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

作者&投稿:秦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和发展旅游主要的不利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旅游业的因势利导为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西藏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西藏产业结构转型、建设资金积累、农牧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其他产业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己经成长为西藏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是西藏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本文根据西藏旅游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将其分为初步发育、低谷徘徊、稳步成长、快速发展、黄金发展五个时期,对这五个时期进行纵向比较、整体分析,总结归纳出旅游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将旅游业的产业特征与支柱产业及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对以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以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优势、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藏的具体区情指出了西藏旅游业应遵循的发展原则和应选择的发展模式,以此原则和模式为指导,提出促进西藏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策略选择。 西藏旅游业的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区域协作、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相协调等原则,选择超前型、政府主导型、推进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从旅游产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优化、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完善等方面系统规划,全面加强,以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 本文创新点: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将西藏旅游业划分为五个时期;将旅游业的产业特征与支柱产业和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对以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西藏的具体区情指出了西藏旅游业应遵循的发展模式。
西藏旅游资源的特色 西藏的旅游资源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极为明显的宗教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垄断性、自然性。

1、宗教性。由于藏传佛教在西藏较为广泛的影响,使许多旅游资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且不说遍布全藏各地的为数众多的富丽堂皇的寺院,寺院内长明不灭的酥油灯、低沉的法号声,就连每天在拉萨八角街周围川流不息、手拿转经筒、不停地念着经咒的转经者身上,就可领略到浓浓的宗教氛围,甚至于自然的湖水、山峰也在藏人心目中具有了宗教色彩。坐落在普兰县境内的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布钦峰,由于流传已久的宗教传说,冈仁布钦峰便成为中外宗教信徒心中的圣地,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虔诚信徒不远万里前来朝拜。和神山相连的“圣水”玛旁雍措被信徒们认为是世界“圣湖”之王,用“圣水”不但能清除人们肌肤的污秽,更能洗涤人们心灵的“五毒”,每年夏秋季,许多信徒前来圣湖沐浴,并将清澈的湖水作为礼物带回馈赠亲朋好友。

2、民族特色。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以及其他民族,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藏民族文化,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宗教寺庙、宽大的藏袍、平顶的碉房民居、香味四溢的 高原热饮——酥油茶、风干的牛羊肉、粗犷豪放的藏族歌舞、多姿多彩的节日、奇特的婚俗、丧俗等民风民俗,不仅让旅游者能够领略到完全不同于自己生活地域的异域情调,而且也能让旅游者感受和认识藏族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3、垄断性。西藏高原作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其巨大的海拔,导致了许多旅游资源成为世界上同类旅游资源之最,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其周围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汇集了世界上7000米以上山峰的绝大多数;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藏语的含义即为天湖;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不论是其深度、长度均远远超过了秘鲁的科尔卡峡谷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西藏东南部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其中,波密附近由于良好的水热光组合,以及较大的温差,使林木具有世界罕见的生产能力;西藏高原的南部和东南部山地,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由于巨大的高差,产生了从热带到寒带的极为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等等,这些资源大多数具有奇特、绝色、罕见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登山探险、地学研究、生态考察等旅游活动的最佳旅游地。众多的“世界之最”,使西藏成为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地之一。

