾、冰灾...

为什么今年的气候反复无常?
答:其实这是个地理问题~~~原因:1:我国是季风性气候,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季风性气候,降雨年变化大,季节变化大,通俗来讲,就是也许会一年降水少,一年降水多~~一年的降雨又主要分布在夏季,冬季降水少 2:今年的降水,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长期停滞在 南方,所以南方大多省份降水变多~~~北方的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