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鞠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校荣誉~

五十多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环境保护和给水排水领域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形成了“校内优势”、“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的学科地位。近年来,学院相关课题组主持和参与了大量国家及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已完成“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5项,主持和参加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创办时间:1907年(丁未 光绪33年),距今108年。同济大学的前身是德文医学堂。
1907年3月,科佩尔基金会、促进在华德国文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德医公会和同济医院4方,在柏林签署了由普鲁士文化部起草的关于在上海建立德国医科学校的协定;1907年6月3日,“德文医学堂”董事会正式成立,董事会由18人组成。
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取名为“德文医学堂”。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1917年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1917年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2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根据《宝山县志》记载:191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1918年,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校舍。1921年竣工后陆续迁入新校舍。
1924年05月20日,教育部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因此,每年的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1907 年德文医学堂创立,学堂设在白克路(今凤阳路)。次年,校名改为同济德文医学堂,意蕴合作共济。1912 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学堂,1927年正式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
1951 年,私立大厦大学、光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合并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调整后土木工程系分结构、公路、水利、市政四个专业组。市政组开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课程,在全国首批设立给水排水方向。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等上海地区的土木、建筑、测量等系并入同济大学,新建的上下水道系由著名市政工程专家杨钦教授任系主任,谢光华教授任副系主任,设置上下水道专业,是给排水专业的前身。
1953 年,上下水道专业的28名学生作为第一届本科生毕业,成为国内首批上下水道专门人才。上下水道系重组,更名为卫生工程系。
1954 年,上下水道专业更名为给水排水专业。从1954年起,给水排水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均在60人以上,多数年份招生人数超过90人。
1956 年,给水排水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函授生。
1957 年,卫生工程系并入城市建设系,同年,给水排水专业招收研究生。
1958 年,聘请苏联专家阿普基卡里夫教授(列宁格勒建工学院)来讲学,培养教师和研究生,并帮助给水排水实验室工作。
1959 年,同济大学给水排水教研室主编的全国首批统编教材《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出版,在全国高校中使用。同年成立给水排水研究室。
1960 年,增设工业用水与废水研究室,首次把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列入大学教学系列。
1963 年,重新调整城市建筑系,设给水排水、城市建设和工程测量三个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经过10年创业,得到稳步发展,给水排水研究室教师从创业初期的10人增至27人。
1965 年,形成被誉为“四大教授、八大讲师”的科学研究骨干队伍。四大教授为杨钦、谢光华、胡家骏和李善道,八大讲师为严煦世、孙立成、高廷耀、陈霖庆、钱维生、许建华、吴祯东和胡斌。
1972 年,给水排水专业与暖气通风专业合并成立水暖工程系。
1978 年成立环境治理组,高廷耀任组长,把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到教学日程中。
1979 年,水暖工程系更名为热能与环境工程系,增设环境工程专业。同年,从给水排水专业中抽调学生开设环境工程专业试点班。
1980 年,环境工程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1981 年,热能学科部分划归机械系,单独成立环境工程系,成立给水工程和废水工程两个教研室,设有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研究生专业名称为市政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双获第一批硕士学位点资格。杨钦教授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市政工程专业获第一批博士学位点资格,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同时,从校内外引进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治理、环境影响规划与评价、噪声污染防治等人才。
1983 年,招收市政工程专业第一批博士生。
1984 年,环境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建成环境实验大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1985 年,市政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被批准建立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成立同济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和国家环保局同济大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1986 年,成立国家环保局同济大学环境保护技术干部培训中心。
1988 年,在国家环保局建议下,经校务会讨论同意成立环境工程学院。
1989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环境工程学院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联合建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5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6 年,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并入环境工程学院。同年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成立。
1998 年,学院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9 年,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0 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工程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
2001 年,环境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2 年,为加强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同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2003 年,教育部批准立项成立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正式运行,成为国内首批实现本科生环境科技创新培养普及化的高校。
2004 年,学校批准成立了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环境科学系,同年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2004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揭牌。
2006 年,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就业的方向,前景以及和同济大学机械能源、交通...
答:其实除了就业方向以外,还有很多药关注的吧。。。环科里面,后面会分出给排水,环境工程等等专业。给排水会和土木比较相关。。但整体比土木简单。学环科比较大的好处就是它的出国交流项目多,几乎只要有钱就可以报名,保研之类的压力也比较小一点。男女比例不知。。。交运。。。貌似会比较弱一点。但是...

同济大学的环境工程与科学类的专业怎么样
答:同济大学的环境工程与科学类的专业是很强的,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得分A+,全国前三名,国内顶尖水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哪个校区啊,具体地址是什么?
答:就在同济大学的总部,地址是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进了校门看指路牌找明净楼就好了。

环境科学与工程排名
答:哈工大环境学科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国际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国际合作基地和国家教学仿真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学科。3、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考研方向
答: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好么
答:作为一名环境工程的考研人,应该知道同济的环境工程是很强的,做水那方面不错,有许多做水的老专家,实力很强悍的,有一个跟南大共建的重点实验室 不过外校的想要考进来那是相当有难度啊 另外同济是一所工科院校,环境工程的实力明显优于环境科学 同济的环境工程是国家第一批重点专业,而且还是环境...

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答:1 清华大学 一.适用方向 环境工程 二.主要培养单位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必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考试不少于1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 1.学位课程 1)自然辩证法 (60610012) 2学分 (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 (60648003) 3学分 (考试)3)数值分析C (60420054) 4...

环境科学与工程排名
答:哈工大环境学科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国际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国际合作基地和国家教学仿真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学科。3、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

同济大学哪些专业
答:同济大学的专业包括:1. 土木工程。2. 机械工程。3. 交通运输工程。4. 电子信息工程。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 海洋科学。7. 环境科学与工程。8. 经济学等。同济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一、土木工程是同济大学最著名的专业之一。作为中国最早的土木工程学科发源地之一,同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内的市政工程学院如何,就业前景怎样?
答:刚好。市政环境,可以领导奶奶们扫马路,高尚极了。