4、自然性。西藏高原四周高山林立,成为西藏与外界的天然屏障,加之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牧经济,减弱了西藏和外界的联系,因此,也就使西藏的旅游资源较少受到外界工业文明的影响,保留了旅游资源中原始的外形特征和内涵。同时,外界对西藏的认识、了解较少,使西藏的许多旅游资源具有神秘的陌生感,虽然,今天的西藏已经打开了封闭的大门,但西藏的神秘仍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虽然西藏的许多旅游资源单从旅游资源本身而言,确实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垄断性,但由于受区位条件、旅游环境以及开发条件的影响,西藏的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 环境质量。西藏高原的环境受特定的自然、为因素的影响,受到的人为污染和破坏较少,在这里可以使人们摆脱不良环境的影响,沐浴在蓝天白云、绿草碧水之间,享受到清新的空气。但西藏由于较高的海拔,氧气含量少,例如拉萨的含氧量大致为海平面的65%,因此,初到高原的人,经常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症状,而且由于大气中的含尘量少导致紫外线照射十分强烈。在高原室外活动,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等一系列高原生活问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高原反应的恐惧,并做好必要的预防,保证在西藏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区位条件差,可进入性差。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部,远离我国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地区,使旅游的路途时间过长,更不要说国外游客进入西藏所耗费的时间了。同时西藏是目前为止我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区,旅游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运行,航空运输固然有便捷的优势,但相对的交通费用大,且运力有限,特别是夏季的旅游黄金季节,单向客流对旅游运输造成很大影响。公路运输运费较为便宜,但由于青藏、川藏等公路干线等级并不高,路面状况不很理想,使游客的陆路进入会受到长途颠簸的困扰。目前,青藏铁路已正式动工修建,随着青藏铁路的修建,困扰西藏旅游业的运输问题可得到根本解决。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良。西藏地域辽阔,虽然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富,品味很高,但旅游资源的丰度仍然较小,除旅游者进入西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外,在西藏内部,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也具有较大的旅游阻力,即使在游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拉萨,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有布达拉宫、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大多为宗教场所,旅游景观较为单一。距离拉萨较近的雍布拉岗、藏王墓等大多在二百公里以上,距离珠穆朗玛峰则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更不要说遥远的冈仁布钦峰,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了。景区的布局分散,致使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聚集”效应,降低了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对此,除加大力度,开发西藏腹地的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区外,还要大力开发民族风情、节日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改善西藏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的不良状况。 尽管从西藏旅游资源的分布、评价而言,有十分丰富、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一面,许多旅游资源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利的因素,如地域组合不良、区位条件差、可进入性差对旅游者的影响等,因此,加强西藏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其旅游资源的潜力,克服其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评价如下:
1、环境质量。西藏高原的环境受特定的自然、为因素的影响,受到的人为污染和破坏较少,在这里可以使人们摆脱不良环境的影响,沐浴在蓝天白云、绿草碧水之间,享受到清新的空气。但西藏由于较高的海拔,氧气含量少,例如拉萨的含氧量大致为海平面的65%,因此,初到高原的人,经常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症状,而且由于大气中的含尘量少导致紫外线照射十分强烈。在高原室外活动,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等一系列高原生活问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高原反应的恐惧,并做好必要的预防,保证在西藏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2、区位条件差,可进入性差。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部,远离我国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地区,使旅游的路途时间过长,更不要说国外游客进入西藏所耗费的时间了。同时西藏是目前为止我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区,旅游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运行,航空运输固然有便捷的优势,但相对的交通费用大,且运力有限,特别是夏季的旅游黄金季节,单向客流对旅游运输造成很大影响。公路运输运费较为便宜,但由于青藏、川藏等公路干线等级并不高,路面状况不很理想,使游客的陆路进入会受到长途颠簸的困扰。目前,青藏铁路已正式动工修建,随着青藏铁路的修建,困扰西藏旅游业的运输问题可得到根本解决。
3、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良。西藏地域辽阔,虽然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富,品味很高,但旅游资源的丰度仍然较小,除旅游者进入西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外,在西藏内部,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也具有较大的旅游阻力,即使在游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拉萨,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有布达拉宫、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大多为宗教场所,旅游景观较为单一。距离拉萨较近的雍布拉岗、藏王墓等大多在二百公里以上,距离珠穆朗玛峰则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更不要说遥远的冈仁布钦峰,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了。景区的布局分散,致使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聚集”效应,降低了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对此,除加大力度,开发西藏腹地的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区外,还要大力开发民族风情、节日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改善西藏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的不良状况。
4、尽管从西藏旅游资源的分布、评价而言,有十分丰富、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一面,许多旅游资源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利的因素,如地域组合不良、区位条件差、可进入性差对旅游者的影响等,因此,加强西藏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其旅游资源的潜力,克服其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李征南 王方国

