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岁患癌老人欲轻生走极端,称:不想连累孩子,这种两难情况怎么办?

作者&投稿:检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每每发生这样的新闻,都不知道应该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老人的做法虽然看似极端,但是却深深的透露出了一种心酸,透露出一种对子女的爱,虽然这样的爱很笨,但这样的行为发生在中国家长中一点都不奇怪,让人心酸又难过。

1、老人因患癌产生愧疚心理

老人患淋巴癌加重后知道治愈无望,不想连累自己的孩子,所以才如此走向极端,偷偷地挖洞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让孩子往后的生活没有负担,得了不治之症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在病魔面前,每个人都显得非常的渺小,一方面老人年纪已大,要治愈的可能性基本上为0,另一方面,这是自己的父亲,怎么能够花钱不治呢?

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病也许治不好,但是老人他是有权利活下来的,带着这样让人心酸的思想,其实反映出了很多中国家长的无私,以我自己的生命观来看待,我并不奢求去做希望的努力去治好这个病,我只希望在我剩下的时光过得没有遗憾那就足够了,但是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人认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应该坚持下去,所以在这一点上,是不存在完美答案的。

2、患癌不必愧疚,你永远不会被抛弃

 我认为这名老人本可以也是如此的,但是因为生病,他却有着如此强的惭愧感,这实在让为人子女的我们感到惭愧,除开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很大部分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是比较负责任的,他们辛辛苦苦地将我们拉扯长大,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不离不弃。

这样的不离不弃并不一定非要去做一些可能性为零的事,只是要让老人知道我们的态度,知道我们身为子女并不会抛弃他们,我想他们也知道,治愈病魔可能没有希望,但如果看到子女对他依然上心,并且在他晚年也想拿出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开心,我想他们的人生是没有遗憾的。

3、不奢求根治,老人的情绪最重要

之所以让我感慨中国式父母让人心酸,是因为太多的俗语都在阐述父母对于孩子的牵挂,而孩子往往会忽略父母的付出,有一说一,对比起其他国家来讲,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牺牲的东西要更多,有人说:治不治癌症是孝道和人道之间的较量,我想说,为何要把这样的较量拿成一个比拼呢?

没钱治疗这种病是很多家庭的常态,我们不如去接受事实,从现在开始努力挣钱,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最起码能让老人有尊严的离开,像新闻中这种老人的情况,我觉得最好的方法不如就是让老人对症治疗,减轻他在疾病中的痛苦,然后多完成老人的心愿,这样老人也不会有负罪感,晚年也是快乐度过,生命已经不容易了,这时候往往情绪有着更高的价值,这是一个现实而又沉重的话题,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现在,在物质上努力一点,给身边你所在乎的人,能够有一个保障的未来。



这种时候还是要把话说清楚,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儿女可以跟父母解释清楚他们对自己多么重要,但是还是以老人的意愿为主。

我觉得老人的想法不太对,应该在儿女经济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行全力救治,如果救治的过程中,治疗过程身体很痛苦,就可以劝儿女放弃,不如让自己轻松地离开,也少给孩子添负担,同时孩子也要换位思考,如果花大量的钱又不能够挽回生命,不能提升生命质量,那么还是尊重老人的选择。

遇到这种两难的情况,儿女应该多和老人沟通,多和老人聊聊天。让老人敞开心扉,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疾病。

这也是大多数父母为子女考虑,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如果就这么轻生了,子女们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整天活在自责中,这也不是老人要的结果。所以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是对子女的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