(重庆矿产调查院,重庆400015;成都矿产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81)

摘要 通过对西藏旅游资源的调查和综合研究发现,西藏旅游资源的独特厚重和神奇令人震撼。其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地质旅游资源的典型性、历史人文资源的珍稀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突出性、旅游资源的美学性、广域性和生态优越性简直是无与伦比。文章概述了西藏西藏旅游资源突出的基本特性,以激发人们探索西藏的向往和旅游的愿望。

关键词 西藏;旅游资源;特性

我国西藏自治区孕育着丰厚的旅游资源,与西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奇异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更显出这块西部土地强烈的神奇色彩。笔者在综合整理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资料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大部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中的旅游资源部分的综合整理以后,对西藏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有了更深的理解。

1 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西藏全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之多,反差之大是全国任何省区都不可比拟的。包括有神秘奥妙的地质景观,美妙绝伦的山水风光,绚丽多彩的天象,珍稀宝贵的生物,浩瀚的草原,深邃的森林,气势恢弘的宗教建筑,古朴厚重的民族文化,奇特的民俗风情,真是种类繁多,样样俱全。

仅就青藏高原旅游资源的色彩多样性而言,红黄蓝绿白,五色俱全。红—僧衣、庙墙,还有雅丹、丹霞,灿若明霞,色如渥丹;黄—沙漠、风沙,无垠沙海、沙鸣千里;蓝—天空、湖泊,辽阔的天空,万里苍穹,高原湖泊,万顷碧波、水天一色;绿—草原,辽阔的草原,牛羊遍野;白—雪山冰川,晶莹剔透、冰雕玉洁。

2 自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西藏自然资源的不均衡分布、资源地域组合的差异以及厚重的宗教文化铸造了自然旅游资源的独特。比如布达拉宫的风姿,大昭寺的虔诚,珠穆朗玛峰的雄伟,冈仁波齐的神奇,绒布冰川的仙境,纳木错的圣洁,墨脱大峡谷的深邃,藏布巴东瀑布的神韵,羊八井地热的母爱,羌塘自然保护区的浩瀚,高原生物的多样性,藏羚羊的珍稀。在西藏地区的许多旅游资源都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

西藏与整个中国大陆的地形有其相似性,西高东低。东南部有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西北部为典型的干旱气候环境。其间的变化快,梯度大,垂直分带明显。西藏的不同地质构造带与不同气候带的综合交叉作用,展现出各种类型的山水、地质景观镶嵌的复杂格局。这是在中国的其他地方,甚至世界的其他国家里都见不到的。

3 地质旅游资源的典型性

西藏地处世界第三极,我国地质地貌最高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1]。境内山地叠起,高原错落,谷地绵延,地貌发育典型,地貌格局复杂而有序。藏东地区,在地层、新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育成大规模的典型峡谷地貌,具有奇、险、秀、美的特点。聂拉木中尼公路地质大剖面,集前寒武纪基底、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连续地层剖面,以及其他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四条板块结合带中的景观为西藏所独有,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4 历史人文资源的珍稀性

西藏拥有多类型、高品质、大规模的人文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2]所列人文旅游资源景观系历史遗产景类的全部21个景型中,西藏包含16个景型,占到历史遗产景类的76.2%,显现了作为藏民族发祥地所承传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家,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家。

5 民俗旅游资源的突出性

西藏是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族是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的民族,藏族婚嫁、节庆、丧葬、饮食、服饰、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民俗旅游资源十分突出,是最能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尤以引人入胜的是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节日,以强烈的传统色彩把独特的高原民风渲染得淋漓尽致。

西藏人民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发展至今,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所有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传统,都系统完整地保存并体现于遍及西藏各地的大小寺院、宫殿、庄园、建筑、壁画、雕塑、寺藏等文物古迹。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其中的典范,历史文化地位同样重要的还有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大昭寺、桑耶寺,等等,构成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6 旅游资源的美学特性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评选了全国最美地方的“选美中国”活动。聘请了200多位专家,以颠覆传统、推进审美、关注西部的全新的理念,选出了全国34个省市区的102个最美的地方,推出了中国最美地方的最新排行榜。其中西藏美景就有11处榜上有名,占全国的11%;在16个单项中就有4个冠军,占25%。十大名山就有3座属于西藏地区。可见西藏美的分量之重。

在这次选美中国的过程中,南迦巴瓦峰集壮丽与秀美于一身,以“云中的天堂”被列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首;珠穆朗玛峰以“心灵的守望”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冈仁波齐峰峰形独特,突兀之美令人震撼,以“众神的居所”被列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已于1994年1月正式将雅鲁藏布大峡谷列为世界之最。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壮、深、润、幽、高、长、险、低、奇、秀”等特征,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首;怒江大峡谷以其世界知名的“最神秘”和“最原始古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藏布巴东瀑布群以其“最壮观、最原始、最神秘”神韵,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中的第一名;绒布冰川以“千姿百态的冰塔林,宛如琼楼玉宇”的仙境,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的第一名;米堆冰川以“冰川与田园共存”和“桃花源里的冰雪”的和谐景观,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纳木错以“与神耳语的地方”的美誉,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岗乡林芝云杉林以其“原始古朴和茂密壮观”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那曲高寒草原以其“雄壮之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7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

西藏地域辽阔,地势由东南向西北海拔逐渐升高,受西南季风和冬季西风的影响,气候也呈现同样方向的变化。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高原温带季风半湿半干旱气候等气候类型。从东南到西北随着水热条件在空间分配的规律性变化,又依次出现喜马拉雅南翼热带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区、藏东山地针叶林区、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区、藏东北高山灌丛草甸区、藏北高原草原区、藏西北荒漠与荒漠草原区等。

藏东及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地势垂直变化大,呈现立体气候。在珠穆朗玛峰脚下,不仅可看到雪峰、冰川等奇景,还可考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山谷——卡玛山谷(1921年被英国人首次发现,现为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西藏相邻的尼泊尔王国为参照,西藏不仅可开发为魅力独特的观光旅游地,而且还具有开展徒步、登山活动的巨大潜力。在藏东南一些地带,有许多高山峡谷、原始森林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有适合常年开展徒步活动的气候条件,有开展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江河漂流等专项旅游活动的潜力,从发展的眼光看,适合开发各种综合型的山地旅游。

8 旅游资源的生态优越性

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使西藏保持了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生物种类之多,资源蕴藏量之大,景观之奇特,均居我国前列。全区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一级有41种,二级有84种,还有很多珍贵树种。这些资源有不少品种被保护在全区28(含拟建)个自然保护区之内。珠峰是国家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自然历史遗迹和人类历史遗迹为主。墨脱是国家级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和珍稀动物的自然保护区,这些都是开辟森林旅游、生态旅游、高原草原风光以及其他专项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

西藏具有开展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的双向实力。28个自然保护区集中了全区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藏拥有的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县市级各个级别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的代表性文化为:藏族文化、考古文化、建筑文化、岩画文化、宗教文化、墓葬文化等,使西藏历史人文资源具有持久的面向21世纪的魅力,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由于人口稀少,工农业污染十分有限,使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得以保存,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区内原始的生态群落保存完好,因此,在定量评价表中,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得分一般都很高,大多属“极佳”或“优秀”。据测试,区内大气、水、土壤、冰雪中的污染物含量极低,自然环境十分纯洁。这些优异的环境质量一方面增加了自治区的旅游吸引力,是该地区的主要特点之一;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的同时,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这种原始、纯洁的生态环境,使旅游业在这片处女地上能够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西藏的旅游设施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优化,神奇的西藏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旅游者前去旅游和顶礼,更多的学者前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鸿烈,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2]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西藏节事旅游资源的类型
答:西藏节事旅游资源分为两种类型如下:1、传统节事,传统节事包括宗教性节事、生产性节事和时令性节事,在对西藏节事旅游分类的基础上,对拉萨雪顿节进行详细的研究,概述了其的历史来源和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拉萨雪顿节对西藏社会和经济的效益进行分析。2、现代节事,节事旅游以其特有的地方性特征,引导不同文化...

旅游有哪些特点?
答:以民居建筑为例,四合院、小胡同是老北京的标志,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内蒙古牧区的牧民则主要居住帐篷与毡房,西南部潮热地区的居民更喜欢所谓“吊脚楼”,等等,这些民居的特点都与生活地的自然环境特异性密切相关。(3)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各种特色旅游资源一般都集中分布在与其地理环境、区域...

西藏古域旅游景点介绍 西域旅游是哪里
答:六七月是西藏雨水集中的季节,但基本都是晚上下雨,白天则会放晴,高原地区天气多变,可随身携带雨伞以防万一。 西藏旅游十大必去景点介绍 西藏旅游十大必去景点介绍 西藏旅游资源丰富,雄奇壮观的布达拉宫、日日被信徒膜拜的大昭寺、热闹的八廓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圣湖纳木错、神山冈仁波齐...所有的一切对于旅游者...

关于西藏的简介
答:其中拉萨旅游区包括拉萨、羊八井、当雄、江孜、泽当、日喀则和羊卓雍湖,而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八廓街、罗布林卡、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是该旅游区的游览重点;藏西旅游区就是阿里地区,这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神山圣湖都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信徒都会到此朝拜,而众多的旅游者也...

西藏植物资源的特点
答:西藏植物资源的特点 1、特有种类多。西藏植物区系是在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逐渐发展衍生的年青区系。特有属较少,严格局限于西藏的特有属仅4属,但属内的分化却十分强烈,形成许多特有种。据不完全统计,限于西藏境内的特有种和变种约1000个,约占全区植物总种数的20%。2、不同地区...

西藏的旅游资源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1、一种是自然风光,包括蓝天、雪山、草原、湖泊、森林等自然风光。2、第二种就是人文景观,包括极富雪域特色的寺庙、各种独特的节日等等。

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有哪些?
答:民族风情,那里特有的藏族风情 高原地貌,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文化遗址,布达拉宫等 原始环境,可以看到很多野生动物 自然风光,西藏一些湖泊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景色,加上一些候鸟跟动物 宗教,喇嘛教(大概是吧,这个我不大清楚),那里的宗教有很多让游客很好奇的活动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如果是...

材料 西藏的旅游资源有着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以其纯自然 多样化 独特...
答:西藏的旅游资源的确是有着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以其纯自然 多样化 独特的面貌给人以新奇神秘之感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对于特色,那就是布达拉宫,大昭寺,还有西藏江南一样的林芝,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些都是大家向往的地方,当地的民谷风情更是特别,限制条件外宾入藏得办理入藏函,身份证得...

请问西南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工、农业生产状况,交通,旅游人文...
答:长江上游工业区属于长江沿岸的工业地带。以重庆、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机械工业等。5、交通:主要是铁路运输。湘黔-贵昆,汉丹-襄渝,宝成-成昆,青藏铁路。6、旅游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呈现多样化;宗教旅游;民族民俗特色。世界文化遗产多:西藏布达拉宫,四川九寨沟-黄龙...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西宁,南到西藏拉萨。高原列车开通后,促进了西藏地 区...
答:1.太阳能、水能(地热能)。(2分)2.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1分)高原雪域,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藏族文化风情;布达拉宫等宗教建筑。(合理即可,4分)3.旅游资源有特色;具有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观光、文化旅游、科学考察等多种功能。(合理即可,3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